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14-2015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唐山市2014-2015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唐山市2014-2015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3.卷Ⅱ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茶马古道:维系欧亚大陆通道的必要古道形态 陈保亚 ‎①大约在唐代,茶传入藏族地区,很快成为藏族地区人民每天饮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宋史》卷二十六说“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远在唐朝以前,中国很多地方就有饮茶的习俗,但都没有形成对茶的全民依赖。不同于丝绸之路上存在的主流商品丝绸,茶是古道上的维系商品,在以滇藏川为核心的早期局域古道获得了独立的性质。恃茶性,即藏族等青藏高原民族对茶的全民依赖,藏族对茶的依赖使远征马帮穿越横断山成为常年的必要行为,于是形成了茶马古道。‎ ‎②茶马古道是以主干道为主的网络结构。主干道上有很多重镇,这是茶马古道的主要流通线路。每个重镇是一个节点,从节点上又会引出茶马古道支线,这些支线上又有很多马店。每个马店是一个节点,茶叶顺着支线延伸到崇山峻岭和牧场草原,以满足恃茶民族对茶的需求。茶在沿途要交易和消耗,茶马古道网络就一直会得到维系,茶也成为维持古道存在的维系商品,这就使得茶马古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可中断。‎ ‎③滇川藏地带是茶马古道网络的核心地带。若从茶成为古道维系商品的角度看,茶马古道的范围更为广泛,自唐宋以来,地处世界屋脊带的欧亚大陆连接通道都在向茶马古道转型,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生活在世界屋脊带的民族自唐宋以来都形成了恃茶性。‎ ‎④由于伊斯兰教的兴起以及和佛教的冲突,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一度处于萧条状态,很多商品开始走海路。随着漠北回鹘(回纥)西迁(见《旧唐书·回纥传》)及其向丝绸之路的移动,丝绸之路性质开始变化。根据古文献记载,吐蕃是较早出现饮茶习俗的民族之一,另一个较早出现饮茶习俗的民族是回鹘。《新唐书·陆羽传》记录了回鹘市茶的情况,说“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唐代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也有记录说“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西迁到丝绸之路上的回鹘把饮茶习俗也带到了丝绸之路上。随着回鹘恃茶行为的形成,茶的需求剧增。宋、明以来文献中记录的西部茶马互市以及西域对茶的大量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证据。从古道维系商品的角度看,丝绸之路从唐宋开始便向茶马古道转型,这时饮茶习俗已延伸到帕米尔山系和天山山脉。‎ ‎⑤全民饮茶的习惯随着茶马古道也扩散到了丝绸之路的网络上,整个阿尔泰语区域民族现在也成为恃茶民族,他们的饮茶形式主要是奶茶。“茶”的读音在整个阿尔泰区域语言中基本形式是“chaj”,这一形式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中亚、俄罗斯以及欧洲很多国家。北方丝绸之路上大量民族全民喝茶习惯的形成,改变了北方丝绸之路的性质,使之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茶马古道的性质,茶成为丝绸之路赖以延续的维系商品,不过这些地方的沙漠地区不是用马而是用骆驼运茶。在阿尔泰山、阴山以北,还存在一条横贯欧亚东西的草原之路,也有人把这条道路归入丝绸之路,称为草原丝绸之路。宋辽时期的契丹民族是草原之路的主要活动者,他们也开始有了饮茶的习俗。宋或《萍洲可谈》卷一记述说:“先公使辽,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茶,至饮食亦先水饮,然后品味以进。”1993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辽金张氏墓群里发现了一幅关于备茶的壁画,该墓群的其他壁画也有关于饮茶活动的记录。壁画上的饮茶活动涉及茶碾子、茶饼、茶壶、茶盘等工具和煎茶等内容。由此可见,当时饮茶活动已经出现在辽金地区。‎ ‎⑥‎ 8‎ 到明清时,大量茶叶从张家口出库伦(乌兰巴托)、恰克图至欧洲等地,茶叶读音形式在沿途各个民族语言中也是“chaj”,茶是草原之路得以年年持续的维系商品。至清末,茶叶已占恰克图口岸全部出口商品的90%以上,从这种意义看,草原之路也转型为茶马古道。