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一中2015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嘉兴一中2015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 高一化学 试题卷 ‎ ‎ ‎ 满分[ 100]分 ,时间[90]分钟 2015年11月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K-39‎ ‎ Br-8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夏天持续高温,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为缓解旱情可以用干冰或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 B.已知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10-‎6m的颗粒物,则受PM2.5污染的大气不一定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借助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是常用的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非金属元素 D.并不是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确定其存在 ‎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②根据化合物在溶液中电离出离子的类别,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 mL 1 mol·L-1氯化铝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 B.75 mL 1 mol·L-1氯化镁溶液 C.1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 D.50 mL 3 mol·L-1氯化钙溶液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单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 碱 盐 A H2‎ 干冰 CuO H2SO4‎ 纯碱 漂白粉 B 碘酒 CO Na2O HCl 碱石灰 NaCl C 液氯 SO2‎ Na2O2‎ HNO3‎ NH3·H2O 胆矾 D HD ‎ SO3‎ 生石灰 HBr KOH CaCO3‎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6.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 +6HCl=3Cl2+KCl +3H2O,‎ ‎③2KBrO3 +Cl2=Br2 + 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KBrO3>KClO3>Cl2>Br2 ‎ 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③中l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7.在下列状态下,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A.硝酸钾溶液 B.液态氯化氢 C.液态水银 D.熔融氯化钠 ‎8.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某原子K层上只有1个电子 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C.某离子M层和L层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9.能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A.Ba(OH)2 B.NaOH C.BaCl2 D.AgNO3‎ ‎10.已知CN-(氢氰酸根离子)SCN-(硫氰酸根离子)和Cl-有相似之处:两个-CN原子团或两个-SCN原子团可分别构成氰分子(CN)2和硫氰分子(SCN)2。(CN)2和(SCN)2的性质和Cl2有性质有相似之处,且常温常压下是气体,下列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和HSCN溶液加热反应:MnO2+4HSCNMn(SCN)2+(SCN)2↑+2H2O B.(CN)2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N)2+2KOHKCN+KCNO+H2O C.碘晶体投入HCN溶液中:I2+2HCN2HI+(CN)2‎ D.(SCN)2和水反应:(SCN)2+H2O HSCN+HSCNO ‎11.某KCl、MgCl2、K2SO4形成的混合中,c(K+)=0.40mol/L,c(Mg2+)=0.25mol/L,c(Cl-)=0.60mol/L,则c(SO42-)为 A.0.30mol/L B.0.20mol/L C. 0.15mol/L D. 0. 10mol/L[ ‎ ‎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 D2O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B.实验室用2mol的浓HCl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的Mn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22.4L氯化氢溶于水可电离出1molCl- ‎ D.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13.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 D.根据管右端棉球颜色的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14.关于氯气及氯水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A.纯净的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具有漂白性 B.可用干燥的石蕊试纸验证氯水是否变质 ‎ C.氯气能与铁反应,液氯不宜贮存在钢瓶中 ‎ 6‎ D.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15.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洋经济将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发 展的重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的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中涉及置换反应 ‎ C.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单质,产生氯气的一极连在电源的正极 D.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反应 ‎16.固体单质X和气体Y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气体Z,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若产物气体Z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3倍,则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一定是1:3 B.两种单质X、Y的摩尔质量之比是1:3‎ C.在生成物Z中,X的质量分数为50% D.Z中X、Y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1‎ ‎17.有机物粗产品蒸馏提纯时,下列装置中温度计的位置可能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高沸点杂质的是 ‎ ‎18.