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ID:155183

大小:18.6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5-04-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新学期的第一次测验,是我们对这一阶段语文学习之旅的一次回望。心态将是自己成败的关键。请相信自己,“我就是这广阔语文世界万里高空中留下的那道亮丽风景”。一、基础知识部分(共1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不逊(xùn)      匿名(nì)       文绉绉(chú)B、庶(shù)祖母    禁锢(gù)       缥碧(piāo)C、箪瓢(dān)      叱咄(duō)      诘问(jié)D、容臭(chòu)     烨然(yè)       皲裂(jūn)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粗制烂造    抑扬顿挫    翻来复去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颌首低眉    诚慌诚恐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3、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3)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拟人  反语  排比  比喻C.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比喻  反语  排比  反语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山水小品文,作者吴均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富阳至桐庐间的奇山异水。B、《五柳先生》是作者陶渊明写的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C、《马说》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遇到知己,方可发挥才干,否则必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D、《送东阳马生序》从难于得书、从师、奔波辛劳、生活困顿几个方面,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马君专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5、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B.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D.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6、打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当你给同学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是一个陌生的声音,这时,你该怎样说才算最合适?(2分)(     )A.喂!你是谁?我找张小红。     B.喂!我要找张小红。C.您好!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小红接电话。7、默写。5分     (1)面对死亡,从古到今舍生取义者比比皆是,文天祥:“                       ,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表达惜别之意,但气势豪迈,意境开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是惜别之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也称《渭城曲》)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了送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意;(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此事古难全”一句,其中“此事”指的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8、 仿写练习(2分)例句:爱心是春风,它可以播撒盎然的生机;爱心是甘霖,它可以滋润久旱的心田。仿:爱心是              ,它可以                        ;爱心是              ,它可以                        (二)文言阅读(共16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9.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5分)①环堵萧然(       )     ②短褐穿结(       )③晏如也(       )              ④造饮辄尽(       )⑤兹若人之俦乎(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1.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             ,达到了         的程度;二是       ,达到了_____ ___的程度。(用原文回答)(4分)12.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3分)   现代文阅读部分(共29分)(一)(11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3.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14.“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           ,表达出作者              的情感。“这样”指代              . (3分)15.“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 16.“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2分) 17.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2分) (二)                        鼾声 (18分)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我在这头应道:“睡吧。”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18.这篇文章以_______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横线上。(3分)                                                         19.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表现父亲____________   _____                                               __。(2分)20.“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特别”指___________          _                                                _(2分)21.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_______          __________                                       _____(2分)22.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4分)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3.文中画波浪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____叙,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3分)24.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5.综合性学习活动(6分)又到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班级开展了一次题为“春天的赞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作为总策划人和主持人,请设计: (1)活动的目的(2分,不少于15字):                            (2)活动的开场语(2分,不少于20字):                                                                         (3)活动的结束语(2分,不少于20字):                                                             26、细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50分)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如果让每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多好啊。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真正教会他们领略喧哗的快乐。”生活中,人们往往往会忽略那些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切,然而人们一旦失去这些看似平凡的一切之后,才会真正感到它们对于自己的价值。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文体(记叙文)。⑵、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少于600字       答案1.C  2. 烂改为滥  复改为覆    颌改为颔  慌改为惶  3.C 4.C 5.C 6.D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8.略   9. 清寂  有破洞  安然自若的样子  就   此10. 喜爱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要旨)。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11. 好读书 _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12. 陶渊明的“不慕荣利”,宁愿淡泊自处,甘于贫穷,表明了他不求宦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就这一点来说,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他这样不问世事的隐居态度,也有消极避世的成分,尤其是想回到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里去,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在当今社会,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13. 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14. 只不过__对东京的失望__“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15. “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但”表转折,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16. “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17. 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答对大意即可)一)18.时间  “夜色已深”、“月亮在窗外移”、“月亮从窗口消失”、“随后”、“最后”;19.对儿子坚定的盼望与思念 20.父爱如母21.对儿子细心、周到的关爱。22.父爱如磐石,我感动又内疚;父爱如母,我被深深地感动。23.插,表现“我”当年的无知,为下文写“我”装作打鼾作铺垫。24.父子之间深沉感人的爱。25. (6分)略。围绕“感受春天,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来答,言之成理即可。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