‎ ‎(选自 ‎2014年12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茶马古道“恃茶性”的一项是( )(3分)‎ A.藏民懂得茶叶容易运输和保存,还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所以把酥油茶当作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 B.蒙古族视茶为“仙草灵丹”,一块砖茶可以换一头羊或一头牛,草原上有“以茶代羊”馈赠朋友的风俗习惯。‎ C.宋彧《萍洲可谈》卷一记述说:“先公使辽,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茶,至饮食亦先水饮,然后品味以进。”‎ D.全民饮茶的习惯扩散到丝绸之路的网络上,整个阿尔泰语区域民族也成为恃茶民族,他们的饮茶形式主要是奶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大约在唐代,青藏高原民族所形成的恃茶性促使马帮穿越横断山贩运茶叶,并使之成为一种常年的必要行为,由此形成了茶马古道。‎ B.在茶马古道上,茶叶是古道网络存在的维系商品,它通过主干道上的很多重镇、马店延伸到崇山峻岭和牧场草原,以满足恃茶民族的需求。‎ C.茶马古道的范围广泛,滇川藏地带局域古道是其核心地带,自唐宋以来,地处世界屋脊带连接欧亚大陆的通道也都向它转型。‎ D.从茶马古道维系商品的角度看,从唐宋开始,北方丝绸之路上大量民族全民恃茶习惯的形成使茶叶成为丝绸之路赖以延续的维系商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史》卷二十六说“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是说夷人每天的饮食结构中离不开茶,这说明当时茶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B.宋、明以来的文献记录了西部茶马互市以及西域对茶的大量需求的相关内容,这可以证明西迁的回鹘把饮茶文化及恃茶性带到了丝绸之路上。‎ C.丝绸之路上大量民族全民恃茶情况的出现,表明北方丝绸之路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了茶马古道的性质,茶叶逐渐上升为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 D.茶叶成为茶马古道、北方丝绸之路以及草原之路得以存在和持续的维系商品,清末茶叶占到恰克图出口商品的90%以上,这个事例就足以证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颜师鲁,字几圣,漳州龙溪人。绍兴中,擢进士第,历知莆田、福清县。尝决水利滞讼。岁大侵,发廪劝分有方而不遏籴价,船粟毕凑,市籴更平。郑伯熊为常平使,荐于朝,帅陈俊卿尤器重之。‎ 寻改使浙西。役法敝甚,细民至以鸡豚罂榻折产力,遇役辄破家。师鲁下教属邑,预正流水籍,稽其役之序,宽比限,免代输,咸便安之。盐课岁百钜万,本钱久不给,亭灶私鬻,禁不可止,刑辟日繁。师鲁撙帑[注]缗,尽偿宿负,戒官吏毋侵移。上谓执政曰:“儒生能办事如此!”予职直秘阁。农民有垦旷土成田未及受租者,奸豪多为己利,师鲁奏:“但当正其租赋,不应绳以盗种法,失劭农重本意。”奏可,遂着为令。‎ 为国子祭酒。初,上谕执政择老成端重者表率太学,故有是命。首奏:“宜讲明理学,严禁穿凿,俾廉耻兴而风俗厚。”师鲁学行素孚规约,率以身先,与诸生言,孜孜以治己立诚为本,艺尤异者必加奖劝,由是人知饬励。上闻之喜曰:“颜师鲁到学未久,规矩甚肃。”‎ 诏充遗留礼信使。初,遗留使至金,必令簪花听乐。师鲁言:“国势今非昔比,金人或强臣非礼,誓以死守。”沿途宴设,力请彻乐。至燕山,复辞簪花执射。时孝宗以孝闻,师鲁据经陈谊,反复慷慨,故金终不能夺。‎ 8‎ 除吏部尚书兼侍讲,屡抗章请老,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泉州。在泉因任,凡阅三年,专以恤民宽属邑为政,始至即捐舶货,诸商贾胡尤服其清。以绍熙四年卒于家,年七十五。‎ 师鲁自幼庄重若成人孝友天至初为番禺簿丧父以归扶柩航海水程数千里甫三日登于岸而飓风大作人以为孝感 (选自《宋史·颜师鲁传》,有删改)‎ ‎[注]撙:节制。。‎ ‎4.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师鲁自幼庄重/若成人孝友/天至初为番禺/簿丧父以归/扶柩航海/水程数千里/甫三日登于岸/而飓风大作/人以为孝感 B.师鲁自幼庄重若成人/孝友天至/初为番禺簿/丧父以归/扶柩航海/水程数千里/甫三日登于岸/而飓风大作/人以为孝感 C.师鲁自幼庄重/若成人孝友/天至初为番禺簿/丧父以归/扶柩航海/水程数千里/甫三日登于岸/而飓风大作/人以为孝感 D.师鲁自幼庄重若成人/孝友天至/初为番禺/簿丧父以归/扶柩航海/水程数千里/甫三日登于岸/而飓风大作/人以为孝感 ‎5.