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新人教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有四大题,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0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2分) A. 炫耀(xuàn) 牵绊(bàn) 颤栗(chàn) 近在咫尺(zhǐ) B. 玫瑰 (guì) 挑剔(tì ) 贮藏(zhù) 冥思苦想(mín) C. 佞臣 (nìng ) 招聘( pìn ) 凫水(fú) 纤纤素手(qiān qiān) D.撷取 (jié) 和煦(xū ) 胠箧(qū) 锲而不舍 (qiè) 2、 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淅沥 履行 惊慌失措 相题并论B.摒弃 徜徉 记忆犹新 走投无路C.惆怅 绚丽 眼花潦乱 五彩纷呈D.顷刻 滑稽 不可思异 鸦雀无声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这是一个英雄的母亲,是一个有着坦荡胸怀的母亲。。 B. 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C. 通过一学期努力地学习,使我们的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D. 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4、将①~④句按顺序填在横线上。(4分)? 她抬起头仰望,________________ 。?①粒粒星,宝石 似的凝固地嵌在天空里 ②但仍闪跳着,发射着晶莹的光,它们的清芬无声地霰雪一样飘堕?③景泰蓝的天空给高耸的梧桐勾绘出团圆的大叶?④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桠间?
5、文学常识填空。(4分) (1)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_________(国别)作家___________。这篇童话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皇帝。 (2)《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 ,其诗集代表作是 。 (3)苏轼,字子瞻,号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 ”。三人都在“ ”之列。6、仿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分)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 ;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 。7、综合实践活动(4分)(1)图书馆,是学习的天地。大量的藏书,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历程,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开展“走进图书馆” 的语文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至少写出2点)(2分) (2)在“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你发现本班的宋明同学不爱惜从图书馆借阅的书刊,导致书刊封面破损,书角卷起。你会怎样劝说宋明改正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2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5分)(一)、古诗文默写(8分) 8.(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3)水晶帘动微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骈《山亭夏日》)(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论语》) (5)难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6)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 》)(二)、古诗词阅读(5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 10.刘禹锡在诗中描写“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问塔动之因? C.土人谓之“傍不肯”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现代文阅读 (共2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 ~18题。(12分)海光
①海上过夜的人们,常有机会欣 赏绚丽的海光。海光,是海洋生物发出光亮的自然现 象。有趣的是,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从细菌到鱼类,从小虾到乌贼,都有这种发光的代表。②细菌小得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面貌,可是它却出人意外地利用呼吸氧气的机会,借助这一生理反应,放散出蓝绿色的光彩。科学家把发光细菌收集在一个瓶子里,挂到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的光学大厅里,把整个大厅照得通亮!这一奇特的“细菌灯”使参加博览会的人们目瞪口呆。③比较高级的发光生物,采用细胞外发光。它们有特殊的发光器官,能够产生发光物质。发光时,将这些东西排泄到海水里,把海水“染成”浅蓝色的“发光水”。小虾中的磷虾,身上有十来个发光器,可以受它自己的指挥,随意发光,可向不同的方向照射。试想,一尾磷虾点十盏灯,几百几千尾磷虾的灯火齐明,那不正如银河里的繁星在闪耀着异彩吗!④海洋生物发光,有的是 它们呼吸时产生能量释放的现象,如细菌;有的是为了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如小磷虾、糠虾等,个子小,体力弱,没抵敌武器,只好突然发光把敌人照得“眼花缭乱”,自己抓住良机逃之天夭。⑤有的生物发光,是为了给自己照明,寻找食物,同时也引诱喜欢光亮的生物游拢过来,捕而食之。比如,生活在海底的安康鱼,头大似钟,口大如斗。头顶上有一根由背鳍的鳍条演化而成的“钓竿”,伸到头部前面来。“钓竿”末端是发光器,能发出诱惑力很强的光芒。附近的鱼儿经不起这种引诱,满以为是“一盘美餐”,便不顾一切地冲上前来,只见安康将“钓竿”往嘴边一抽,倒霉的鱼儿便身不由己地被卷吸进去。⑥还有一些 生物把发光作为引诱异性的信号。如发光多毛类动物中的裂虫等,在性成熟时,每逢风和气暖,月儿当空,雌的先破门而出,从海底缓缓升上 水面,一路施放火球。雄的早就睁大眼睛窥视着上面水层,一见火球升起,知道是伴侣在召唤,便争先恐后冲上去,举行“灯光婚礼”。⑦海洋生物发出的光,热量消耗少,发光效率高。日光灯、霓虹灯、高压水银灯、电视机的荧光屏、手表上的荧光字码盘等等,都是受到海洋生物发光的启示研制出来的。(选文有改动)
16.选文②-③段介绍海洋生物发光的两种方式,一是________ ,
