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浙江省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浙江建人高复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3次月考试卷 历 史 ‎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区建置沿革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下面四张地图反映了湖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注:划了椭圆的标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④③ D. ④①③②‎ ‎2.《元史·桑哥传》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元史·百官志》载:“因唐制吐番来朝见於宜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下列对上述两则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两则有关宣政院的史料相互矛盾 B.唐代由宣政院负责接待吐番使者 C.元代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 D.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始于唐代 ‎3.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还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4.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5‎ - 8 -‎ ‎.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6.“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材料中的“乾隆二十二年”采用的纪年方法是 ‎ ‎ A.帝王纪年    B.年号纪年   C.干支纪年   D.公元纪年 ‎7. 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文明是希腊文明的代表。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最完善的民主。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 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 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8.伯利克里在其著名的《葬礼学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 ‎ A.人民主权 B.民主面前人人平等 ‎ C.天赋人权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中国文献中最早关于罗马法的记载,是清政府派5大臣出洋考察西洋法制的报告。载泽等人于1906年5月在《考察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都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从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开始到现在,罗马法都被作为一门大学课程开设。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说 ‎ ①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②罗马法是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③在今天罗马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④罗马法对清末法制改革意义重大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10. “它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戏剧,不具有革命性质”,麦考莱的《英国史》称它是理想的、合法的、典范的革命。这场革命其实质是 ‎ A.封建政权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斗争 C.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D.封建国王与克伦威尔争夺政权的斗争 ‎11.“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 ‎ ‎ 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 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 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 ‎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需要 ‎ ‎12.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材料的实质在于说明 ‎ A.1787年美国宪法比《权利法案》落后 B.1787年美国宪法奠定了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 C.1787年美国宪法是不完善但很进步的资产阶级国家宪法 D.这部宪法最大的失误是种族歧视和君主立宪 ‎13.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 - 8 -‎ 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 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 ‎14.2015年,叙利亚危机中东局势紧张,需紧急调动部队进行战略协调。调动军队这项权力应该属于 ‎ ‎ ‎ A.总统奥巴马(图1) B.美国国防部(图2)‎ ‎ ‎ ‎ C.美国国会(图3) D.美国陆军部(图4)‎ ‎15.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 C.在居住区开烟草店 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16.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17.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吴中纪事》中指出:“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 ‎ A.千耦其耘式经营 B.田庄式经营 ‎ C.自耕农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18.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其中有一部分迁移到了越南,将我国的许多手工业品、生产技术等也带入越南,其中可能包括:①炼钢和淬火工艺 ②白瓷生产技术 ③松江特产棉布 ④用煤冶铁技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9.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瓷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 - 8 -‎ ‎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20.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地区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密切,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美洲农作物品种的传入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 ‎ B.美洲的金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 C.美洲原有的人种结构随着欧洲殖民活动而改变 ‎ D.美洲地区成为英国独占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1.西班牙、葡萄牙最早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其扩张手段不包括 A.建立沿海据点 B.建立商站 C.掠夺黑人奴隶 D.输出工业产品 ‎22.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直接原因是 ‎ ‎  A.大量妇女进入工厂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23.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24.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5.“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26.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 ‎ ‎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 ‎ 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7.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 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表述正 确的是 ‎ ‎ A.都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 ‎ ‎ B.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 C.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 - 8 -‎ D.都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的实质 ‎28.