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吏部尚书兼侍讲”“擢进士第”“寻改使浙西”中“除”是任命,“擢”“改”是升职的意思。‎ B.“与诸生言”中“诸生” 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C.请老,告老,指官吏因为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也称“乞骸骨”,官员正常退休称“致仕”“致政”“休政”等。‎ D.太学是古代的国立大学,又称为“成均”“东序”“右学”,隋以后改为“国子监”。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师鲁关心民生,体恤百姓。年成大荒,他开仓放粮,想办法稳定粮价,得到上司赏识;他在泉州任职三年,施政以爱民宽容为原则,得到商人胡人的敬服。‎ B.颜师鲁为政有方,老成持重。他出使浙西,办事能力强,得到皇帝的称赞;农民开垦荒地,租税被坏人豪强侵占,他上奏提出建议,得到朝廷肯定,并写成法令。‎ C.颜师鲁忠于国家,刚正守节。起初,宋朝的使者到金国被侮辱,颜师鲁担任遗留礼信使时表示自己会用死来守节,他践行自己的诺言,并宣扬孝道,令金国佩服。‎ D.颜师鲁有孝心。他从小就端庄严肃像个成年人,天生有孝心。他的父亲去世,他携带灵柩从海上回家,刚上岸就刮起猛风,人们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但当正其租赋,不应绳以盗种法,失劭农重本意。(5分)‎ ‎ ‎ ‎(2)师鲁学行素孚规约,率以身先,与诸生言,孜孜以治己立诚为本。(5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访 秋① 李商隐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②白,霞分鸟道红。‎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注】①此诗为诗人客居桂林所作。②龙潭:即白石湫,在桂林北,水甚深。‎ ‎8. 颈联与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 ‎ 8‎ ‎9.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访秋”之“访”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 ”。‎ ‎(2)《赤壁赋》中苏轼用大胆想象来描绘箫声超强感染力的两句是:“ , ”。‎ ‎(3)杜甫《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是:“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 ‎——记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 ①刘先林不讲究吃,也不讲究喝,单单讲究空气流通。即使在北京冬天凛冽的寒风中,他家的窗户也处于洞开状态;办公室来了客人,刘先林让座,然后便“开窗,通风!”将已经打开的窗子开到最大,门也敞开,然后满意地坐下:“这样好。”办公室调整,刘先林拒绝套间办公室,唯独看中空气对流的办公室。有人找他时,他就在靠门的办公桌上,从高高的两摞书间昂起头来。‎ ②在“文革”中,中国测绘局的科研人员被打发到工厂去。很多人打牌聊天闲度光阴,而刘先林却在车间学会了工人师傅的本事:车、刨、铣、钳各工种。比如当年大家都觉得没用处的计算机,刘先林竟然在全北京没有几台计算机时,凌晨在别的单位上机,为此,他前半夜就要去排队等候。‎ ③刘先林喜欢流通的空气,流通的空气里有充足的氧气,是刘先林创造的源泉,而创造是刘先林的生命。在这样的富氧环境中,刘先林研究出来JX系列解析测图仪,这个专攻图像处理的系列设备,成了国外产品独占中国市场的终结者。目前可以直接快速获取影像并记录于硬盘的领先世界的数字航空摄影仪也已是刘先林研究成果中的“待嫁新娘”。测绘界使用的都是高级精密的设备,从纯进口国到出口国,刘先林在其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对科研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最高褒奖,几十万人的中国测绘界一共只获得过两次,而这两次得主都是刘先林。‎ ④刘先林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直奔主题”。‎ ⑤刘先林认为,无论是自己还是产品,都不应华而不实。实验时,他戏称自己是“胶布工程师”,用胶布粘贴就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在研制JX-3解析测图仪时,刘先林特意邀请生产单位的作业员来参与,生产作业需要什么功能,他就在仪器上设置什么功能。因为刘先林认为:“需要是发明之母。”刘先林产品的用户们评价他的产品:看上去不那么漂亮,但是实惠、好用、细致、功能强大。‎ ⑥我国科技界申请课题,大多数情况先论证国外如何如何,刘先林却很少去关注某个课题是不是国外研究的热点。