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ID:107954

大小:204.45 KB

页数:72页

时间:2020-09-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1 春 教学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导入新课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给大地带来希望,春天历来是文人墨客 歌咏的对象。在古人眼中,春草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花是“一枝红杏出墙来”,春风是“吹面不寒 杨柳风”,春雨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么,在现代作家朱自清的笔下,春天又是怎样的一番 景象呢?让我们和朱自清一起走进春天,感受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梦幻景象。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及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要注意语调,读出文中春的气息。 2.思考: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春的? 3.试着划分本文的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 【明确】 1.略。 2.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 3.本文共 10 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 2~7 自然段):绘春(总体勾勒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 第三部分(第 8~10 自然段):颂春 二、梳理思路 探究文意 1.研读第一部分。(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 【明确】“盼望着,盼望着”。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2)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图解】第一段点题,总领全篇,引起下文。 盼{盼望着、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2.研读第二部分。 (1)赏析第一幅图:春醒图。 春醒图{山朗润 水涨 太阳脸红}总写 (2)赏析第二幅图:春草图。 春草图{草的特征:小、嫩、绿、软 草的范围:满是的 草的好玩:打滚、踢球、赛跑 草的样子:软绵绵、嫩绿 (3)赏析第三幅图:春花图。 春花图{花儿之多 花色之美 花果之美 花间之闹 花类之广}虚实结合 相映成趣 描写顺序:上→中→下 (4)赏析第四幅图:春风图。 春风图{风的和煦:听觉 风的芳香:嗅觉 风的声音:听觉}和煦 温暖 (5)赏析第五幅图:春雨图。 春雨图{春雨连绵:多 牛毛细雨:细 细雨蒙蒙:密}动静 结合 (6)赏析第六幅图:迎春图。 迎春图{天上:风筝多了 地上:孩子多了 人人:各做各事}春早 人勤3.研读第三部分。 赞春{娃娃:新 小姑娘:美 青年:力 }排比 比喻 三、研讨释疑 重点探究 1.作者如何调动五官,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绘的? 作者通过眼见(视觉),写出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这样优美的语句;通过耳听(听 觉)写出了“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等悦耳的句子;通过手摸、面抚(触觉),写 出了“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等给人以春风温和的轻柔之感的语句;通过鼻闻(嗅觉),写出了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样芳香扑鼻的语言,通过口尝(味 觉),写出了“花里带着甜味儿”,这样的可口语句。全文这样的句子有很多,无一不是通过五官感受, 抓住特点来写景的,使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2.结尾三个比喻各自成段,看看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 有什么样的影响? 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喻体的成长顺序排列的,从“娃娃”到“小姑娘”“青年”,形象 地点明了春天成长的过程。最后一个比喻含蓄而又不失热烈地表达了作者奋发向上、追求美好未来的愿 望,并以此作为全文的结束语,所以不能颠倒顺序。如果把三个比喻合为一段,那么它们各自表达出的 春的特点就不鲜明,因此会削弱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3.总结本文的主题思想。 这篇写景的抒情散文,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的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 蜂儿蝶儿鸟儿飞舞歌唱、牧童孩子老老少少抖擞精神做事的种种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 的欣喜之情。 四、技法赏析 写作借鉴 1.精巧别致巧构思。 作者匠心独运,紧紧围绕着“春”字,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盼春、绘春、赞春。作者在写景中不 忘写人,写人时不忘抒情,画面愈加更迭,感情愈加炽热。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却无斧凿痕迹,构思 巧妙,可见一斑。 2.珠圆玉润巧用词。 不管是宏观勾勒,还是细致描绘,本文都是字字珠玑,句句清丽。写山“朗润”,我们似见山之秀; 写水“涨”,我们似见水之媚……这些词句,或动或静,或单纯或连绵,都如跳动的音符,共同谱写了 春的乐章。 3.文采斐然巧修辞。 作者能将春天描绘得如诗如画,巧妙的修辞立了大功。你看,树上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 的像雪”,多么鲜艳娇美……这些比喻、拟人、排比手法的运用,不仅将春天的各种景物描绘得形神兼备,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获得美的体验。 4.醇厚温润巧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融情于景,有了情的滋润,字里行间都散发着春天的清新气息,这是借 景抒情。结尾的三段,则是对春天的直接赞美,是大手笔的激情涌动。 附板书设计: 春{ 盼春:盼、来、近 ― →反复、拟人 绘春{草:嫩、绿、多 花:多、艳、香 风:暖、柔、鲜 雨:细、密、亮 人:多、抖擞 }拟人 比喻 赞春{娃娃:春之新生 小姑娘:春之美丽 青年:春之健壮 }比喻 }春回大地 生机勃勃 布置作业 1.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章,并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2.以“家乡的春”为话题写一篇写景的散文。 2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抓住自然景物特点描写的手法。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了解、区分、并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情感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导入新课 说起冬,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 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温暖的春意。那么,称为“宝地”的济 南的冬天的确如作者描绘的那样诗情画意吗?今天,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 水墨画,去感受济南冬天的温馨,去体味蕴涵其间的浓郁情致。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及要求: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思考: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3.试着划分本文的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 【明确】 1.略。 2.济南冬天的“温晴”。 3.本文共 6 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通过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 2~6 自然段):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 二、梳理思路 探究文意 1.研读第 1 自然段。 (1)济南的冬天给作者的总印象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济南的冬天给作者的总印象是“有温晴的天气,真得算个宝地”,因为一是“济南的冬天 是没有风声的”,二是“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2)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的? 【明确】作者通过把济南与北平、伦敦和热带对比写出来的。 总写―→温晴―→{北平风大 伦敦雾多 热带日光毒}对比 2.研读第 2~3 自然段。 (1)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2)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3)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①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 们唤醒。”用一“晒”、一“睡”、一“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②用比喻、 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 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③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 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3.研读第 4 自然段。 (1)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①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 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 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②妙在雪态:“这件花衣 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 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3)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①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后矮松秀美形态,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用“花衣”比喻雪色。② 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 的雪态。 4.研读第 5 自然段。 (1)本段写什么?写出了它的什么特征? 本段承接上文写城外远山,写出的特征是像张“小水墨画”(比喻)。 (2)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 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5.本文第 3、4、5 自然段都是写山的,请概括说明写出了山怎样的特点。 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城外的远山:淡雅 6.研读第 6 自然段。 (1)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①水的暖:作者描写水不但不结冰,还冒着热气,写出了水的暖。②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 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③水的清、亮: 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水{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暖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绿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清、亮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②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 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3)文章的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该如何理解? 这一句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的结尾, 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明题旨,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三、研讨释疑 重点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济南的冬天的?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写济南的山和水,主要借三幅画来描写济南的冬景。第一幅 画描绘了阳光下济南的全景。第二幅画描绘了秀美的雪景。第三幅画描绘了澄清温暖的河水。作者以这 样三幅美景,描绘出了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的? 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 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 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 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 “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 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3.总结本文的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形象地描写、寓情于意,情景交融地展示了人间宝地——济南的特色,生动 而真切地描写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字斟句酌 名句品析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品析】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 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 呼应? 【品析】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和 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五、技法赏析 写作借鉴 1.布局合理,层次井然。 文章开头第一段,写济南的天气,突出它的“温晴”,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济南冬 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第二段第一句承上启下,转入对济南冬天的山、水的描写。下面用 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先写阳光下的山,再写小雪下的山,再写城外的远山,“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后 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作者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最后,以简明有力的句子结束,使全 文浑然一体。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文章在描写济南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有直接抒发感情,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有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 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有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 发感情,如“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饱含喜爱之情。 3.比喻拟人,巧妙运用。 本文比喻生动贴切。如: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 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拟人的句子更显个性化特征。如把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 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水、水藻、垂柳都人格化了。如“就凭这些绿的精 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 六、多元智能 拓展延伸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 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 的特点。 附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总特点:温晴(宝地) ― →对比(突出特点) 山{阳光下的小山:温暖 ― →拟人 小雪后的小山:秀气 ― →比喻 城外远山:淡雅 水:温暖、澄澈}冬天的济南 布置作业 请你仔细观察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 的景物写出来。 3 *雨的四季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字词。 2.体会语言之美,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线索,体会作者情感,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趣。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2.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领悟、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命情感。 导入新课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 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粗犷( guǎng )  诱惑( huò )   静谧( mì ) 莅( lì )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莅,到。 吝啬( lìn sè ):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咄( duō )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2.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1  )喜雨; 第二部分:( 2-5 )绘雨; 第三部分:( 6-7 )赞雨。 二、梳理思路 探究文意 (一)走进文本 1.思考并找出体现四季雨不同性格的词语,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春雨:美丽、娇媚    夏雨:热烈、粗犷     秋雨:沉静、端庄 冬雨:平静、自然 2.这四幅美图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请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春雨图中“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 听到的沙沙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3.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和最后两段,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形象化地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 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辨析“雨的四季”和“四季的雨”有何不同。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一个“雨”字,显得呆板、生硬,而“雨的四季”充满灵动,充满情趣和意 境。 (二)走进语言 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从感官、写作手法或修辞、特点等角度赏析。 1.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 然莅临人间。 “化了妆”,写出了冬雨的美丽;“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冬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2.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 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 沙沙声。 作者通过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态,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 的特点。运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出雨后春景。 3.啊,雨,我的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 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运用拟人、排比等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对雨的热爱。 4.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 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整棵树及其每一个部分拟人化、形象化,使之整体富有人的形态,“明 亮的眼睛”“手臂顿时柔软”“萌发的叶子像绿茵茵的波浪”写出了春雨的清新、柔和、滋润万物的特 质,也给了读者不一样的感受。