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提示卡的特点和用途。
2、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有创意的提示卡。
3、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守纪的良好品质。
2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各种提示卡的材料,收集的提示卡资料,不同场景图片等。
学生用具:美术工具和材料,收集的提示卡。
3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提示卡的特点,掌握制作提示卡的方法和步骤。
2.恰当地运用材料,制作提示卡。
教学难点
巧妙地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出新颖的提示卡。
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一、引导阶段:
创设情境:老师进教室时,从教室地上捡了一片垃圾,教师问:同学们,老师对什么不满意,看到这
样的情景,你会怎么办?你想对这个小朋友说什么?引出课题:给您提个醒儿。
活动 2【活动】二、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请学生观察想提示语。
2.小组内部交流课前收集的提示卡资料。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用途。
3.进一步了解提示卡的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特点。提示卡的主要组成要素:警示语、版
面、图案、基座等。提示卡的颜色不应太复杂,但对比要强烈,突出警示语。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提示卡的构成要素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警示语要简洁、精炼、明确、醒目。提示卡的图案要能体现警示语的内容,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4.在此开展小组交流,让学生把自己觉得独特的提示卡选出来,说说它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对自己有
什么启发。
5.教师示范制作,说说自己的构思,并把自己的构思表现出来,在示范的过程中,把不同的材料进行
对比,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选取制作提示卡的各个部分。如基座可以选择比较厚的材料(木板、厚
纸盒等),增强基座的稳定性。
活动 3【活动】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请有创意的学生简述创作心得。
活动 4【作业】四、收拾与整理阶段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