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十四中高一语  文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加入VIP免费下载

西宁十四中高一语  文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ID:134876

大小:43.6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0-06-1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西宁十四中高一语  文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示: 1.沉着冷静,认真审题,深思明辨,细心作答,书写规范,展示才华。 2.第1—10题的答案,务请填写在第10题下面的答题框内,答在别处无效。 一、语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考查(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每对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执拗/拗口    差参不齐/阴错阳差    牲畜/畜牧    度日如年/度德量力     B.搭讪/籼稻    大谬不然/未雨绸缪    桌帷/忌讳    逡巡不前/估恶不悛     C.朱拓/拓展    数见不鲜/数不胜数    殷勤/殷红    便宜行事/大腹便便     D.紫绡/逍遥    锱铢必较/口诛笔伐    尺牍/渎职    贻笑大方/心旷神怡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融会贯通    肺腹之言    应接不暇    再接再厉     B.秀外慧中    事必恭亲    青出于兰    察言观色     C.各行其事    呕心沥血    闻过饰非    噤若寒蝉       D.拭目以待    异曲同功    金壁辉煌    残羹冷炙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在两车即将相撞的千钧一发之际,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交通事故的发生。车上的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而那骑摩托车的男子却若无其事,左右观望一下,翻身上车,义无反顾地扬长而去。开公交车的老师傅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 4.下列各句中,意义表达明确的一项是     A.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对塔利班恐怖组织的袭击早有准备。     B.现代医学的研究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 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C.为庆祝建院五十五周年,北京电影学院院庆组委会特别邀请了在国内外各类电影节         上获取过大奖的五十五位导演,每人拍摄一部3分钟的纪念短片。     D.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分别与麻生太郎、李明博就朝鲜核试验问题,通过 热线电话,进行紧急磋商。 5.段首画横线处应填人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不清。江边的沙滩上横放着的几只舢舨破烂不堪。远方的山谷间,不时传来猿猴的哀啼声。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在夕阳的辉映下,江中徐徐而行的商船的白帆上涂上了片片霞光。崖壁像一道巨大 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C.没有太阳,寒风凛冽,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D.江中的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旭日东升,万道金光照射在对岸的 崖壁上。 6.下列对联对仗工稳,而且为春联的一项是    A.   百花吐艳春光明媚           万里祥光国运昌盛    B.    乐颂丰年处处早莺争暖树        安居盛世家家新燕啄春泥    C.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D.    千家笙歌迎朗月                 琵琶箫管乐中秋 二、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   (共20分,第7—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小题12分)     阅读《鸿门宴》(节选),完成7—11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之言。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日:“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日:“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成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成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予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B.    若人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C.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不然,籍何以至此                    B.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D.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斧斤以时人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词类活用现象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C.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鸿门宴上,刘邦初见项羽时,态度谦恭,说话颇有心机,既以“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一语,用共同起兵江东的老关系软化对方,又用“不自意能先人关破 秦”的谎言掩盖了争霸关中的野心。这样,刘邦既开脱了自己,又迷惑了对方, 从而使得粗疏寡谋的项羽无意中出卖了刘邦身边的曹无伤。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樊哙的这两句话说得斩钉截铁,抛地有声。从中充 分表现了他的豪壮威严。接下来的一番话说得措词得体,刚中有柔,亢中有卑,揭露了项羽一方名为设宴,实则诛杀刘邦的真实意图,并进一步掩饰了刘邦的真实野心。而项羽仅以一个“坐”字来对答。至此一场剑拔弩张,充满杀机的激烈较量,平缓了下来。       C.张良在项庄欲击杀刘邦的危急时刻,出召樊哙,为之解难;待刘邦成功逃脱后, 又冒着生命危险,从容不迫地代刘邦谢罪献礼,在化解危机的过程中,起到了 重要的辅佐作用。而同为谋臣的范增虽有智谋和远见卓识,但只因其阵营内部 人心不和,而使他精心设计的计划步步落空。最终只能以痛骂刘邦,摔破玉斗 来出气。       D.节选的四段文字,绘声绘色地依次描写了刘邦谢罪、范增举块、项庄舞剑、樊哙             闯帐、刘邦脱险、张良人谢六件事。既表现了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武力冲突, 又写了项羽阵营内部君臣之间的心理情感冲突,在张驰交加,波澜起伏的情节发展中,刻画了不同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译文: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3)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译文: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3分)     ①天然气是一种甲烷(CH4)为主的混合气体,内含少量的乙烷、丙烷和其它气体。它可以单独产出或与石油共生。由于石油和天然气主要由碳、氢所构成,所以又称碳氢化合物。     ②就物理性质而言,天然气比石油轻,更比水轻。如果在一个油气圈闭中钻探到天然气,其下部往往会发现原油,底部则是水。在正常压力下,石油在150°C以上就会彻底分解,而甲烷在1600°C的条件下依然稳定。     ③天然气的成因有几类,热成因是其中之一。热成因气的成因同石油一样;沉积在泥质和其它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被深埋以后,温度升高导致长链有机化合物的各个链依次断开,开始形成石油.如果温度继续上升(>150°C),残存的有机质和已形成的石油都将裂解成天然气。这种热解过程被认为是地壳上部2~3公里内油气藏共生的主要原因。而在盆地深部,甲烷可能是碳氢化合物存在的唯一形式。目前人们开发利用的天然气,主要是这一类成因的天然气。     ④天然气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碳氢化合物,其资源当量有可能超过煤和石油的总和。就世界范围而言,预计天然气剩余和可望发现的储量总和为262×1012立方米。按2000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计算,可供人类使用126年。     ⑤天然气不仅储量丰富,而且还具有污染小的优点。