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2015-2016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舟山市2015-2016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舟山中学 2015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卷(2015、11) 本卷所用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S-32 Cl-35.5 O-16 N-14 Se-79 Mn-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1-20 题每小题 2 分,21-25 每小题 3 分,共 55 分) 1.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A HD 水 硫酸 烧碱 胆矾 B 黄铜 NO2 盐酸 石灰水 FeSO4 C 碘酒 一氧化碳 磷酸 NH3·H2O 食盐 D H2 Fe3O4 HNO3 纯碱 小苏打 2.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意味深长地说:“中东 有石油,我们有稀土。”。下列有关稀土元素 144 62 Sm 与 150 62 Sm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2 -- 3 - 与- 4 -- 5 - 互为同位素 B . 与- 6 -- 7 - 的质量数相同 C .- 8 -- 9 - 与- 10 -- 11 - 是 同 一 种 核 素 D .- 12 -- 13 - 与- 14 -- 15 - 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实现了人工合成有机物 B.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非金属元素 C.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确定其存在 D.SO2能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所以 SO2是电解质 4.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B. = C.- 16 -- 17 - D. =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是纯净物 B.一种元素可形成多种离子 C.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 D.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6.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7.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Cl2 与足量 Fe 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2NA B.常温常压下,11.2 LCO2 和 O2 混合气体中含 NA 个氧原子 C.1L 0.1 mol·L-1FeCl3 溶液可制备 0.1NA 个 Fe(OH)3 胶粒 D.0.1 mol·L-1 的醋酸溶液中含有 0.1NA 个 H+ 8.关于等质量的 SO2 和 SO3 的比较,正确的是 A.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3 B.所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 1:1 C.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5:4 D.所含原子个的数比为 3:4 9.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下列先后顺序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 ②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③波尔提出的量子力学模型 ④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分子数一定相等,原子数也一定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CH4)和一氧化碳,体积一定相同 C.同温同压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D.常温下,0.1 mol·L-1 的 KI 溶液中含有 I-的物质的量为 1mol 11.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2、K、HCl B.Cl2、Al、H2 C.NO2、Na、Br2 D.O2、SO2、H2O 12. 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A. 胶体为分散质粒子直径在之间的分散系 B. 可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C. 溶液是混合物,胶体是纯净物 D.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18 - B.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 pH 试纸 C. 用稀硝酸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D. 用 CCl4 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流出 14.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SO4 2—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 CO3 2—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 Ba2+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 NH4 + 1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Fe3+、Cl-、CO3 2- B.K+、Na+、Br-、NO3 - C. NH4 +、K+、OH-、SO4 2- D. Ag+、Na+、Cl-、K+ 16.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说法中可能错误的是 A.加入含有 NaOH 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有 H+存在 B.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 HClO 分子存在 C.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 Cl2 分子存在 D.加入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 Cl-存在 17. 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18.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①2NaA +B2 =2NaB +A2; ②2NaC +A2 =2NaA +C2; ③2NaB +D2 =2NaD +B2;可判断 A.氧化性:A2>B2>C2>D2 B.还原性:C->A->B->D- C.2NaD +A2 =2NaA +D2 可进行 D.2NaC+B2 =2NaB+C2 不能进行 1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Ag+ = Cu2+ + Ag B.氯气溶于水:Cl2 + H2OH+ + Cl- + HClO C.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H+ + SO4 2- + Ba2+ + OH- = H2O + BaSO4↓ D.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a2++CO2+H2O=CaCO3↓+2H+ 20. 把 V L 含有 MgSO4 和 K2SO4 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amol NaOH 的溶液,恰好 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 bmol BaCl2 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 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a)/V mol·L-1 B. (2b-a)/V mol·L-1 C. 2(b-a)/V mol·L-1 D. 2(2b-a)/V mol·L-1 21.已知 Cl2 在 70℃的 NaOH 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 溶液中 NaClO 与 NaClO3 的物质的量比为 4∶1。现有 49.7 g Cl2,将其通入到足量 70℃的 NaOH 水溶液中,反应完全后得 500mL 溶液。该溶液中 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8 mol·L-1 B.0.9 mol·L-1 C.1.6 mol·L-1 D.1.8 mol·L-1- 19 - 22.