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卷及答案

ID:149476

大小:25.5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4-09-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现在只有三个pí bèi(            )、léi ruò(            )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pán shān (            ) 的bù lǚ(             )。2、下面的句子里没有语病的是:(    )(3分)A.用“光尺”测量几十公里长的距离,误差比人的头发还细几倍。B.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C.故宫博物院新近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D.张教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那些孩子们。3、对经典文化的积累与识记可至关重要,读下列文字,看看你知多少。(每空1分,共10分)打开七年级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1)             ,关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2)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的王维“独坐幽篁里,(3)               ”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房在暮色中“(4)            ,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5)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6)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7)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8)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9)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            ,           。4、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共6分)①想方设法了解共同烦恼:成长的烦恼都有哪些?某班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答案。他们把这些烦恼归结为4类,并把相关所占百分比情况制作成表格。请你用简明语言概括表格所包含的信息。(3分)烦恼类型 来自自身 来自家庭 来自学校 来自社会七年级 40 26 20 14八年级 44 25 19 12九年级 49 22 18 11                                                                                         ②用比喻形象地表达烦恼:请你说出自己的烦恼,并将它用一个比喻句表达出来,让同学们看了能为你找到解决的办法。(3分)示例:我的成长烦恼是:学业方面的烦恼。将心中的烦恼形象化的句子是:我的烦恼就像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我的成长烦恼是:                                         将心中的烦恼形象化的句子是:                                                                                     5、阅读下面的一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3分)材料一: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安徒生《丑小鸭》)材料二: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王安石《伤仲永》)材料三: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吕蒙说:“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孙权劝学》)我的发现:                                                                    6、A:《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________、          、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___        __”。(5分)B:请你为舒城县创建全国文明县拟两条标语或口号。(4分)                                                                                                                                                                              二、阅读题(55分)(一)《社戏》选段(19分)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摇  荡  点  撑)开船,在桥石上一(       )(碰击   磕   撞),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7、文段中两处空白处依次填_____     、_____       。(2分)8、选文的第二段写了看戏途中的景物,请摘出相关的句子:(4分)所见:                                                                            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但我还以为船慢”一句衬托了“我” _________                            的心情。(2分)10、作者巧用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文段中“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与下文____________                         ___                                 _照应。(4分)11、选文的前三段中各有一句写“我”的心理活动,请从下面选出一个适合“我”心理的词语填在横线上:(3分)第一处:_________(活泼  轻松  沉重  平静)第二处:_________(急切  焦虑  兴奋  无所谓)第三处:_________(惘然  陶醉  平静  激动)12、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内容。(4分)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21分)                                          ①那年我14岁,自我感觉已经长大,可有些逆反心理,凡事都爱跟父母对着干。尤其是父亲,我最烦他板着脸训我的模样,所以他让我朝东我就偏要向西。②已经记不清是为了什么和父亲吵架了,只记得父亲气白了脸,顺手拿起一根棍子朝我打来,打得好重,我身上火辣辣的,心头也火辣辣的,赌气之下便夺门而出,跑到了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躲了起来。③不知过了多久,我隐隐约约听见父亲在喊我的名字,我摸着手臂上的淤血,一声不吭。我暗暗发誓,再也不要回家,再也不要看见父亲。父亲的声音渐渐远去,我松了口气,却又有点失落。夜越来越深,树影摇晃,风声呼啸.黑暗中似乎有可怕的东西在窥视我,心里不由得一阵阵发毛。我挣扎了好久,终于决定回家。④走进巷口,远远地,我就看见家里的灯亮着。已经半夜了,这一盏孤灯在一片漆黑中显得分外明亮。我迟疑地推开半掩的家门,抬头一看,心头像突然被蝎子蜇了一下,天哪!父亲就坐在门口旁的一张椅子上,直勾勾地盯着我呢!我知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索性也直勾勾地盯着父亲,哼,要打就打吧!⑤父亲站起身,走近我,他的神色憔悴,眼里满是血丝。