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同一时间聆听到了四季的雨声,亲身领略了散文的赏析方法。其实我觉得听雨有两种境 界,一是雅趣盎然的赏心乐事,雨声具有一种乐感、美感;一是悲苦、惆怅莫名,雨声淅沥,盖增愁思 结半语。有人说,“每个人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每个人可以诗意地活着”,但我要说:没有一颗鲜活灵 动的心,没有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无法进入诗意的境界的。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用 心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生命太有意义,太有价值。 四、拓展延伸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以上种种事物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下面让我们学习这种方法也来写一种你熟 悉的景物,一段也好,一句也好,只要能做到语言优美、描写形象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4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背诵诗歌,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熟练背诵,积累诗句。 2.品味语言,体会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观沧海 一、初读诗歌 疏通诗意自学提示及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节奏的把握。 2.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疏通这首诗歌的意思。 【明确】 1.诗歌朗读节奏指导: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 临/碣石,以观/沧海。 2.本诗共 7 句,每句意思大致如下: ①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②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③树木一丛一丛到处都是,各种草儿长得很繁茂。 ④树木被风吹动发出飒飒的声响,海上翻涌起巨大的波涛。 ⑤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⑥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⑦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二、精读诗歌 深入探究 1.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一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 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 的胸怀。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三、研读诗歌 字斟句酌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品味】沧海,即大海,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向东登上碣石山,以便来把沧海观。”这两句点出了 诗人观望沧海的地点——碣石山,其中的“临”“观”二字,传达出了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此时的曹操所向披靡,得胜而归,踌躇满志,意气昂扬,雄心勃勃,气吞山河,一副“得志才子” 的形象。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品味】写的是俯瞰沧海的全景;“树木”“百草”二句写的是静景,是近看所见之景,是特写; “秋风”“洪波”二句写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描写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 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品味】星汉:指银河。这四句的意思是“匆匆远行的日月,就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灿烂无比的满 天繁星,就好像出自大海间。”这四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看到海水汹涌浩荡所想象出的景象。 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品味】直抒胸臆之笔,意思是“庆幸庆幸多庆幸啊,我吟诗作歌抒豪情。”能远征到此,“临” 碣石山,且有闲情逸致“以观沧海”,非胜利者莫能为之也。 5.本诗小结。 【明确】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 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 中国的壮志豪情。 四、多元智能 拓展延伸 1.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 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可概括为:雄奇豪迈。联系 时代背景,从作者写景的雄伟奇丽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 想抱负。 2.古今名人说曹操 ◆孙权:“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唐太宗:“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附板书设计: 观沧海{状貌{水:澹澹 山:竦峙 树:丛生 草:丰茂 声势: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想象{日月:若出其中 星汉:若出其里 }博建 大功 胸立 怀业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初读诗歌 疏通诗意自学提示及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结构的把握。 2.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疏通这首诗歌的意思。 【明确】 1.本诗的朗读节奏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本诗的大致意思如下: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二、精读诗歌 深入探究 1.“杨花落尽子规啼”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杨花飘落和子规啼鸣。作用:①点明时令:暮春时节。②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 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③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这句话中,含有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2.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 作分析。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作者在这里把明月人格化 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 把客观事物人格化,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让它同样具有情感。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 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地。不仅表现出诗人和友人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 光明,而且也富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三、研读诗歌 字斟句酌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次句便直叙其 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现, 流露出作者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人隔两地,心意难达,明月在天,千里可共。后两句抒情。作者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 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赴远方。明月寄愁,包含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四、合作探究 试举例说明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诗人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既写了景,又以“子规啼”暗点自己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悲痛。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五、教师小结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抽象为形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君逐月到夜郎西。 作者以形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同 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附板书设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首句写景点时令——飘零之感;次句叙事表惊悉——迁谪之远; 后两句抒情表牵挂——情深意长。对遭遇同情,对官场憎恶。 次北固山下 一、初读诗歌 疏通诗意 自学提示及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五言诗的朗读节奏。 2.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疏通这首诗歌的意思。 【明确】 1.本诗的朗读节奏如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本诗共 4 句,每句意思大致如下: (1)旅途通向青山之外,船行在绿水之间。 (2)春潮与岸相平,江面更加宽阔,恰遇顺风,一桅白帆高悬。 (3)残夜尚未退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没逝去,江上已露出一丝春暖。 (4)思乡的书信怎样才能送到洛阳?只有寄希望于北归的大雁。 二、精读诗歌 深入探究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 要特别提到“潮平”?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 铺垫。 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游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三、研读诗歌 字斟句酌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品味】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开笔清新自然,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和“归雁”遥 相照应,写出了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 旅途奔波之劳。“青山”点题中的北固山。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品味】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寓情于景。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潮 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品味】颈联历来脍炙人口,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写出了拂晓行船的情景,即景生情,对仗中蕴 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生活的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海日生残 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品味】尾联见雁思亲,以怀乡之情结束全诗,与首联呼应。 四、多元智能 拓展延伸 1.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 示例:“海日”两句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 前。 2.比较赏析:下面的两句古诗词所表达的感情有何区别?为什么?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第一句是低沉、缠绵的,而第二句并不低沉。因为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 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不正是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 附板书设计:次北固山下{见{青山、绿水 岸阔、帆悬 海日、江春 行——乡书、归雁}思乡愁绪 天净沙·秋思 一、初读诗歌 疏通诗意 自学提示及要求: 1.明确体裁。 2.有感情地朗读本曲,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节奏的把握。 3.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疏通这首诗歌的意思。 【明确】 1.关于“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剧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三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 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天净沙·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 2.本小令的朗读节奏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本诗共 4 句,描绘了 4 幅画面,每句意思大致如下: (1)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2)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3)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4)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海角。 二、精读诗歌 深入探究 1.曲的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用词上有何特点? 诗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凉、幽静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三句诗 用了九个名词,一字一词,一词一景。各个事物名词前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事物又都带上 了鲜明的个性,还使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深秋的暮色中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构成一幅形象生动 的深秋晚景图,在简约中更见细深。 2.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①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②运用 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 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③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 鸦”“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 愁苦之情。 三、研读诗歌 字斟句酌 1.枯藤老树昏鸦。 【品味】首句“枯藤老树昏鸦”是一个沧桑悲凉的画面,大有人生苍暮之感。一枯藤一老树一昏鸦 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黯然伤怀的心境。一枯,暗射人生的干枯;一老,暗射人生之沧桑;一昏,暗射仕途 之昏昏然,郁郁不得志。 2.小桥流水人家。 【品味】次句“小桥流水人家”表面看似在行进中换了一个场景,实是对人生美好时光的怀念。一 小桥一流水一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此句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 终此一生而不可得。 3.古道西风瘦马。 【品味】“古道西风瘦马”此句写出一人一马在毫无人烟的道路上孤独的行走。瘦字写出了路途之 遥远,马因此而瘦。 “古道”“西风”两词更暗合一“瘦”字。古道,路途之悲凉;西风,路途之孤 单。此句是写路途,更是写人生。写出了作者思归之心,但一“瘦”字却也写出了不知人生之路在何方 的惆怅。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品味】末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出的画面是夕阳即将落下地平线,远方一马上的行 人在孤独的赶路,但却路途遥遥,不知所向。 5.本诗小结。 【明确】这首元曲小令以四个画面,四个场景组成。共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十二个名词,作者将这十二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地拼合 联结起来,组成了这四幅优美的悲秋画面。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表面看本曲并无华丽美妙之处,然而, 正是作者看似不经意的名词整合却写出了这千古名篇。 四、多元智能 拓展延伸 1.请再列举一些我国古典诗歌用日暮斜阳来显示相思之烈或别离之苦的诗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欣赏白朴的《天净沙》,比较两者的异同。 天净沙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相同点:两首小令都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秋天的景色。 不同点: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暮色暗淡,苍茫萧瑟,表达漂泊游子痛苦的思乡之情。白朴的 《天净沙》描绘了一幅色彩鲜艳、冷暖相间、明丽可爱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心平气和,闲适安逸,和 平宁静的思想感情。 附板书设计: 天净沙 秋思{写景{深秋晚景 凄凉冷清 抒情{直抒胸臆 游子之悲}景羁 物旅 烘之 托思 5 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艺术形象,感悟作者的意图。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 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作者运用细 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体会磨难对于人 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探寻作者写作意旨。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 情感导入 1.打开记忆的闸门,请同学们回忆在所学过的课文或者接触过的故事中,有没有表现母爱的?这 些母爱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2.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感情,是千百年来永恒的主题,带着一份感动、一份崇敬,更带 着一份期待,来欣赏《秋天的怀念》。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根据课文内容,推断作者遭遇。 史铁生(1951 年 1 月 4 日—2010 年 12 月 31 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 年出生于北京,1967 年毕业 于,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 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 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 3 点 46 分因突发脑溢 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 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 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 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 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 2002 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 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 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 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 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2002 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2.根据课题,设计几个阅读思考题。 例如:作者怀念谁?为什么会怀念?为什么在秋天怀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指名 1—2 位同学分段落朗读课文,教师朗读最后几段。 4.针对刚才设计的思考题,全班交流,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记叙了“我”双腿瘫痪后,母亲强忍住内心极度的痛苦和重病的折磨,无比关怀爱护病残儿子 的感人情景。 三、研读赏析 把握主旨 1.自由阅读课文,圈画令你感动的词句、段落。 要求:(1)时间:三分钟;(2)有感情地朗读;(3)适当批注。 2.读一读感动你的句子,说一说感动你的理由。