取 0.04mol KMnO4 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 a mol 单质气体,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 加入过量的浓盐酸并加热,充分反应后又收集到 b mol 单质气体,假设最后锰元素全部以 Mn2+ 存在于溶液中,则 a+b 的最小值为 A.0.02 B.0.04 C.0.08 D.0.1 23.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 价的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 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 As2O3,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 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 C=砒霜。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 的是 A.维生素 C 能将+5 价砷氧化成 As2O3 B.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 C.青菜中含有维生素 C D.使人中毒的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24.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 + 2HI = 2FeCl2 + I2 + 2HCl; 2Co(OH)3 + 6HCl = 2CoCl2 + Cl2↑ + 6H2O 2Fe(OH)2 + I2 + 2KOH = 2Fe(OH)3 + 2KI; 3I2 + 6KOH = 5KI + KIO3 + 3H2O 复分解反应: 2HSCN + K2CO3 = 2KSCN + CO2 ↑ + H2O; KCN + CO2 + H2O = HCN + KHCO3 热分解反应: 4NaClO 3NaCl + NaClO4;NaClO4 NaCl +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 > Co(OH)3 > I2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 > I2 > KIO3 C.热稳定性:NaCl > NaClO4 > NaClO D.酸性(水溶液):HSCN > H2CO3 > HCN 25.甲、乙、丙、丁分别是 Ca(OH)2 溶液、KNO3 溶液、Na2CO3 溶液和盐酸中的一种。已知甲和 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 Ca(OH)2 溶液 B.乙一定是 KNO3 溶液 C.丙不可能是 Na2CO3 溶液 D.丁只能是盐酸 二、填空题(共 55 分) 26.(5 分)氯气是比较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可以制备一系列化合物,其中氯气也是种很活泼 的非金属单质, (1)氯气和铜丝的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 ___。 (2)漂白粉放置在空气中易变质而失效,其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 20 - 工业制取漂白粉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7.(8 分)有以下几种物质:①食盐晶体 ②乙醇 ③铜 ④蔗糖 ⑤冰醋酸(纯醋酸晶体) ⑥ KNO3 溶液 ⑦熔融的氢氧化钠 ⑧液态氯化氢 填空回答(填序号...): (1)物质中构成的微粒只能在固定位置上振动的是 ; (2)以上物质可以导电的是 ; (3)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4)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8.(8 分) 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 与浓 HNO3 或浓 H2SO4 反应生成 SeO2 以回收 Se。 完成下列填空: (1).Se 和浓 HNO3 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NO 和 NO2,且 NO 和 N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写 出 Se 和浓 HNO3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_。 (2).已知:Se+2H2SO4(浓)→2SO2↑+SeO2+2H2O 2SO2+SeO2+2H2O→Se+2SO4 2-+4H+ SeO2、H2SO4(浓)、SO2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 _____。 (3).回收得到的 SeO2 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 ①SeO2+KI+HNO3→Se+I2+KNO3+H2O ②I2+2Na2S2O3→Na2S4O6+2NaI 配平方程式①,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4).实验中,准确称量 SeO2 样品 0.1500g,消耗了 0.2000 mol/L 的 Na2S2O3 溶液 25.00 mL, 所测定的样品中 SeO2 的质量分数为__ _。 29.(11 分)右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实验室用该硫酸配制 240mL0.46 mol·L-1 的稀硫酸,则 ①需要该硫酸的体积为 mL; ②实验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 有 ; ③配制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步骤和操作如下图所示:将上述实验步骤 A—F 按实验过程先后次 序排列 。 ④该同学实际配制得到的浓度为 0.45 mol·L-1,可能的原因是 A.量取浓 H2SO4 时仰视刻度 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 C.没有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D.定容时仰视刻度 30.(10 分)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镁、碳酸钠、硫酸氢钠、氢氧化钡四种无色溶液,为了确定 四种溶液各是什么,将它们随意编号 A、B、C、D 后进行实验,其实验现象见下表 反应编号 反应物质 有关现象 ① A+B 有沉淀生成 ② B+C 有气体放出 ③ C+D 有沉淀生成 ④ B+D 无明显现象 ⑤ A+D 有沉淀生成- 21 - 根据实验现象,按要求回答: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2)写出实验中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向 A 中滴加少量的 B 的离子方程式 ,继续滴 加的离子方程式 31.(13 分)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氯酸钠、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 中: 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 15 mL 30% NaOH 溶液来制取氯酸钠,并置于热水浴中; ③的试管里盛有 15 mL 8% NaOH 溶液来制取次氯酸钠,并置于冰水浴中; 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 ⑤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 (填写仪器名称)向烧 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室制 Cl2 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 HCl 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 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浓硫酸 ⑵ 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 20 mL 12 mol·L-1 的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 0. 06 mol。(填“大于” “小于” “等于”),若有 17.4g 的 MnO2 被还原, 则被氧化的 HCl 质量为 。 ⑶ 比较制取氯酸钠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① ;② 。 ⑷ 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红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 H+使石蕊变色- 22 -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人:林君贤 审题人:张晓 沈宸) 舟山中学 2015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答案 一、选择题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