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备课素材整理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备课素材整理

ID:106109

大小:3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8-0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梅花魂》词句解析 词句解析: ⑴对句子的理解: ①梅花魂: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梅花魂。这里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 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 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②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 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 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 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 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 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 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情弦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 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 送别时泪眼蒙眬。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 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 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③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 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 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 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一大段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 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 灵魂,有骨气。 “秉性”是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⑶对词语的理解: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形容花耐寒而艳丽。幽芳,形容香味清淡而芬芳。 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 不甚在意:不太在意。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大抵:大多;大都。 愈……愈……:表示程度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相当于“越……越……”。 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 折节:屈服。 隆冬:冬季最冷的时候;深冬。 无所谓:谈不上,说不上。 眷恋:怀念,留恋。 《梅花魂》教法建议 1.本课是略读课文: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除了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外,还 应力求使学生在下列几方面有所感悟。 一是要让学生弄清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而且每当读到“独 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句子,就流下眼泪。要让学生懂得,唐 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外祖父常常教“我”读这些诗词,目的是使“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借教读这些 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每当读“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些诗 句,就勾起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无限思念,漂泊他乡的浓浓愁绪,就不由得流下了 眼泪。 二是要弄清外祖父爱梅花、送梅花图和爱祖国之间的关系。可着重引导学生通过 读外祖父关于梅花的一段话懂得,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因此,他把梅花看得比什么都珍贵。可见,外祖父爱梅花,实际上反映了他对祖 国的爱。 2.课文中引用的一些唐诗、宋词,有的表现了思乡之情,有的表现了浓重的愁 绪。教学时只要让学生大体理解即可,不必作过多讲解。如果学生有兴趣,可把 原诗词抄录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读。 3.本课语句含蓄,感情深沉,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以便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课文简说 课文简说: 梅花寒霜傲放,为人们赋予了坚强的品格,为人们所赞颂,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 屈的精神象征。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 祖父的回忆。梅花年年开,“我”的记忆之门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开,而这梅花 引发的回忆都跟外祖父有关。 梅花与外祖父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外祖父爱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 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 另外,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 是中国心。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有的 直接表达这种感情,如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 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有的间接地表达这种感情,如,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 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 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 方式。 《梅花魂》写作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 其一是用拟人手法,托物言志: 用拟人手法,使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本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贵品质,体现了 作者对这种高贵品质的追求。 