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细致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体会深沉无私的母爱。并指导学生读出 真情。 3.儿子又是怎样来表达对母亲的这一片深切怀念之情的?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怀念: (1)母亲细小的动作,细微的神情,只言片语,都使作者记忆犹新。 (2)最后一个自然段: ①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②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描写那些菊花?(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③请试着把“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说完整。着重抓住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对于菊花的理解,来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从菊花在“秋风 中正开得烂漫”,可以看出“我”已经驱走了心头的阴霾,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这正体现了母 爱的伟大;写菊花的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正象征了母亲对子女的那种纯洁高尚、深沉无私、感人 至深的母爱。借景抒情是指让感情依附于一定的景物,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它能使情和景互相感 应,互相交融。 四、深化主旨 拓展交流 1.(幻灯出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请同学理解句意。 理解要点:感叹人子想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而无以言孝。告诫天下的儿女们,抓紧父母 健在的光阴,及时尽孝,哪怕是一句体贴的言语、一个关爱的眼神。 2.“母亲走了,带着对子女深深地挂念;母亲走了,遗留给儿子永无偿还的心情。”联系你的生活 实际,回忆你的父母为你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你又打算怎么回报 他们呢? 附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语段,读一读,背一背。 2.推荐阅读: 毕淑敏《孝心无价》。 6 散 步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方法 以“先学后教”的思想理念为指导,采用 “自读品悟——诱导点拨——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 方法。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和品读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抓住关键语句精读 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品味文章的美感,体悟文章意旨。教师适时点拨,并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入新课 亲情是甘泉,给我们干枯的心灵以滋润;家庭是港湾,为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 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 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检查字词 1.介绍作者 这一环节可采用课前预习的方式让学生搜集资料,自主学习,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 2.字词识记 嫩(nèn)芽  霎(shà)时   拆(chāi)散   熬(áo)过 分歧(qí) 水波粼粼(lín)   委屈     各得其所 3.明确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两分钟速读课文,快速抢答: (1)散步的季节? (2)散步的地点? (3)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4)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提示:要想把事情概括清楚,就要留意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语 言也要尽量简洁一些。 2.据抢答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入境 把握主旨 1.听读课文,进入情境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静静地倾听文章的配乐朗诵,一边在脑海中浮现文章所写的情境画面,让 我们跟着莫怀戚一家作一次愉悦的心灵旅行。 学生回答: 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啊! 一家人相亲相爱、理解谦让,他们在阳光下、田野间的散步是一幅最动人的画面。 这才是天下最浪漫的事! 文章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尊老爱幼的赞歌!2.再读课文,点评人物 那么,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赏的人是谁呢?请用“我最欣赏________,因为,从文中________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________的人。”的句式回答。(投影出示) 学生各抒己见,各赞所爱: “我”——孝顺、体贴、温和、稳重(板书:“我”——孝顺、体贴、温和、稳重)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 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 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C:“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中的“慢慢地、 稳稳地、仔细这几个词语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写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对母亲的体贴关心,惟恐母亲有 闪失。 母亲——温和慈爱(板书:母亲——温和慈爱)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媳妇、孙子造成麻烦,怕拖累他们,所以 宁愿一个人在家。“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写出母亲对我的信任。 B:“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动词“摸摸”足以看出母亲对小孙子的疼爱,为了孙子, 母亲放弃了走大路的想法。“还是走小路吧”说明母亲理解孙子的心思,决定自己克服困难,满足小孙 子的心愿,彰显了人类生命的真谛——对幼小生命的保护,体现出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 儿子——聪明伶俐、善于观察(板书:儿子——聪明伶俐、善于观察)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妻子——温柔贤惠(板书: 妻子——温柔贤惠)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 【老师小结】幸福的家庭,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无论写谁,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真挚的情感:母 子情、 夫妻情、祖孙情、婆媳情……归纳为一个词就是“相亲相爱”或“互敬互爱”。 3.水到渠成,把握主旨 感知了文章内容,又分析了人物形象,现在,你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了吗? 学生概括: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 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板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4.写法探妙,可资借鉴 一次平常的散步,一点小小的波折,要是你,会把这事写入文章吗? 明确:这是一件小事,却折射出人性中最闪光的地方,“以小见大”(板书:“小”“大”)地开掘 出颂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深意。这种以小事情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四、美点寻踪 品味语言 “好马配好鞍”,好文章除了有好主题,还须有好的语言与之配合,才能珠联璧合。请找出你认为 最妙的一个词、最美的一句话、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品一品。如生动的景物描写;贴切的修辞; 特殊的句式;含义深刻的语句;精当的用词……(投影出示) 1.学生寻找、思考、圈点、勾画、批注。 2.学生畅所欲言。 (1)写景的句子 A:第四自然段“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 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分析】这段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 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 B:第七自然段“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 鱼塘。” 【分析】这句描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 望的内心世界, 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 (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师生适时点评)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 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分析】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 现。“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由此 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分析】比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 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分析】语言精美,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4)精当的用词 如“熬”“铺”“慢慢地”“稳稳地”等。 (5)含义深刻的语句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分析】“我”和妻子都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母亲代表过去,对她要尊重珍惜;儿子代 表未来,对他要呵护珍爱。对家庭来说,他们确实几乎就是全部。作者如此形容十分贴切,深切地抒发 了我和妻子对生活的使命感。 小结:文章的语言优美,耐人寻味,我们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样的语言,不需要太多华 丽的辞藻,要的只是一份朴实自然,一份真情的流露。 五、拓展延伸 音乐升华 1.自省吾身 想想看,在家庭生活中,你与父母有过分歧吗?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学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以 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该怎样做?(投影出示) 2.抒写亲情 爱要说出口,现在你也许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段 50 字以内的温 馨小语,回家后深情地向你的亲人诉说;也可以写到贺卡上,在他们生日时给他们一份真挚的祝福。 3.真诚行动 爱要说出口,更要有行动。回家常为父母、家人做点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相信你能做 到!(投影出示) 4.教师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 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投影出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衷心祝愿大家家庭美满,阖家幸福!最后就让我们在这首《让爱住我家》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附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抓住你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一篇短文,抒写一下你与家人间的浓浓亲情。7 *散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金色花 导入新课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 后,2~3 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 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 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等。曾获 1913 年诺贝尔文学 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 检查生 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 歌的意境。)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 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 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 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 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 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呢?(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 着母爱。)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提出共性问题。 (1)“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是怎样表现的? (2)“我”为什么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着什么? (3)“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4)“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体验反思 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感 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 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新奇和美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 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准备比赛。 荷叶·母亲 导入新课 课间播放《幸福拍手歌》 师: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学生发言) 师:那你们认为怎样的人才是幸福的呢?(学生发言) 师:感谢同学们这一份份真实的告白。其实老师觉得,幸福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幸福其 实很简单。我认为一个容易被感动又能使别人感动的人,她也是幸福的人。因此,我认为著名的作家冰 心,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她的文章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让人倍觉人生的温馨。 幻灯片显示:巴金说:我们喜欢她,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 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冰心去寻找一份感动,也做一个幸福的人。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作者感动于一个怎样的画面? 明确:一片大荷叶慢慢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为红莲遮拦了风雨。(显示图片) 2.同学们能否找到文中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呢?(引导学生寻找段落 6、7) 二、品析语言1.同学们,结合刚才这两段文字,你认为该给这幅画起一个什么题目才合适呢?说说理由。 荷叶护莲图、荷叶遮莲图、荷叶爱莲图 师:老师觉得这个“遮”字似乎平淡了些,有没有比“遮”字更有感情的?学生说理由时,追问: 你觉得这两段中的哪些词句能体现这个“护”字所蕴含的感情呢? 2.品析重点字词:慢慢的,倾侧,覆盖,勇敢慈怜(结合朗诵指导) 3.有感情地齐读 6、7 自然段。 师:这一朵红莲正在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这画面不仅让作者感动,也深深触动了我 们的心弦。同学们也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荫蔽,那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回答——花 瓣凋零、枯萎) 师:对啊,同学们想象中的红莲就好像文中写到的那朵谢了的白莲。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白莲的 句子。同学们认为这几个句子应该怎么读呢? 师:至于那朵白莲,作者并未交代是怎么谢的,你能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作一下猜想吗?简述猜想 的依据。 师:请以“夜雨中的白莲,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向白莲倾诉一下你的感慨。 师:看来与白莲相比,那一朵红莲是幸福的!其实仔细看来,它们都处于同样的环境之下,都遭受 了风雨的侵袭。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风雨的语句。 三、提炼主旨 在大自然的风雨中,那一朵白莲早早凋谢了,而这一朵红莲因有了荷叶的荫蔽必将开得愈加灿烂。 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实际,说说这场暴雨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人生的风雨——挫折、困难。 师:是啊,我们的人生也会遇到许多风雨,那么你会是风雨中的那一朵红莲还是那一朵白莲呢?为 什么? 明确:红莲——因为有母亲的时刻关怀和安慰。 师:是啊,如果我们是那一朵红莲,那母亲就是那一片为我们荫蔽人生风雨的荷叶!作者感动于这 一幅画面,更感动于这一份伟大的母爱。由此,作者道出了发自肺腑的感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满怀 感情地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四、抒写感动 在作者冰心的笔下,我们寻找到了一份母爱带来的感动。其实,感动是无处不在的。楼下的树悄然 绽放了一树的芬芳,夜晚月亮撒下淡青色的光,都可能会令我们感动。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 笔,写下心中的那一份感动。 五、课堂小结 感动,无处不在。学会感动,是生活所需。老师始终认为一个容易被母亲感动又能使母亲感动的人, 便是一个幸福的人。而我们没有理由不做这样的人。愿同学们都能成为幸福的人!播放《妈妈的吻》,在音乐声中结束该课。 附板书设计:     8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 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 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 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学过程 咏 雪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得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 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 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 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 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中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的相关简介。 多媒体显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 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 8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 36 门。《咏 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诵读文本 复述故事 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 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难句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军/王凝之/妻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要求:沉醉其中读出韵味。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 班交流复述。 要求:①要有时间、地点、人物。②讲清事情发生的缘由——经过——结果。 四、疏通大意 品析佳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 默读贵在边读边思考,要求学生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 而”“欣然”“拟”“未若”等,然后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 教师精讲点拨。(教 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1)各组提问。