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2015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荆门市2015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荆门市2015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含答案)‎ 注意事项:‎ 本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答题前请将答题卡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所有答案按规定书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选择题 共44分 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单独二胎”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有关实施“单独二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劳动力不足 B.近年来我国年净增人口较少 C.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我国出生率下降,人口出现负增长 ‎2.考虑各省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下列省区应最早实施“单独二胎”的是 A.浙江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云南省 ‎3.实施“单独二胎”的省区,下列指标近几年内变化不明显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 B.人口老龄化速度  ‎ ‎ C.劳动力的规模  D.劳动力的职业构成 清朝光绪元年至四年(1875—1878年),华北发生一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饥荒,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东北。回答4—5题。‎ ‎4.地理学中最适宜用来解释华北人口迁移的概念是 A.交通通达度变化 B.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C.经济区域专业化 D.环境人口容量变化 ‎5. 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的人口金字塔最可能出现下列形式中的   ‎ 下图为某市某区域一公共自行车租借服务点多日平均借车和还车数量统计图。完成6—7题。‎ ‎6.关于各时间点该租赁服务点自行车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时< 11时 B.11时〉12时 C.14时〉15时 D.17时〉18时 7.该服务点最可能位于该市的 A.风景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仓储区 ‎ 右图为某地农业生产景观图。据图回答8—9题。‎ - 7 -‎ ‎8.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机械化水平低  ②生产规模大  ‎ ‎ ③单位面积产量高 ④商品率高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下列国家中,该农业类型所占比重低的是 ‎ A.孟加拉国 B.俄罗斯 C.朝鲜 D.泰国 ‎ 读“苹果产品链示意图(以iPad为例)”,回答10—11题。‎ ‎10.图中显示了iPad生产的 A.产业转移现象 B.产业升级现象 C.工业集聚现象 D.工业分散现象 ‎11.iPad产品在中国大陆组装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陆 A.拥有广阔的市场 B.高速铁路等交通的迅速发展 C.拥有廉价的劳动力 D.教育的发展使劳动力素质提高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12—13题。 ‎ ‎12.下列描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13.当今的发展要处理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 7 -‎ ‎ 下左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下右图)或公路涵洞的方式。读图完成14—16题。‎ ‎14.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 B.气候 ‎ C.铁路交通    ‎ D.水运 ‎15.在当时条件下,铁路线穿过城区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 A.防城市内涝    B.夯实地基,防止地面沉降 ‎ ‎ C.阻止行人穿行         D.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  16.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65%的路段建有防护墙、地上隧道等防护工程,其主要作用是 A.防雨      B.防冻土  C.防滑坡    D.防风沙 ‎ “钟摆族”是指工作在城市、生活在郊区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我国河北、新疆、北京、江苏等多个省份已经开辟了“潮汐车道”。下图为潮汐车道景观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我国“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A.“钟摆族”大多开车上下班 ‎ B.“钟摆族”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C.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城市房价高 ‎ D.通过建卫星城可使“钟摆族”现象消失 ‎18.关于“潮汐车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 B.发达国家较少设置“潮汐车道”‎ C.图中左侧汽车向郊区行驶 ‎ D.0:00-18:00时进城方向的车道数增加 ‎ 牛轭,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是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内蒙古的乌梁素海、湖北的白露湖因形状像牛轭,因此被称为牛轭湖。读图完成l9~20题。‎ ‎19.牛轭湖的演变过程应为 ‎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 7 -‎ ‎20.下列关于形成牛轭湖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牛轭湖多分布在河流的上游  B.形成牛轭湖前后,河水流速变化较大  C.牛轭湖多分布在河流的东岸 D.形成牛轭湖前后,河水流量变化较大 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该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森林、道路乃至部分房屋,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21—22题。‎ ‎21.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 ‎ B.山地阻挡,背风坡降水少 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22.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 ‎ 非选择题,共4题,共56分 ‎23.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1)图中显示抚养比与就业比大体呈现_________(正/负)相关的关系。(2分)‎ ‎(2)建国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上升,试分析原因。(4分)‎ ‎(3)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8分)‎ ‎24.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 7 -‎ ‎(1)A、B、C三地中地租最高的是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A、B、C、D四地中,高级住宅区应建在_______地,请说明理由。(8分)‎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6分)‎ 年份(年)‎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1960‎ ‎100‎ ‎40‎ ‎12‎ ‎48‎ ‎2012‎ ‎100‎ ‎27‎ ‎41‎ ‎32‎ ‎25.下图为“鲁尔区与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图”,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多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随着当地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这些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5分)‎ ‎(2)两地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请比较两地钢铁工业发展的不同条件。(4分)‎ 水 源 水 运 劳动力及科技 鲁尔区 内河航运发达 辽中南 水源不足 ‎(3)东北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你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3分)‎ - 7 -‎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长约‎450千米,上游水急多峡谷,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解放后,玛纳斯河流域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 材料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部曾是一个湖泊,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形成于不同时期且成分、结构各异的岩石在此层层分布。如今这里满眼都是错落有致的岩石奇异形体,像一座屹立于大漠之中的城堡,故而被称为“魔鬼城”。 ‎ ‎(1)根据材料一,推测玛纳斯河上、下游流水作用的差异。(4分)‎ ‎(2)结合材料一,分析图中水库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魔鬼城”的形成原因。(4分)‎ 荆门市2014-2015学年度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选择题1—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A C A B B D C B C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D C B B B A D 非选择题 共4小题,共56分 ‎23.本题14分 ‎(1)负相关(2分)‎ ‎(2)建国初期,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迅速下降,而出生率较高,少儿抚养比迅速上升(2分),导致抚养比快速上升;2013年后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抚养比迅速上升(2分),导致抚养比快速上升。‎ ‎(3)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特点是劳动人口的比重大,而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较小。(2分)。其有利影响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2分)社会负担相对较轻,财富积累速度快(2分);不利影响是可能带来就业压力(2分)。‎ ‎24.本题18分 ‎(1)A(2分)  A地位于市中心(1分),交通通达度好(1分),地租最高。‎ ‎(2)D地(2分)。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③临近森林公园,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⑤处在上风地带,空气质量较好。(答对3点,即可得6分)‎ ‎(3)城市的发展使地表被硬化,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2分);地表径流量增大(2分);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蒸腾量减少(2分)。‎ ‎25.本题12分 ‎(1)利: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弊:加剧了环境污染。(每点1分共5分)‎ ‎(2)‎ 水 源 水 运 劳动力及科技 鲁尔区 莱茵河流经,水源丰富 内河航运发达 科技水平高 辽中南 水源不足 海运便捷 劳动力丰富 ‎(3)①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深加工程度;②‎ - 7 -‎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③治理环境污染。(3分)(答案合理即可)‎ ‎26.本题12分 ‎(1)上游水急多峡谷,流速快,主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流速慢,以侧蚀和堆积为主。(4分)‎ ‎(2)调节径流,提供水源;开发水能,促进流域经济发展;调节库区小气候。(三选二,4分) ‎ ‎(3)不同时期的堆积物在湖泊沉积、固结成岩(2分);湖泊干涸,风力侵蚀,松软的岩石被风蚀,比较坚硬的岩石保留下来(2分)。‎ ‎ ‎ - 7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