他说:“我从事研究的项目,总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他的同学、一位两院院士说,自己是传统的,写一堆文章,带一群学生;而刘先林是基层的、快速的、简捷的,几乎不写科研文章,也不去考职称,更不去考虑自己科学家的身份与衣着是否相配。‎ ⑦也许是用心专一的人都有的特点吧,他们需要用纯粹的心去做纯粹的事,其他问题在他们看来可以予以最大程度上的忽略。刘先林泡茶用的不是杯子,而是一个塑料大茶壶,没有壶盖。茶壶大,是因为一次可以倒很多水,用起来方便,而碍事的壶盖和过滤茶叶用的东西,因“直奔主题”‎ 8‎ 而被扔掉了。刘先林的毛衣永远是今天正着穿,明天反着穿。他从不关注脱下来的毛衣是反是正。国家测绘局领导有一次到研究院调研,车子快到研究院时,看见前面一个白发老头,一边裤腿高,一边裤腿低,蹬着辆三轮车,正好在小车前面走,到了研究院门口一下子就拐了进去。这位领导心想,测绘科学研究院怎么让收废品的随便进出?赶上去一看,是刘先林。即使是见大领导,刘先林有时也光着脚穿一双大两号的皮鞋。会见外宾时也不考究衣着。外事办的人说,刘先林给中国人争气,争气不在外表。‎ ⑧刘先林心中装的是发明创造的大思考。采访时,只要记者让他随意而谈,他准会侃侃而谈,没有大道理,全是与他质朴外表相称的大实话。不善言语的刘先林经常急出有些哲理的话:一个民族不能只有传递知识的能力,而没有生产知识的能力,中国人应该是有创造力的。‎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当的两项是(  )(5分)‎ A.科技创造是严谨的,但科技创造需要开放的、大胆的、具有前瞻性的思维,用“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作标题不但富有诗意,而且符合人物特点。‎ B.文章开头叙述刘先林讲究空气流通的几件趣事,主要说明刘先林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也说明呼吸新鲜空气能促进科研发明的奇思妙想。‎ C.刘先林不善言语,但他喜欢说“直奔主题”,文中画线的两句话,都是直奔主题的。在刘先林看来,实际需要就是科技发明创造的主题。‎ D.“文革”中,别人闲聊,他学技术;当年别人觉得学计算机没用,他却孜孜以求;搞科研,别人关注热点,他却根据需要。这几处对比,凸显了人物鲜明的个性。‎ E.文章先写刘先林的生活喜好,再记叙他日常生活中的几件琐事,接着叙述他的科研特点,最后一段介绍他的大写人生,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2.在这篇人物通讯中,刘先林作为科学家有哪些可贵品质?(6分)‎ 答: ‎ ‎3.第七段写刘先林不修边幅有什么作用?(6分)‎ 答: ‎ ‎4.几个古稀之年的同事评价刘先林:“不循常规,不修边幅,不善言辞,但是一个奇才。”这则通讯都能印证这些评价吗?请简述理由。(8分)‎ 答: ‎ 卷Ⅱ(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1)部队对报名参军的有志青年的检查是十分严格的,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军队院校学员更是_____,除去高考成绩,身体、心理、政治审查也是检查的内容。‎ ‎(2)到2008年,何炅已经担任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的辅导员十年,他的工资每月在五千元左右,远比不上他在电视台做一期节目的收入,对他一年近千万的广告代言收入来讲更是_____。‎ ‎(3)据记者了解,职业网络游戏玩家每个月的收入最多时能有四五千元,而顶级电竞选手年收入可以达到百万元左右。当然,能够每年赚到上百万元的只是_____。‎ A.凤毛麟角 九牛一毛 百里挑一   B.百里挑一 九牛一毛 凤毛麟角 C.九牛一毛 凤毛麟角  百里挑一  D.百里挑一凤毛麟角  九牛一毛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结果,给予这个群体关怀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B.欧洲环境和卫生组织绿色真相基金会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工作场合吸烟将导致不吸烟同事患肺癌的危险性增长12%至19%。     C.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又能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     ‎ 8‎ D.