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 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29.“(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 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 ‎30.英国曾拒绝卷入任何涉及转让国家主权的欧洲一体化行动。舒曼计划公布后,“令英国感到担心的是,戴高乐(法国总统)正在采取行动,企图把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成为欧洲政治经济联盟。”于是决定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六国就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进行谈判。这表明英国 ‎ A.想控制欧洲共同体与苏联争霸 B.力求挽回被欧洲大陆国家抛弃的命运 ‎ C.不想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D.借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国际政治地位 ‎31.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因为“(苏联)共产党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折腾,就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至此,能够抵抗国家离心力的凝聚力量已丧失殆尽。”这里使苏联共产党“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是因为戈尔巴乔夫 ‎ A.经济改革成效不佳 B.签署了《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条约》‎ ‎ C.主动放弃与美争霸 D.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 ‎32“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 A .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 B. 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 C. 是在美国制定了第三条道路的经济政策后提出 ‎ D. 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第2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第33题15分,第34题17分,第35题20分,满分52分)‎ ‎33.“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 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 ‎ 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 - 8 -‎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3分)‎ ‎(4)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4分)‎ 德意志帝国 法国 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法律基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元首及产生方式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出 权力中心 ‎34.(17分)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其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含义。(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4分)‎ - 8 -‎ ‎(3)概述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三次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不同影响。(7分)‎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点。(4分)‎ ‎35.(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是“关市高而不征”,即只稽查是否有违法行为,而并不收税。汉代说是对商人要“重租税以困辱之”,其实主要是实行国营工商业以取利。(唐朝)杨炎行两税法,才正式收取商业税,对坐商按户征收资产税,对无居处而行商者,向所在州县税三十之一,并且说要“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这就是说要使行商与农民、坐商、手工业者都一样向国家纳税,不允许他们有侥利,即多余的利润。……到了宋代,由于工商业的繁荣,国家的商业税收越来越重要,有时它的数量超过了田赋收入。‎ 材料二 中国从战国时代起,逐渐形成了重农抑商的思想,……因为商鞅变法成功,秦因此富强,汉代遂也继承这一思想,并逐渐发展为重农抑商的国家政策,加以推行。……与此同时(宋代),社会上对商人的看法也有变化,认为工商皆是本业,不应歧视他们。而国家对商人的政策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许多立法保护商人的合法经营和合法收入,商人的子弟品行才能出众的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商人的地位已经得到提高。‎ ‎ ——以上均摘自马克圭主编《世界文明史》‎ 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国家与私人工商业间的主要关系。(6分)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分)‎ (2) 简述“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含义。(2分)根据材料二,归纳“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过程。(4分)‎ ‎(3)有人认为“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请运用材料并结合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状况,简要评价这一结论。(4分)‎ 历史参考答案:‎ ‎1-5 BCABC 6-10 BBACB 11-15 BCBAC ‎16-20 CDDDD 21-25 DACDC 26-30 AACCB 31-32 DD ‎33.(15分)(1)中国的“选举”是指选拔官员的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选举的范围基本限于统治集团内部(奴隶主或地主阶级);西方的“选举”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4分)(2)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不同: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起源阶段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4分)(3)古代中国的“民主”‎ - 8 -‎ 是指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古代西方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3分)(4)(每空1分,共4分)‎ 德意志帝国 法国 政治体制 法律基础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元首及产生方式 皇帝;世袭制 权力中心 皇帝 议会 ‎34.(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2)“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为夷”。“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平”指“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4分)‎ ‎(3)观点: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促使中华民族深刻反思、抗争、探索,最终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并建立了一个新中国。(2分)‎ 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企业产生;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掀起了洋务运动,中国经济、军事、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被提上议事日程——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5分)‎ ‎(4)主要特点:在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的过程中起步;地主阶级最初担负着近代化的重任。(4分)‎ ‎35.(1)主要关系:开始是稽查是否有违法并不收税;汉代实行国营工商业取代私人工商业;唐朝正式收取商税;宋代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渐增大。(8分)‎ 结论:私人工商业逐渐繁荣,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国家对私人工商业的控制有限。(2分)‎ ‎(2)含义:重视和鼓励农业发展,抑制和限制工商业发展。(2分)‎ 过程:战国时期由思想到实践;汉代逐渐发展为国家政策;宋代以后出现工商皆本的思想,国家立法保护商人利益,提高商人地位。(4分)‎ ‎(3)评价:材料中宋代商税的重要地位、宋以后商人地位的提高,以及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和晋商、徽商的兴起等,都说明这一政策并没有完全阻碍工商业发展,只能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商业发展。所以这一结论是不全面的。(4分)‎ - 8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