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题

ID:148600

大小:37.9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4-07-1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3年春期末调研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1、给加点的字注上拼音。(2分) (1)唱的多是情歌酬和……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云南的歌会》 (2)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浪之歌》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汉字 。(2分) (1)小屋粗制……(A、滥   B乱)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列夫·托尔斯泰》) (2)每逢有人问起我的(A、藉   B、籍)贯,回答之后,便肃然起敬。(《端午的鸭蛋》) 3、选出下面汉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2分)(   ) A、油光可鉴  物以稀为贵  深恶痛疾      B、磨磨蹭蹭  藏污纳垢  不可名状    C、非凡器宇  广袤无垠    诚惶诚恐      D、冥思暇想  翻来复去   凛冽 4、下列图片是甲骨文与金文字体“酉”字,它形似一只酒瓶。那么从造字法的角度推测“酉”字应该是个           字。它的本意与      有关。后来“酉”字逐渐演变成形旁,《春酒》末句“可是叫我到哪儿去寻找真正的家     呢”中的这字,就是以“酉”做的形旁。(3分) 5、汉字的构造丰富有趣,能引发人们无尽的联想。观察一下“人”与“大”:“人”懂得了约束自己,也就算正长大了。再看“心”与“必”:心里有了信念,成功往往就会成为必然。那么,你能通过联想,说说“上”与“下”的关系吗?(1分)  “上”与“下”:                                                                                                 一、诵诗文佳句,涵高雅性情。(6分) 6、廉租房政策的出庐倍受广大百姓拥护,它使杜甫当年呼喊“                      ,                            ”的愿望真正变成了现实。 7、“两会”上,温总理再一次引用王安石的诗句“                ,               ”, 表达对中美关系的期望,温总理说,我们应从这样的高度来把握两国关系。 8、《山坡洋 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是:                                     。  9、小亮遇到困难,心情十分沮丧,老师鼓励他要坚强、自信,执著追求理想,并用李白《行路难》中“                  ,                    ”两句诗给他以勉励。 10、特级教师斯霞一生热爱语文教育,九十高龄仍笔耕不辍,正如李商隐《无题》中所吟咏的:“                     ,                      ”。 11、信息不发达的时代,相隔千里的人们在过中秋节之际常用“             ,          ”,    这句诗默默传情,表达对亲人或朋友美好的祝愿。  二、交古人朋友,学读书做人。(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明史-宋濂传》)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  ②腰白玉之环。  (          ) ③帝密使人侦视。         (           )  ④濂具以实对。  (          ) 13、甲文中加横线的“弗之怠”与乙文中的“        ”句式相同,都属于       句。(2分) 14、乙文中“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中“既而”的意思是         ,你还知道哪些和它意思相近的文言词语呢?                 。(写两个)(2分) 1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6、甲文中作者“虽愚”,却“卒获有所闻”,这给你在求学上有什么启示?请用一句诗或者俗语格言来回答。(2分) 17、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刻苦读书的典故呢?至少写两个。(2分) 18、综合甲乙两文,请用两个关键词语来概括宋濂的为人。(2分)  三、听总理电话,感平民情怀。(12分) 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 ①他的亲人,有13亿之众。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这个人,就是温家宝。 ②我常常想,是什么,让他内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无边的大爱,又却像邻家亲人一样熟悉、亲切而坚定。是母亲,是母亲对他的教诲,是至今母亲还在目光中、电视镜头里对他的眺望与叮咛。而他,还记得常常给母亲打回一个温暖的电话。 ③在去年和今年的网友在线交流时,他都谈到了自己的母亲。今年在线交流时他说,因为我去年在剑桥访问期间,发生了一段不愉快的事情,我的母亲就是在那天看电视而出现脑溢血的。一个九旬的母亲,因为电视新闻播报了那一点不愉快的插曲,把万里之外牵挂儿子行程的母亲也伤害了。“                   ”,这寻常百姓家的母子深情,一样在总理家庭里荡漾。“现在她行走不便,视觉面狭窄,只能看一个很小的空间。”他说。在视频里,看见他眼里流露出湿润的光泽。 ④他的母亲,叫杨秀兰。这位年过九旬的母亲,和中国那些普通的母亲一样,其实没有什么不同。早年,她只是天津城里一位寻常的小学语文老师。那时,他和母亲住在天津城里一条古朴的小胡同里,他与小伙伴们把门板卸下来当乒乓球台,他母亲喜欢把钥匙放在邻居家里,放学后,他便到邻居家拿钥匙:“刘娘,我妈把钥匙放您这儿了?”后来,他到北京工作以后,母亲还炸好面酱,托跑运输的邻居给他带到北京。