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时作业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每一极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 C.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同源染色体 D.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解析: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B ‎2.人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生成卵细胞,下列对整个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 A.一条染色体的DNA数先加倍一次,后减半一次 B.染色体数先减半,然后暂时加倍,再减半 C.以每个DNA一条链为模板各合成一个RNA D.若基因组成为Aa,则会出现AA移向一极、aa移向另一极的情况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之前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DNA复制结束后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加倍,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使每条子染色体上又只含有一个DNA;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会暂时加倍,随着细胞分裂结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又减半;减数分裂过程中,以每个DNA一条链为模板各合成一个DNA;基因组成为Aa的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即AA移向一极、aa移向另一极。‎ 答案:C ‎3.下列有关正常雌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正常情况下次级卵母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解析:‎ 9‎ 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末期核膜、核仁再现;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分别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与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这两种变异都属于基因重组;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中会出现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不是同源染色体,此时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 答案:B ‎4.关于高等动物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在受精过程中是随机结合的 B.精卵结合使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数目 C.受精作用中精卵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合子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解析:卵细胞和精子在受精过程中是随机结合的。精卵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是利用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融合则利用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特点。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答案:D ‎5.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相比(  )‎ A.基因型相同 B.染色体组数相同 C.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 D.DNA数目相同 解析: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有丝分裂中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为2N,DNA数为4N,同源染色体数为N对,基因型为AAaaBBb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N,DNA数为2N,基因型为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答案:B ‎6.若观察到一个动物细胞中正处于染色体两两配对。你认为正确的判断是(  )‎ A.这个细胞可能来自肝脏 B.此时细胞的染色体上含有染色单体 C.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均为体细胞的二倍 D.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解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此时由于复制的每一条染色体都含有2条染色单体,但是染色体的数量没有改变。此时的细胞是初级性母细胞,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那时的细胞是次级性母细胞。‎ 答案:B ‎7.(2015·广东珠海质检)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  )‎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9‎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也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例如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化;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C ‎8.下面是关于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几率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配子彼此结合的几率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解析: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的分开是不均匀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进入配子的机会是均等的;高等动物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 答案:C ‎9.(2015·山东泰安一模)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溶酶体、DNA都有密切的关系 B.该蛋白质只能在有丝分裂间期大量合成 C.缺少这种蛋白质的细胞,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D.该蛋白质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 解析: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DNA都有密切的关系,与溶酶体无关。该蛋白质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能大量合成。该蛋白质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有关,是细胞分裂必需的,缺少这种蛋白质的细胞,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该蛋白质与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的行为变化有关。‎ 答案:C ‎10.(2015·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高三联考)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 A.图Ⅰ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组成4个染色体组 B.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 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解析:图Ⅰ细胞中有X、Y两条性染色体,为雄性果蝇,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组成2个染色体组。图Ⅱ表示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已分离,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a、b、c、d四个精细胞中,a与b来自同一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的组成相同,c与d来自同一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的组成相同。‎ 答案:B ‎11.某动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细胞中DNA的两条链都被32P标记,将其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在分裂间期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B.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和后期细胞中都含有4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C.分裂前期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 D.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最多含有被标记的DNA数为8条 解析:选项A,在细胞分裂间期有蛋白质的合成;选项B,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4条被标记的染色体,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选项C,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四分体,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四分体;选项D,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含有8条被标记的DNA,此外,细胞质中也含有32P标记的DNA,故细胞中最多含有被标记的DNA数要多于8条。