姜堰区2016-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姜堰区2016-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苏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审题:姜堰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 ‎ 星空hào hàn( ▲ )无比,探索永无zhǐ jìng( ▲ ),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 ‎2.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B.“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C.泰州大浦小学、兴化实验小学及姜堰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等近三百人参加了“曹文轩纯美小说阅读欣赏教学”研讨会。‎ D.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 ‎3.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 A.老师布置寒假作业的动机主要在于让学生温故知新,不至于因为假期长而荒废学业。 ‎ B.不少考生为了写出整齐、有一定文采、富有结构感的排比句而搜索枯肠。‎ C.贾里一心做着伟人梦,真是不可救药。‎ D.奥巴马22日说,种族歧视在美国社会仍然根深蒂固,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消失。‎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①东隅已逝, ▲ 。 ②不识庐山真面目, ▲ 。‎ ‎③虽乘奔御风, ▲ 。 ④ ▲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⑤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唐代诗人王建用委婉的疑问语气,倾诉思念:“ ▲ , ▲ ?”宋代词人苏轼把酒相问:“ ▲ ? ▲ 。”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 ‎5.名著阅读。(6分)‎ ‎(1)《小王子》的作者是 ▲ (国籍)的 ▲ (人名)。这篇小说篇幅短小,但丰富大胆的 ▲ (写法),曲折别致的情节,使作品充满了诗情和智慧。(3分 )‎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他说:“那好吧,我命令你打哈欠。好些年来我没有看见过任何人打哈欠。对我来说,打哈欠倒是新奇的事。来吧,再打个哈欠!这是命令。”‎ ‎“这倒叫我有点紧张……我打不出哈欠来了……”小王子红着脸说。‎ ‎“嗯!嗯!”他回答道:“那么我……命令你忽而打哈欠,忽而……”‎ 选段中的“他”是 ▲ 。从这段文字看,“他”是一个 ▲ 、 ‎ ‎ ▲ 的人。(用两个四字词语回答)(3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 七(1)班开展了“走进图书馆”的实践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乱中取胜】学校请书法家写了一副对联,对联中10个字的顺序被打乱了,你能把它们还原成一副对联吗?(2分)‎ ‎ 对联中的10个字是:外 古 须 今 书 中 欲 事 读 知 ‎ 还原后上联: ▲ 下联: ▲ ‎ ‎【火眼金睛】右表是2012年以来学校图书馆购书变化情况。阅读后,请你回答问题。(2分)‎ ‎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表中反映的两种主要情况:‎ ‎(1) ‎ ‎(2) ‎ ‎【学以致用】七(1)班班长林华,想邀请图书馆李馆长给班级作阅读专题讲座,但李馆长近期工作繁忙。如果你是李馆长,想委婉拒绝邀请,你将怎么说呢?(4分)‎ ‎ ▲ ‎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孔尚任的《甲午元旦①》,完成第7题。(6分)‎ 萧疏白发不盈颠②,守岁围炉竟废眠③。‎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④。‎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⑤。‎ 鼓角梅花添一部⑥,五更欢笑拜新年。‎ ‎ 【注释】①元旦,即现在的春节。孔尚任,山东曲阜人。写这首诗时诗人已六十六岁,辞官在家乡闲居。②颠,头顶。③废眠,整夜未眠。④买春钱,过新年给亲属分赠喜钱,示庆贺新春。⑤偏,不尽。⑥鼓角,泛指乐器。梅花《梅花落》,乐曲名。一部,一曲。‎ 7. ‎(1)《甲午元旦》所写的春节习俗,在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的一项是( ▲ )(2分)‎ ‎ A.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 B.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 C.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D.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请赏析“守岁围炉竟废眠”中“竟”字的妙处。(2分)‎ ‎ ▲ ‎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 ▲ ‎ ‎(二)阅读下列文言选段,完成8~11题。(14分)‎ 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 ‎(选自《战国策·魏策》) ‎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 ‎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王信之乎( ▲ )    ②愿王察之( ▲ )‎ ‎③而谗言先至( ▲ )   ④后太子罢质(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例句: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A.温故而知新(《论语》) B.