后来,她的儿子成了一个国家的总理。他说:“母亲对我的教育是永远忘记不了的,因为我出生在1942年,恰恰是在抗战时期,我在她身边知道了战争的苦难,知道了生活的艰难,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如何献身给国家。”他这样深情地说 。这绝不是一个国家总理的即兴表达,这是一个孩子对母亲内心的感激和感恩。 ⑤三年前春天的下午,他到日本访问,在国会刚刚进行了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成功演讲后,他便给家里的母亲打电话:“妈,我讲得怎样啊?”在当天的电视直播里,双眼昏花的母亲一直看完了,接到他的电话,老母亲当即夸奖他:“孩子,你讲得很好,因为你是在用心讲。”他这才放心了。母亲是他信任的人,他等待母亲评论的心情,就像一个幼儿园孩子,等待老师给胸前佩戴大红花一样。在参加当日华人社团和中日友好团体近千人共同举办的欢迎大会上,他提起国会演讲结束后,打出第一个电话是给自己的母亲,说到“妈妈在我小时候就教育我要讲真话”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的人无不为他的亲情所动容,许多人眼眶里闪着晶莹的泪花,有的甚至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一位日本老妇人,双手合掌向身旁一位中国人说道:“你们中国人很 幸福。有这样一位热爱妈妈的总理阁下,连我也感到很温暖……” ⑥在美国访问时,他再次回忆年幼时母亲对他的教育。他说:“母亲从小就教育我,对人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一个人如果做到‘四真’就达到很高的境界。”这些,在他做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后,也是按照母亲的嘱托去做的。 ⑦在天津火车站候车大厅,他向一个哭泣的母亲 伸出了慈爱的大手,那位母亲两岁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无钱求医,母亲的 哭声揪痛了他的心。在他的关心下,孩子入院了,后来,他又自己捐助l万元给孩子治病。在视察路上,他中途下车,把手伸向了那位刚从庄稼地里劳作回来的母亲,后来,在一个国家掀起了为农民工的讨薪风暴。在那年的地震灾区,多少次,看到他情不自禁地流泪……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一颗柔软而滚烫的心在绵延奔腾。 ⑧多幸福啊,总理的母亲。念 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每当他外出视察与访问,雷打不动的,是 母亲在新闻里对他的张望,在心里对他的念叨。而他,无论怎么繁忙,也还记得,常常给母亲打一个电话回家。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⑨给母亲打电话回家的总理,一个赤子的深情,才让他常常《仰望星空》,正如他在诗里诉说的那样:“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选自《意林》杂志 19、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0、在第三段的空格处填入一句恰当的俗语,使上下文连贯。(1分) 21、从文中找出印证第⑧段“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的三件事。(3分) 22、第④段插入总理小时候的生活片断有何用意?(2分) 23、分析第⑦段“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一颗柔软而滚烫的心在绵延奔腾”一句加点词的作用。(2分) 24、人们常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我们不仅要懂得爱,而且还要会爱自己的母亲。让我们试着用才情和真诚编写一条手机短信,送给我们亲爱的母亲。(2分)  四、观走俏微博,识草根媒体(12分) 微博正在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 ①“微博让网友的心和我们舟曲紧紧地连在一起。”王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泥石流和微博改变了。  ②在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王凯以“Kayne”为名发的微博成了网友甚至媒体了解灾情的重要信息源。仅8月9日一天,他就发了100多条关于灾区情况的微博,在网上被迅速转发传播。有媒体说:“他一个人就像一个通讯社。”现在,王凯微博上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1万人。很多人通过微博集结起来了,不少人捐款捐物找不到渠道还会留言给他。     ③“如果后续环节充分,一条微博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传播学专家闵大洪教授在微博研究文章中说道,尽管微博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但“围观”现象并不少见,完全可以形成舆论。尽管微博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但同样具有动员和组织作用。     ④ 被微博影响和改变的不只是王凯,日常生活中上微博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82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4%的人上微博。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87.3%的人会上微博了解人家对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的看法并发表意见;62.5%的人参与过微博发起的寻人、祈福等公益行动。     ⑤某外企职员陈松,觉得微博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每天上下班路上要花两个小时,就会用手机上微博。遇上什么事,拍个照片就随手发上去了,特方便。