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明确】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 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的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 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 “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 “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 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 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 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 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而“撒盐” 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 句,如韩愈的《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想象背诵法背诵课文。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二、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因此学习文言文 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理解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记硬背,而应讲求方法, 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结合投影想象画面背诵文章。 附板书设计: 咏雪{交代背景 叙述咏雪 补述身份}欣赏谢道韫的聪明才气 布置作业 1.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咏雪句并写出理由。 2.整理你在本课上学到的文言文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利用学到的方法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提出自己不清楚的问 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激趣导入1.“诚信”和“礼貌”是我们在生活中常提及的两个词,是否有同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它 们的认识理解呢? 2.总结学生发言,由此导入新课: 是的,几千年来“人无信而不立”、童叟无欺的故事不断地熏陶着我们。老祖宗们反复地告诫我们, 诚于中必信于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得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也就是我们必须讲诚信。 当然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还得讲礼貌,因为这样更能使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为自己赢得别人的信 任。还记得歌德曾说过的话吗?——“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礼貌待人对于个人 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体现,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信”“礼”相关的文 言文。 二、课文初读 培养语感 文章的内容是怎样的呢?相信大家一定都很好奇,不过,我们先不急,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语 感为幻灯片上的无标点文言文划分句读,标注标点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可同桌相互讨论交流) 三、朗读课文 疏通文意 1.请学生朗读有标点的课文内容,掌握字词音。 2.教师点拨指导重要字词句并联系相关成语: (1)特殊字音: 尊君在不(fǒu,通“否”) (2)特殊词义: 期(约定)日中 ——(成语)不期而遇 下车引(拉)之 ——(成语)引而不发 入门不顾(回头看) ——(成语)顾影自怜 相委(丢下、舍弃)而去(离开) ——(成语)委肉虎蹊 去危就安 (3)不同称谓: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君、尊君: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3.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解自主翻译课文。(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4.朗读表演,进入语境,熟悉课文。 请学生根据语境进行对话表演,注意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及话语背后的心理变化。 元方:面对无礼的友人,他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友人:面对幼小的孩童,他恶语相向,但终因失信失礼而自感惭愧。 四、深入思考 合作探究 幻灯片中显示了几个问题,下面请大家先自己动动脑筋,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1.本文提到了几个人?写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怎样的呢? 提示:人物:三人(陈太丘、太丘之友、陈元方) 起因:①期日中,过中不至 ——说明不守信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到后不见太丘,这是客人“发怒”的原因 ③门外戏 ——因此与客相遇,这是对话的由来,同时交代了地点 经过: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属于信息交流性质,作 铺垫用。 ②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 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结果:①客人下车引之——表示认错 ②元方入门不顾 2.我们常说晚辈必须尊敬长辈,彬彬有礼,那么你觉得结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元方 的言谈举止中可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提示:元方当时才七岁,那么对于他的这样的行为,我们也不必过于求全责备。 文章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明事懂礼、孝顺父亲、大方正直的孩子。 3.对“友人”这个人物,你是如何评价的?(仍请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 提示:(应多角度看问题)尽管他有无信无礼的一面,不过他还是知错能改的,不然就不会做出“下 车引之”这样的举动了。 4.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 五、主动质疑 学有所得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学习中的困惑。老师可先请其他同学帮助 解答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稍作点拨或总结。 六、拓展延伸 提高能力 多媒体播放反映校园生活的一段小录像或一些照片,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正误,从而学会在生 活中运用“信”与“礼”来正确地待人接物。 教师提示: 正确的待人接物方式须注意以下几点:(1)说话时态度要诚恳和气,语言要文明得体。 (2)要能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3)要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 七、课堂小结 感悟导行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恶语伤人六月寒”,粗鲁无礼的话语会伤害他人的情感和自尊, 使人听后感觉像严冬一样寒冷。所以讲礼貌还要注意说话时态度要诚恳和气,语言要文明得体,记住“尊 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不论对方身份地位如何,不论对方与自己的亲疏关系如何,都要能做到彬彬有 礼,否则,就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 当然,课文还教会了我们“诚信”。这对相隔千年后的今天,是十分有用的。联系生活,生活中我 们一不小心就容易买到假冒伪劣商品,这就是产家或卖家不讲诚信,带给我们的烦恼;从大处看,我国 已加入了世贸,我们必须遵守商业规则,而这商业规则的基础便正是“诚信”;从远处看,同学们是新 世纪的一代,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做一个现代人、世界人,是时代、社会的要求。在此,老师想借这篇 文言文把“诚信”二字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能把此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与人相交往, 自己首先保持诚信;朋友之间,彼此以诚信相待,同心相知,彼此信任。 附板书设计: 陈太丘 与友期行Error!诚实守信 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古代聪慧少年的故事。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此文。 3.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描述百草园的部分,掌握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难点是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对部分内容的理解以及对难解词语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查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凿(záo)   畦(qí)   吓(xià)   罕(hǎn)    系(jì) 霄(xiāo) 蝥(máo) 窍(qiào) 敛(liǎn) 觅(mì) 秕(bǐ) 躁(zào) 嗬(hē) 恭(gōng) 荚(jiá) 椹(shèn) 蛉(líng) 络(luò) 髓(suǐ) 筛(shāi) 塾(shú) 蟋(xī) 蟀(shuài) 蜕(tuì) 橘(jú) 柚(yòu) 寇(kòu) 倜(tì) 傥(tǎng) 叵(pǒ) 噫(yī) 豁(huò) (豁(huō 豁口))  攒(cuán)(攒(zǎn 攒钱)) 宿(sù)(宿(xiǔ 半宿) 宿(xiù 星宿)) 拗(ǎo)(拗(ǎo 拗断) 拗(ào 拗口) 拗(niù 执拗)) 2.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确凿:确实。    菜畦:菜地。 长吟:长声鸣叫。 云霄:极高的天空。 缠络:缠绕。 倜傥:洒脱大方。 陌生:生疏;不熟悉。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觅食:寻找食物。 总而言之:综合上面所说的内容。 答礼:还礼。 方正:行为、品性正直无邪。 渊博:(学识)精深广博。 毕竟:终归,到底。 同窗:同在一个窗下念书的人。 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文中是秘密的意思。 陆续:表示动作行为先先后后、断断续续。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好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 3.作品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鲁迅在生活中辗转流 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 寻一点“闲静”,寄托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4.题目简介。 百草园在浙江省绍兴城内新台门后,是台门内十多户人家共有的后园。1919 年百草园和新台门屋 子卖给了姓朱的人家,从此百草园面貌大变,井也被填掉了。只有 “短短的泥墙根”还保持原样。 三味书屋,在浙江省绍兴城内新台门鲁迅故居东边不远,是清末秀才寿怀鉴(字镜吾)的寓所内第三 间房,用为书塾。“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 余。意思是劝勉学者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后来寿镜吾先生的祖父把“三余”改为“三味”。“三 味”的意思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zhuàn),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鲁迅先生 12 岁到 三味书屋读书,中途曾有中断,首尾共 6 年。 二、课文导入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很少烦恼,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 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 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听课文录音提问 1.提问: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并归纳: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 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 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讨论并归纳: (1)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2)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 完。(3)过渡段:第 9 自然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 3.提问:第 1 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讨论并归纳:第一段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 我的乐园”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 “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 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4.提问: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朗读第 2 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讨论并归纳:(老师提示引导并归纳) (1)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让 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2)形、声、色、味俱全,春、 夏、秋景皆备。 (让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 形:肥胖、高大、拥肿、小球。声:长吟、弹琴 色:碧 绿、紫红和蜂的“黄”。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椹、菜花。 夏景:鸣蝉。 秋景:蟋蟀的叫声。(3) 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 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低写动物;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 (4)从修辞手法的 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 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确是儿童的乐 园。 (二)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写景的妙处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第一部分 1.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的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可让学生简要复述和评论这个故事。 2.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讨论并归纳: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 情趣。 3.第 7 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冬天的百草园。 4.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 捕鸟。 5.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讨论并归纳: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 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 的无穷乐趣。 二、小结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 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三、阅读课文过渡段和三味书屋部分 1.学生齐读过渡段。 2.问:“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 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3.问:“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 了作者什么心理? 讨论并归纳: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4.问: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问:第二部分一开始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讨论并归纳:先生很“和蔼”,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6.问: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讨论并归纳: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 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至于这种态度是 否正确,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学生没提出也可不讨论。) 7.问:“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 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8.问:你认为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有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味? 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合理就行。主要让学生理解把握课文内容。 9.问:从作者的记叙和描写中,你觉得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讨论,有理就行。 10.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文章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 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四、小结 全文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 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乐的生活。 五、课外拓展 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 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 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学生自由发挥即可。 10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目标 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理解、感悟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4.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以及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体会并能分析出海伦成功的因素。 3.揣摩文中重要语句,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 4.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然 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 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 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海伦·凯勒(1880 年 6 月 27 日-1968 年 6 月 1 日),著名的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 家。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99 年 6 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 夫女子学院。1968 年 6 月 1 日逝世,享年 88 岁,却有 87 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 她先后完成了 14 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她致 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 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 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的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 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 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2.