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物理(文科)段考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二年级物理(文科)段考试卷

ID:135200

大小:24.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0-06-3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二年级物理(文科)段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ks5u多选、错选的不得分ks5u高考资源网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影的产生不能用光直线传播来解释  2、某台钟面上没有数字,只有刻度线,题图2是从某平面镜里看到的钟面的像,指针指的时刻是:高考资源网 A、3点10分;  B、9点20分;C、8点50分;  D、9点40分;  3、如题图3所示,一束红光和一束蓝光平行入射到三棱镜上,经棱镜折射后,交会在屏上同上点,若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则有: A、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4、下列物体中哪一个不是光源 A、恒星    B、萤火虫    C、蜡烛    D、月亮  5、证明光具有微粒性的实验现象是                                     A、光的干涉现象                  B、光的折射现象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高考资源网       D、光电效应现象  6、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B、极少数α粒子由于碰到了电子而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该实验结果完全否定了汤姆生的原子模型,而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原子模型 D、由于跟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相碰撞时会改变α粒子的前进方向,所以该实验必须在抽成真空的容器里进行                            7、关于光的本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高考资源网         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C、光的颜色与光的频率无关                   D、某些物体是不辐射红外线的   Au ① ② ③ ④ 8、如图所示是α粒子散射实验的示意图ks5u图中的四条曲线表示从左边射向固定的金原子的四个α粒子的轨迹ks5u其中明显画错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面四种现象中,哪个不是由于光的衍射现象而造成的?  A、通过游标卡尺脚间的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管,会看到平行的彩色条纹  B、不透光圆片后面的阴影中心会出现一个亮点   C、用点光源照射小圆孔,后面的屏上会出现明暗相间的圆环.D、太阳光照射下,架在空中的电线在地面上不会留下影子  10、根据电磁波谱,下列各种电磁波的波长顺序由短到长排列的是 A、无线电波、紫外线、红外线高考资源网              B、γ射线、X射线、紫外线 C、紫外线、红外线、无线电波               D、紫外线、γ射线、X射线  11、α射线的本质是 A、电子流           B、高速电子流          C、光子流          D、高速氦核流  12、下列叙述中,哪些不符合玻尔理论 A、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 B、电子从一条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上时,原子将辐射或吸收一定的能量 C、电子的可能轨道上绕核做加速运动,不向外辐射能量 D、电子没有确定的轨道,只存在电子云  二、混选题(每小题4分,共16分)高考资源网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ks5u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正确得2分,不选或错选得0分ks5u 13、下列几种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薄膜干涉现象的是 A、从肥皂泡上看到的彩色花纹; B、水面上的薄膜层,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彩色花纹ks5u C、白光通过单狭缝后在屏上出现彩色条纹; D、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易穿透云层,故广泛应用于遥感技术领域 B、医院用X光进行透视,是因为它是各种电磁波中穿透能力最强的 C、电取暖器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 D、阳光晒黑皮肤,主要是阳光中红外线的作用  15、如图所示,MM,是空气与某介质的界面,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介质的光路图如图所示,那么根据该光路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介质的折射率为      B、 B、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高考资源网 C、   光线从介质射向空气时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D、  光线从介质射入空气时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45o  16、 下述现象哪些是由于全反射造成的: A、露水珠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明亮 B、雨后美丽的彩虹 C、用光导纤维传输光信号、图象信号 D、对着日光灯从两铅笔的缝中看到的彩色条纹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7、如右图所示,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在B点观察插下的4枚大头针P1、P2、P3、P4,当P4恰能挡住P3以及_______时,说明操作是正确的,在图中的θ1、θ2中,_________是折射角,选用上述角度表示时,玻璃的折射角等高考资源网于____________.实验中减小入射角后,计算出的折射率应该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ks5u  18、完成未完成的方程式,并指出下列4个核反应的类型: A、人工核转变  B、聚变  C、裂变  D、衰变 ①2411Na→2412Mg+_____                            【    】 ②199F+42He→2210Ne+11H                            【    】 ③_____+21H→42He +11H                            【    】 ④23592U+10n→14156Ba+9236Kr+310n                     【    】   θ                                                                                  19、如图所示,一束光由水射入空气,光的速度一定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折射角一定_______入射角(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ks5u当角度 增大到临界角后,_______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___________光线(选填“反射”或“折射”)ks5u  20、下面各题供选择的答案是: A、 无线电波;  B、 红外线;  C、可见光;  D、 紫外线;  E、伦琴射线;  F、Υ射线.  a、最容易观察到衍射的是: ____________.   b、有荧光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  c、穿透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       d、 热效应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 f、粒子性最明显的高考资源网是:_____________.  21、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              的现象ks5u发射出来的电子叫               ks5u每种金属都有发生光电效应的  ______     频率ks5u  22、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提出光子说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ks5u  四、计算题(共24分,其中23题7分,24题7分,25题10分) 23、光线以某一入高考资源网射角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 的玻璃中ks5u折射光线恰好跟反射光线垂直,求入射角是多少度?          24、在真空中波长高考资源网为  m的紫外线,求: (1)它的频率是多少? (2)这种紫外线光子的能量是多少?(普朗克常量取 J·s)            25、光线从空气射入甲介质中时,入射角i=45°,折射角r=30°,光线从空气中射入乙介质中时,入射角 60°,折射角 =30°.求光在甲、乙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ks5u     2009—2010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物理(文科)段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A  3.B  4.D  5.D  6.D  7.A  8.B  9.D  10.B  11.D  12.D 二、混选题 13.AB  14.AC  15.BCD  16.AC 三、填空题 17.P2、P1  ;θ2 ;  ;不变                  18.① e 、D ; ②  A ; ③  32He、B ; ④  C 19.变大;小于;折射;反射 20.A;D;F;B;F 21.电子、光电子、极限         22.卢瑟福;爱因斯坦 四、计算题 23.    600 24.   (1)由 得 = HZ (2) E= = J 25.    由 得n甲= ,n乙= 又由 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