在微博上关注一些名人、明星、书籍等,也让我认识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    ⑥ 调查显示,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67.1%的人表示微博能即时交流,改变了交友、沟通的方式和习惯;64.9%的人认为上微博更容易形成特定的小圈子;60.8%的人表示微博能随时随地记录,改变了表述和思维的习惯。    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匡义波认为,目前微博在信息的真实性上还有欠缺,“微博是草根媒 体,没有把关人,谁都可以发布消息,难免真假难辨。所以,微博只能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       ⑧北京某文化公司执行总编马中才认为,不管渠道是什么,接收到的信息都要自己判断,“通过常识判断哪些是真实的,就不会太盲从。”调查显示,56.5%的人觉得微博信息“基本可信”,23.2%的人“不确定”,20.3%的人觉得“不太可信”。69.1%的人表示对于微博传播的信息,一定要加以甄别。 25、如何理解“如果后续环节充分,一条微博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分) 26、作者列举王凯和陈松的例子,有什么作用?(2分) 27、通过第⑤段陈松的话,你知道了微博具有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予以归纳。(3分) 28、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词来替换第⑦段中“微博是草根媒体”中的“草根”(2分) 29、“微博的可信度和网络的可信度是一样的。”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请你将它还原,它应在第       段的段首。(1分) 30、积累链接:每个时代都要不断地创新才能发展。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中阐述了诗人创作也应随时代求新求变,并非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请默写出这个句子。(2分)  五、拾遗失感动,还心灵纯真(14分) 你遗失感动了吗 ①上课时,跟学生们谈起“感动”这个话题。我问:“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动的本质和内核是善……你们曾经让人感动吗?” ②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 ③“那么,你们曾经被别人感动过吗?比如读到一篇文章,认识一个人,或者听一首歌。”我继续启发孩子们。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零零星星地再次回答:“没有,老师!”这个答案,让我的心情沉重起来。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我( 甲 )。真的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动吗? ④“你们的父母为你们付出那么多,也不曾让你们感动吗?” ⑤“天天读书,周末补课,晚上自习,哪有时间被感动啊?” ⑥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敲打着。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而对值得感动的事件(乙  ),又是多么遗憾! ⑦清晰记得,多年前的那个正月十五,我提着行囊走出家门,对母亲的絮叨保持抵制的沉默。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我坐上车,催促母亲赶紧回家,她却忽然记起了什么,让我等等,立刻转身回家。不一会儿,她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塞给我一只热乎乎的热水袋:“刚灌的,焐着就不冷了。”车子发动了,我一直没有回头,抱着热水袋,泪水流了一脸。 ⑧那天,我第一次懂得感动,懂得了风雪中的母亲。 ⑨即使一面之交,感动也会不期而至。 ⑩不久前,我在“感动中国’’的晚会上看到徐本禹—— 一位放弃读研、到贫困山区支教的大学生。他说:“有一次我给学生们布置作文, 其中一位同学这样写道,2008年,如果能去看一看奥运年的北京,住一住北京的平房,他就是最幸福的人……看到这里我流泪了。很多次面对着孩子们我都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⑾然而,我知道他的眼泪为何而流。这绝非脆弱,而是大爱。即使素不相识,我跟许多人一样,也被徐本禹深深感动。 ⑿如果没有感动,我们的心灵将盛放些什么?我们的幸福如何延伸?肖复兴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们还能不能够被哪怕一丝微小的事物而感动得流泪,是检验我们心灵品质的一张PH试纸。”感动,其实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检测。如果你的心灵(丙  ),坚强无比,那就是一块什么都不长的盐碱地了。 ⒀生活中难免存在欺骗、背叛、诽谤和冷漠,但是,请让自己依旧被感动,为某个人、某个故事、某个瞬间流泪,而且被这力量催促着去做点什么……只有懂得感动,才会相信这个世界有干净的奉献,有纯粹的温暖;才会懂得世界万象,何为表里。  (选自《中国青年》,略有改动) 31、本文以“你遗失感动了吗”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 32、第⑥段划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2分) 33、将“难以置信”、“无动于 衷”、“刀枪不入”填入文中甲乙丙括号里,让句意通畅。(3分) 34、你认为,文章中孩子们失落感动的原因有哪些?(2分) 35、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词“表里”具体指什么?(2分) 36、在我们身边,令我们感动的人有很多,请你选择一位你身边的令你感动的人,可以是你的父母,也可以是你的同学和老师……,为他(她)写一则100字左右的颁奖词。(3分)        37、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检验我们心灵善良与否的PH 试纸。