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考试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考试试卷

ID:150522

大小:22.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5-01-1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3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考试试卷 【考生须知】    此卷分第Ⅰ卷与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题。                           月到天心                           林清玄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偶尔有星星,就亮了很多,感觉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沉淀下来,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尤其是夏夜,月亮的光格外有辉煌的光明,能使整条山路都清清楚楚地延展出来。乡下的月光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每一种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在月光底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着月亮、有着光明,那光明虽不如阳光温暖,却是清凉的,从头顶的发到脚尖的指甲都感受到月的清凉。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些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由于我们知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独一无二、光明湛然,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亮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这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指月”,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见了月就应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无非是标明了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包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阳明的《蔽月出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了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亮了。还有一首是宋朝理学家邵雍写的《清夜吟》: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只有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有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    )(     )A.标题引自邵雍《清夜吟》的第一句,给读者一种“清凉明净的意味”,暗示了本文“心灵要有月般的光明”的主旨。又充满诗意。B.文章语言清新、流畅,不事雕琢。在恬淡中散发着感人的力量。浓郁的佛学色彩和热切的入世情怀的巧妙结合,使其散文独具特色。C.月是文章组织结构展开的核心线索,作者对月的赞美,彰显了他向善向真的至美情怀 ,温馨典雅,读后给人以心灵的洗涤。D.“每个人心中都有月亮埋藏,但我们却不知道”,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分追求物质而失掉心中之月的深深忧虑,体现了作者关注生命的人文情怀。E.文章从天上之月写到人心中月,强调了拥有心灵之月之于个体生命的重要意义。启示我们世间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而不是在眼里。2.文章写的是月,为什么要从摸黑回家写起?为什么要写星星?(4分)3.文中引用王阳明和邵雍的两首诗有何作用?(4分)4.作者认为:只有心灵有明月,才有人生的永恒之美。对此你有何感悟?(6分)二、诗文阅读(28分)(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①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②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③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6—10小题(选择每题2分,合计16分)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浣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①浣:弄脏。②狃:因袭。6.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切磋  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友好  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味  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抄录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   A  、心恚愤而无如何                  B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樊将军以贫困来归丹  C 、郭具言所苦                            D 、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8.下列选项中全属于表现郭生虚心态度的一组是  (2分)       (    )   ①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②又复视浣卷,类冗杂可删③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④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⑤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⑥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A. 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10.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译文: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2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①上孤烟②。复值接舆③醉,狂歌五柳前。【注】①墟里:村落;②孤烟:炊烟。③接舆:人名,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这里借指裴迪。1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3分)12.这首诗首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第Ⅱ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选择题每题2分)13.选择下列加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    )A. 颓圮( pǐ )    镌刻(juān)   氾南(f àn)     箕踞( jī )B.笙箫(shēng)    遒劲(jìn )   火钵(bō)      咋舌(zé )C.咒语(zhòu )      遏止( è )     刀俎(zŭ)     创伤(chuāng ) D.漫溯(sù)       癖好(pì)     淬火cuì)      瞋目(chēn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    )A.遏止    愁怅    斑斓      风华正茂B.忸怩    杯杓    国粹      自怨自艾C.饯行    隽永    膨胀      名门旺族D.戳力    宽宥    消弭      和盘托出15.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度过了七月流火的盛夏,我们迎来丹桂飘香的金秋。白露过后,安徽的天气也也告别“秋老虎”,气温在25°上下,凉爽宜人。B.人代会上午九点开幕,不到八点,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的近千名中外媒体记者。大家手拿相机,长枪短炮,严阵以待。C.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系苍生,专注田畴50年,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他淡泊名利,光风霁月,令人敬仰。D.滨湖新区地处合肥市主城区东南方,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南有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美轮美奂,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              (    )A. 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十几位刚刚考入名牌大学的优秀学子无疑成为全场的焦点,他们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都出席了这次开学典礼。B.在抓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合肥市政府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看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具体实践,坚持以人为本,赢得了市民的支持。C.2014央视马年春晚有望将进行全面创新,除重新启用港台主持人外,还将首度邀请地方卫视主持人加盟,打破多年来央视春晚的主持人全部由台内名嘴组成的传统主持模式。D.面对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要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7.仿照例句,续写两句,构成一段排比。(6分)青春,不要暗夜的凄苦迷茫,而要晴日的温暖坚定。______,                       ,                         ;______,                       ,                         ; 四、写作(40分)     灯,驱散黑暗,带来光明。灯,在身外,也可以在心中。心中有灯,即使一灯如豆,也能捱过漫漫黑夜,迎来喷薄黎明。      请以“点亮心灯”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700字,文体不限。         2013年高一语文月考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一、1.BD(4分)2.(4分)①从摸黑回家写起,能引出月亮为黑暗中的人和事物带来光明,甚至赋予它们自身的光明,从而突出月亮的价值。②写星星使人“感觉到心里也有光明”,对下文写月亮使人“心里就整个沉淀下来,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起了衬托的作用,更突出月亮驱赶黑暗,为人们带来的光明(或突出月亮的价值)。【评分说明】第①点2分(指出“引出月亮”1分,赋予月下的事物“自身的光明”或突出月亮的价值1分);第②点2分(指出“衬托作用”1分,分析1分,)。3.①以诗入文,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富有诗意和美感,(2)借诗表现主旨,灵巧、形象生动。4.(6分)示例1:人的一生中难免要经历困境,要走出困境,也许需要别人的指引。但别人的帮助只是暂时的,要想永远地走出困境,关键在于能把心眼放大,摆脱狭隘,放眼世界,拥有心中之月,让自己光明起来,让自己坚强起来,这样,才能感受“清凉明净”之美,实现人生价值,拥有永恒之美。示例2:经历黑暗才知道光明的价值,走出坎坷才会珍惜平坦,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摆脱内心的狭隘,宽容坦荡地面对世界,静下心来,感受“清凉明净”之美,并寻找心中的光明,实现人生价值,拥有永恒之美。二、5.(1)鱼翔浅底,怅寥廓  (2)那榆阴下的一潭,揉碎在浮藻间  (3)风萧萧兮易水寒,复为慷慨羽声 6.A  7.D   8.B   9.c10.(1)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2)(我)特地派遣将士把守关口,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发生意外的变故。11.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12.“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三、13.C  14.B   15. C   16. D17.参考答案:青春,不要天空的虚无缥缈,而要大地的踏实稳健;青春,不要冬季的萧索晦暗,而要盛夏的绚烂明亮。四、作文   参照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