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 高 一 历 史 试 卷 ‎ 命题人:郑运春 审题人: 高润峰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本堂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 A.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3.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 A.丞相 B.郡守 C.刺史 D. 知州 ‎4.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时期 两宋 明清 比例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5.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 A.西周 B.秦朝 C.宋朝 D.清朝 ‎6.明代内阁和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物 C.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D.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 ‎8.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9.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 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10.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 项目 参战舰艇(艘)‎ 火炮(门)‎ 兵力(人)‎ 舰船损失 伤亡人数 中方 ‎10‎ ‎191‎ ‎2052‎ ‎5艘沉没 ‎1200‎ 日方 ‎12‎ ‎272‎ ‎3566‎ ‎5艘重伤 ‎300‎ 对上表解释正确的是 ‎ A.黄海海域制海权控制在日本手中 B.中日双方海军的战斗实力总体上是敌强我弱 C.中日双方损失旗鼓相当 D.这场海战失败后,清政府立即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11.1887年,黄遵宪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2.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是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日益凸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13.法国一位资深议员曾发表演说:“中国地方广阔,民气坚劲,殊非印度、南洋各处可比。……谁敢谓亚洲堂堂之大国,无华盛顿其人者起。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该议员演说的背景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C.义和团运动被镇压 D.巴黎和会上中国据理力争 ‎14.“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该诗描绘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15.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16.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17.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积极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 B.首次提出统一战线的主张 C.将抗日领导权交给国民党 D.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18.日军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C.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D.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19.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以后,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A.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C.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的胜利 ‎20.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中“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指的是 ‎ A.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 C.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D.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21.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 A.中缅印三国外长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2.有学者评价中国某一外交成就对中国的意义“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一个时期象征。”该外交成就是 ‎ A.1949年中苏建交 B.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1979年中美建交 ‎23.2017年元旦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8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关系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倡导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24.据台湾政府部门统计,2014年金门岛上每4户家庭,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1个拥有人民币账户。”这表明 ‎ A.台湾当局放弃对两岸经济交流的限制 B.台商投资促进厦门房地产繁荣 C.两岸同胞普遍认同“一国两制”构想 D.海峡两岸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 ‎25.香港学者郑宇硕认为:香港回归……几年过去了,中国领导人认真执行了“不干预”政策,赢得了香港民心。中央政府“不干预”的是 ‎ A.主权归属 B.社会制度 C.国防军事 D.外交事务 ‎26.“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B.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被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27.古希腊城邦公民大会与中国封建朝廷在决策方式上的根本区别是 A.民主性 B公开性. C.效率的高低 D.有无辩论环节 ‎28.克利斯提尼于公元前509年联合平民推翻贵族统治,并当选为首席执政官。他在位时期 ‎ A.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给予公职人员津贴 D. 确立“陶片放逐法” ‎ ‎29.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指出:“‎ ‎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这从实质上反映了雅典政治 A.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少数人的民主 B.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C.是专制政体   D.平民受到奴役 ‎30.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B.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C.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31.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核心原则是 ‎ A.注重程序 B.契约至上 C.重视证据 D.公平公正 ‎32.罗马“公民与臣民之间的差别从此消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该现象主要得益于 ‎ A.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B.《十二铜表法》颁布 C.公民法的制定 D.万民法的推行 ‎ ‎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第33题24分,第34题28分,共5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4分)‎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一种特殊政治制度。