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ID:149896

大小:31.3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4-12-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作文卷一并交监考老师。3.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4分)①枯jí          ②虬      枝    ③卷帙      浩繁     ④xiè      渎2.解释古文加点字(4分)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用讫再火令药熔           ③诎右臂支船                   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默写(8分)①淮南秋雨夜,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③                ,欲上青天揽明月。④若待上林花似锦,                。⑤爱惜芳心莫轻吐,                 。⑥                ,却话巴山夜雨时。⑦江山代有才人出,                 。⑧                 ?怅望青田云水遥。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B.山东潍坊种植“毒生姜”的恶性事件,实在是骇人听闻。C.老画家匠心独运的《水鸟》作品,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D.他的作文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众不同,真是别有用心。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窗外,两天两夜下个不停的牛毛细雨又开始下起来了。B.孩子们要用美的眼光欣赏世界,用美的心灵感受世界。C.每次站在中国地图面前,我都会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D.大家就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有一些微生物发现,牛的胃是它们生长的乐园。②于是,这些小家伙纷纷光顾这里,居住下来。③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总是各就各位,在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安家落户。④分解纤维素是这些小家伙的拿手好戏,它们能分泌纤维素酸酶,将纤维素降解,同时释放有机酸,供牛吸收利用。⑤这里不仅有它们喜欢的无氧环境,没有可怕的胃酸,而且总有着取之不尽的食物。A.①②④⑤③  B.①⑤④②③  C.③①②⑤④   D.③①⑤②④ 7.仿照例句,从生活中任选一个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句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4分)例:事物——彩虹正面:为让别人赏心悦目,献上自己七彩的人生。反面: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事物——        正面:                                                                       反面:                                                                       二、阅读与欣赏(共34分) (一)(3分)柳州榕叶落尽偶题①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①作者受王叔文等人“永贞革新”失败牵连,被贬到永州十年。他被召回长安一个月后,又被流放到比永州更偏远的柳州。本诗就写于作者被流放到柳州之后。8.阅读上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1)从整首诗来看,诗人感觉“春半如秋”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                                                                       (2)该如何理解“榕叶满庭莺乱啼”中“乱”字的含义?(1分)答:                                                                      (二)(10分)   肃王与沈元用①                              (宋)陆游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②,馆于燕山愍(mǐn)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③,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④。语云:“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信不诬⑤也。   【注】①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肃王:北宋末年宋徽宗第五个儿子,封肃王,后出使金国不归。沈元用:宋朝大臣。②虏:指北方的金国。③偶俪:对仗工整。④骇服:吃惊佩服。 ⑤诬:虚假9.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4分)①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   使:             ②元用素强记     素:        ③取纸追书之           书:             ④凡阙十四字     凡:        10.下列句中加点的“其”与“即取笔尽补其所阙”中的“其”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B.而竖其左膝   C.其真无马邪                   D.其夫呓语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                                                                           12.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2分)                                                                                   (三)(4分)兰花的智慧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潮湿的海滩到干燥的高山草甸,到处都能发现兰花的踪影。   兰花的种子十分细小,很多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种子的外种皮内部还具有许多充满空气的腔室,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凭借轻巧的身子,种子一出果荚就可以随风飘荡到离母株很远的地方。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致密的细胞,可以防止水分快速渗透。这样,种子还可以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走”到更远的地方。    兰花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真可谓“诡计多端”。    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它们太细小,以至于没有空间来容纳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于是它们跟真茵拉上了关系,在种子萌发时依靠消化真菌的茵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兰花大多生长在岩壁、树干以及贫瘠的土壤上,这样便可以减少与其他植物竞争,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    绝大多数兰花是典型的虫媒花,它们的花粉被打包成块状,不给传粉者取食的机会。花粉块同粘盘、花粉块柄一起组成了兰科植物的雄性生殖结构,这种结构会整个地粘在传粉者身上,通过它们传递到下一朵的柱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被取食而产生的浪费。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有的兰花将自己装扮得像有花蜜的花朵一样,如果蜜蜂不辨真假,钻进花中找蜜吃,就只能乖乖地为兰花无偿传粉了;有的兰花还会发出长距离传播的香甜气味,如此色香俱全,蜜蜂和蝴蝶自然会主动上门来充当“信使”;有的兰花将自己伪装成雌性昆虫,当雄性昆虫试图与这些“雌虫”交配时,传粉工作就开始了。高超的“骗术”,使兰花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   还有些兰花,没有昆虫传粉照样可以开花结果繁殖后代。如大根槽舌兰,它的花粉块柄会向内弯曲360°,并最终将顶端的花粉精确地送入柱头腔中完成受精。缘毛鸟足兰子房中的胚珠可以直接发育成种子。这些兰花可以在缺少传粉者的条件下顺利繁殖,并且还可以把那些吸引昆虫的“费用”节省下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种子生产中去,可谓一举两得。还可以列举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兰花的智慧。与此同时,人们是否也应从兰花能够在大千世界悠然自得的长久生存中得到些许启迪呢?13.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1)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                                                        (2)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                                                        1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四)(4分)①最近国内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负面影响很大。很多人已从企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总结。如果从哲学及文化的深度,挖掘其思想病灶,这些事件暴露出现代人敬畏感的缺失。②敬畏感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感。儒家有“畏天命”、“畏圣人”、“敬其在己者”等敬天爱人的观念,道家曾通过“道法自然”来强调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敬畏。儒道两家都是基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谈论敬畏的。只有具备鲜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时时事事都“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③但如今,在一部分现代人当中,这种敬畏感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正逐步弱化和缺失。