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感慨( kǎi )   搓捻( niǎn )   绽( zhàn )开   争执( zhí ) 惭愧( kuì ) 奥( ào )秘 拼凑( còu ) 企( qǐ )盼 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现在 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截然不同: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截,割断。 恍然大悟:形容人对某事情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朗。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油然,自然而然地。 (2)梳理文章的基本脉络。 第一部分(第 1 段):概述莎莉文老师在“我”一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第 2-13 段):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育情况。 (3)整体感知文章中心。 这篇课文真实地记叙了作者受教于莎莉文老师的几件事,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以及 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求知的热切希望和那种艰辛却愉快的生活感受。 二、深入情节  梳理思路 1.第 9 段写“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摔坏了布娃娃,“我”大发脾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整天仍处于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不能领悟“爱”的真谛。 2.莎莉文老师用什么方法教会了海伦“水”这个单词?学会“水”这个单词对海伦来说有什么意 义? 莎莉文老师让海伦接触事物的同时,强化这一实物的概念,就是这个词唤醒了海伦的灵魂,使海伦 感受到光明、快乐和自由。 3.为什么文章的标题为《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的深刻的含义是什么?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 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 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2)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 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这个词表 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三、语言品析  分析人物 (一)走进人物 1.在文章所叙述的事件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从文章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知道,莎莉文与海伦的初次接触,首先让“海伦”感受到的是关爱。这里, 我们初步懂得了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和良苦用心。送给海伦布娃娃,真是巧妙极了,既是老师对小海 伦的爱心表达,更是用来启迪小海伦智慧的“道具”。 小结:概括莎莉文老师的形象: 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 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 艺术家。 2.海伦·凯勒的成功离不开老师的教诲,但她本人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请再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作者本人语言、心理和动作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 (1)海伦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也无法用自己的嘴说出 自己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心愿。“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2)但她毕竟是一个求知欲极强、悟性极高、感情丰富的孩子。“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3)在学习过程中,她不单是用触觉感知着事物,更是用心灵体验着事物。这样,她能在求知中获 得一种幸福的体验。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当掌握了语言的钥匙之后,她急于运用,历尽艰辛,“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可 以说,她虽是一位盲人,但她的心灵比常人敏感且丰富,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小结:作者的性格品质特征——一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 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与她的主观努力分不开。 3.文中有一句话指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人生影响,请找出这句话。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二)走进语言 1.“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这句话中的“搓捻”“抚 弄”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里运用了两个动词“搓捻”“抚弄”,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我在等待莎莉文老师到来时 紧张、急切的心理。 2.“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这句话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比作大雾中的航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受教育 之前苦闷、彷徨的心理。 3.结合上下文思考:“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握住”“紧紧地抱”,这些动作彰显了莎莉文老师的爱,莎莉文老师初次 见面的拥抱给了“我”爱的启示。 四、课堂小结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展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愉快的生活经历,真诚地表 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11 《论语》十二章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能背诵课文。 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导入新课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在华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他 们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结晶, 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论语》,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接受一次儒家文化精髓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及要求: 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3.结合注释自学课文,分析本文所选每则的内涵。 本文共十二则: 第一则:主要讲学习方法、态度及做人要有修养。 第二则:讲品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第三则: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引申为修德进学的阶段。 第四则:讲学习方法,说明“新知”来自“旧知”,体会、发现是关键。 第五则:强调了读书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交代学习方法。 第六则: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赞扬颜回这个“安贫乐道”的典型。 第七则:讲在学习上要有谦虚的态度。 第八则: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安贫乐道。 第九则:谈学习态度,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第十则:感叹时光的流逝。 第十一则:说明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 第十二则: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 二、研讨释疑 探究文意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题能不能互换位置? 不能。因为这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接着“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 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顺序,更好地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换后就破坏了这种顺序,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的这种高尚的品格。 2.“温故”与“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 这一则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这说 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 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 要独立思考了。 3.简要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具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奋好问、实事求是的 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学的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 中还有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在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怎样理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 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 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 思”。 5.颜回“不改其乐”中蕴含着什么道理? 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 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三、字斟句酌 名句品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品味】这句话强调“温故而知新”这一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新知识、 新体会、新发现,这种人可以做老师。因为他能够把领悟到的新知识传授给别人,别人自然地就把他当 成自己的老师了。可见,做老师的条件中,知新更为重要。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品味】这句话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读书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 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从而使我们领悟到:“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 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技法赏析 写作借鉴 1.简述本文的写作特点。 (1)语言凝练,思想深刻。本课的一些语句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如:不 耻下问、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 (2)口语化强,耐人寻味。此文采用了对话或摘言的形式,谈学习的方法、态度、道德修养。如: 谆谆教诲,滋润心田。 (3)《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十二则中,九则直录孔子的言论,第二则和第十二则记录孔子弟子的话。每则字数不多,仅三言五语,所记述的言论,直起直落,仅提出观点或提出结论, 并没有论据或论证。 2.本文的写作特点对我们的写作有哪些方面的借鉴? 本文几乎每一则都是格言,大多数还是警句,文中还出现了不少成语,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因此, 我们要深入体会,增加语言积累,提升文化底蕴,加强思想修养,为写作打下基础。 五、多元智能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请写出几个。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究。”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六、总结文本 感悟导行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 会,传统美德更是亟待发扬。今天,我们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今后,我们要将它作为指导 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让我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优秀的儒家文化陶冶着我们的情操,让我们秉 承先贤思想的精华,让传统美德蔚然成风,迎来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 附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学习方法——1、4、5、12 则 学习态度——7、9、10 则 修身做人——1、2、3、6、8、11 则}―→学习是为了 更好的做人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 2—3 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 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12 纪念白求恩 教学目标 1.通读感知全文主要内容,然后把握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 2.事实论据的论述和正反对比的作用。 3.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并理解这种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教学重难点 1.懂得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及议论文的要点。 2.掌握夹叙夹议、对比论证的写作方法。 3.掌握文章的层次,及文章语言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导入新课 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八路军伤员服务,不幸以身 殉职。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 恩》一文,我们就得到答案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 1938 年初 来到中国,1 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 年 10 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 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 1939 年 11 月 12 日在河北省唐县逝 世,终年 49 岁(文中“50 多岁”是当年毛泽东估计的,不准确)。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 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 12 月 21 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 这篇文章。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作者在文中高度赞 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 神,并对白求恩同志逝世表示沉痛悼念。 全文以说理为主,兼叙述和抒情,是纪念文章的典范之作。该文收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 2.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派遣( qiǎn )   狭隘( ài )   鄙( bǐ )视   冀(  jì ) 满腔热忱( chén )  拈( niān )轻怕重 以身殉( xùn )职 (2)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并思考,找出各段的重点句。 第一自然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 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 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第三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自然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二、深入文章 梳理思路 (一)深层探究 1.本文赞扬了白求恩的哪些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2.本文除了赞扬白求恩的精神,还有什么目的? 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3.课文第一段中这样评论道:“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 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前面写的是“两种精神”,后面只是说学习“这种精神”,两者 之间是否有矛盾? 这种精神实质上是统一的,国际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具体表现。 4.读课文二、三段,探讨以下问题。 (1)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用了什么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 褒贬分明。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 (2)第二、三段中运用了不少成语,有何好处? 成语言简意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5.研读课文最后一段,探讨以下问题。 (1)本段在叙述中表达了毛泽东同志什么样的感情? “只”表达了遗憾之情。“仅”表达了歉疚和痛惜的心情。又用沉痛的语气直抒自己对白求恩同志 逝世的悲痛心情,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2)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为什么单提“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这是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有这种精神,才有其他精神,这也是对三种精神的总结。 (3)作者在结尾用了什么句式来阐述学习白求恩的精神的意义?从哪些方面高度评价了白求恩? 排比句式。“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二)走进写法 1.找出文章记叙与议论的句子,然后细读议论的句子,思考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别? 记叙是为后面的议论服务的,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又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 求恩同志,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 ①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真实情景;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 证明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②详略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要详尽、具体、生动、突出中心;议论文中的记叙要简明、概括、扣 住论点。 2.作者是怎样引出中心论点的? 介绍完白求恩同志之后,用一个设问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引出要议论的道理,然后用“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 义的精神”概括了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揭示出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点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3.结合课文内容,列举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正反对比等),对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 主义精神,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首先,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提出并论证了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的动机”的论点。指出白求恩 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种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并号召“每一个 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其次,用对比的方法论证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对 技术“精益求精”,指出这是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毛泽东同志是从以 下两个方面来论证上述论点的:一个方面是他对待工作、同志和人民的态度。