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嘉峪关一中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理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6年嘉峪关一中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理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嘉峪关市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理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 1.从本义上说,哲学是( )‎ ‎ 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C.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2.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读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辩论,“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这一评价强调了哲学是 ( )‎ ‎ A.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科学 ‎ ‎ C.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 ‎ 3.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转化 ‎ ‎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 4.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二者相统一 D.哲学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和智慧 ‎ 5.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联系是( )‎ A.哲学是从具体科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之科学” ‎ B.哲学源于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 C.哲学是一切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 6.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讲到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是什么,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由此可见,哲学的特点是( )‎ ‎ A.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化奥妙 B.哲学是现成的知识,可以随意接受和套用 ‎ C.揭示世界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 D.哲学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特定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 8.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 ‎ 9.“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句话说明( )‎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 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 10.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下列观点与之相对立的是( )‎ ‎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吾心便是宇宙 ‎ C.天地为万物之本 D.存在就是被感知 ‎ 11.关于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表述正确的是( )‎ ‎ ①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坚持意识是本原的根本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③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④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 1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中,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13.关于唯心主义表述错误的是( )‎ ‎ A.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B.唯心主义一点用处也没有 ‎ C.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   D.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唯一本原 ‎ 14.黑格尔说:“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 A.都承认客观事物和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 C.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D.都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 15.右图漫画表明( )‎ ‎ A.存在决定思维 ‎ ‎ B.世界统一于物质 ‎ C.思维反作用于存在 ‎ ‎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16.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 ‎ ①我思故我在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 ‎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⑤存在即被感知 ⑥物是观念的集合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⑥‎ ‎ 17.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能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的是( )‎ ‎ 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和“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 ②“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和“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 ③“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和“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朱熹)‎ ‎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和“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18.《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 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进一步提高对 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是因为(   )‎ ‎ ①哲学社会科学产生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每个公民都形成世界观 ③真正的哲学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社会发展 ④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哲学社会科学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9.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 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 ‎ 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 A.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B. 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 C.康德的《自然史和天体论》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 ‎ 21.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三十多年。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由此可 见(   )‎ A.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 B.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真正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 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3.下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 ‎②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来的丰美硕果 ③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 ‎ ‎④使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4.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来评价正确的应是( )‎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 ‎ D.两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讲的,后者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 ‎ 25.下列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 B.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 ‎ D.静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动 ‎ 2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 27.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 A. 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 28.医学专家认为:多吃盐容易使人患高血压、心肌梗塞,但没有盐的食物又寡淡无味。为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研制出了“保健盐”,其特点是调整了盐的化学成分,使其既能满足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保健盐”的研制过程表明(  )‎ A.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不受客观条件制约的 ‎ B.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C.人们对规律的认识程度决定规律发生作用的大小 ‎ D.人们能够创造条件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 29.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稳中求进”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C.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 30.“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 )‎ ‎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 31.研究发现,人脑中有一类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其功能是反映他人的行为,使人们学会从简单模仿到复杂模仿,学会语言、音乐、使用工具。这项发现说明( )‎ ‎ A.人脑神经系统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镜像神经元对意识的产生起决定作用 ‎ C.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 D.意识内容源于大脑对客观存在的模仿 ‎ 3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意识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A.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有一天会超过物质的决定作用 ‎ B.人类总有一天会穷尽对一切事物的认识 C.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大也是第二位的 ‎ D.人类永远也摆脱不了作为自然界奴隶的命运 ‎ 33.右边漫画告诉我们(  ) ‎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C.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 D.意识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34.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15年11月12日,发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为更好地保护人民币持有人的利益,需要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钞票的防伪技术和印制质量,保持人民币防伪技术的领先地位。这说明 (  )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们在运动中把握规律,改造规律 ‎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35.‎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上述观点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 A.只有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C.错误的意识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二、主观题 (共3小题,共30分)‎ ‎ 36.材料: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 ‎ 2015年初冬时节,黑龙江发生大范围暴雪天气,交通受阻,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受到极大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心,省领导亲临第一线指挥,制定周密的计划,广大武警官兵和民众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的战天斗地精神,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 请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说明我们应怎样看待自然灾害,做好预警自救工作?(9分)‎ ‎ ‎ ‎ ‎ ‎ 37.材料:从‎1995年10月30日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2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但是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说明食品安全问题已严重影响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有必要适时修改这部法律。专家表示,对《食品安全法》进行适当地修订,体现了国家治理关乎民计民生的食品安全领域问题的决心,有利于切实保护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促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 问: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进行分析。(12分)‎ ‎ 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 材料: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快餐式阅读”所替代。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信息量大,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诸如卡通、生活幽默,来填充大脑中暂时的空白状态,博得人们轻松一笑。然而,快餐式作品往往形式新颖,内容贫乏,不足以承载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快餐式阅读”往往浮光掠影,忽视深层精神思索,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克服“快餐式阅读”的局限性。(9分)‎ ‎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政治(理科)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5道)‎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A D C C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C A D C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D B C D D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C A A D 二、主观题 ‎36题(9分)‎ ‎ 答案: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也有其固有的规律。因此,我们要理智、冷静对待。‎ ‎③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和利用规律。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大力发展科技事业,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能力,做好预警自救工作,把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37题(12分)‎ ‎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在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有必要适时对《食品安全法》作出修改。‎ ‎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对《食品安全法》进行适当地修订,有利于切实加强对人们身体健康的保护,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38题(9分)‎ ‎ 答案: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阅读书籍应着眼于提升自我人文素养,而不应仅仅以休闲消遣为目的;‎ ‎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阅读应有所取舍,选择优秀的文化作品,提高阅读品味;‎ ‎ ‎ ‎③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应该树立正确意识,阅读应重视深层精神思索,提升阅读质量,提升认识能力。‎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