二是________ 。 (4分)17.请简要概括海洋生物发光的原因。(6分) (1)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 18.说明文语言讲究准确严密,由此说一说“它们有特殊的发光器官,能够产生发光物质”一句中“特殊”的表达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9~24题(13分) 像水晶一样的心愿矫友田很多年前,在小镇的街市一角,有一家小小的书店。那时候,他只有十二三岁,却已经是个十足的书迷了。每次跟着母亲到小镇的集市上卖鸡蛋,他总要找机会到那个小书店里呆上一会儿。 那个小书店的老板,是一个60多岁的老者,长得又高又瘦,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他每次走进书店的时候,那位老者总是伏在柜台上看书。见他进来,老者便把眼镜往下轻轻地一按,朝他微微一笑,而后继续埋头看书。 那时候的书店还不是开架售书。他就用两只小手扳着柜台,使劲跷着脚,仔细地浏览着摆放在书架上的书籍。每当发现自己喜欢的,他就会让老者帮忙取过来翻看一阵儿。那时候上学,父母从来不给他零花钱,他就把把卖酒瓶、牙膏皮等废品换来的零钱积攒起来买书。可是那些书的定价,大都超过了他购买的能力。因此,为了购买一本喜欢的书,小男孩总是要掂量来掂量去,那位老者则不厌其烦地为他拿来拿去。 渐渐地,老者便记住了那个小男孩的模样。等他再走进书店的时候,老者就会主动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些他认为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然后递到那个小男孩的眼前说:“你看这些,有你喜欢的吗?”这也是老者对他说的次数最多的一句话。A有些时候,小男孩站在柜台前看上半天,却因为衣兜里的钱不够,最终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小书店。而书店的那位老者丝毫没有厌烦,他微笑着起身,将那些书一本本地放回原处。 有一次,小男孩被书架上的一套《安徒生童话》给迷住了。然而,3.60元的定价在他的眼里是那么遥远。可他还是鼓足勇气对书店的老板说:“爷爷,这两本书可以为我留着吗?我一定会买下它们的。”老者微笑着点了点头,而后把唯一的那套《安徒生童话》抽出来,放到另外一个书架上去了。 从此,为了攒够3.6元书钱,小男孩捡过蝉蜕,也偷偷地捅过蜂巢,然后将它们卖给收购站。然而两个多月之后,仍差6毛钱。期间,他已经往那个小书店跑了几趟。当他看到那套书还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时,他才会放下心来。然后,他就会告诉老者,他已经快要攒够书钱了。老者则微笑着说:“不急、不急,书一定为你留着。” 有一天,他跟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意外在草丛里捡到一块鸡蛋大小,像盐粒一样晶亮的石头。小伙伴都围过来看,其中一个小伙伴说:“这是水晶石,一定很值钱!”小男孩兴奋地问那个小伙伴:“真的吗,你说值多少钱呢?”那个小伙伴思忖了一会儿说:“至少可以换你想买的那套书吧。” 于是,他把捡到的那块水晶石藏好。再一次跟母亲去小镇时,他把那块水晶石偷偷带在身上。他兴冲冲地跑进那家小书店,并告诉书店的老板,他今天是特意来买那套书的。之后,他从衣兜里摸出3元钱,连同那块“水晶石”一同放在柜台上。老者点了点那些零钱,不解地问:“怎么还差6毛钱呢?”那个小男孩连忙说:“您看这是一块很值钱的‘水晶石’,用它抵6毛钱行吗?”哦,老者恍然明白过来。他拿起那块“水晶石”端详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这不是水晶,而是石英,不值钱的。”听了之后,小男孩的脸蛋一下子红了。他从老者手中接过那块石英,连同那些零钱,失望地朝门口走去。老者在他身后犹豫了一下,然后喊道:“孩子,把书带走吧,这块石英我看把它摆在花盆里也不错!” 从那个小书店里出来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像一下子长上了翅膀,在大街上快乐地奔跑起来。B他的心情像外面的天空一样晴朗,不再有一丝伤心的云。 许多年过去了,小镇早已变为繁华的城区。那家小小的书店也成为记 忆里的一个符号,而那位当年卖书的老者或许也早已过世。但那个小男孩却一直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不少自己的作品。因为,那个小男孩就是我。今天,当我坐在书房里,注视着那一架架自己喜欢的书籍,忽然感觉它们不就是一块块水晶吗?当老者收下那一块石英的时候,其实他已经送给了我一块真正的“水晶”。或许,正是因为我拥有那么多水晶般的心愿,生活才会闪闪发亮。(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2年第一期)
19.说说第一段画横线句子的作用。(2分) 20.概括文章的情节,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2分) 小时候“我”经常到小书店看书,想买一套《安徒生童话》→ → →多年后,“我”创作出版自己的作品。
21.结合语境,说说画横线的A句斜体字“依依不舍”的含义。(2分) 22.画线的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23.文中的老者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2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3分)
写作与表达(共50分)25.请任选一题作文。 (1)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生活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2)“责任”的意思之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天小兴亡,匹夫有责。”大至民族兴亡,社会稳定;中至地区发展,学校荣辱;小至家庭和睦,个人前途,无不有我们的责任。遵守法纪,搞好学习,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善待同学,做好小事,样样都是我们分内应做的事。 请以“责任”为话题 ,自定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学校、人名)。(3)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也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 功成名就是一种幸福,淡泊宁静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试题答案1.B 2.B 3.D 4.③④①②5.(1)丹麦 安徒生 昏庸无能/荒唐可笑/爱慕虚荣 (2)郭沫若 《女神》 (3)东坡居士 三苏 唐宋八大家6略。7略。 9.答: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10.答: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11.D 12.A 13.B 14.B 15.(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分)。 (2)即使骑着马,驾着风(1分),也没有这样迅速(1分)。16。细菌借助呼吸氧气的生理反应放光 比较高级的生物采用细胞外发光17(1)呼吸时产生能量释放的现象(2)为了防御敌害、保护自己(3)为了照明觅食,诱捕食物。(4)作为引诱异性的信号。18.“特殊”一词指出了比较高级的发光生物发光器官的非同寻常,是采用细胞外发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9.交代背景,引出下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20.“我”攒钱买书,还差6毛钱的时候,捡到一块值钱的“水晶石” “水晶石”原来是不值钱的石英,但最后老者还是收下3元钱和石英,把书卖给了“我” 21.“依依不舍”写出了小男孩因买不起书而不忍离去的心理。 2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男孩得到书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23.老者是一个和蔼可亲、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人。 24.老者收下了那块石英,让“我”如愿以偿,得到了那套《安徒生童话》,使“我”后来有机会成为作家,创造出版了很多作品,完成了心愿。老者的行为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