好多部门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标志着远古高度文明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当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     ①农耕时代是手工时代,工业文明是机器时代     ②所以说,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③机器的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在转型的过程中抛弃手工在所不惜     ④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     ⑤从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     ⑥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的一次文明转型——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A.①⑥③⑤④②          B.③②⑤⑥①④     C.④⑤②⑥①③          D.④⑥①②③⑤‎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谚语有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 ① ,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延长寿命等,总之, ② 。其实,只要愿意, ③ ,你可以做慈善,帮助困难之人,你可以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你还可以绽放一个动人的微笑,说出一句由衷的赞美。‎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1.右图是一汽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用语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六、写作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亲要相见’、‘爱要有心’,学汉字就给孩子心中种下美好的种子。”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在4日上午的小组会上说,文化传承需要繁体字,我希望学校教育能教孩子们一些有生活含义、反映祖先智慧的字。‎ 他说,比如,亲爱两个字。亲的繁体字(编辑注:親),左边是亲,右边是见。爱字的繁体字(编辑注:愛)是简体字中有一个“心”字,也就是说“亲要相见”、“爱要有心”,这样教给孩子,会给孩子种下美好的种子。否则,“亲不见”、“爱无心”,场空空。“能不能选择50至200个最有含义的繁体字,回到课本里来,这样也不会给孩子增加负担,也能让孩子感觉到中华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别失传了!”冯小刚说。‎ 你如何看待“繁体字能否重回课堂”这件事?请你给冯小刚写封信,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要求:1.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2.统一以“小唐”为写信人。3.文章中不得出现班级、姓名等真实信息。‎ ‎ 2014-2015年度高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答案 ‎1. C (宋彧《萍州可谈》的记述只是对“‎ 8‎ 宋辽时期的契丹民族是草原之路的主要活动者,他们也开始有了饮茶的习俗”这句话提供了依据,并没有说已经达到“恃茶”的程度。)‎ ‎2. B(范围不当,“它通过主干道上的很多重镇、马店延伸到……”错,原文说“这些支线上又有很多马店,”可知“马店”不在“主干道上”。)‎ ‎3.D(强加因果,“茶叶已占恰克图出口商品的90%以上”是清末的数据,只能证明清末草原之路的情况,不能作为清末以前“茶叶成为……的维系商品”的原因。)‎ ‎4.B ‎5.A(改是调动官职”)‎ ‎6.C(“令金国佩服”于文无据)‎ ‎7.(1)只应当纠正他们租税的收取,不应当用盗种土地法制裁,(这样做)就失去鼓励农耕的本意。(得分点:但、正、绳、以、劭)‎ ‎(2)颜师鲁的学问品行一向合乎规定,总是以身作则,和学生们谈话,勤勉不懈地拿管好自己树立诚信为根本。(得分点:素、孚、率、身先、孜孜)‎ ‎8.(5分)‎ ‎①色彩(视觉)描写:烟白、霞红,秋色正丽,色彩对比鲜明。‎ ‎②寓情于景:诗人危楼远眺,寻找桂林秋意,字里行间,寄寓着异域思乡之情。‎ 或:衬托(反衬),乐景写哀情。‎ 答对2点并有简析、语言流畅给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6分)‎ 诗人将“访秋”写得一波三折。‎ ‎①首联:薄醉思乡,高楼望秋。秋天当归而未归,欲借异乡访秋自我安慰。‎ ‎②颔联、颈联:南方秋意难访,徒增羁旅惆怅。异乡落日、归帆、烟白、霞红,虽然所见皆晴秋爽朗之景,却极难发觉。‎ ‎③尾联:终于访得秋意,聊慰苦苦乡思。唯有“丹枫”怜我,以一树火红,报我真正秋意。