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一中2015-2016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右玉一中2015-2016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右玉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 )‎ ‎ A. 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 B. 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 ‎ C. 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D. 钠与冷水反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在化学反应进行的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 B. 在稀溶液中,1mol酸跟1mol碱发生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 C. 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 D.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3.将V1 mL l.0mol/L盐酸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2+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4.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 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 会产生新物质 ‎ C.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用0.01mol·L-1 NaOH 溶液完全中和pH=3的下列溶液各100mL。需NaOH溶液体积最大的是 ‎ A.盐酸 B.硫酸 C.高氯酸 D.醋酸 ‎6.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CH3OH(l)+O2(g)═CO2(g)+2H2O(l)△H=+725.8kJ/mol ‎ B.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kJ/mol ‎ C. 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kJ/mol ‎ D.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kJ/mol ‎7.在C(s)+CO2(g)⇌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缩小容器的体积;②增加碳的量;③通入CO2;④恒压下充入N2;⑤恒容下充入N2;⑥通入CO.‎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③⑤⑥‎ ‎8.对于可逆反应A(g)+3B(g)⇌2C(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0.5 mol/(L・min) B. V(B)=1.2 mol/(L・min)‎ C. V(C)=0.4 mol/(L・min ) D. V(C)=1.1 mol/(L・min)‎ ‎9、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 ‎①C 的生成速率与 C 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有 amol A 生成的同时生成 3amol B;③‎ - 6 -‎ A、B、C 的浓度 不再变化;④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⑥单位 时间消耗 amol A,同时生成 3amol B;⑦A、B、C 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1∶3∶2。‎ A.②⑤ B.①③ C.②⑦ D.⑤⑥‎ ‎10.有浓度为0.1mol·L—1的氨水,pH=11,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则NH3·H2O的电离平衡向 (填“促进”或“抑制”)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的pH将变为( )‎ A.促进, 9~11之间 B.抑制9~11之间 C.促进,12~13之间 D.抑制12~13之间 ‎11.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的是( )‎ A. CO2(g)+2NH3(g)⇌CO(NH2)2(s)+H2O(g);△H<0‎ B. CO2(g)+H2(g)⇌CO(g)+H2O(g);△H>0‎ C. CH3CH20H(g)⇌CH2=CH2(g)+H2O(g);△H>0‎ 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g);△H<0‎ ‎12.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  A. B. ‎ C. D. ‎ ‎13.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中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的是( )‎ A. 2H2(g)+3H2(g)⇌2NH3(g) B. H2O(g)+C(s)⇌CO(g)+H2(g)‎ C. H2(g)+I2(g)⇌2HI(g) D. 2NO2(g)⇌N2O4(g)‎ ‎14.下列不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 冬天食物难以腐败 B.用过量O2与SO2混合制SO3‎ ‎ C. 将盛NO2的瓶子放入冰水中,颜色变浅 D.工业上制NH3时产用高压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逆反应不可以自发进行 ‎ B. 催化剂可以加块反应速率,也可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 C. 