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聊城市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ID:124073

大小:47.1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09-12-1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关系    B.宗法制下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君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2.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3.“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各项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必然联系的是           ①兵马俑          ②交子        ③军机处       ④十三行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6.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其中最终无法完成的选题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一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7.几名学生在网上看到了右面的图片,以下是他们对此图的分析结论。 甲:陶片应出自雅典;乙:陶片上的文字是希腊文的某个人名;丙: 陶片有占卜功能;丁:陶片是用来投票用的。其中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A.甲、乙、丁    B.甲、乙、丙    C.乙、丙、丁    D.甲、丙、丁 8.右图中的十二块铜牌陈列于罗马广场,详细列出了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此举的历史意义主要在于 A.它是应广大平民的强烈要求而设立 B.保障了平民利益,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成为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成熟 9.新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其历程的曲  折和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 德国 10.“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的诞生”。这主要表明1787年宪法 A.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的诞生 B.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巩固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C.建立了有别于英国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D.正式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11.下列有关《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表述中,能说明“立宪”是虚、“君主”是实的是①国家元首有权签署和公布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②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控制立法权③国家元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④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允许其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材料中“类似的事件”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3.下列城市在近代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先后顺序是①南京②广州③天津④重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14.右图所示货币中,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国”代替“园”,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C.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15.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中,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 “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 16.有人在上海警察局1919年5月的档案中,发现当时许多上海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学校 校长发出的通知(如右图)。引发学生缺席的原因应该是 A.民族工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淞沪会战爆发,急于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17.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大致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一)。其中第4阶段看法的成因是中国 A.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B.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C.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D.成为美苏冷战对峙的前沿阵地 18.为向建国60周年国庆献礼,某摄制组筹划拍摄中共中央所在地的纪录片。他们在农村拍摄的最后一站应选在 A.井冈山         B.西柏坡       C.瑞金       D.延安 19.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20.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这主要是因为巴黎公社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B.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成立人民委员会 22.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的国际社会中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公社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D.满清王朝被推翻 23.右图中,民盟领导人黄炎培1945年7月访问延安时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 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一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当即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一周期率。”这被时人称 为堪与千古“隆中对”媲美的“延安对”。毛泽东所说的这条“新路”是指 A.井冈山道路         B.进行解放战争       C.参加重庆谈判       D.实现人民民主 24.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从民主政治的角度看,这里所说的“教训”不包括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C.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D.密切关注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25.把右面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相比,其最主要的区别是 A.社会制度不同           B.实施群体不同 C.主要作用不同           D.享受权利不同 26.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有①国际上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②促成亚非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为庆祝建国60周年,某导演欲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①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④“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28.右图为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中国人来了”这一结论所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访华并签署上海公报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人可自由出入美国国境 29.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庆典。同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当时毛泽东主张改善中美关系意在①改善中国国际环境②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③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④打破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僵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0.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建树中能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31.“考虑到美国是在等待许多年后才给俄国政权以承认的,我们不应急急忙忙地去承认人民中国。”说这句话的美国总统应当是 A.华盛顿         B.罗斯福        C.杜鲁门        D.尼克松 32.在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时,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尼克松这段话反映出 A.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加紧对其控制        B.西欧与苏联改善关系,动摇了北约组织    C.欧共体发展壮大,迫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        D.苏联东欧剧变,美国感觉有机可乘    33.20世纪90年代,有人评论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那它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下的五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正式形成 C.到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才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34.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5.某生分析《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后,得出了下列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农业税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6.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7.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市场上普遍流通的货币 38.当代著名人类学家安德森在其名著《中国食物》中说,古代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传统不同    B.生产方式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    D.宗教信仰不同 39.“圣灵佑助,我获得了并在后来彻底明白了一种思想,就是,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可到达印度。……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了印度大陆及大批岛屿。”文中的“我”应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40.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业极其发达     B.贫富差距缩小  C.工厂纪律严格      D.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41.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确立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海外市场形成     B.垄断组织出现      C.圈地运动推进         D.民主制度确立 42.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现代增长模式”是指①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②依靠科学技术发展③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④依靠野蛮殖民扩张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4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4.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他总结的“张裕”创业史中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张弼士的“初志”应是     A.推翻满清政府    B.支持革命事业  C.创中华第一品牌    D.实业救国 45.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地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济南市的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有①农产品日趋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6.右图是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剧照。该剧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界巨头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C.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D.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47.右图中的《公告》反映了 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增多 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 C.官僚资本加强经济垄断 D.美国扩大在华经济特权 48。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在日常生活中,仍有国民把许多国产商品冠以“洋”字,如棉布称之“洋布”,雨伞叫做“洋伞”,铁钉直呼“洋钉”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        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落后 C.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结果      D.