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安徽中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安徽中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ID:134747

大小:24.5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0-06-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0安徽中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 1.“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 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2.“周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造成这一局面的制度最早创立于                                               (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夏朝 3.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战国时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点的是(   ) A.道法自然  B.实行法治  C.施仁政于民  D兼爱、非攻 4.秦朝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   ) A.丞相  B.太尉 C.御中大夫  D.宰相 5.如右图,与其相关的史实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战国时,各国货币形状不一       B.货币的多样化反映了国家的分裂状况  C.中国在秦朝时期货币开始走向统一  D.秦朝时期开创了圆形方孔钱的使用先例 6.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对峙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 西夏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辽    金   南宋 西夏  金   北宋                                                                    A A.                   B.                      C.               D. 7.余秋雨在其作品《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句话说明科举制度    (    )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8.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代,历史上称为                           (   )                              A.贞观遗风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开皇之治 9.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  ) A.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0.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产生于我国北宋时四川地区的                              (   )     A.圆形方孔钱    B.交子   C.关子              D.会子 11.根据词人的创作风格,你认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作者是谁(   ) A.李白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12.元朝时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采取的措施是                                 (   ) A.郡县制   B.行省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推恩令 13.1949年10月王平应邀到北京参加活动,当他听到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不禁泪流满面。王平参加的这次活动应该是                                        (    ) A.第一届政协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开国大典           D .政务院第一次会议 14.下列内容中,发生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的是         (   )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于(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 1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17.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大会发言提纲,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D.实行改革开放 18.“一国两制”是解决我国以下哪地些区问题的原则                           (   ) ①台湾 ②香港 ③澳门 ④厦门 A.①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9.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向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称谓首次使用于                                       (   )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20.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下列对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开放区 B.内地——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巨大的向心凝聚力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根据回答: (1)请问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谁?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是什么?   (3)西汉时什么机构的设立,是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开始?   (4)元朝时形成的回族人信奉的宗教是什么? 元朝时设宣政院是为了开始管辖哪一边疆地区?   (5)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2.材料一 从长安出发,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大秦 材料二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三 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等8个规划。今年批复的区域经济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出台速度前所未有。 (1)材料一反映的西汉时开通到达西方通道叫什么?   (2)材料二诗歌反映的是唐朝对日交往的什么事件?   (3)唐太宗派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哪儿?   (4)请列举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外交的成就各一例。  (5)材料三反映是去年以来中央加大开放力度,请问1980年最早开放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开放的窗口”的经济特区是哪个城市?  (6)1985年又开放了四个经济开放区,请问泰州所属经济开放区的名称是什么? 今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请问1990年上海的什么地区作为开发开放地区?  23.材料一“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鲜卑族姓 汉姓 拓跋 元 拔拔 长孙 丘穆陵 穆 材料三                  材料四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伯利克里改革的影响,请问材料中的“她”是指古希腊的哪个国家?   (2)古代日本的大化改新为其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请问它是参照中国什么时期的制度进行改革的?   (3)材料二反映的是战国时秦国的什么改革?它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4)材料三表格内容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中哪一措施?这些汉化政策的实施有何作用?   (5)材料四歌谣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农村进行改革,实行的什么制度的歌颂?   (6)根据以上材料与问答,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24.材料一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材料二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三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图二   纸 图一  司南 图三  活字拓版 图四 突火枪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使材料二中“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3)材料三反映的是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什么措施?对儒学在封建时代的地位有何影响?  (4)材料四的哪一幅图代表的古代科技发明于西汉并对世界文化传播影响深远? 图一中司南在北宋时改进成指南针,它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对欧洲有何影响?    (5)新中国成立后六、七十代出现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技成就,请问一星是指什么? 1986年我国制定的发展高新技术的计划是什么?        参考答案 1-5  CADAC   6-10  DABBB   11-15 CBCDC   16-20  BBDBC 21.  (1)黄帝和炎帝 (2)秦朝 (3)西域都护 (4)伊斯兰教    西藏 (5)民族区域自治 22.(1)丝绸之路 (2)鉴真东渡 (3)天竺(或印度) (4)五十年代:周恩来访问印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七十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 (5)深圳 (6)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上海浦东新区 23.(1)雅典 (2)隋唐时期 (3)商鞅变法      秦国富强起来,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4)改用汉姓       促进了民族融合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等 24.(1)仁和礼 (2)焚书坑儒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4)图二    促进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5)“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     863计划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