对工作,他是“极端的负 责任”,对同志对人民,他是“极端的热忱”。文中举出不少的人对工作拈轻怕重;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 清,漠不关心。而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态度则为人人所佩服,使大家受感动。另一个方面,是他对待职业 的态度。白求恩同志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是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可是有的人却为了自己的 名和利而“见异思迁”。通过两相对比,不仅映衬出白求恩的品质更加高贵,而且也帮助某些同志认识 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更好地向白求恩学习,克服自己的缺点、错误,搞好革命事业,证明白求恩同 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确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最后,从事实引出结论,说明我们只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可以变为 有利于人民的人。 (三)走进语言 1.结合文中的成语,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如“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里“冷冷清清”“漠 不关心”“麻木不仁”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连用,从情绪、态度、感觉等几个角度,形象而又充分地揭 露了“不少的人”的错误表现,与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形成了鲜明对比,语言极其简练。总之,文中运用的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2.双重否定句的运用,表现了“千锤百炼,一字不移”的语言特色。 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双重否定句 叙述了反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实例,比一般肯定句语意更强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文章末段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 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一个……的人” 排比短语有什么作用? “高尚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思想境界的崇高;“纯粹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思想品质的纯洁; “有道德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社会生活及其行动的准则和规范;“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指的是无 产阶级的高尚志趣;“有益于人民的人”,指的是共产主义战士的奋斗目的。从人格、品质、修养、志 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把“这点精神”表现得更具体,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这种真正共产主义战士 崇高精神的赞美,也寄托了对更多的共产主义新人的殷切希望,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从语言形式上 讲,这组排比短语一气呵成,语势贯通,加强了文章的逻辑力量。 4.朗读体会文末运用排比句式的好处。 这五个句子言之有序,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如赞美诗一般,以此收束全文,铿锵有力, 既热情赞美了共产主义者白求恩同志,又大大提高了人们学习的热情。朗读时五个句子语气要越来越高 昂,显示出激情。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 三、课堂总结 本文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运用对比的手法,既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崇高品质,又号召全党同志 学习白求恩的精神,语言朴实、准确、精练,感情真挚感人,极有号召力。今天,我们也可以从另外的 角度来阅读这篇文章,如乐于奉献、精益求精、富有爱心、勇于与困难斗争等。希望同学们学习白求恩 精神,做一个勇敢、坚强、奉献、负责的人。 13 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线索,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 2.细心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 3.抓住议论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导入新课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 成了流着奶和蜜的田园,今天,让我们走进《植树的牧羊人》,看看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让·乔诺(1895~1970), 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 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 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本文节选自《植树的男人》,《植树的男人》是他于 1953 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 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 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 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 生作出了贡献。这部作品在 1987 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 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 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2.整体感知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 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 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 二、深入文章 梳理思路 1.本文记叙了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 田园的故事。1913 年 6 月,“我”第一次到这里旅行,看到荒凉的景象,在“我”找水时,邂逅了牧羊 人,并在他的小屋留宿,知道了他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 路”,得知牧羊人改“牧羊”为“养蜂”,除橡树外还种了山毛榉、白桦树,“我”看到了溪水。1945 年 6 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里重新充满生气,变得富饶。 2.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 (1)叙事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极富感染力,字里行间含蓄着作者的深情;结构严谨,行文中 注意前后对比、照应。 (2)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 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3)夹叙夹议,叙议结合,首段的议论起到了总领全文,点题的作用,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结尾的议论既照应开文,又给主人公以高度评价,立意深远,使文章主题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给人 以深刻的启迪。 3.赏析下列句子。 (1)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 在处境非常困难时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2)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在坑里轻轻地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埋上泥 土。 运用动作描写,“轻轻地放”“仔细埋”生动传神地写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种树的认真,也含蓄 着“我”对“牧羊人”的敬佩。 4.“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这个句子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试分析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牧羊人”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生怕有一棵发不了芽,与下文种 橡子时的“轻轻地放”“仔细埋”相照应,也为下文橡树长大成林作了铺垫。 5.“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牧羊人”为什么不让我帮他呢? 不让我帮他挑选橡子,一是因为我是借宿的客人,是对我的关照,更主要的是怕我挑选的橡子不够 好,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三、课堂小结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 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最终会被改变。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复述故事,概括主旨,学习文章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 2.多角度理解故事蕴含的生活哲理。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 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入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学习跟不上;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 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 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让我们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 启示吧!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本文记叙的六要素时间 一个酷热的七月天 地点 费城 人物 “我”,五个男孩子,父亲 起因 天气闷热,厌倦了玩弹珠及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寻觅其他好 玩的事 经过 悬崖遇险 结果 走一步,再走一步→脱险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本文可以分四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起因(1~5)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第二部分:经过(6~17)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第三部分:结果(18~28)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第四部分:启示(29)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研讨释疑 探究主旨 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本文记叙“我”童年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脱险的事情,说明当我们面临 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把它分解开来,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 2.“我”与其他五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 “我”胆小、内向,其他五个孩子活泼、勇敢。 3.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走一步,再走一步”? 因为“我”从小比较胆小,父亲这样做是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教育“我”如何面对困难、战胜 困难。 4.从课文内容看,“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在文章中,它是父亲鼓励“我”走下悬崖的话语,是“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一步一步走 下悬崖的过程。 5.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一步一步 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大的困难。当然,关键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三、字斟句酌 文本品析 1.找出“我”爬下悬崖的具体动作以及刻画“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我”的心理变化。动作 心理 大哭 信心全无 挪、移 有了信心 照做 信心大增 爬 下 悬 崖 迈、踩、扑、抽噎 巨大的成就感 2.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中的“那一课”? “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 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 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 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四、总结文本 感悟导行 人在旅途,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不失自信,勇 往直前,那么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踩在脚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 的主旋律,“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附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请你发挥想象,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结局。挖掘思维潜力,张扬思维个性,续写故事。 15 诫子书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 有胆识的人。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问鼎逐鹿。请问,你最喜欢哪位英雄?为什么? (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 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 教师总结: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 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 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诸葛亮(181-234 ),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 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 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 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 年)在五 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这篇文章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 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 亮一生为国,为了蜀汉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2.文言文基础知识 重点词语解释: 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志:明确志向。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  淫慢:放纵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修养性情。 与:随同。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日:岁月。 去:消逝,逝去。 遂:于是,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3. 整体感知 (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学生听录音,完成下列任务:①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②注意词句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有自己解决不了的要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有在自己读的过程中觉得需要大家 特别注意的也要提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4)找学生个别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朗读节奏。其余学生认真听,作出点评。屏幕出示一 些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字的读音和节奏。 (5)学生齐读全文。 说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最好的方法之一。通过 范读、自由阅读、速读、指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来指导熟读,理解文章内容,理清结构。根据学生初步 阅读形成的印象,自主提出疑惑,有效地利用,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6)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课文,不必逐字逐句地翻译,能译出大意 即可。遇到困难可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然后找同学来说,教师注意指正错误或强调重点难点句的翻译。 (7)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的? 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诫惜时,有所为。 二、深入情节 梳理脉络 1.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找出这几个句子, 再次加以品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 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 诵。 (1)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3)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 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 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是否有关系? 明确: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 终保持宁静,不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三、语言品析 分析人物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 均可)吗? 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论据略。 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 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 开始。 四、课堂小结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 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 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16 猫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2.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导入新课 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能说说自己所喜爱的动物以及和他们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吗?猫是大 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 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 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郑振铎,1898 年 12 月 19 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 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 诂家。1919 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1932 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1949 年任全 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 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 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2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 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 三册。