监察的对象是整个官僚体系,即政府内部官僚或行政主体。完整的监察权包括“纠察”和“言谏”两部分,既要厉行对群臣的监察,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重视谏言机制,以广耳目。监察官位卑而权重,以下察上,以卑督尊,是中国古代监察法的通行做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监察官的选任,注重品德和能力,尤重实践经历。监察系统直接受命于皇帝,垂直管理,并保持监察官的独立性。‎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4分)‎ ‎ ‎ 材料二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 ——钱穆《国史大纲》‎ ‎(2)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3分)‎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政权机构的“分权”设置。(3分)并说明其与中国古代“分权”设置的本质区别。(2分) ‎ ‎ ‎ 材料四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3分)‎ ‎ ‎ 材料五 在中国的权力监督体系中,包含着诸多的要素:除执政党和政府的自我监督外,还包括人民群众监督(主要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司法监督(主要通过宪法和法律 )、舆论监督(主要通过新闻媒体)、民间组织监督(主要是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以及民主党派监督等外部监督。‎ ‎——《探讨权力监督中的中国民主党派》‎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加强对权力的监察,我国在建国初期确立了哪些相应的政治制度?(2分)‎ ‎ ‎ 材料六 雅典的监察制度相当发达。陪审法庭除了是最高司法机关外还是最高监察机关,有批准或否决五百人议事会的权利。雅典公民也有相当大的监察权,官员在任职前,要对其出身、财产、人品、是否服兵役等进行审查。官员在任职期间要举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是否称职。任职期满后,对其财产等情况进行审查,看他是否贪污受贿,如果有罪则处非法所得的十倍罚金。‎ ‎——据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6)根据材料六,指出雅典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3分)并简析其历史作用。(4分)‎ ‎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8分)‎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朝贡外交走进历史博物馆同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头上分不开,也就是说,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 ‎ ‎ ——《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简要分析近代前期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4分) ‎ 材料二 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2分)并对这一观点进行评价。(3分)‎ ‎ ‎ 年代 阵亡人数 ‎1937年 ‎125 130‎ ‎1938年 ‎249 213‎ ‎1939年 ‎169 562‎ ‎1940年 ‎339 530‎ ‎1941年 ‎144 951‎ 材料三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见右表)(摘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 ‎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3分)‎ ‎ ‎ ‎ ‎ 材料四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8月25日)‎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5分) ‎ ‎ ‎ 材料五 尼克松的两段讲话:‎ ‎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 ‎——《尼克松回忆录》节选 ‎(5)据材料五,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3分)‎ ‎ ‎ 材料六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6)据材料六,归纳古代中国与古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3分) ‎ ‎ ‎ 材料七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7)根据材料七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的法制建设有哪些影响。(3分)‎ ‎ ‎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5BCCDC 6—10ADACB 11—15ABCCC 16—20BACAA 21—25CCADB 26—30BADAC 31—32BD 二、非选择题:第33题24分,第34题28分,共5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4分)‎ ‎(1)特点:监察对象是整个官僚体系;具有纠察与言谏双重职能;监察官地位不高但权力很大(位卑而权重);监察官选任注重素质全面;行使权力具有相对独立性。(4分,任答4点即可)‎ ‎(2)理解: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2分)但其实质是封建君主专制。(1分)‎ ‎(3)古代希腊“分权”设置——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执行机构:(四)五百人会议;司法机构:陪审法庭。(3分)‎ 本质区别:古代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不同部门的分工。古代希腊——奴隶制的民主政治。(2分)‎ ‎(4)明确主权在民;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3分)‎ ‎(5)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分)‎ ‎(6)主要特点:公民监督权较大;监督渠道多元化;没有独立的监察机关;从重处罚有罪官员;检查成都较严格(涉及官员任职前后);检查项目众多。(任3点,每点1分,共3分)‎ 历史作用:有利于权力制衡;有利于公民分享城邦权力,促进雅典城邦民主的发展;有利于整顿吏治,减少贪腐。(任2点,每点1分,共2分)但是,城邦下的监督体制,适合于小国寡民社会;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监察实际效能有限。(任1点,共2分)(其它表述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8分)‎ ‎(1)特点:以天朝上国自居,注重朝贡礼仪;以政治目的为主,忽视经济利益(或以宣扬国威为主);厚往薄来。(任意2点2分) ‎ 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有利中国向近代外交转变;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不需要罗列具体史实,必须有积极、消极两个方面才可。积极、消极各1分,2分) ‎ ‎(2)观点: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而导致的。(2分)‎ 评价: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分)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而导致战争爆发的。(2分)‎ ‎(3)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作战比较积极,付出重大牺牲;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3分)‎ ‎(4)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5分)‎ ‎(5)变化: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2分)‎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或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或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或美国经济出现“滞胀”)。(3分)‎ ‎(6)相似:政府垄断立法;立法形式多样化;保护私有财产。(3分)‎ ‎(7)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以罗马法为基础;(1分)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均源于罗马法。(2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