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国古代史(4)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国古代史(4)

ID:137528

大小:1.99 KB

页数:2页

时间:2012-04-0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国古代史 ——-主题六  明清帝国的繁盛和近代前夜的危机 专家诠解考点趋势 【考点趋势诠解】——把握规律 有的放矢 考点核心 年份   题型 分值 命题预测 拓展建议 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 :简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3: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4: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2009  选择题  2分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结果;明 末清初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清朝加强边疆管辖和维护统一的方式; “闭关锁国”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异同;明清对外关系的特点及原因;理解清朝前期加强管辖和维护统一的方式及启示;中日“闭关锁国”的比较。 2010 未考查  2011 【知识网络看点】——夯实基础 扎实备考 考点1:郑和下西洋  基础知识篇 1.目的:为了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明成祖命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西洋:明朝时期,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叫做西洋) 2.条件:①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②当时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船体大,抗风能力强,船上配备有航海图和罗盘针。③明朝政府的支持;郑和自身的条件:博学、机智勇敢、习兵法、双重教徒身份。 3.概况:时间:1405~1433年;次数:七次;经过:郑和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4.意义:①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②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航海家。③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宣扬了中国文化,丰富了海外地理知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认识启示篇 1.郑和下西洋反映了明代我国对外交往活跃; 2.郑和下西洋,不仅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友谊,也反映了我国远洋航海的强大实力,显示了我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外交活动,体现了我国具有热爱和平的传统,对于今天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4.要学习郑和下西洋开放、交流、合作、友好的精神,他学习郑和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 细节提示篇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区别在于目的不同,前者是政治目的,后者是经济目的。 考点2: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 基础知识篇 1.戚继光抗倭 (1)倭寇: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它不代表日本政府,也不代表日本人民。) (2)原因:明朝中期,日本倭寇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杀人劫物,掠卖人口,危害极大。 (3)概况:16世纪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寇;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1565年,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 (4)性质: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4)意义:抗击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保卫了东南沿海人民的利益。 2.郑成功收复台湾 (1)概况:清朝初期,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跨海作战,于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2)性质: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3)管理:1684年,清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海防和国家统一。 (4)意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台湾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雅克萨之战 (1)概况:清朝初年,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皇帝率军亲征,在1685年和1686年,两次雅克萨之战中重创俄军。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我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 (2)性质: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3)意义:维护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促进了东北边境的开发与发展。 认识启示篇 1.戚继光、郑成功、康熙皇帝等人在领导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抗击倭寇、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等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光荣传统。 3.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我们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维护祖国的统一。 4.要学习他们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和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 细节提示篇 1.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发生于明朝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发生于清朝时期. 2.1684年,清朝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考点3: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基础知识篇 1.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1)措施:①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清初,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②雍正帝时(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③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 (2)作用:清朝统治者对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稳定了西藏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1)措施:①维吾尔族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清朝称之为回部。18世纪中期,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乾隆帝下令讨伐,经过两年战斗,平定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②设置伊犁将军,驻军设哨,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2)作用: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重大作用。 认识启示篇 1.清朝前期的统治者为加强边疆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今天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应倍加珍惜今天的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的局面。 2.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 3.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细节提示篇 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措施: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雍正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乾隆帝时期制定“金瓶掣签”制度。为了记忆方便,可以编成顺口溜“搭(达赖喇嘛)伴(班禅额尔德尼)住(驻藏大臣)京(金瓶掣签)”(顺口溜的意思是:“打个伴住在京城”)。 考点4:"闭关锁国"政策 基础知识篇 1.原因 (1)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政府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概念:清朝初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商民出海;到乾隆年间只开放广州一处,并颁行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条例、章程,形成了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 3.影响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2)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清朝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及时向世界学习,在世界上逐渐落伍,是中国近代落后就要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认识启示篇 1.清朝的闭关锁国是一种消极的政策,只能导致落后乃至最后的挨打。 2.只有坚持对外开放,坚持交流学习,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3.今天我国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细节提示篇  “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交流,而不是绝对禁止。 名师导练经典名题 【3年经典解析】——掌握绝技 无往不胜 【经典1】(2009·陕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显而易见,选项中的①属于元朝时期的史实,而其它三项都是明清时期发生的史实,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事件。故选择C。 【经典2】(2010·乌鲁木齐)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发生在清朝前期的是(    )  ①戚继光抗倭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雅克萨之战 ④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联系教材知识得知,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中期。虎门硝烟发生在清朝后期。因此,选择B。 【经典3】(2011·汕头)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 A. 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 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 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得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外交联系,其贸易主要是不计效益的贡赐贸易。故选择B。 【2011真题导练】——全新精题 梯度升级 一、选择题 1.(2011•滨州)“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的(   ) A. 鉴真     B. 郑和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2.(2011·宿迁)下面图片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郑和下西洋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3.(2011·湘潭)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这是为了纪念(    ) A. 鉴真                            B. 郑和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4.(2011·汕头)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少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 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C.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由江苏南京出发 5.(2011·东营)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6.(2011·黄冈)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多为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康熙帝写的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二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争,方知海外有孤忠。”哀悼的是(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施琅 二、非选择题 7.(2011·六盘水)史海泛舟 材料一 项目 郑和 哥伦布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航海次数 7次 4次 各次航海的船只 大小船只200多艘 最少3只,最多17只 每次航行人数 约2.7~2.8万人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1)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得照抄材料)   (2)郑和下西洋有何意义?     (3)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有什么本质区别?     【2012命题预测】——考前咬牙考后放歌 一、选择题 1.( 原创)“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   ) A.甘英出使大秦      B.鉴真东渡日本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2.( 原创)近期央视新闻频道多次对“南澳一号”沉船考古进行现场直播。发现明代古沉船的广东汕头市南澳岛县在明朝有“海上互市之地”之美誉,史载:“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郑和下西洋成功实现的条件不包括(   ) A.国力强盛         B.造船业发达        C.指南针的应用     D.蒸汽机的应用 3.( 原创)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年多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 A.红海沿岸         B.英吉利海峡         C.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沿岸 4.( 原创)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 5.( 原创)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宣政院和驻藏大臣职责中的共同之处是 A.管理西藏军事、行政事务  B.管理全国佛教事务 C.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  D.管理西北地区军、政、外交事务 6.( 原创)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设立西域都护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派遣郑成功收复台湾全品中考网 二、非选择题 7.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某校拟举办一次专题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策划。 (1)设计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展专题讲座,完成资料卡片。 ●   唐朝有两位女生谱写了民族团结的佳话,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 ●   西汉、清朝中央政府为加强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而设置的机构分别是______、______ ●   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3)举办图片展,填写图片说明。                       人物:_______                人物:郑成功               人物:_______  事迹:抗击倭寇             事迹:_________      事迹: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答案探究 【2011真题导练】——全新精题 梯度升级 一、选择题 1.B2.C3.B4.C5.C6.C 二、非选择题 7. (1)时间长(早);次数多;人数多;船队规模大。(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扩大了明朝的影响。(3)郑和下西洋是友好和平往来。戚继光抗倭是抵御外来侵略。 【2012命题预测】——考前咬牙 考后放歌 一、选择题 1.D2.D3.A4.B5.A6.C二、非选择题 7.(1)采意给分。(2)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西域都护、伊犁将军;民族区域自治。(3)戚继光;收复台湾;康熙帝。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