‎ 每答出一点给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意思答对即可。‎ ‎10.(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1.(1)BE 解析:B项,“主要说明刘先林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错;E项,“记叙他日常生活中的几件琐事”与“叙述他的科研特点”顺序颠倒。‎ ‎(2)①善于学习,勤于动手;②具有前瞻意识;③从实际需要出发搞科研;④思考创造无止境;⑤用心专一。‎ ‎(3)一方面说明刘先林把所有的心思花在科学发明创造上,没有时间考究衣着是否合适,显示出科学家的特点;另一方面把生活中的刘先林真实地表现出来,能显示人物率真自由、不落俗套的个性特点。‎ ‎(4)参考答案:都能印证。①刘先林根据需要搞科研,不像别人关注国外科研热点,不写文章,不带学生,不考学位(不循常规);②刘先林的毛衣永远是今天正着穿,明天反着穿(不修边幅);③他话不多,很简洁,且是大实话(不善言辞);④测绘界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均被他包揽(是个奇才)。解析:此题提供了结论,要求从文中找出依据,提出信息,分条概括,要注意条目与“评价”的对应性。‎ ‎12.B(百里挑一:形容人才十分出众;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13 B(A“由于…结果”句式杂糅,C成分残缺,“作用”没有谓语,D“实现”“效果”搭配不当)‎ ‎14 C ‎15. ①我们并不习惯给予②给予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③你可以用各种方式给予(意思相近,符合语境即可。答对一处2分,两处4分,三处5分。)‎ 8‎ ‎16.一汽图标由一个椭圆形内的“‎1”‎(1分)与变形的“汽”字组成(1分),表明“一汽”。成组成一个展翅雄鹰的形象(2分),象征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这里腾飞(或:象征着一汽如雄鹰一样飞向天空迎接挑战,赢得竞争。)(2分)‎ ‎17.按照2015年高考阅卷标准批阅。注意信的格式 内容可以赞同,可以反对,也可以部分内容赞同部分内容反对。无论如何,都应该写出合理的理由。‎ ‎ ‎ ‎【参考译文】颜师鲁,字几圣,漳州龙溪人。绍兴年间,考取进士被提拔,历任莆田、福清知县。曾经判决水利方面积压的案件。年成遭大饥荒,打开仓库劝导人们有无相济很得法而不去压制粮食的价格,船运来的粮食都集中到这里,市场买粮食的价格又平稳下来。郑伯熊担任常平使,把他推荐给朝廷,守帅陈俊卿特别看重他。‎ 不久改任出使浙西。差役法有很多弊病,老百姓甚至把鸡、猪、坛罐、床折算成产业人力,遇到差役就毁灭全家。颜师鲁教导属下各县,修正流水册,考证差役的次序,放宽追缴的期限,免去代输,(百姓)都认为便利而安定下来。盐税每年有一百万之多,本钱很久不能供给,一亭一灶私自售卖的,禁令下了不能止住,判刑的人一天比一天多。颜师鲁节省开支,全部偿还了旧债,告诫官吏不得侵占挪用。皇上对执政大臣说:“读书人这样能办事!”给他直秘阁的官职。农民有开垦荒地变成耕田没来得及交租的,坏人豪强多半据为已有而收利,颜师鲁上奏:“只应当纠正他们租税的收取,不应当用盗种土地法制裁,(这样做)就失去鼓励农耕的本意。”奏章得到肯定,于是写成法令。‎ 担任国子祭酒。当初,皇上告知执政选择老成持重的人到太学作为表率,所以有这个任命。颜师鲁首先上奏:“应当讲清楚理学的道理,严禁穿凿附会,使廉洁知耻的作风兴起而风俗淳厚。”颜师鲁的学问品行一向合乎规定,总是以身作则,和学生们谈话,勤勉不懈地拿管好自己树立诚信为根本,成绩非常突出的一定给予奖励,因此人人懂得约束奋进。皇上听了高兴地说:“颜师鲁到学校不久,纪律很整肃。”‎ 朝廷下诏(颜师鲁)担当遗留礼信使。当初,遗留使到达金国,(金国)必定要命令(宋朝使者)戴花听音乐。颜师鲁说:“国家的力量现在不能和过去比,金国人可能强迫我不守礼节,(我)发誓用死来守节。”沿途设宴招待,极力请求撤去音乐。到达燕山,又谢绝戴花宴射。当时孝宗皇帝因孝闻名,颜师鲁根据经书陈述道理,反复慷慨陈词,因此金国人始终不能改变(他的主意)。‎ 授任吏部尚书兼侍讲,多次上奏章请求告老退休,凭着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泉州知州。在泉州任上,共经历三年,一心用爱护百姓宽容属下各县作为政事的原则,刚到任就免除舶来货物的(税),那些商人胡人特别敬服他的清廉。在绍熙四年在家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颜师鲁从小就端庄严肃好像成年人,孝顺友爱是他的天性。当初担任为番禺县主簿,父亲去世回家,携带灵柩在海上航行,水路几千里,过了三天刚登上岸,就刮起了猛烈的飓风,人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8‎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