1958 年 10 月 17 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年仅 60 岁。 2.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污涩( sè )    诅骂( zǔ )    红绫( líng ) 怂恿( sǒng yǒng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虐待( nüè ) 蜷伏( quán ) 惩戒( chénɡ ) 怅然( chàng ):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 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 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 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二、深入情节 梳理思路 (一)深层探究 1.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并作分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写出小猫看到蝴蝶飞过也要捕捉的顽皮样子。)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 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 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2.体会作者一家对三只猫的不同感情以及猫亡失后作者的感情,找出文中具体表达的句子。 第一只猫:“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 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 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第二只猫:“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三妹常 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 树。”“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自此,我家好久 不养猫。” 第三只猫:“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 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 物。”“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 以一顿惩戒。”“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第一只猫“很活泼”,“我”看着三妹逗猫玩的融融泄泄的生活情景“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当 猫无故病死后“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并为之“酸辛”;当第二只“更有趣,更活泼”的猫在周围 邻居冷漠的观望中被那些“过路人”捉走后就“怅然”“愤恨”“诅骂”,在这段生活经历中展示了“我” 充满爱心,表现了人性中宽容、温馨、善良和光明的一面。然而在“芙蓉鸟事件”发生后的“我”,不 仅只凭主观猜测“妄下断语”,而且面对猫这个弱小、可怜的动物“怒气冲天”“拿木棒追打”“心里还 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人在动物面前恃强凌弱,充分暴露了人性中凶恶、冷酷、残暴和阴 暗的一面。不过,当“我”明白自己冤枉了这只丑猫后,良心受到了谴责。 3.说说为何“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 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课 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 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脊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 法补救的,所以“更难过得多”,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 “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 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 点。 (二)走进写法 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 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 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 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 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有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 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三、课堂小结 郑振铎先生的《猫》,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时, 一定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并让它超常发挥。这样,你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因为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 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同 学们,不论走到哪里,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 感人的养猫的故事就到这里了,它留给我们的思索是无穷的,不光是可怜的猫,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 可怜的人,他们不被人们所注意,他们是卑微的、弱小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去关心这个弱势群体,请 大家记住“生命是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视”! 17 *动物笑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字词。 2.感知作者专注忘我的科研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3.体味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语言的幽默风趣,注意体会这种幽默的效果。 2.学会使用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动物。 导入新课 “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浏览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幽默的 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 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 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 花妙笔之下,我们身边的鸭、鹅、狗、鸟、鱼的生活全都鲜活地呈现眼前,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研 究的严谨和趣味,同时也对动物的友情世界及相类似的人类行为本身,产生更深一层的了解,得到心同 此理之感,从而体会生命的真谛。 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是作者专门为一般读者和大众介绍动物行为的第一本通俗自然 科学著作,脍炙人口,风靡全球已近半个世纪了,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动物行为经典, 在这部动物行为 经典著作里,劳伦兹以优美而生动的笔触,详尽地描述了苍鹭、黄鹂、狗、鹦鹉、戴帽猿、鳟鱼、水鸭、 秃鹫、鹳鸟、鹰、燕雀、八哥、知更鸟、希腊龟、天鹅、鹌鹑、企鹅等上百种野生动物及家养动物的生 活与行为习性,趣味盎然,简直就是动物上台演的一个个小品,作者不过是扮演了摄影师而已。 2.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嗔( chēn )怪   凫( fú )    麝( shè )香鸭 神采奕奕( yì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怪诞( dàn )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大相径( jìng )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3.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做水鸭子的实验的经过和黄冠大鹦鹉“可可”的趣事,既有作者与水鸭子、大 鹦鹉相处的荒诞经历,又有大鹦鹉的“恶作剧”。 二、深入情节 梳理思路 1.本文语言文字幽默风趣,谈论了和动物有关的趣事,读了觉得很好笑。 2.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 作者怪诞的实验行为让人不易理解,可见作者的专业素养。 3.第十二自然段结尾运用了一个感叹,两个反问,反映出“我”此时怎样的心理? 吃惊、疑惑、兴奋。 4.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用得好的理由。 (1)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逗笑”是全文的文眼,全文写了令人好笑的趣事。 (2)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几个动词生动准确,写出了父亲的尴尬。 三、课堂小结 劳伦兹是动物行为学的先驱。《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他的第一部通俗科学著作,脍炙人口,风行全球已经近半个世纪。这本书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用生花妙笔向一般大众讲述动物故事。这得益于他细心的 观察和对动物的真挚感情。他认为要确切描写动物的故事,“你必须和活生生的动物建立亲密关系…… 如果你对动物没有爱心,不能把动物视为人类的近亲,就别想与动物建立互信的关系,就别想在研究方 面有什么重大收获。”正是凭着这种对自然生灵的敬意和同情,他和周围的动物们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 一起,真正融入他们的种群,甚至不惜为他的野生动物朋友作出巨大的牺牲,所以才能完全无需借助所 罗门王的魔戒,便能与动物心灵相通,倾听它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你可能也养过小动物,你曾 经有过这样与动物亲密无间的经历吗? 18 狼 教学目标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汇。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3.理解句意、文意。 4.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坏人时应勇于斗争、 善于斗争。 教学重难点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汇 。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3.理解句意、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狼》表面看是写狼,实际上是写像狼一样的人。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当然,对 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不是险些被它吃掉 吗?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户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 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蒲松龄(1640-1715),汉族 ,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鬼圣 。自称异 史氏。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人。 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他出身没落地主家 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 72 岁赴青州补为岁贡生。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 倒,后人用 8 个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书、著书、科考。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 40 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 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 491 篇,题材非常广泛, 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先生也 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2.文言文基础知识 重点实词: 惧:恐惧     从:跟从        故:原来(一样) 驱:追随,追赶 窘:处境困迫,为难 恐:恐怕 顾:看,视 瞑:闭上眼睛 暴:突然 毙:杀死     股:大腿     寐:睡觉 黠:狡猾     缀:连接、紧跟 弛:解除,卸下 一词多义: 止{止有剩骨   仅,只 一狼得骨止  停止    意{意暇甚   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想 敌{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盖以诱敌   敌方 前{恐前后受其敌  前面 狼不敢前  向前 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用作动词,挖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 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3.整体感知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故事情节。 本文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 二、深入情节 梳理思路 1.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狼的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 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狡诈阴险: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2.文章是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的?(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以课文例句加以分析)(1)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 有幻想,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 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 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 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持”五个动 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 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 果断出击,再获全胜。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3.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 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 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4.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还是狼?(让学生自由讨论,要求自己的观点必须在文中找 到根据。) (1)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 (2)行文。通过屠户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 (3)结尾。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 由此可知,屠户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户的机智勇 敢,更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 5.“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怎样 的启示?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恶、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 像狼一样的恶人就应该像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三、课堂小结 这篇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故事的语言简洁生动,主要 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 争。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明白: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 利。19 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标 1.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清故事情节。 3.了解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思想。 3.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学生可能说:郑渊洁、安徒生、 格林等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很有特色 的作品《皇帝的新装》。不过,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学习本文,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去学习,去分析。 整体感知 1.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边听边猜想。到了一个新情节的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可以先把 书合上,自己先试着想象,看自己的想象和作者的想象是否有差别。(肯定会有不同的想象,可让这些 学生谈谈自己的想象内容,老师可及时给予鼓励。) 2.播放本课录音。教师可指导学生边听边圈点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或与其他学习工具 解决。 3.指导学生在书上画出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段落,以便帮助理解文章线索,深入思 考童话思路。 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爱——织——看——穿——揭——议 本文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情节,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骗局中登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特征。 分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布置作业 1.写生字,理解词义。 2.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能正确读出语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对骗子的认识,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可贵品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指导学生探究性阅读 1.品味文章重点词语或语段。 (1)指导学生在文中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词语或语段,然后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对具体问题可能有争议,如找的重点语段不同、旁批的不够精确等等,教师注意引 导,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点拨与指导,促使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答案。 2.理解文章主题。 (小组交流,得出结论,语言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 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3.多侧面地评价骗子。 本文除了那个愚蠢的皇帝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骗子。他们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 的手段来骗皇帝?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因为皇帝爱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对骗子所说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装自然会感兴趣,所以骗子 看准了皇帝的心思,用织新衣来骗他,自然会行骗成功。 4.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可多角度多侧面地评价) 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梳理,得出结论: (1)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 好国家。 (2)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 (3)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 (4)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当作一 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人生的病态。 (5)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个人捞取钱财。 (6) 结合自身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5.文中的大臣、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请你就童话中小孩敢 于说真话谈谈作品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全班讨论,教师梳理,明确: 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不称职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老百姓或 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 现实生活中有类似情况。(可让学生设想一种不敢讲真话的情景:有学生可能会说到在老师面前不 敢讲真话的情景,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检查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以取得学生的认可与信任。) 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 说真话的问题。 课堂小结 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 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附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不脱离原文主题,大胆想象,为课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要求:1.大胆想象,勇于创新。2.书写规范、工整。3.字数 300 字左右。 20 天上的街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基调。 2.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3.体验人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导入新课 我们在夏夜乘凉的时候遥望满天星斗,星空总让我们感觉无比广阔和神秘,引发我们无数的遐想, 那里流传过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有我们所熟悉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一定想知道,牛郎织女正在天 上做些什么呢?就让我们跟着现代诗人郭沫若一起来遨游天上的街市。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作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卓越的政治活动家。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在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后,成为中国新诗 的奠基人。《天上的街市》选自他的代表诗集《星空》。 新诗是在五四前后,随着新文化运动发展、白话文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文体,与旧体诗相比,最主 要的特点是:(1)采用白话;(2)形式自由。 《天上的街市》写于 1921 年,当时的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五四”运动刚刚过去, 革命处于低潮,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诗人写下这首诗,想象了天上自由、 幸福、美好的环境,为的是表达他对理想世界迫切的向往。 2.整体感知 理清《天上的街市》思路。 第 1 节:从地上写到天上,再从天上写到地上。 第 2 节:写天上的街市。 第 3-4 节:写牛郎织女自由美满的生活。 二、合作交流 重点深研 1.作者所描述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 美丽、繁华富庶、商品琳琅满目。 2.诗人是怎样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的?它与传说中的故事有什么不同?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不自由的,他们受王母娘娘的专制统治。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 造了这个民间故事。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解放了,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骑着牛儿趟过天河,提着灯笼 在天街信步闲游,他们生活得自由、幸福、美满。 3.作者想象合理吗?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造? 合理。他是依据星象来想象的,因为淡淡的银河,看上去确实是浅浅的,也不很宽广。作者这样改 造是借想象牛郎织女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来反衬当时人间社会的痛苦,表达诗人对人民大众苦难的同 情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4.由现实写到理想,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 联想和想象。 所谓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 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如:从明星想到街灯,从街灯想到街市,这些是联想;而 想出天上有街市,就是一种创造,就是想象。 5.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和联想的? 诗人由夜晚地上的街灯,产生联想,自然地想到了天上的明星,街灯与明星都是点状发光体,有类 似之处。这样,巧妙地打开了一条从地上的街市到天上街市的通道,接着神驰天空,尽情地想象天上街 市的美景,再由街市想到天上的银河,并由银河想到两岸的牛郎织女,那闪光的流星,正是他们闲游时 用来照明的灯笼。这样幻想成真,环环相扣。 6.你能举出一些运用联想和想象的例子吗?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7.作者为什么会把天上写得这么美?把牛郎织女的故事改写得这么美好? 作者对当时军阀混战,黑暗如漆的现实十分不满,但在人间又无法找到光明、自由、幸福,只能借 助联想和想象,描绘出天街美好、自由的生活图景,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8.再读课文,着重体会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特别美? (1)第一节的“闪”“点”,写出明星和街灯各自的特点。 (2)第一节的两个比喻特别美。第一个比喻本体是“街灯”,喻体是“明星”;第二个比喻本体是“明 星”,喻体是“街灯”。这是一种回环往复的比喻,读起来特别美,而内容上从地上联想到天上。这两个 比喻构成了从地上写到天上的桥梁,写得天衣无缝。 (3)“定然”“定能够”等这些极其肯定的词语,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 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三、课堂小结 这首诗透露出对光明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后让我们深受鼓舞,同时更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幸 福生活。 21 *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导入新课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 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由一学生介绍什么是神话,并说说神话有哪些特点。 2.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 二、深入情节 梳理思路 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象的,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 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 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 没有了这种想象,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 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象力、创造意 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2.你也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3.女娲有什么特点?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 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 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 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 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 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实 的,是合乎现实生活情理的。 4.跳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 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 小人的欢呼跳跃等。 三、多元智能 拓展延伸 在我们中国,有女娲造人的美丽神话;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伊甸园里》。这两篇神 话都是想象的,你更喜欢哪一篇? 说说理由。提示: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此题目不要求统一的答案。教师不要把学生只限制在喜欢哪一篇 上,但是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传说,表现远古 时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这都属于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部分,而我们往往也 可以从阅读这类文章中得到新的感悟。 四、总结文本 感悟导行 正因有了作者大胆新奇想象的演绎与扩充,女娲造人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才充溢着生活气息,焕发 出迷人的色彩。人类感念造人神女娲,感念她带到人世间的爱与温情,现实中人在澄澈的心湖底有谁没 有珍存母亲勤劳、质朴的身影?愿这欢欣与愉悦如不断流淌的小溪,一路唱着欢歌前行。 附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造人的原因:寂寞荒凉,添点生气 造人的过程、方法{揉泥成团造人 挥藤洒泥造人 繁衍生存:男女配合 }勤劳 智慧 伟大 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阅读综合性学习中,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 22 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从中接受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 2.顺畅朗读,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2.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从字词读音、朗读节奏、语气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3.全班齐读课文,读后复述寓言故事内容。 4.总结寓言寓意。 (课文最后一句话) 二、抓住联系 深入体悟 1.找出课文中表现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语句,并演读 。 (想知道—问道—笑着问道—心想—问道;为什么先问宙斯和赫拉的?“自己的雕像”是看见?还 是特意找的?如果赫耳墨斯连雕像都没有会怎么样?“笑着问道”,笑背后的内心在想什么?) 2.多角度提炼寓言寓意。 先总结“《伊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得出道理的,在寓言的最后往往用一句精练 的话点明寓意”。但有些寓言后面的教训,现在看来则显得牵强,我们在阅读时,不妨只从寓言故事出 发,而不必用这些教训来理解故事,启发学生要多角度地从故事中总结道理。如: ①人要有自知之明, 清楚地认识自己。 ②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尽到自己的责任。③人的价值不是通过地位的高低决定的,而 是看一个人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④不被人重视的人不等于没有价值。 三、发挥想象 续写故事 寓意来源于故事,那如果故事的结尾不一样,那寓言的寓意会不会改变呢?思考:赫耳墨斯听说自 己的雕像只能“算添头,白送”后,内心是怎么想的?他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 想象,为这则寓言续写一个结尾,并思考寓意是否发生变化 。 四、总结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 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希望同学们走进寓言时能看到生动活泼的故事,离开时能带走更多 属于自己的体验。 蚊子和狮子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分角色朗读,朗读时请注意语气、带上动作,让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更好地熟悉寓言内容, 感知文中三种不同动物的形象。 二、抓住联系 深入体悟 1.请学生找出蚊子挑战狮子的语句并朗读。 “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 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2.品读上述几句话,分析蚊子形象。 蚊子说的话,每一句都蕴藏着它的智慧。首先公然挑衅,说“我不怕你”。读的时候读出蚊子的勇 敢,无畏。接着蚊子故意激怒狮子,挖苦,嘲笑,奚落狮子,等狮子急火攻心乱了阵脚的时候,蚊子更 加坚定地说“我比你强得多”,和第一句话形成呼应,同时进攻的势头更猛了。最后蚊子正面下战书公 然挑战。蚊子的话句句利落,无不显示出它的勇敢无畏和自信,而这个自信的背后是它的胸有成竹,准 备充分。因为它已经找到了战胜狮子的方法,抓住了狮子的弱点。 3.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进一步分析蚊子形象。 “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一往直前;“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4.从“蚊子挑战狮子并战胜它”这一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①面对强敌,应自信、勇敢,用智慧战胜它;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5.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面对得意洋洋、忘乎所以的蚊子,蜘蛛可能会说:“……”) 6.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听到蚊子临死前的叹息,蜘蛛可能又会说:“……”) 想象补充并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蚊子被蜘蛛消灭的原因。 7.蚊子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后却被蜘蛛吃掉,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①骄兵必败;②保持谦虚谨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发挥想象 续写故事 如果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地逃出来,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 历呢?请续编寓言故事并简要阐述理由。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故事情节改变了,人物形象也会随之改变,寓意 也就发生了改变。 四、小结 寓意:讽刺了那些取得一些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告 诉我们不要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应谨慎行事。 穿井得一人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此书以道家思想 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二十 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 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 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 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2.重点词语释义 溉汲:浇田、打水。 居:停留。     及:待,等到。 国人道之: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向、对。 使:使唤。  吾:我家。  对:回答。 不若:不如。  穿井:打井。穿,挖掘,开凿。 闻:第一个“闻”是“听到”的意思,第二个“闻”是“使知道”的意思。 令:派。 常一人居外: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 3.整体感知 《穿井得一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家人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 一个人。 二、合作交流 重点深研 1.《穿井得一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局,但最后也未点出寓意。全文共分 三层。 第一层:叙述宋国姓丁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用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 为“穿井得一人”。 第二层: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一直传到国君那里去。 第三层: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2.根据文意,你觉得宋国国君为何会对一个百姓家挖井的事情感兴趣? 因为从井中挖出人的事情是少有的、新奇的。而且全国上下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并议论。 3.从文章出现的人物的角度谈谈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思考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从“有闻 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 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从丁氏的角度来讲: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 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从宋君的角度来讲:无论什么事情一定要眼见为实,亲自打听 才可以下结论。 杞人忧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成语故事——杞人忧天(投影 出示)。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 便尊之为《冲虚真经》,且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子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的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其书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是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2.读准字音 杞( qǐ )人   躇( chú )步   跐( cǐ )蹈 舍( shì )然 中( zhònɡ )伤 3.重点词语释义 崩坠:崩塌陷落。   寄:依附。    若:你。 屈伸:(四肢)弯曲伸展。 星宿:星辰。 中伤:伤害,受伤。 躇步:踩踏。 舍然:释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耳:罢了。 晓:告知,开导。 亡:无,没有。 当:可能。 四虚:__四方。 积块:聚积的土块。 积气:聚积的气体。 废寝食:__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4.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作者不以这两种人为然。他的原意是要提 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后来,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形 容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 二、合作交流 重点深研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忧到“废寝食”。后“舍然大喜”。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伤害人。这句 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三、课堂小结 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 “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寓言 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 神、耐心开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资料: 37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