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课 会“走”的玩具 小学美术 人教 2011 课标版
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走的简易玩具,培养学生由平面到立体
的形象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 学情分析
3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一次性纸杯制作一件会走的玩具。
教学难点:创作一件会走的、形象又新颖的玩具。
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 1【讲授】会“走”的玩具
教具学具:
一次性纸杯、彩色纸、剪刀、双面胶、水彩笔等。教师准备几个已经装饰好的玩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剪的基础练习:用最快的速度剪出 2 个一样大小的圆。(检查学生能否正确使用剪刀,
并复习对称剪)
2、贴的基础练习:把 2 个剪好的圆用双面胶完全重叠粘住。(检查学生能否正确使用双面
胶)
3、形象思维练习:把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的。(拓展学生思维)
二、讲授新课:1、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礼物,想看看吗?是什么呢?(玩具)
这些玩具怎么玩呢?(师转动发条,让各种不同的玩具走动起来)
提问:同学们想想,这些玩具为什么能走呢?
学生:因为这些玩具有轮子等,同时还要有动力或外力的作用。
2、欣赏:师课件出示多种玩具图片。除了刚才老师带来的这些玩具,你还知道哪些会走的
玩具呢?是啊,同学们懂得真多,知识面特别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会走的玩具”。
板书课题:会走的玩具
3、新授:
(1)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什么玩具吗?(课件播放旧知识:会转的玩具、会爬的玩具等)
这些玩具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转、爬(师边比划“转”“爬”的动作)
(2)那今天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让玩具“走”啊?
师出示一个纸杯:看老师手上的纸杯,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走起来吗?(课件出现纸杯,出
现剪椭圆的纸杯,这时,师拿剪刀在纸杯上比划)
(3)设疑:纸杯要怎么剪出这个洞呢?是的,把纸杯轻轻捏,剪开一条缝,再把剪刀伸进
去剪开。(怎么剪?剪多大合适?)哦,原来秘密是这样的,然后,借助手指使它走起来
(师示范竖走)。
(4)学生练习剪纸杯的洞,计时 1 分钟。
(5)引导另一种走法:我们能不能让它躺着走?(示范竖走、横走)
4、引导学生欣赏会走的玩具:
(1)如何把会走的纸杯变成会走的漂亮的玩具?
师:现在我手上这个玩具看看吗?(出示空纸杯和螃蟹进行对比)
(2)教师示范制作一只螃蟹。(对称剪出眼睛、脚、蝴蝶结等)
(3)教师出示教具——长颈鹿和奶牛。怎样设计会走的玩具的外形的?它用了什么材料什
么方法装饰?(彩色卡纸和彩色纸的不同用法、剪贴添加、绘画、点线面装饰、色彩搭配)5、教师小结会走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1)课件演示——纸杯变一变。(青蛙)
(2)提示:用“对称剪”的办法剪出两个一样大小的形状。
6、小结制作步骤:
a、想好构思:做什么?
b、选择合适的色彩卡纸,剪出各部分。(注意色彩搭配)
c、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多利用对称剪)
d、将玩具进行装饰。
e、行走。
7、欣赏课本和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三、作业要求:
用纸杯制作一个会走的玩具。制作要求:
1、会走、走得稳★★★
2、造型简洁、形象生动★★★★
3、色彩鲜艳、美观★★★★★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展示评价:你最喜欢哪一个玩具?为什么?主要从造型、色彩、创意来评价。
六、总结拓展:
同学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玩具陪伴的快乐童年。这节课,我们体验了、只是通过剪、贴、画
等最基本的装饰方法,把一个很普通的纸杯变成了会走的动物或者植物玩具。看看我相信同
学们多开动脑筋,课后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一定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七、收拾学具,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