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C.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D.学而时习之(《论语》)‎ ‎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而 议 臣 者 过 于 三 人 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 ‎(1)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2分)‎ 译文:               ▲                        ‎ ‎(2)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2分)‎ 译文:               ▲                       ‎ ‎1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 ▲ ‎ ‎(三)阅读《谈霾色变,你对雾霾了解多少?》(有删改),完成12~14题。( 10分)‎ ‎①自2011年PM2.5一词迅速普及以后,人人谈霾色变。实际上在污染出现之前,霾自古有之,它被视为一种天气现象。‎ ‎②将霾作为一种天气要追溯到《诗经》。《诗经·邶风·终风》中写道,“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此后,《后汉书》也有一则记录,“不则太阳不光,天地溷浊,时气错逆,霾雾蔽日。”虽然两者都没有对霾作详细介绍,不过霾和雾一起出现,说明二者很早时就是一种较为相似的天气现象。‎ ‎③霾被定义为自然界的一种天气现象,指大量极细微的颗粒物(PM2.5)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④在工业革命之前,这些自然颗粒物的来源主要包括沙尘暴、火山二氧化硫、海洋二甲基硫化物及海盐、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生物质燃烧和土壤的排放等。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以化石燃料为主导的工业及人类活动而产生的颗粒物不断增加。这些浮游在空中的颗粒物对太阳光有散射和吸收作用,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当大气中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高值时,便形成了霾。‎ ‎⑤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霾的形成除了人为排放外,还有局地气候和建筑群的作用,人们修建大量高楼大厦,降低了大气在地表的流动性。‎ ‎⑥总体来说,雾和霾是大气与人为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 ‎⑦雾和霾在极端情况下,都应被视为灾害。一方面,雾和霾天气出现时能见度大大降低,对交通造成巨大影响,致使航班延误甚至取消、高速公路关闭等,雾和霾天气经常引发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另一方面,雾和霾的次生灾害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危害较大。‎ ‎⑧如果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能够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统筹考虑城乡地区绿化建设、河湖 水系、道路系统和其他公共空间实际情况,完善通风廊道系统、增加空气流动性,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雾和霾。‎ ‎⑨治理污染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多管齐下,互相配合,才能形成治霾的合力。‎ ‎12. 本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说明对霾的了解的?请分点加以概括。(4分)‎ ‎ ▲ ‎ ‎13.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 ‎14.第④段中加点的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 ▲ ‎ ‎(四)阅读《中学生应该怎样读〈论语〉》(有删改),完成15~17题。(10分)‎ ‎①今天我们重读《论语》这部经典,最重要或者说最直接的意义,就是要“古为今用”。孔子及其儒家的人生观包含着三个层次,即个人的修养、建功立业和兼济天下。而在这三个层次中,加强个人修养是一切的基础。所以重读《论语》,我们首先要吸取的应该是孔子关于如何加强个人修养的论述。孔子十分重视自身的个人修为和涵养,重视立德、立言,用自己的言行做表率。孔子不仅自身率先垂范,而且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行教育,强调“立功”首先要“立身”,“立身”关键在“立德”。在《论语》中孔子不只一次地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把颜回作为修身立德的榜样,要求弟子以颜回为表率,以德立身。所以,我认为中学生重读《论语》首要的就是找回我们已经失落了的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重读《论语》的意义,还在于市场经济主宰的社会,人们普遍信仰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哲学。在许多世俗功利面前,许多人几乎丧失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人生的追求。我们中学生重读《论语》,就是要发掘经典中那些穿透时空的闪光的思想。譬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自省意识,“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强烈的责任意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正确的义利观。 ‎ ‎③我们中学生重读《论语》,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善于从教育的角度汲取其中许多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启迪。比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强调的任何人身上都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学习应该向所有的人学习;还比如,在学习的方法上,《论语》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认真继承学习借鉴传 统,我们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必须打好扎实的基础。‎ ‎④总之,今天,我们中学生重读《论语》这部经典,应该用文化的眼光、教育的眼光和语文的眼光去读,用经典中闪光的思想,去唤醒我们心中沉睡已久的人性中美好的东西,从而不断调整在现实竞争中的心态,重塑我们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 15. 阅读全文,说说我们中学生重读《论语》有什么意义。(3分)‎ ‎ ▲ ‎ ‎16.第③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 ‎17.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 ▲ ‎ ‎(五)阅读朱成玉的《爱之寻》(有删改),完成18~21题。(20分)‎ ‎①母亲这一生,似乎已习惯了寻找。‎ ‎②小时候,母亲总是做好饭后开始寻找,寻找我们回家吃饭,因为她的嗓门不够响亮,不像左邻张大妈声如洪钟响彻云霄,也不像右舍李阿姨京韵十足绕梁三日,在我印象里,母亲很少大声说过话,所以她不喊,只是去寻找。她大致可以知道我们玩耍的地方,所以,每次也都可以很顺利地找到我们。‎ ‎③可是也有例外,因为我顽劣,有时候故意和母亲“藏猫猫”,让她找不到我,她只好一声高过一声地唤我,直到我的耳膜受不了,才跑出来扑进她的怀里。她嗔怪我,照我的屁股打几下,却一点都不疼,反而有些痒。不过,我还是看到母亲额头的汗水,感受到了她的焦急,所以,从此也就不再故意藏起来了。‎ ‎④有一次我要出一趟远差,母亲当成天大的事一般,不一会就惊呼一声“对了”,然后就小跑着去了附近的店铺,买了东西回来就往我的包里塞。不一会儿又跑出去了,直到把包塞得满满,可还是觉得缺少什么似的。车子马上要开了,她又惊呼了一声“对了”,我说:“妈,够了,啥都不缺了,包都要爆炸啦。”她还是小跑着去了,很快回来。她竟然为我寻来了一块带指南针的手表,她说我总是爱迷路,带着这块手表,总会有些用处的。‎ ‎⑤母亲算好了时间,我那边刚一下车,电话就打过来了。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 ‎⑥我知道,有母亲在,一颗心,就永远不会迷路。即便真的迷路了,天涯海角,母亲也会把我寻回来!‎ ‎⑦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母亲在寻我们,可是有一天,母亲忽然失踪了,换成了我们去寻 找她。母亲患有间歇性的失忆症,某个时间段,就忽然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可急坏了我们,我们满大街去找也没找到,没办法,只好去派出所求助。到了派出所,正好看到母亲坐在椅子上,焦急地向外张望。原来是遇到好心人了,没办法问出来母亲的住址,只好送到了派出所。‎ ‎⑧我们不禁埋怨起母亲来,明知道自己有间歇性失忆症,还自己一个人走。恢复记忆的母亲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停地搓着手,喃喃地说,“我只是想去买点儿荞麦,知道你们今天要回来,想给你们做荞麦蒸饺。”‎ ‎⑨我们一时无语,母亲无时无刻想的不是我们啊。‎ ‎⑩每次别离,母亲都会在门前送我,一直送到我拐了弯儿看不见为止,每一次,我都不回头,也不和她招手,我知道,那样妈妈的心会更难过,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母亲不是闪电,闪电不会弯不会旧,不会枯萎不会生锈,可是母亲,闪一下就衰老一截。‎ 现在,母亲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可是每次离开,母亲还是坚持在门口看着我走。她就那么扶着门框,寻着我远去的方向,好像能看见我一样。其实,她寻到的只是一个越来越小的影子。‎ 这一次,我却不停地回头。我和她招手,惊讶地发现,母亲竟然也在同时向我挥着手,好像和她的儿子感应到了一样!‎ 有爱,天涯不远,有爱,寒冬尚暖。寻找,只是母爱的一个小小注解,是母亲浩如烟海的爱里的一朵浪花,是母亲盘根错节的爱里的一绺根须。但就是这一个小小注解,解开了爱的千古之谜;就是这一朵浪花,泄露了大海的古道热肠;就是这一绺根须,缠绕着我们一生,让我们的心,一寸一寸,生出古朴的根。‎ ‎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1月)‎ ‎18. 阅读全文后,请以“寻”为关键词,依次在横线上概括文中有关“寻”的几件事。(6分)‎ ‎① ▲ →② ▲ →③ ▲ ‎ ‎→④每次别离,母亲寻着我远去的方向。 ‎ ‎19.根据要求解答下列两小题。(5分)‎ ‎(1)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妙处。(3分)‎ ‎ ▲ ‎ ‎(2)请品析第⑩段中“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中的“闪”字的表达作用。(2分)‎ ‎ ▲ ‎ 2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段文字以时间先后为序,“寻”是线索,“爱”是主题。    ‎ B.文章开头“母亲这一生 ,似乎已习惯了寻找”这一句,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C.第③段“有时候故意和母亲‘藏猫猫’,让她找不到我”中“故意”一词表现了小时候我和母亲的亲近。‎ D.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揭示了“寻找”只是母爱的一种方式,表达了希望母爱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良好愿望,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1.阅读链接材料,完成下面问题。