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温江区踏水学校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
语文试卷
试卷说明:本卷分为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 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卷 (100分)
第Ⅰ卷 (共21分)
一、基础知识 (共12分 , 每小题3分 )
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怒不可遏(è) 忐忑(tè) 一抔(póu)黄土 灵柩(jiù)
B. 重蹈覆辙(zhé) 扶掖(yè) 恼(lǎo)羞成怒 枘(ruì)凿
C. 恪(gè)尽职守 陨(yǔn)落 强聒(guō)不舍 襁(qiǎng)褓
D. 成吉思汗(hàn) 留滞(zhì) 气吞斗(dǒu)牛 田圃(pǔ)
2.下面语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上帝举目向麦田、向火红色的署光望去,金黄色的麦穗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
B. 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
C. 他不屈不饶,坚定不移,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
D.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3.下列语句中使用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晋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潜心研究,目不窥园,沥尽心血,终于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
B.老校长常常教育青年教师说:“做老师,身教重于言传。”他自己也言行相顾,深受全校老师尊敬。
C.这队日军一直很谨慎,但最终还是中了我军的圈套,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局面。
D.电视台热播的《铜齿钢牙纪晓岚》中王刚塑造的贪官和珅是一个媚上欺下的典型。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10
D.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5.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盖追先帝之殊遇 或遇其叱咄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D、谓为信然 愿陛下亲之信之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以”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A、以大易小 B、以头抢地耳
C、徒以有先生也 D、以激怒其众
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就提到“先帝创业”,后又叙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
B、作者提出了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其中亲贤远佞是全文主旨所在。
C、回忆先帝对两汉评价的用意是借先帝的评价,忠告后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亲贤远佞。
D
10
、在内政上亲贤臣,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在军政上亲贤臣,必能裨补却漏,有所广益。
第Ⅱ卷(共79分)
三、翻译、默写(共10分)
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②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请将《朝天子.咏喇叭》默写完整。(4分)
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0-12题。 (共9分)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
10
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作者:赵迎辉。有删改)
10.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2.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五、作文(共60分)
13.不必说母亲用生命挽救危难中的孩子,警察用鲜血维护人民的利益,也不必说身处逆境者创造奇迹,单是一粒平凡的种子萌发竟能把坚硬的骨骼分开,一只蝴蝶启动翅膀便会引起一场台风,干涸数月的仙人掌却能开出鲜花,就足以令人惊叹不已。即便是当我们从沉睡在像空气一样的幸福中悄然醒来,匆匆奔走在生命旅途而突然驻足,也会常常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平凡世界里、人生历程中,竟有那么多的人、景、物、事,是那样的感人肺腑、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启人心智……令人情不自禁为之震惊、为之折服、为之崇敬、为之讴歌,而我们的灵魂也因之变得坚韧而强大,真诚而善良,睿智而完美。那么就让我们为之深深地鞠躬吧!
请以“向 鞠躬”为题作文。
10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2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①,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②,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③南征,荆州刘琮④举州委质⑤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⑥。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⑦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表》,有改动)
[注释]①八尺:汉时1尺约合今7寸。②扰乱:动乱。③魏武帝:曹丕称帝后追赠父亲曹操为魏武帝。④刘琮:刘表之子。⑤举州委质:意为把整个荆州送给曹操而自己投降曹操。⑥吴会:吴国。⑦江南: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亮少有逸群之才 少:年轻时。 B.时人异焉 异:以……为异。
C.躬耕于野 躬:亲自。 D.益州既足 既:既然。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3分)
10
(2)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3分)
5.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4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杨志口里只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6.(1)这段话描述的是《 》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情节: ;(2分)
7.(2)这一事件的谋划者是 ,他的性格特点是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18分)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徐迅
①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像温顺的臣民承受浩荡的皇恩。我每次回家首先要打量的就是那个地方。喊一声父亲,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笑容如绽放在枝叶里的花朵般颤动。
②一个人是会老的。A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一根短亮的竹拐杖。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的旧镜头。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晶莹,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③“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也最多。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B树上还未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的,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啦……
10
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天堂。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无数把叮叮当当的小榔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直到起身离开时,还夸张似的拍打着屁股上的灰尘。即便有贫穷的跳蚤,在阳光下也被驱赶得一干二净。
④我想父亲,包括一些老年人,在他们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在阳光底下的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上的秘密:一定是额头上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阳光的抚慰;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堆积得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暴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他们想得更远,无边无际的黑暗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父亲肉体生命的消逝正如阳光的消逝一样。只是父亲永远不会知道,他的那块被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会成为亲人们心中最大的疼痛——有几回,我发觉与我一道回家的儿子,眼睛也朝那个地方怔怔地发愣。以前,他可是撒欢般地蹦跳着双脚扑向那里的。
⑤“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世上。”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一个婴儿,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的确,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却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剩下的你只有看看的份儿了!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必现;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个陌生而嘶哑的喉咙。那陌生的嘴角牵动乡村的最后一缕阳光,仿佛是在向阳光作着诀别。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上,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
(有删改)
8.本文题为“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请你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阳光”是怎么理解的?(4分)
9.本文语言鲜活、隽永,作者遣词造句颇具匠心,耐人寻味。请你对文中划线的A、B两处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8分)
10
10
.父亲和老人们为什么喜欢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在下面列出三条理由,每条不超10个字。(3分)
11.美丽的阳光,醇厚的生命,作者在写阳光的永恒与明亮时,也写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请你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作答。(4分)
新华网消息: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时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
请你根据新闻内容,提炼出计划中的两个阶段性目标。
13.请你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填写句子。(4分)
李白把月亮融进酒杯,醉倒了整个盛唐;杜甫把月亮碎成孤独,一路漂泊流浪;
, ;苏轼把月亮揽入怀中,却被寒光刺伤心头。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天体,但在诗人眼中,月亮却蕴含千情百意,有了月亮就有了诗。
14.校学生会调查全校同学课余运动情况,下面是两幅相关调查数据的统计图。请你结合两图,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4分)
10
A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
1-7 A B C B C D D
8.(1) 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啊。
(2)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9.(1)物是人非事事休(2)肠断白蘋洲(3)赢得生前身后名
10.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1.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2分)二者不可偏废。(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2.①指出“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引起下文。②从读书体验谈起,借用名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13.先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1分)然后从阅历与经历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
分)最后点明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4.第②段。(1分)歌德的话论证的是第②段中的“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B卷答案
1.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民不聊生。
2.①想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3.D
4.(1)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三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2)诸葛亮当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
5.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三点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用文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
6.(1)《水浒传》 智取生辰纲
7.(2)吴用 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10
8.阳光本身充满了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
9.A句采用比喻手法,将皱纹比作生满绿锈,上面摇曳着荒草的青苔,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的苍老,展现出生命将逝的凄凉。B句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叶子的动态,让人体悟到老人对阳光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生命的眷恋。
10.①生命的苦涩需要抚慰;②内心的往事需要曝晒;③身上的血液需要打通。(意对即可)
11.作者通过对阳光的抒写,寄托了对父亲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抒发了对生命的珍视、眷念之情。
12.①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②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13.清照把月亮栓在西楼,抹不去相思闲愁。
14.学生中课余活动以运动为主的人很少,半数以上学生运动时间不足20分钟或不运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