国人的认识有了本质飞跃 49.“解放”是由毛泽东亲自命名的中国第一汽车品牌。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时的中国正①开展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建设 ②经历着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③开展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④发生着史无前倒的文化大革命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0.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与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点是①都是为配合国家工业化而展开②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③都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③都促进了当时农村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51.“建国60年,前30年高举旗帜,中国软实力高于硬实力;后30年韬光养晦,中国的硬实力高于软实力。”后30年中国“硬实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五年计划”      B.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 C.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建设道路      D.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2.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按反映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 ②“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③“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④“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 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53.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应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4.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5.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其中的“画了一个圈”是指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把海南省划为新的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56.右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粮食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 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用品日益丰富     D.计划经济统购统销   57.1912年3月2 日,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成以官职。民间普同称呼日先生、日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自由的观念       B.互助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平等的观念 58.某征婚广告称:“(1)女子须不缠足者;(2)须知字者;(3)男子不娶妾;(4)男死后,女可再嫁;(5)夫妇如不相如,可离婚”。此则征婚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 59.“上海之有德律风,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只须向线传语,无异一室晤言。”该材料反映的是 A.电报传入      B.电灯传入      C.电话传入      D.英语传入 60.某历史教研网站上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及习俗变迁的网页,其中的网页链接包括服饰、社会习俗、饮食居住、礼仪、大众传媒、交通通讯。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应是 A.流行语言      B.网络普及      C.自驾旅游      D.民航大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6l题10分.62题15分.63题15分.共40分。 61.(10分) 西方列强从15世纪以后,就逐渐确立了领先和支配世界的优势,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不断的制度创新,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却逐渐落伍于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始终掌握领先的法宝,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1)从“制度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的兴衰”这个角度,列举明清时期我国在政治和经济制度方面落伍于世界的主要表现。(2分)     (2)在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是它在17世纪末就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创新的主要表现(1分)及其实现的途径。(2分)       材料二  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曾这样评价一场革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   (3)材料二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是哪个国家?(1分)以这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2分)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元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   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2分)       62.(15分)近代以来,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1)材料一反映的远洋航海事件对人类文明进程、欧洲社会发展和世界市场各有何重大影响?(3分) (2)面对人类文明进程发生的明显变化,“心满意足的中国人”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1分)这种政策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2分)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挟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3)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在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中各居于什么地位?(2分)     材料三     (4)材料三的图片反映出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分别是什么?(3分)       材料四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   ——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 (5)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管理体制、所有制结构、分配形式和经济体制四个方面发生的重大转变。(4分)   63.(15分)中国是口号大国,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在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在近代民主革命史上,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2分)     材料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批评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他引用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此,这句话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2)材料二中的“星星之火”喻指什么历史事件?(1分)“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1分) 材料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在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这句话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的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   (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从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风尚四个方面说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论断。(4分)   材料四“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4)在材料四中这一口号的指导下,我党错误发动的两场运动有何严重危害?(2分)   材料五“小平您好!”——1984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庆祝日,当阅兵式后盛大群众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时。北京大学游行队伍中打出一条“小平您好”的醒目横幅。 (5)“小平您好”这句口号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邓小平同志的由衷祝愿和朴素、深厚的爱戴之情。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时人民群众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心声?(2分)   材料六“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1月29日,南巡途中的邓小平在视察时指出:“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 (6)材料六中的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90年代初期党和政府为促进国家经济发晨而作出的两项重大战略决策。(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BCC 6-10 DACBB 11-15 CABAD 16-20 BBBCA 21-25 CBDDA  26-30 DAADD 31-35 CCDDC 36-40 BBBCC 41-45 BCDDD 46-50 CCBAC 51-55 CCDCA 56-60 DDBCA 二、非选择题 61.1)表现:①政治上:通过废丞相、置军机处等措施,把腐朽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②经济上:通过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极力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 2)表现: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或君主立宪制) 实现途径: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立法手段(或《权利法案》)。 3)美国。 基本特征: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民主和法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4)理解:在近代中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用立法手段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62.1)①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②导致欧洲出现重大变革,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促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成为全球化的开端。 2)对外政策: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②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③割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地位: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4)影响: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洋务经济出现(或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5)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形式:由按劳分配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3.1)新贡献:①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倡导民主和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星星之火: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 3)①政治上: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共同纲领》确立了人民民主国家的架构;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有力地巩固了新政权;“一五”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确立。③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结束了百年屈辱外交,建立了新型的人民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开始以真正平等的身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④社会风尚:主人翁意识增强,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新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4)危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左”倾错误严重泛滥;严重破坏了工农业生产,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5)原因: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78年底,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拨乱反正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领导人民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注重改善人民生活。 6)意义:“南方谈话”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战略决策:1990年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1993年,批准沈阳、重庆、北京等18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