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ID:148173

大小:25.9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4-07-0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梧侣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新人教版 (满 分:120+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              一、 完成第1题。(4分)1、今天是某校七年级学生方芳爷爷的生日,她要通过电台为爷爷点一首歌曲以表祝福。(1)她拨通了点歌台热线电话,礼貌简练地向主持人表达了自己的要求:                                                                    (2)主持人愉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方芳又急忙拨通了爷爷的电话,带去了祝福: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二、完成2——6题(27分)2、背诵积累是保证自己“内存”充实的主渠道,这学期你又存进多少?(13分)。⑴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秋天》)⑵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⑶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⑷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⑸月光淡淡同,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                。(郭沫若《静夜》)⑹《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和时令变化中揭示自然和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                     。”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⑻多体验生活,才能积累写作素材。这正如朱熹《观书有感》所说:“                         ?                         。”⑼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着重写今曰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                  。3、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明代文学家。 C、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D、《天上的街市》是诗人、学者郭沫若的作品,他的代表诗集有《女神》、《繁星》等。 4、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字注音(4分): (1) ______(xuàn)耀    缥(miǎo)______   干涸(    )   踉(       )跄  (2)请选择其中三个词语,写几句连贯 的话。(在话中请标示出所选的词语)                                                                                 5、综合实践活动:(4分)时值冬季,正是甲流肆虐的季 节,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是做好预防甲流措施的重要场所。各班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要求,准备开展“预防甲流”的活动。(1)请你为这次“预防甲流”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要求内容相关、形式对称。(2分)                                                                                       (2)班里还准备出一期以“关注健康”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为本期的黑板报拟二个栏目的标题。(2 分)   示例:甲流症状   ①                                      ②                            6、名著阅读:    (4分)(1)、《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例如:A、《乌龟和老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B、《蚂蚁和蝉》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C、《狼和小羊》告诉我们要互相合作才能活的更好。D、《两只口袋》提醒人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上面的四个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  (2分)(2)“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小诗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被称为“哲理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你读了它获得的感悟是:                                                                       (2分)第三部分 阅读三、文言文知识积累与阅读理解(14分)7、文言文知识积累。(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A、项为之强        强:(    )   B、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     )(2)、根据提示,默写句子。(2分) A、《论语》中有一句话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这一句话是“其恕乎,                      ,                          。”  B、《咏雪》中谢太傅的侄女说出了一句比喻白雪纷纷的话,她说的这一句是“                                          。 ” 8、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A、去后乃(        )至            B、相委而去(         )(2)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待君久不至,已去。                                                           (3) “友人惭”的原因是:                                 ,“下车引之”的目的是:                                 。(2分)(4)元方对友人的“下车引之”而“入门不顾”,如果你在场的话,会对元方怎样说?(2分)(5)这个故事浅显易懂,它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2分)四、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9——11题。(11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11分 )9、第①段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春花,虚写的句子是:                      ,意在突出                            的景象。(4分)10、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⑴该段从    、味觉、      三个角度写出了春风的                     。(3分)⑵作者用“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作喻,是因为:                    。(2分)11、依据两段描写的内容,分别用4个字归纳景物的特点。(2分)第①段:                             第②段:                        (二)阅读《成全一棵树》,完成12——16题。(14分)    ⑴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    ⑵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载下吧!” 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    ⑶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的都大、都深。    ⑷树 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    ⑸不久,母亲惊异地发现,那颗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⑹每一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⑺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 ,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⑻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这个残疾的孩子也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难有这个能力也不想让这个孩子去学校。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⑼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⑽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大家都叫他阳光。他也喜欢这个绰号。 ⑾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家乡,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⑿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村头他就下来,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⒀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站着。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搂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⒁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套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⒂)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点点头说 :“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给它浇一泡尿?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浇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 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愉偷浇那棵树啊!”    ⒃他一下子怔住了。    ⒄他百感交集,许久许久,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⒅他明白了母亲。他理解了母亲的心。12、文中孩子除了恳求母亲栽下病弱的树苗外,还为小树作了哪些事情?(3分)13、第⑷段画线句“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3分)14、联系全文。分析母亲改变主意,让孩子上学的原因。(2分)15、第⑵⑷⑻ ⑼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是什么?(3分)16、题目“成全一棵树”,有怎样的含义?(3分) 第四部分 写作(满分50分)五、完成17题(满分50分)17、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题目一:人生处处是考场。哪一次考试让你难以忘怀?你对考试有自己的见解吗?请以“考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600字左右。题目二:我和          的故事要求:1、在题目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附加题:阅读《学弈》,完成17——19题。(5分)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          ②非然也(     )              19、翻译: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1分)译文:                                                                                                     20、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                                                                             1、(1)示例:喂!您好!方方今天是我爷爷的生日,我想点播《生日快乐》这首歌送给爷爷,祝他老人家幸福快乐,好吗?2分(2)示例:爷爷,您好!我在电台为您点了《生日快乐》这首歌,作为我送给您生日的礼物,祝您健康长寿,万事如意!2分2、(1)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2)谁家新燕啄 春泥    (3)何当共剪西窗烛(4)潭影空人心     (5)漏出了几点疏星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共13分。每一空格1分,有错字即不给分。3、C  (2分)4、炫、缈、hé  、 liàng  qiàng每一空同0.5分示例:踉跄了一下,终于淌过了渐渐干涸的小溪,遥望那缥缈的山峰,我感受到了这旷野的奇趣。(2分)5、(1)(2分)参考示例:你我勤洗手,甲流纷纷走。(2分)(2)参考示例:①传播途径  ②易感人群  ③预防措施    答对一点得1分,满分2分。6、(1)C     (2分)  (2)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1分)  做人如果高傲,以自我为中心,眼界就变得狭窄了,应该心胸开阔。(1分)7、(1)A、通“僵”,僵硬的意思。(1分)B、多次进行自我检查。(1分)(2)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分)  B、未若柳絮因风起(1分)8、(1)A、才(1分)   B、离开(1分)(2)(我父亲)等你很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2分)(3)失信,无礼,且被元方点破(1分)      向元方道歉(1分)(4)示例:1、对这种不讲信用和礼节的人,不必理他。2、元方,人家既已诚恳致歉,况且又是长辈,我们应该原谅他。(2分)(5)做人应该讲究信用(1分)和礼节(1分)9、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2分)花繁香浓,春意盎然(2分)10、⑴触觉 听觉  (2分)    写出了春风的柔和、香甜、悦耳的特点(1分)⑵母亲的手具有和春风一样轻柔、温暖的特征(2分)11、(2分)⑴春花竞放   ⑵春风温柔  虑  14、(2分)(1)天天为小树浇水的执著打动了妈妈 (2)母亲看到孩子天天半夜给那树喂童子尿15、(3分)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孩子;二是突出孩子的自强(或:志坚)(回答“做事努力、有毅力、认真或执着”等均可)与成全。17、写 作     (满分50分)评分标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细则。   等级项目 一、(好)50 — 45 二、(较好)44 — 40 三、(中)39 — 30 四、(较差)29 — 16 五、(差)15 — 0内容18分 要求 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较合题意和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 基本切题,思想尚健康,有一定中心,内容较简单,欠具体。 不切题,思想不够健康,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 不切题,思想不健康,无中心,内容太空泛。 分值 18 — 16 15 — 14 13 — 11 10 — 7 6 — 0语言18分 要求 语言通顺,能注意简洁、连贯、得体。 语言较通顺,尚能注意连贯、得体,有个别错别字。有少量病句。(1—3个) 语言大体通顺,尚能注意连贯。有少量错别字。有一些病句。(4—6个) 错别字较多。语言不通顺。病句多。(7个以上) 错别字多。语言不通。 分值 18 — 16 15 — 14 13 — 11 10 — 7 6 — 0结构8分 要求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段落衔接连贯,详略得当。 结构较完整,有条理,能分段,有详有略。 结构基本完整,分段不够恰当,详略不够分明。 不成篇。 不成段。    分值 8 7 — 6 5 — 4 3 — 2 1 — 0卷面6分 要求卷面清洁,书写规范、清楚。对标点明显错误者,每3个扣1分,最多扣2分;书写潦草难以辨认者,最多扣4分,整个卷面最多扣6分。 特别突出的加1—5分,加到满50分为止。减分:(1)没有题目减2分;(2)字数不足600字的,每少50字减1分。附加题:加在总分后18、(2分)①诲(教导、教诲)         ②然(这样 )              19、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1分)20、(2分) 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