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感觉神经就像紧绷到极限的琴弦,仿佛一瞬间就会断裂。我等待着想象中即将来临的一顿痛打。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举起了手。他要打我了吗?我本能地缩紧了身子。父亲的手颤抖地、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他就那么一言不发地抚摸着我,叹了一口气,转身走了。我慢慢回过神来,突然觉得很惭愧。⑥多少年过去了,我已经成家立业,我的儿子一转眼也到了当初我那个年龄了。不久前,因为他做错了事被我批评了几句,他非但不认错还跟我顶撞,我一下子火了,打了他一巴掌,就在妻子拉扯我的当口,儿子跑出了家门。妻子责怪我太粗鲁了,按照通讯录给儿子的同学打电话找人,我虽然在口头上极力维护自己做父亲的威严,要妻子别再找那臭小子了,可是我的心一直七上八下的,儿子不会出事吧?千万不要出事啊!⑦天黑了,还下起了雨。我再也坐不住了,拿了一把雨伞就出门寻找。去了儿子平时常去的几个地方,都没找到,我只好漫无目的地在街上到处转,喊着儿子的名字。我的心情越来越焦虑,并且很愧疚,懊悔自己打了他。儿子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不知道过了多久,妻子打我的手机,说儿子回家了,淋得跟落汤鸡一样,已经让他去洗澡睡觉了,让我也赶紧回家。⑧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水和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多年以前,父亲也曾经这样四处喊着找我,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和他憔悴的神情——原来,父亲曾经也这样默默守候着我的成长,让我安然走过青春叛逆期!(选自《课外阅读》)13. 选文中“我”有怎样的经历?在此经历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14. 请你给选文拟个合适的标题。(3分)                                                                        15. 理解第④段中两个加粗问语“直勾勾”在文中的表达作用。(6分)①父亲就坐在门口旁的一张椅子上,直勾勾地盯着我呢!                                                                       ②我知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索性也直勾勾地盯着父亲,哼,要打就打吧!                                                                        16.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4分)                                                                        17.选文第⑧段中写到“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水和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结合全文回答“我”为何流泪? (4分)                                                                           (三)《狼》选段(15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8、解释加粗的文言词语。(5分)(1)一狼径去(       )         (2)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       )       (4)屠自后断其股(       )(5) 意将隧入(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0、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2分)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又数刀毙之C、借旁近与之    D、于舅家见之21、本段中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4分)                                                                                                                                                               三、作文题(55分)22、同学们,丰富多彩的七年级已经过去了,请回忆你的生活,在七年级里,你收获了什么?是幸福、坚强、感动,还是......,请以“七年级,我收获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注意:运用适当的描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1.疲惫  羸弱  蹒跚  步履 2.D3.(1)万里赴戎机 (2) 竹中窥落日 (3) 弹琴复长啸  (4)苍苍竹林寺 (5) 谁家玉笛暗飞声  (6)双袖龙钟泪不干 (7)有约不来过夜半  8、即更刮目相待 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4.(1)A、无论是哪个年级,初中生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最多,然后依次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B、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越来越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越来越少。(2)示例:与父母的沟通。我的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却足以淹没我这只可怜的小蚂蚁。5、一个人的成才与否,同天赋和后天的努力都有很大关系(意思对即可)6.A 母爱、童真、自然、爱的哲学(略)    B  (略)7.点;磕。8.所见: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写一处即可)所闻: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9.急切10.两岸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11.轻松;急切;陶醉12.“我”在看社戏途中的所见所闻。13.“我”青春期因叛逆而离家出走,父亲守候着我的成长;儿子青春叛逆期离家出走,“我”守候儿子的成长。“我”青春叛逆期由赌气后离家出走到决定回家后看到父亲感到惭愧;在儿子青春叛逆期,因儿子离家出走,“我”由愧疚到从中感悟并深刻理解了父亲当年对我爱的守候。14.例: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 例:父亲守候(关爱、陪伴……)成长15.(1)表现了父亲焦虑地期盼儿子归来及看到儿子归来时生气、懊恼的神态,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2)表现了“我”(或儿子)青春期叛逆的神态,体现了“我”(或儿子)的任性和对父亲的不理解。16.此句运用了景物(或自然环境或环境)描写和心理(或心理活动)描写,烘托了“我”当时害怕(或恐惧)的心情,为下文“我”决定回家埋伏笔。17.听到儿子回来后,所有的牵挂、焦虑、愧疚、懊悔等情感得以释放(或宣泄);想到当年的父亲也和如今的“我”一样(或想到当年父亲布满血丝的眼睛,憔悴的神情),“我”深深地悔恨,并理解了父爱,为之感动而落泪。18.(1)离开(2)像狗一样(3)打洞(4)大腿(5)指从柴草堆中大洞19.(1)过了好一会,(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2)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20. A 21.(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动作描写。(2)目似瞑,意暇甚。神态描写。(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作描写。22、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