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镇海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浙江镇海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浙江省镇海中学2016 届高三校模拟考 文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 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部分 选择题部分(共140 分)‎ ‎12.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13.右图所示是文物市场上出现的明代监察御史王忬的象牙虎纹腰牌。但文物 鉴定者认定此物纯属伪造。理由是:虎纹是武官所用,而监察御史是文官,‎ 与制度不符。据此,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当今文物市场上真品已难找到 B.古代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 C.文物作伪者必须提高史学素养 D.制度史是文物鉴定的重要依据 ‎14.苏轼曾形容某种书体说:“(它)含情循礼,‘离方遁圆,处乎季孟之间’,‘会通于意态之际’,……意趣在将发未发,君子有情,至真即为止乎与心。”此书体应该是 A.行书 B.草书 C.楷书 D.隶书 ‎15.张謇在1905 年时曾说过:“革命有圣贤,权奸,盜贼之异。圣贤旷世不可得,权奸今亦 无其人,盗贼为之,则六朝五代可鉴。而今世犹有外交之关系,与昔不同。不若立宪,可以 安上全下,国犹可国。”材料表明张謇 A.主张借鉴历史闹革命 B.从革命开始转向立宪 C.认为立宪潜伏着危险 D.对清朝仍然抱有幻想 ‎16.下表是我国1953—1962 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 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使农业持续发展 B.“一五”汁划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C.“左倾”错误使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中央经济八字方针收到良好效果 ‎17.毛泽东在某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报告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关系),都是围 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下列党 和国家的方针,不是在此背景下确定的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B.“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D.“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科技方针 ‎18.“每年初,年满30 岁的雅典公民都可报名参选陪审员,雅典10 个行政区从报名者中各抽 签选出600 人,共6000 人成为陪审员,任期一年。遇有案件,则根据案件大小从6000 人中 抽签选出5 到2000 人组成陪审团,开庭之日再抽签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法庭。”对这段材料 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选拔方式的随机性提升了陪审员们的素质 B.制度设计的复杂性降低了司法贿赂的可能 C.公民参政的直接性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彻底 D.司法审判的独立性保证了判决结果的公正 ‎19.“这个大战的结果,在海外方面,使英国成为北美和印度的主人翁,为英国他日雄飞于世 界立下一个基础。”材料中的“大战”指 A.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B.三次英荷战争 C.英法七年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0.西方学者约翰·密尔认为“它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社会中最有智 慧的成员的个人才智和美貌,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一个国家的制度所能组织的这种 好品质越多,组织形式越好,政府也就越好”。其中他评价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A.直接民主 B.君主制 C.代议制 D.总统制 ‎21.“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正统的、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国家 政权形式的革命。它是反对国家本身,这个社会的超自然的怪胎的革命,是人民为着自己的 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一集团转给另一集团而 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本身而进行的革命。”马克思所说的 “这次革命”指 A. 光荣革命 B. 巴黎公社 C. 十月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22. “1942 年夏,苏联对美国和英国施加压力,要求尽快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纳粹德国军队 对苏联红军的压力。”英美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在这一年秋天实施的登陆战役地点是下 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3.《剑桥艺术史》中提及某一画家的作品时说:“(他的画)却表明:在某种意义上,经验超 越现状,引向追忆,哪怕仅此而已也罢。尽管他指望观众还能看出更深层的含义。” ……(正 如画家所述)‘那从水闸流出的潺潺水声、柳树、纤细的栏杆,还有砖砌的建筑物,我爱这样 的事物……只要我能作画我就会不停的描绘这样的地方,绘画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表达情感 的另一种语言’。”下列作品与该画家的作品风格一致的是 A B C D ‎38.(26 分)历史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资料的重要来源。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 所示著作的主要观点及其历史意义。图2 所示著作内容与图1‎ 相比有何变化?(6 分)‎ 图3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请参照图3 左上角方格,在A、B 两个 空格中仿写相关文字(8 分)‎ 材料三 ‎(3)分别概述图4、图5 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述其影响。(8 分)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 谈谈你对历史图片的认识。(4 分)‎ ‎39.(26 分)21 世纪以来,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美国与东 亚关系的理解。‎ 材料一 这时,美国对自己的经济发展能力已有充分的估计和信心,希望通过竞争的方法在 世界市场上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孤立主义政策招致舆论的责骂和大公司的反对。已离任 的驻华公使田贝在当时说:“在我们面前有着灿烂的前景,这将使太平洋比起大西洋来对我们更 显得重要。”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德、俄等六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摘编自项立岭《中美关系史全编》‎ ‎(1)写出美国开始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时间。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提出该政策的背景。‎ ‎(10 分)‎ 材料二 美国“区域遏制”的集大成之作是1921—1922 年的华盛顿会议。它实现了以国际条约 体系从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遏制日本在远东太平洋扩张的战略目标, 重新确立了远东的“门户开 放”。‎ ‎——据金卫星《“门户开放”:20 世纪上半叶美国扩张战略的历史轨迹》改编 ‎(2)任选材料二中的一方面,简述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是如何遏制日本的。(只选方面,不 简述不得分)(6 分)‎ 材料三 东亚的经济增长率名列世界前茅。克林顿总统上台后,积极推行“国家出口战略”。90‎ 年代以来,美国与以东亚为主的亚洲国家之间每年的双向贸易额超过3600 亿美元,是15 年 前的4 倍多,比美、欧之间的双向贸易额高出近40%。‎ ‎——刘克《美国的亚洲经济新战略——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促使亚太市场开放》‎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与以东亚为主的亚洲国家贸易的特点。结合材料三和时代背景,‎ 简析形成以上特点的原因。(10 分)‎ 历史参考答案 ‎12-23:CDADA BBCCB BA ‎38.(26 分)‎ ‎(1)图1 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意思相近即可,2 分)‎ 意义:进化论思想成为维新派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2 分)‎ 图2 变化:以饱满的热情宣传反清革命。(2 分)‎ ‎(2)A 处:1941 年8 月,罗斯福、丘吉尔在此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表示两国反对 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4 分)‎ B 处:1942 年元旦,26 国代表齐集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法西 斯联盟正式形成。(4 分)‎ ‎(3)现象:图4,“大跃进”运动时浮夸风盛行。(2 分)图5,出现个体私营经济。(2 分)‎ 影响: “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挫伤农民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2‎ 分)1978 年以后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 ‎(2 分)‎ 认识:历史图片是见证历史的实物资料;历史图片的运用须考虑历史图片的作者主观 因素和时代对待历史图片要做到去伪存真。(言之有理即可,4 分)‎ ‎39.(26 分)‎ ‎(1)1899 年。(或19 世纪末)(2 分)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美国希望通过竞争扩大势 力;孤立主义政策招致反对;美国意识到太平洋地区的重要性。(8 分)‎ ‎(2)①选择军事方面。(2 分)签订《五国条约》,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4 分)‎ ‎②选择经济方面。(2 分)签订《九国公约》,规定维持各国在中国之商务实业机会均 等之原则,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4 分)‎ ‎(3)贸易增长速度快;增幅超过美欧贸易。(2 分)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加快;克林顿时 期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推行“国家出口战略”;东亚经济增长迅速;亚太经合 组织运行加强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任答4 点给8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