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HCl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上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C ]‎ 用洁净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 D 滴加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19.LiAlH4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水能剧烈反应释放出氢气,LiAlH4在1‎25 ℃‎分解为LiH、H2和A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LiAlH4可作还原剂 B.LiAlH4与D2O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4 g·mol-1‎ C.1 mol LiAlH4在‎125 ℃‎完全分解,转移3 mol电子 D.LiAlH4与水反应生成三种物质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LiAlH4+4H2O===Al(OH)3↓+LiOH+4H2↑‎ ‎20.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21.将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稀H2SO4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分数变为‎2a%,此时该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1,则c1和c2的数值关系是 ‎ 6‎ A.c2=‎2c1   B.c2>‎2c1 C.c2<‎2c1 D.无法确定 ‎22.将KCl和KBr的混合物‎26.8 g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通入过量的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22.35g,则原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3:2:1 B.4:3:‎1 C.5:2:3 D.5:4:1 ‎ ‎2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NaClO与NaClO3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11    B.11∶‎3 ‎‎   ‎ C.1∶4   D.4∶1‎ ‎24.在标准状况下,有一刚性密闭容器,被一可以自由滑动的活塞分成两个密闭的反应器。左侧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氧气,右侧充入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同时引燃左右两侧的混合气,反应后恢复到标准状况,反应前后活塞位置如下图所示,则右侧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液态水的体积忽略不计) ‎ ‎ ‎ ‎ ①1:1 ②3:1 ③1:3 ④1: 2‎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二、填空题:‎ ‎25.(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溶液; ②液态SO3; ③乙醇(C2H5OH);‎ ‎④熔融的KNO3; ⑤BaSO4固体; ⑥干冰; ⑦ Cu 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以上都用序号填写)。‎ ‎(2)微粒中的质子数是 ,中子数是 ,核外电子数是 。‎ ‎(3)‎11.0g 由和组成的水分子,其中含中子数为 mol,电子数为 mol。‎ ‎26.(1)写出下图中序号①~④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③ ;④ ;‎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填仪器序号)‎ ‎(3)分离碘水中的碘应先选择装置 (填装置序号) 进行操作A,再选装置进行 ‎ 6‎ ‎ 操作。进行操作A时,需在碘水中加一试剂,在选择试剂时,下列性质你认为哪些性质是必需的: (填序号)。‎ ‎①常温下为液态 ②I2在其中溶解程度大 ③与水互溶程度小 ④密度要比水大 ‎(4)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欲用此硫酸配制配制成浓度为0.50mol·L-1的稀硫酸100mL。‎ ‎①所需仪器除烧杯、量筒玻棒外还需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所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③下列操作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 移液时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 B. ‎ 定容时俯视 C. ‎ 定容时仰视 D. 颠倒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但未加水至刻度线 ‎27.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备少量氯气并进行系列实验的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 ‎⑴若装置A中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请写出装置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室也可用高锰酸钾制氯气:‎ ‎2KMnO4+16HCl(浓) =5Cl2↑+2MnCl2 +2KCl+8H2O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若消耗0.2 mol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 mol;‎ ‎⑵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 ‎⑶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_______;‎ a b c d I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II 碱石灰 硅胶 碱石灰 无水氯化钙 III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⑷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可以看到D中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__色,若打开D装置的活塞,使D中溶液滴入E装置,振荡锥形瓶后静置一会儿,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三、计算题:‎ ‎28‎ 6‎ ‎.在标准状况下,将一充满HCl和氧气混合气体的集气瓶倒放于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水面上升至集气瓶容积的4/5就停止了。‎ ‎(1)求原集气瓶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2)假设溶质不扩散到瓶外,求集气瓶内所得溶液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已知HCl极易溶于水)‎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 高一化学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一、选择题:‎ ‎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C D D B D B A C C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D A D C B D B A D A 二、填空题:‎ ‎25. (1) ④⑤ 、②③⑥、①④⑦ (2)16,18,18 (3)6;5‎ ‎26. (1)①蒸馏烧瓶 ②冷凝管 ③分液漏斗 ④容量瓶 ‎(2) ③④ ‎ ‎(3)Ⅱ 蒸馏 ①②③ (4) 1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2.72 B ‎ ‎27.⑴MnO2 + 4HCl(浓)MnCl2 + Cl2↑+ 2H2O ‎ KMnO4 1 ‎ ‎⑵除去Cl2中的HCl ‎ ‎⑶d ‎ ‎⑷橙黄; E中液体分为两层,下层(CCl4层)为紫红色 三、计算题:‎ ‎28. 35.6;0.045mol/L ‎29.(1)‎0.448L (2)‎1.06g (3)2mol/L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