当有多个反应参加时,使用催化剂,可增加目标产物的产率 D. H2与O2点燃生成H2O,H2O电解产生H2与O2,说明该反应可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14 分,每空 2 分)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 6 -‎ 实验 金属 金属 C(H2SO4)‎ V(H2SO4)‎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 序号 质量/g 状态 ‎/mol·L-1‎ ‎/mL 反应前 反应后 的时间/s ‎1‎ ‎0.10‎ 丝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丝 ‎0.7‎ ‎50‎ ‎20‎ ‎36‎ ‎250‎ ‎4‎ ‎0.10‎ 丝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丝 ‎1.0‎ ‎50‎ ‎20‎ ‎35‎ ‎125‎ ‎7‎ ‎0.10‎ 丝 ‎1.0‎ ‎50‎ ‎35‎ ‎50‎ ‎50‎ ‎8‎ ‎0.10‎ 丝 ‎1.1‎ ‎50‎ ‎20‎ ‎34‎ ‎100‎ ‎9‎ ‎0.10‎ 丝 ‎1.1‎ ‎50‎ ‎3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4 和 5 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 15℃)相近,推测其原因: 。‎ ‎17、(4分)在25℃下,将amol/L的氨水与0.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 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_ ‎ ‎18.(10分,每空2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由此推断:‎ ‎(1)x值等于      . (2)B的平衡浓度为      .‎ ‎(3)A的转化率为      . (4)生成D的反应速率      .‎ ‎(5)如果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19.(12分)有科学家正在研究用碳与一氧化氮反应处理环境问题:‎ C(s)+2NO(g)⇌CO2(g)+N2(g)△H ‎(1)实验方案中有下列措施①采用加热提高反应速率②使用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③使用加压提高NO转化率④使CO2转化成干冰从体系用脱离,提高NO的转化率 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2分)‎ ‎(2)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1分)‎ ‎(3)在恒容恒温密闭容器中,科学家得到下列实验数据:‎ 浓度(mol/L)‎ - 6 -‎ 时间(min) NO N2 CO2‎ ‎0 0.100 0 0‎ ‎10 0.058 0.021 0.021‎ ‎20 0.040 0.030 0.030‎ ‎30 0.040 0.030 0.030‎ 请求出该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2分)‎ ‎(4)若在(3)的实验中30min时开始升温,36min时达平衡,测得NO的转化率变为50%,则该反应的△H   0(1分)(填“>”、“<”、“=”),判断的理由是            .(2分)‎ ‎(5)若科学家在30min后改变了某一条件,反应进行到40min时达平衡浓度分别为C(NO)=0.032mol/L,C(N2)=0.034mol/L,C(CO2)=0.017mol/L,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2分)判断的依据是            .(2分)‎ - 6 -‎ ‎高二化学答案 BBBCD BCDCA AACAC ‎16、(14 分,每空 2 分)‎ ‎⑴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 表面积越大 1 和 2‎ ‎⑵1、3、4、6、8 2、5 (写正确一组得 1 分)‎ ‎⑶反应温度 6 和 7、8 和 9 (写正确一组得 1 分)‎ ‎⑷因为所有反应中,金属质量和硫酸溶液体积均相等,且硫酸过量,产生热量相等,所以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 ‎17(4分).中性 1×10-9/(a-1×10-2)‎ ‎18(每空2分)(1)依据反应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得到x,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物质的量=0.4mol/L×2L=0.8mol,反应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则x:2=0.8:0.8=1:1,则x=2,故答案为:2;‎ ‎(2)B的平衡浓度c===0.8mol/L,;故答案为:0.8mol/L;‎ ‎(3)A转化率=×100%=×100%=60%;‎ 故答案为:60%;‎ ‎(4)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0.2mol•l﹣1•min﹣1;‎ 故答案为:0.2mol•l﹣1•min﹣1;‎ ‎(5)3A(g)+B(g)⇌2C(g)+2D(g),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19 解:(1)(1)①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采用加热提高反应速率可行;‎ ‎②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可行;‎ ‎③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加压平衡不移动,使用加压提高NO转化率不可行;‎ ‎④分离出生成物平衡正向移动,使CO2转化成干冰从体系用脱离,提高NO的转化率可行;‎ 故答案为:①②④;(2分)‎ ‎(2)化学平衡常数K=═,故答案为:K=;(1分)‎ ‎(3)K===,故答案为:;(2分)‎ - 6 -‎ ‎(4)原平衡中NO的转化率为=60%,升温后NO的转化率变为50%,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H<0,‎ 故答案为:<(1分);升温后NO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2分)‎ (4)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温度、浓度、压强三个方面,改变了某一条件,达新的平衡时,C(NO)和C(CO2)减小,C(N2)增大,只能是分离出部分二氧化碳,因为降温时反应正向移动,生成物浓度都增大,加压平衡不移动,各组分浓度都增大,只能是分离出部分二氧化碳,平衡正向移动,才会导致C(NO)和C(CO2)减小,C(N2)增大,‎ 故答案为:分离出部分二氧化碳(2分);因为降温时反应正向移动,生成物浓度都增大,加压平衡不移动,各组分浓度都增大,只能是分离出部分二氧化碳,平衡正向移动,才会导致C(NO)和C(CO2)减小,C(N2)增大.(2分)‎ - 6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