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单元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26
27
28
卷面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入下面的答题栏内。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 1945年5月1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2.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宣称美国要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②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③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④成立政治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 美苏之间进行了30多年的争霸,美苏争霸的实质是( )
A.维护不同的社会制度 B.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C. 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 D.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想控制资本主义
4. 马小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帮助他找出其中的错误( )
A.经济上:马歇尔计划B.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方式上:采取一切手段D.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
5. 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 “一超多强”局面的暂时形成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第三世界国家的奋起
6. 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一个主权国家南联盟狂轰滥炸。这就是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的爆发表明( )
①霸权主义威胁着世界和平②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③联合国主导地位受到挑战④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 胡锦涛说:“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特点( )
A.政治多极化 B.区域集团化 C.文化多元化 D.经济全球化
8. 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的是( )
A.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B.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C.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9. 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三位历史教师分别作了《冷战政策与美苏争霸》《“一超多强”的形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专题报告。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 )
A.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变化 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6
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0.五年计划这种模式首创于( )
A.苏联 B.中国 C.美国 D.英国
11.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干涉世界各国内政 B.对战败国实行经济援助 C.对英法实行军事援助 D.帮助欧洲复兴
12. 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下列哪一选项与这段广告词无关:( )
A.汽车的发明 B.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C.改良蒸汽机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3. 下图是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较量的漫画,其隐含的寓意表述最准确的是是( )
A.美苏两国争霸是国家经济军事实力的竞争,苏联明显处于下风
B两个人个人能力的较量 C.美苏争霸势均力敌
D.表明芙苏两国争霸,关键是军事买力的竞争
14. 美苏争霸中,苏联最终失败,它表明决定成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科技力量 B.经济力量 C.军事力量 D.争霸策略
15. 下列事件中与美苏争霸有关的是( )
①在古巴部署导弹 ②从越南撤军 ③出兵阿富汗 ④轰炸南联盟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 第一批手机只能用来接打电话,网络网出现时只能在电脑之间运行。目前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这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的特点是( )
A.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B.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C.新技术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D.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17. 美国的波音飞机,部分发动机在英国制造,部分尾翼在我国制造。这说明( )
A、 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B、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
C、 高新科技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D、 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18. 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 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此后不久,冷战正式开始,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其标志事件是( )
A.丘吉尔“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提出 D.北约组织建立
19. 2013年2月,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武实验,半岛局势日趋紧张,中国倡议重启由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美国、日本参加的六方会谈协商解决朝核危机,由参加谈判的成员国可以反映出( )
A、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0.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B.经济实力 C.资源优势 D.军事实力
21. 在“一超多强”的局面中,牵制美国称霸,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包括( )
①欧盟 ②日本 ③中国 ④俄罗斯
6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
A.强大的军事实力 B.稳定的政局
C.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23. 爵士乐风靡全美,传遍欧洲,爵士乐来源于( )
A.欧洲古典音乐 B.中国民间音乐 C.美国土著音乐 D.美国黑人音乐
24. 世界名画《格尔尼卡》是1937年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的,它是20世纪绘画艺术中的珍品。其作者是( )
A.毕加索 B.德莱塞 C.罗曼·罗兰 D.贝克特
25. 美国电影业的中心是( )
A.纽约 B.好莱坞 C.费城 D.华盛顿
二、非选择题(共50分,卷面分占5分)
26、(12分)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为断增添了新的活力,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让我们沿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了解历史]
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1)请写出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中发现“美洲”的欧洲航海家的名字和另一位著名航海家麦哲伦的贡献。(2分)
[感受生活]
材料二: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图一 图二 图三
(2)图一所示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图二所示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图三所示产品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3分)
(3)材料二中的三项科技成果分别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3分)
(4)依据材料二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1分)
[学以致用] 材料三: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表)
(5)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问题?(1分)
6
(6)从材料三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常常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对此,你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如何应对?(2分)
27. (共19分)世界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美苏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将出访东亚和东南亚,以扩充与两个盟国之间的军事协定。奥巴马正努力为其宣传的重返亚洲战略恢复信誉。面对逐渐坐大的中国以及不按理出牌的朝鲜,美国将给盟友何种帮助以及承诺是亚洲关注的焦点之一。——汇通网4月22日讯
材料二 “这并不是另一场冷战。毕竟,俄罗斯不同于苏联,并没有领导任何国际集团,也没有主导全球意识形态。美国和北约并不寻求与俄罗斯发生任何冲突。”——美国总统奥巴马
材料三 21世纪世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中关系发展。美方愿与中方加强对话,增进互信,进一步推动两国两军关系发展。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
材料四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 沟通很重要,国与国合作很必要。 ——国家主席习近平
(1) 阅读材料一,回顾历史,一战后哪次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1分)这次会议签署的关于中国的问题的条约是什么?(1分)
(2) 材料二中奥巴马提出“这并不是另一场冷战”,回顾历史,二战结束后美 国实行了“冷战”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2分)美国的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3) 阅读材料三,中美关系历经坎坷。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改善的国际背景是什么?(4分)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未来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2分)
(4) 材料四中提到的“世界多极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4分)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写出一条即可。(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例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84年(1698—1782)、电动机为65年(1821—1886)、无线电为35年(1867—1902)、雷达为15年(1925—1940);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1939—1945)、电子计算机为5年(1946—1951)、晶体管为4年(1947—1951)、激光器仅为1年(1960—1961)。
材料三: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等等。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
材料四:当代的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1950—
6
1972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80%。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片回答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核心。
(2)材料二、三、四说明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何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九年级历史下册(7-8)单元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选择题:略
26、(12分)
(1)哥伦布。环球航行。(2分)
(2)史蒂芬孙。内燃机。第三次科技革命。(3分)
(3)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化时代。(3分)
(4)科学技术的发展(或科技革命)。(1分)
(5)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1分)(6)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2分)
27. 共12分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 《九国公约》(1分)
(2)称霸世界(2分)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3分)
(3)a七十年代经济危机打击,经济地位下降;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c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中,尼克松上台后实行战略收缩(任答其中两点得4分)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合作;互利共赢;平等互信;包容互鉴。(符合题意答出1点即可,2分。)
(4)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但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4分) 应对: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分,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8(16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新经济政策(2分)
(2)1921年;(1分)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分)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发展(1分)
(3)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分)
(4)斯大林模式;(1分)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1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分)
(5不同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制定经济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同时也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2分)
29(14分)(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技术;(3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电子计机的使用(1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a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2分)b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2分)
c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6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2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1分)
b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1分)
c各国都大力发展高科技, 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多极化。(1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