只有懂得感动,才会相信这个世界有干净的奉献、有纯粹的温暖。你一定有被感动的经历吧?那么用你饱蘸深情的笔,为我们描述一段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也为之感动。请以“我就这样被他(她、它)感动”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真情作文。 八年级参考答案 1、(2分) xìng    niù            2、(2分) (1) A   (2)B 3、(2分) D 4、(3分)象形,酒,醅。  5、(1分)(活答)示例:追求的方向不一样,决定做人境界的高低。 阅  读( 60分)   一、诵诗词佳句,涵高雅性情。(6分)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交古人朋友,学读书做人。(16分) 12、(4分)①俟( 等待)      ②腰(作动词,腰佩 ) ③密( 暗暗地 )   ④对(回答 ) 13、(2分)卿不朕欺、倒装句 14、(2分)不久,一会儿;如“俄而‘“未几”“少顷”“少时” 15、(2分)  1、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就不知道吃的穿的不如人了。              2、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大臣,(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了解他们。 16、(2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或“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 17、(2分) 卧薪尝胆、韦编三绝、囊萤夜读、悬梁刺股等。 18、(2分)谦恭或谦虚;诚实或正直。   三、听总理电话,感平民情怀。(12分) 19、(2分) 温总理日理万机,却不忘常给母亲打电话。意对即可。 20、(1分)儿行千里母担忧。 21、(3分)在日本成功演讲后,他将第一个电话打给母亲;在美国访问时,回忆幼母亲对他的“四真”教育;在天津帮一位母亲救助生病的孩子;在视察时向一位母亲了解民情,掀起为农民工的讨薪风暴;在地震灾区,多次情不自禁的流泪。说明:任意写出三件事,意近即可。 22、(2分)插入总理小时候经历的战争苦难和生活的艰辛,交待他“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的背景,为下文作铺垫。意近即可。 23、(2分)“柔软”表现了总理的善良,“滚烫”表现了总理的赤诚。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温总理对母亲、对人民的浓浓爱意与满腔热忱。意对即可。 24、(2分)略。视文采和情感酌情给分。   四、观走俏微博,识草根媒体。 25、   微博的内容如果有连续性,就能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形成舆论,从而具有了动员和组织作用,就可以对社会事件产生影响力。                 ——注意要解读“后续环节充分”“核裂变式”“围观”的内在含义。 26、  作者列举王凯和陈松的例子作用:以生动的事实说明了微博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或微博正 在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 27、 方便、能即时交流,改变了交友、沟通的方式和习惯;更容易形成特定的小圈子;能随时随地记录,改变了表述和思维的习惯。 28、 平民、大众 29、“⑧ 30、积累链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五、拾遗 失感动,还心灵纯真。(14分) 31、(2分)用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兴趣。 32、(2分)如果青春的记忆里只有苦读和考试,而没有感动别人或被人感动的记忆,那么人生就是不完美的。 33、(3分)难以置信、无动于衷、刀枪不入。 34、(2分)活答。如被繁重的学习负担压制了。如对一些事件无动于衷。 35、(2分)“表”指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欺骗、背叛、诽谤和冷漠等现象。“里”指善良、爱、美好、奉献、温暖、幸福等人生的本质。 36、略。(3分)视内容与文采酌情给分。                          答案 :  21、写景,叙事,抒情。22、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 23、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24、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 25、哪里能使我愉快地居住于此而忘了故土呢?难道不是这钴鉧潭吗?表达了作者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慰,其内心是十分痛苦的。26、不能,从中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揭露统治者“官租、私券”对人民的剥削,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                  22.说明天和地都是有缺陷的,因其有缺陷才更显得美丽,告诉人们:人生也是这样,不能苛求完美。  23.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欣赏到生活的乐趣。  24.乐观豁达、胸襟 宽广、不苛求人生的完美。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包括生活、生命中的苦难、坎坷。  25.圆和缺是相对的,统一的,人生、生活都是这样,因有缺陷才显得丰富多彩,才使其更加可爱。  26.提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明月几时有》 27.嫦娥奔月、吴刚醉酒。 28. 绿叶   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