改革开放30年来,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骄奢淫逸、挥霍浪费的现象也逐渐抬头;为了眼前利益,某些人不计后果大肆破坏环境,任意掠取资源,完全丧失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更有甚者,抱着“天不怕,地不怕,历史也不怕,百姓更不怕”的心态,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发动战争,把个人对生命的敬畏、对道德的敬畏、对社会舆论的敬畏丧失殆尽。④如此种种短视或自私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而且还会危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子孙后代的延续。难道不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吗?15.作者在文中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6.选文第②自然段引用儒家、道家的学说,有何作用?(2分)                                                                               (五)(13分)目送                                        龙应台                                                                 ⑴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⑵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⑶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⑷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⑸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⑹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⑺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⑻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⑼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⑾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⑿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⒀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⒁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⒂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不过五公尺。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选自龙应台散文集《目送》,三联书店2010年4月版)17.第(3)自然段中,在纷乱的人群中,为什么我可以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2分)                                                                                  18.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4分)                                                                                                                                                                      19.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划线句进行鉴赏。(4分)(1)从A句中选出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简要品析。(2分)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B句 。(2分)                                                                                   20.文章中第⑼和⒃段写到同一段话,你读完了这段文字,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呢?(3分)                                                                                                                                                                      三、表达与交流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郑愁予《雨说》选段)  生活需要笑声,逆境厄运时更需要勇敢地笑。对此,你有怎样的生活经历或感悟,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自定立意,以《勇敢地笑》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1)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2)不少于600字。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期终语文参考答案积累与运用(26分)1.(4分)①瘠  ②qiú  ③zhì   ④亵  2.(4分)①等同,一样  ②用火烤 ③同“屈”,弯曲 ④夹杂3.(8分) ①高斋闻雁来②燕然未勒归无计③俱怀逸兴壮思飞④出门俱是看花人⑤且教桃李闹春风⑥何当共剪西窗烛⑦各领风骚数百年⑧临风一唳思何事4.(2分)D        5.(2分)A           6.(2分)D7.(4分)参考答案(正反面言之有理各2分)事物:竹子  正面:气节和谦虚的完美结合,使你生机勃勃。 反面:既有内心空虚的不足,也有节外生枝的恶习。事物:马正面:用自己的任劳任怨,换来别人的肯定和赞许。反面:只会埋头做事而不思考,永远只能被人骑在身下。二、阅读与欣赏8. (2分)(1)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仲春时节,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1分);二是自己再次被贬,仕途失意,远离故乡,心中凄迷怅惘,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1分)。(答“宦情”“羁思”也可。)(2)一方面是指雨后莺之啼声纷乱(0.5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此时烦乱的心境(0.5分)。 9.(4分)(1)出使  (2)平时、平素、向来、一向  (3)书写、写   (4)总共、一共 10.(2分)C11.(2分)又修改了元用四五个错误的地方,(改完后)放下笔和别人谈论其他的事,毫无骄傲的脸色。(“置”“略无”“矜”)12.(2分)(1)肃王的记忆力比沈元用更好;(2)肃王并没有自夸自耀。 (每点1分)参考译文:宋朝的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金国,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空闲时间无事可做,就一同到寺院游览,偶尔看见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对仗工整,共有三千多个字。元用平日记忆力就很强,朗诵了一两遍就记住了;肃王一边听着一边走着,好像不在意的样子。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夸耀自己的才能,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就空缺着,一共缺了十四个字。(沈元用)写完了,肃王看后,就拿起笔将他所缺漏的字全部补齐,没有遗漏的地方。又修改了元用四五个错误的地方,(改完后)放下笔和别人谈论其他的事,毫无骄傲的脸色。元用既惊讶又佩服。俗语说:“不要夸耀我能胜过别人,真正胜过我的人还很多呢!”一点儿也不假啊!13.(2分)(1)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2)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1点1分)14.(2分)举例子。具体地说明有些兰花没有昆虫传粉照样可以开花结果繁殖后代。15.(2分)现代人应具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敬畏感。(或面对自然和社会,我们应有敬畏感。只答“要有敬畏感”得1分)16.(2分)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感(1分)与下文的论述形成对比,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1分)17.(2分)“无比清楚”是指对自己孩子的熟悉,也表现了母亲之于孩子的那份深深的爱与关注。18.(4分)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 (一点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19. (1)(2分)(能准确分析所选词语表达的内容给1分,能品析出它的表达效果给1分。可选择“无边无际”“时空长河”“凝望”“交会”等词语进行品析,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示例: “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1分),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1分)(2)(2分)作者以斜风细雨烘托惨痛别离的心情(1分),再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1分),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到一起。(语意相近即可)20. (3分)①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②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③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④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一点1分,共3分;答对三点给满分。语意相近即可)21.作文。作文(40分)①30分切入。②每少50字扣1分。③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④严重抄袭的文章在20分以下打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