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不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不含答案)

ID:119075

大小:26.8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08-05-1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ODY>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每件事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每件事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每件事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弊,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问候语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每件事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宫阙  蓝宝石  珠光宝器  攻城踏地    B.貂婵  踩高跷  伏案疾书  额手称庆    C.缴税  捅漏子  各行其是  螳臂当车    D.思辨  订书机  无上光荣  挑肥拣瘦 2.依次填入下列横肉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喷喷  的事。 ②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这些“新发现”  了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文化遗存。 ③这里不光生长有益的植物,还有一些  的植物,其中有一种一人多高的小树,树干细细的,叶子像烟叶,一年开一次花,果实像豌豆,它的花和叶子都有毒。 ④那时,北大的学生好幸运,学生的借书证,  可以借十元钱装书。 A.称道  涵盖  有害  竟然    B.称奇  囊括  有毒  居然    C.称奇  涵盖  有害  居然    D.称道  囊括  有毒  竟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亮、更强”的奥林区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事业带来损失。    D.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一场名为“相约文博会·爱心万里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将在省体育中心举办,一万人将现场进行手语表演,以倡导“爱心文化”。    B.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    C.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    D.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了解,节日前夕济南各大公园积极美化、创意布置园区,盛装迎接国庆节的到来。    B.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C.有关专家认为:“十美十丑”行为评选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对于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精神为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励精图治、辛勤耕作,描绘着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千栏居 千栏居是一种将房屋同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新唐书·南乎獠传》称:“山有毒草、沙风、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君曰‘千栏’。《说文》中的“泽中守草楼”也应是千栏形式,与其认为千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千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 千栏居以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千栏”得名,但与上都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故就整座建筑而言,千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 浙江奈姚河蝾湟,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遗址上,发现了现知最早的千栏居遗迹。桩柱可分为圆桩、矩形桩和坛桩等,直径或边长在10-20厘米之间,入地60-80厘米。桩柱上用主渠和坎梁架起厚约10厘米的地板,一般高出地面80厘米到1米左右,地板以上的房子为“长屋”形式,进深约7米,檐下还有宽约1.1米的室外走廊。 河渡千栏居的“长屡”,是长江流域史前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即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来。河渡千栏居的长度约30米,而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安徽尉迟寺长屋遗址长达25间,有80米左右,川下王岗长屋遗址长达100米左右。此外,成都十二桥发现的千栏居(相当于商代),立体建筑面积在1200平方米以上。 千栏居也可建于水面上,如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相当于西周),便是在水塘上立桩架屋的。 中国古代木构建形的结构构件结合部位,是一种榫卯的结点构造。梁与柱的交流,是在梁端或柱端做出榫头,有燕尾榫和销钉榫等,较之巢居的技术迈进了一大步。板之间的连接已用会口技术。这种榫卯构建在蕲春毛家嘴千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榫卯就迄今掌握的材料看,最早发现了于河姆渡的千栏居遗构中。 千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古代作文化圈中,并一直延用到近世,从河姆渡遗址中的榫卯构造可以推定,中国古代木构宫室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是在长江流域,这里的宫室建筑以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取代了原始的绑扎构造。 (节选自《中华文化通志·建筑志·宫殿建筑》) 6.下列关于“千栏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千栏居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属宫室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建筑类型。    B.楼阁建筑应是居定 宫室演化过程中的高级阶级,它的起源就是千栏居。    C.“千栏居”不因上房屋的结构形制取名,而是因为下都架空的桩柱或“千栏”得名。    D.就整座建筑而言,千栏居形制的建筑并不是一种房屋结构类型。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浙江余姚河姆渡,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的遗址,是最早的千栏居遗迹。    B.河姆渡千栏居的“长屋”,是古代长江流域的一种特殊的家庭聚居形式。    C.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榫卯的结点构造,在蕲春毛家嘴千栏居遗构中用得更为娴熟。    D.河姆渡遗址中的千栏居建筑使用的是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白白此推断、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木构宫室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千栏居采用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建筑形式,与原始巢居一样,都具有躲避野兽、蛇虫侵扰的作用。    B.文章开头引用古代的两则材料来说明千栏居,其中《说文》“泽中守草楼”中的千栏居形式与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千栏居基本属同一种类型。    C.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业的“长屋”,同家庭聚居形式,它体现了宫室建筑的某些特征。    D.从古代千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分布的区域及建筑形制来看,防潮和防寒具有其主要功能。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双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弒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虑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主,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是。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这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弒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古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效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回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注]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往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选自《史记·橘林列传》) [注]司,管理囚徒的官,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     匡:辅佐。    B.代立践南面                   践:登上(王位)。    C.乃假固科兵,下圈刺豕         假:给予。    D.薛人公孙弘亦征               征:(被)征召。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满喜欢相同的一组是 A.桀、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      于是为长安群约车百乘,质于齐 B.何者?上下之分也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C.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D.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且以一壁之哉逆强秦之欢,不可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辕固生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①与黄生争论景帝前    ②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③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④此是家人言耳    ⑤诸谀儒多疾毁固    ⑥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辕固生不同意黄生提出的商场、周武王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商汤、周武王的做法不应当受到指责。    B.景帝无法评判黄生和辕固生辨论水平的高下,就以吃肉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味道来说明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睐。    C.辕固生因为不喜欢老子的学说而触怒了窦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景帝暗中帮助辕固生,使辕固生摆脱了困境。    D.辕固生具有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第Ⅱ卷(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间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汤、武非受命,乃弑也。 (2)是后学者英效明受命放杀者。 (3)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晓上空泠峡①   王阖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 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做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5.补写出下面各句的空缺部分。(5分) (1)     徒钟嵘《诗品》评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在作品中多以飞高自喻,表达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怀,如“     ,鸟倦飞而知还”。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3)云中谁寄锦书来?     ,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藉香残玉重秋》) (4)疏彩横斜水清浅,     。(林逋《山园小梅》)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淹渍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文章略有没动) 16.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4分) (1)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2)第5自然段:“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17.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人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二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4分) 18.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7分) (1)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 (2)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 19.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6分) 六、(12分) 20.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街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 ①雪落在城外,也落在城内。 ②温暖的房间里,有人用汤匙慢慢搅动一杯蜜汁。 ③隔看结冰的河流,对岸是华灯灿烂的城市。 ④杯勺碰响的和声里,浓浓淡淡的花香冲逸开来,难起多少鲜艳的回忆。 ⑤蜜是花的情感,是融化的琥珀。 ⑥这是当天从资料人那里买来的。 序号:      21.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09年在我省举行,请为本次运动会拟写主题口号。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体育精神,体现山东人民的精神风貌,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朗朗上口。不超过20字。(3分) 2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题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0字左右。(8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