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09年春七年级语文半期测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学2009年春七年级语文半期测试题

ID:131999

大小:15.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0-03-1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学2009年春七年级语文半期测试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哽(   )咽    捋(   )着    罕(   )见   诧(   )异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狂澜   喧闹   赚钱   祈祷    B.险峻   召唤   默契   蚱蜢 C.奔弛   怪诞   亘古   田垄    D.鞍鞯   金柝   扑朔   红妆 3、给下面各词中加点字先后的一项解释(3分) 兴高采烈(    )A.精神   B.热烈   C.高兴 攒在一起(    )A.集中   B.收拢   C.凑在一块儿 骇人听闻(    )A.震惊   B.害怕   C.惊讶 4、积累(9分)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           。 ②爷娘闻女来,         。         ,当户理红妆。         ,磨刀 霍霍向猪羊。 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作者        ,原 名        。 5、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B.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6、下面哪一句话概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更合适。(     )(2分)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曲高和寡 7、指出下面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A.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B.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 C.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 D.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 眼睛,斑斓的山雕。(          ) 8、依照下面的命名写一句话。(10分) (1)例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              ,            。 (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夹树,紫红的桑甚;也不必 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应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             ,            ,            ,            , 也不必说               ,                ,                  , 单是                  。 9、中午,王强正在做作业,张华悄悄地从后面敲了王强一下。王强生气了, 双方发生争执,大家都望着他俩,你是班长,你该说一句什么话来调解他 们之间的纠纷。(3分) 你说:“                                                      ”。 二、 阅读分析。(55分)(一)   16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车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方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说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信任他。“文革”初期,他所有的研究所(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1、 奥本海默与邓稼先性格和为人是截然不 同 的:奥本海默是______________;邓稼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 奥本海默是一个复 杂的人。佩服 他、仰慕他的人很多,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 喜欢他的人也不 少,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1、 选文第二小节中加点的词“常常”和“时有”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文中列举邓稼先在“文革”中的两件事正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3、 文中第一小节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小节中小括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14、 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准确意义。(3分)(1)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    )a、纯粹        b、纯洁         c、纯朴         d、单纯(2)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a、对未来事物的想像             b、使人满意的c、对未来事物的希望             d、符合希望的(二)       13分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办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15、 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16、 联系上文 , 解释“饱学”的意思, 并再写出含有“饱”字的成语。(3分)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9、四个弟子除掉杂草的方法各不相同,对于前两个弟子的回答,哲学家的态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对于后两种方法的态度却只字未提,为什么?请你用简短的词语,描写哲学家的神情、态度。(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是否言而无信?(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16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辞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1、《木兰诗》是南北朝的__________民歌,是一首_________诗,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千百年来,她成了家喻户晓的_________英雄形象。(3分)12、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含义。(4分)旦(    ):____________________   骑(    ):________________朔(    ):____________________   戎(    ):________________13、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诗句中画直线的句子均用了__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2分) 15、翻译第2段(5分)                                                                                                                                        。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10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5.“泥墙根”一带是选段的重点描写部分,请举出作者集中写的童年的几件趣事。(2分) 16.这段文字是从哪些感官的角度描写景物的?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17.作者运用了许多修辞方法对百草园的景色做了细致地描写,任举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四、作文(55分)     曾有一首流行歌曲这样唱到:“亲爱的爸爸妈妈,别叫我小傻瓜,虽然我很听话,不代表我没有想法。”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你,一定也有过类似的心声,请你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