(6分)‎ ‎ 【链接】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莫言《卖白菜》)‎ ‎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 ▲ ‎ 三、作文(60分)‎ ‎ 西方有句谚语:“机遇只敲有准备的人的门。”还有:“机遇就像时间老人的头发,只有前面的一缕,并且极难被抓住。”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要想抓住机遇,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 ‎ 请以“我抓住了机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 要求:⑴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⑵书写工整规范。‎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浩瀚;止境(2分)‎ ‎2.A(应为“七、八月的夜晚”。)(2分)‎ ‎3.C(“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当。)(2分)‎ ‎4.①桑榆非晚; ②只缘身在此山中;③不以疾也;④我想那缥缈的空中;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8分)‎ ‎5.(1)法国;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想象。(3分)‎ ‎(2)国王;(1分)例: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徒有虚名、盛气凌人、善良理智(两个词语即可)(2分)‎ 6. ‎【乱中取胜】欲知中外事,须读古今书(或,欲知古今事,须读中外书)(2分)‎ ‎【火眼金睛】(1)2012年以来,学校图书馆购书量逐年增加;(1分)(2)2012年以来,学校图书馆文学类图书购书增幅最大。(或,2012年以来,学校图书馆文学类图书购书增幅超过自然科学和艺术类图书;或,2012年以来,学校图书馆自然科学和艺术类图书增幅不大。)(1分)‎ ‎【学以致用】示例:林华同学,(1分)非常感谢你们的盛情邀请,(1分)我近期工作有 点忙,(1分)以后我会抽时间专程给你们做阅读专题讲座,好不好?(1分)‎ ‎7.(1)B(2分)‎ ‎(2)“竟”是“竟然,意料之外”的意思,句中指“没想到围炉守岁整夜未眠”,突出了诗人虽年事已高,但守岁兴致浓,(1分)表现了诗人一颗赤诚的童心。(1分)‎ (3) 表达了作者辞官在家闲居时悠然、闲适和愉悦的心情。(2分)‎ ‎8.(1)①相信;②看清,明察;③到,到达;④结束。(4分)(2)B(2分)‎ ‎9.而 / 议 臣 者 / 过 于 三 人 矣(2分)‎ ‎10.(1)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2分)(2)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2分)‎ ‎11. 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进行考察、思考,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2分) ‎ ‎【译文】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12. 霾的定义;霾的形成(成因);霾的危害;霾的治理。(4分)‎ 13. 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1分)引用《后汉书》上的记录,说明“雾”和“霾”很早时就是一种较为相似的天气现象,(1分)增强说服力和文学色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分)‎ ‎14.“主要”是指“大部分”,(1分)这里指“颗粒物还有其它来源”。(1分)如果去掉,就不符合实际,显得绝对。“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5.意义:(1)找回我们已经失落了的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分)(2)发掘经典中那些穿透时空的闪光的思想。(1分)(3)汲取其中许多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启迪。(1分)‎ ‎16.第③段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2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我们中学生重读《论语》,就是要善于从教育的角度汲取其中许多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启迪”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1分)‎ ‎17.用《论语》中那些穿透时空的闪光的思想,(2分)去启迪我们找回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找回那些自省意识、责任意识和正确的义利观。(2分)(意对即可)‎ ‎18.①小时候,母亲寻我们回家吃饭;(2分) ②我出差,母亲寻带指南针的手表;(2分) ③母亲失踪了,我们寻找她。(2分)‎ ‎19.(1)这段文字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连用三个“问”表现了母亲对“我”细致入微的关心,突出了“母爱” 的主题,(1分)并以“我”的“哭笑不得”反衬母亲的爱。(1分)‎ ‎(2)一个“闪”字,表现了母亲对“我”外出的牵挂,突出了母爱的伟大;(1分)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日渐衰老的心疼和怜惜。(1分)‎ ‎20.C(“故意”一词表现了小时候我的“顽劣”)(3分)‎ ‎21.都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受到我们埋怨后不知所措的窘态,突出了“母亲无时无刻想的不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母爱的主题。(2分)链接材料形象生动地展 现了母亲在人前丧失了诚信与尊严的痛苦,对儿子不诚实行为的痛心,表现了母亲讲究诚信、自尊自爱、正直善良的高尚人格。(2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