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三地理专题训练(1)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年高三地理专题训练(1)

ID:133364

大小:11.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0-04-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陆地与海洋专题 一、选择题 读下左图为45°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为当地经度,回答第1~4题。 [   ]1.①处所属的大洋与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A.太平洋、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印度洋板块       D.大西洋、美洲板块 [   ]2.②处向北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现象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 [   ]3.③处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荒漠草原 C.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   ]4.下列地质作用在②处不明显的是 A.火山喷发        B.变质作用       C.流水侵蚀         D.风力沉积 读上右图,回答5---8题。 [   ]5.造成甲大陆自然带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同           B.水分不同      C.海拔不同        D.纬度不同 [   ]6.甲大陆东、西两侧的③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        A.均为地中海气候 B.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   ]7.甲大陆①自然带与乙大陆⑤自然带类型相同,关于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B.都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C.①自然带受西风带影响,⑤自然带受寒流影响 D.①自然带深居内陆,⑤自然带地处山脉背风坡 [   ]8.乙大陆山脉的形成是由于两大板快挤压造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下右图横线为0°纬线,图中甲、乙为该纬线穿过的板块上的两点,竖线为板块边界,据此回答9---11题  40° 甲 120° 100° 乙      [   ]9.0°纬线穿过的板块数为 A.3                 B.4             C.5             D.6 [   ]10.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高山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   ]11.关于乙地的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B.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    C马六甲海峡位于该地     D.是世界上甘蔗、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下左图为沿北纬 23°26′的地球板块剖面图, 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 12--13题。 [   ]1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板块是 A.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   ]13.图中 abcde 短线代表板块边界,其中,属于生长边界的是 A.a、b    B.b、c    C.c、d    D.a、e              上右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X、Y、Z三处截面上的剖面图及其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布图。据图回答14--16题。 [   ]14.下列对该河流流向及其所处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X—Y—Z东北长白山附近地区      B.X—Y—Z  华北太行山附近地区 C.Z—Y—X  江南丘陵附近地区       D.X—Y—Z珠江三角洲附近地区 [   ]15.x处和Y处河谷形成的原因是 A.均为冰川侵蚀作用       B.均为内外力共同作用 C.均为河流侵蚀作用       D.均为断裂下陷作用 [   ]16.近年来,Z处的沉积物增长速度加快,由此造成的后果为 A.X处的森林近年来遭到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Y处的森林在近年来被开发为农田,导致入河的泥沙增多 C.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凸出,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D.海岸线倒退,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小  二、综合题: 1. 读下列某地区等高线图,分析回答:(11分) (1)根据经纬度.等高线的分布.比例尺等,判断图中属何种地形区:北部B的地形名称是           ,其南侧的A地区是              (名称)。 (2)与东北河流相比,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的是     。 (3)A地区的交通以           运输方式为主,交通线分布特点                   ,分析其成因        (4)试说明C地区农作物品质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      A地区的沙漠多流动沙丘,该地区每年有偏北大风日数多达80多天。当地集市的薪柴交易频繁;许多绿洲人口已超过当地环境的承载力。目前和田绿洲已向南迁移了150千米。 (5)根据图上信息和上述材料,试分析和田绿洲南移的主要原因。(2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