‎ 答案:A ‎12.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9‎ A.若某二倍体植株的一个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 B.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②,其染色体A、a、B、b分布如图,此细胞产生染色体组成为AB的精子的概率通常是1/4‎ C.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3个四分体 D.图②对应于图④中的BC段,图③对应于图④中的DE段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图①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下一个时期是后期,此时期细胞的最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图②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为体细胞,其基因型为AaBb,此基因型的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AB精子的概率通常是1/2;图③所示细胞为卵细胞或者极体,细胞内含有3条形态不同的染色体,则该雌性动物的体细胞中应有6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出现3个四分体;图②为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2个DNA分子,图③为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每条染色体上只含1个DNA分子。‎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0分)根据每个细胞核中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分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睾丸中配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9‎ ‎(1)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________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 ‎(2)图1中的C组细胞并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属于精细胞的是________组表示的细胞,E组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F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段。‎ ‎(4)要获得图2所示的结果,用睾丸作研究对象比用卵巢所得的结果更可靠,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1中B组细胞内核DNA含量在2和4之间,说明细胞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即图3中的甲~乙段)。(2)图1中C组细胞中核DNA含量加倍,图3中乙~丙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当C组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二者相吻合,当C组细胞中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时(如有丝分裂后期),二者并不吻合。(3)依图2中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可以判断出D组为精细胞,E组为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F组为初级精母细胞,其中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与图3中乙~丙段相对应。(4)哺乳动物睾丸中精细胞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且产生的精细胞数目较多,另外动物卵巢内减数分裂进行不彻底,排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与精子相遇后,才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用睾丸作实验材料能获得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答案:(1)甲~乙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 ‎(3)D 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乙~丙 ‎(4)哺乳动物睾丸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且能统计到的各个时期细胞的数目较多 ‎14.(15分)(2015·珠海质检)下图甲A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图甲A中编号1表示X染色体),图甲B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9‎ ‎(1)图甲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图甲中A细胞的变化发生在图甲B中的________时段。‎ A.3~4 B.4~5‎ C.6~7 D.8~9‎ ‎(3)与该生物进行测交的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图乙中的________。‎ ‎(4)如果基因型为AaBbdd的蜂王的某个卵原细胞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如图甲中A细胞的情况,那么由这次分裂所产生的生殖细胞而得到的雄蜂的体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 解析:‎ 9‎ 图甲A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据图分析可知,此时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离,细胞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应为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第一极体,共有两个染色体组。该时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数是1,处于图甲B中的8~9时段。与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测交的另一亲本的雄性高等动物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故表示X染色体的1号或4号染色体只有一条,排除B和D选项,与其测交的雄性体细胞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应为bbdd(皆为隐性基因),A正确。由图甲A可知基因型为AaBbdd的蜂王的卵原细胞所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应该为Abd,那么由它分裂所产生的生殖细胞而得到的雄蜂的体细胞的基因型应该就是Abd。‎ 答案:(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第一)极体 两 ‎(2)D (3)A (4)Abd ‎15.(15分)图1表示为某夫妇的体细胞内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图2为妻子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夫妇某一次生育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在图2中的D时期,细胞内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可发生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应于图1,在方框内画出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a与a正在发生分离的分裂时期示意图。‎ ‎(3)与图2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相比较,图3中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Y所经历的细胞生命历程除细胞分裂外,还有_________。‎ ‎(4)过程X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融合。‎ 9‎ ‎(5)如果图3中个体甲同时患有白化病和色盲病(假设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分别是a和b),乙及其父母均正常,则甲的基因型是______,若乙长大后与一白化病但不色盲的男性结婚,则他们所生的子女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解析:(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减Ⅱ后期着丝点分离,要显示出a与a分离,b与b分离或B与B分离,两极对应的2条染色体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3)过程Y为受精卵有丝分裂、分化形成新个体,细胞生命历程还有细胞衰老、细胞凋亡。(4)过程X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得到受精卵,其本质是核融合。(5)甲患白化病和色盲病,其父母表现型正常,则双亲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所以甲的基因型为aaXbY;表现正常的乙(A_XBX-)长大后与一白化病但不色盲的男性(aaXBY)结婚,子女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2/3×1/2aa)×(1/2×1/4XbY)=1/24aaXbY。‎ 答案:(1)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结合(答出基因自由组合即可)‎ ‎(2)见下图(即减Ⅱ后期图)‎ ‎(要显示出a与a分离,b与b分离或B与B分离。两极对应的2条染色体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 ‎(3)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 ‎(4)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 ‎(5)aaXbY 1/24‎ 9‎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