甲烷是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由4个氢原子和1个碳原子组成。它燃烧时释放的热能,有一半来自碳,一半来自氢原子的清洁燃烧。而石油是一种复杂的重碳化合物,它的每个分子由5~16个碳原子和1个氢原子构成,它的热能约有3/4来自可以造成污染的碳,l/4来自氢。至于煤燃烧时产生的热能则100%来自碳,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是不言而喻的。        ⑥由于天然气具有这种化学性质,所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衡量,尽管它还不是最理想的能源,但已属于最清洁的矿物能源之一。研究得知,以天然气为动力的与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相比,前者排放的二氧化碳要少25%,烟雾少45%,一氧化碳减少85%。以天然气取代石油作为燃料发电,导致酸雨的硫化物气体排放量减至零,氮化物气体的排放量起码也减少85%。与烧煤的发电厂相比,其优越性更加明显: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0%,氮化物95%和硫化物100%,也决不会有大量微粒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飘散。    12.请用简明的词语,准确概括天然气的“物理性质。”(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  13.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表达作用。(3分)   (1)天然气是世界上丰富的碳氢化合物,其资源当量有可能超过煤和石油的总和。     答:                                                                           (2)尽管它还不是最理想的能源,但已属于最清洁的矿物能源之一。     答:                                                                           (3)也决不会有大量微粒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飘散。     答:                                                                           14.⑤、⑥两段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两种说明方法,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举例概括      分析。(4分) 答:                                                                                                                                                                                                                                          15.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重要环保措施的今天,随着天然气在内的各种新型     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我们城市的天更蓝,空气质量也更好。 请用简明生动的文字,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你看到的发生这种可喜变化的一个场景。(不 多于100个字)(4分)                                                                                                                                                                                                       100  (二)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16—19题。(12分)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     ①通观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②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代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的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作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③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我想,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就是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语文教学乃至其它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     ④这就触及了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16.第②段中谈到了旧式教育的哪些弊端?请用自己的话分别加以概括。(3分) 答:                                                                                                                                                                                                                                       17.作者所认为的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3分) 答:                                                                                                                                                             18.第③段中说“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并打比方作了说明,这个“前提”实际上说的  是什么?(2分)     答:                                                                          19.把第③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用比喻的方式表达出来。(4分)     答:                                                                          四、名句填空与语言运用能力考查(共13分) 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吾师道也,          ?是故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不能喻之于怀。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王羲之《兰亭集序》) 21.请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5分)     今年夏季,天气异常炎热。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60字。                                                                                                                       60                                22.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自主学习”的问答。请仿照乙同学对“能学”所作解释的     句子的形式,在三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解释文字。(3分)     甲:你能告诉我“自主学习”有哪些要点吗? 乙:好的。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四个要点,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能学”是     指学习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想学”是指          ,                           ;“会学”是指                      ,                ;        “坚持学”是指                       ,                   。 五、写作能力考查(共50分) 23.请以《坚守          》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中心表达鲜明,写出真情实感,内容健康积极。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700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