其二是采用了倒叙方式,这样便造成了悬念,加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 其三是首尾呼应: 开头写看见梅花,闻到梅花的幽芳,总是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 父”;结尾写每次看到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的手绢,就想到“身在异国的华 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样首尾呼应,突出了老华侨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重点难点疑点精析 1.《梅花魂》是阅读课文,讲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生喜爱梅花,反映 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这种思想感情主要体现在 五件事情上: 第一件事是老人常常教小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件事是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珍惜,小孙女不小心在墨梅图上留了个脏手 印,慈祥的外祖父竟大发一顿脾气。在外祖父心中,梅花是最干净最纯洁的,它 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 第三件事是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一直思念着祖国的外祖父不能回 国,他非常难过,竟“‘呜呜呜’地哭起来”,这充分表达了他思念祖国的深情。 第四件事是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外祖父把这幅图送给外孙女,就是让她学习梅花的精神。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第五件事是在外孙女回国那天,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这充分表达了他对祖国一往情深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这篇课文,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课文开头形容梅花“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质。 课文中还写到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些 都写出了梅花的高尚品格。在课文中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 就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 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是记叙文照应方法之一,也就是在文章开头设置交待或伏笔, 在文章结尾处照应。从形式上看,头尾照应,一气呵成,达到了笔墨畅通,开合 自由的艺术效果。课文开头看到梅花就想到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结尾看到梅花画、 梅花巾又想到了在异国的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这样就把事情交待清楚了,也突 出了文章中心。 4.文章语言精炼,感情充沛,要有感情地朗读: 特别是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这一段话意思含蓄,感情深刻,要重 点朗读,加深理解。 5.学习课文中重点语句: ⑴外祖父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解析:“清白”,干净。“玷污”,弄脏。在外祖父心中,梅花是最干净最纯洁 的,它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 ⑵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解析:“愈”字的叠用,表示随着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的程度越来越深。这句是说 不管环境怎样恶劣,遇到怎样的磨难,受到怎样的期凌、迫害,都要有梅花的品 格,中华民族的骨气,不低头、不屈服,顶天立地,这就是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梅花相关知识 【梅的特性】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少有灌木。高可达5~6米。 树冠开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枝端尖,绿色,无毛。叶宽卵形或 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在沿叶脉处有短柔 毛,叶柄短,具腺。花梗短,1~2朵右生于1、2年生枝梢,萼筒钟状,有红, 暗红及绿色等。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多在早春1~ 2月先开花,后发叶。核果近圆球形,黄色或带绿色,5~6月成熟。 梅花原产于我国,主要以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栽培为盛。喜温暖而稍湿润的气候, 宜在阳光充足、通风凉爽处生长,其性畏涝,能耐旱。 【梅的种系】 梅按种型分为三个种系,分别为真梅种系、杏梅种系、李梅种系。其下,主要又 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第一类叫直枝梅类。枝直上或斜生。这是梅家族中历史最 悠久,成员最繁茂的一类,下分品字梅、宫粉等9种。第二类名为垂枝梅类。枝 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第三类名为龙游梅类。枝天然扭曲如龙游, 仅1类(龙游梅类)1型(玉蝶龙游型)。第四类名为杏梅。乃梅与杏(山杏) 之种间杂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花、叶、枝居于 梅杏之间,‘杏梅类’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肿大。下有单瓣杏梅型及春 后型。第五类是樱李梅类,乃紫叶李与宫粉梅之人工杂交种,紫叶红花,重瓣大 朵,抗寒。 【梅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文字记载,梅至少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根据考古发现,梅树在中国 的栽培或应用历史已在7000年以上。“民以食为天”,梅树在最初的引种栽 培过程中,是以食用梅果为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 育,才逐步发展到观赏和食用观赏兼用的引种栽培。 根据陈俊愉、包满珠的研究,我国梅树的栽培历史可粗分为两大阶段,约在西汉 时期前以果梅引种栽培为主;之后,为花梅栽培阶,并将此时期细分为初盛、漸 盛、兴盛、昌盛及发展等五个时期。 据《书經·说命》载:“若作和羹,尔唯盐梅”。商代的盐和梅相当于今日烹调 所用的酱油和醋。由此可见梅在当时人们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后,随 着社会的发展,关于梅的记载越来越多。如《周礼天官》云:“馈食之笾,其实干撩。”据查核撩就是食用梅子的古称。又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我国最早的著 名民歌集《诗经·召南》中,有一首《摽有梅》的诗篇,“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工,迨去吉兮!……”,即“打摘树上的梅果,抛向意中人,果还剩下七 成了,我的意中人别错过良机呀……”这是一首寓意至深的求爱之歌。从《摽有 梅》这首诗歌可以推测,当时的陕西召兰(雍梁西洲)地区,梅树已相当普遍。 有可能在此时期,已进入了引种野梅的阶段。此间的梅树引种栽培,可认为是以 食果、药用为目的,而非以赏花为主。 初始时期在远古时代,人们种植梅树的目的是作为食品或供祭祀之用。在长期的 驯化栽培过程中,梅中出现了复瓣、重瓣、台閣,奇异的花瓣或萼片,新奇的枝 姿和色泽艳丽的花朵等等,于是有心人便另行繁殖栽培,从而培育出许多观赏价 值高的梅新品种,所以,“花梅”源自”果梅”。据推测此时期约在西汉初叶。 有关梅花品种的文字记载,是同时期的《西京杂记》。如:“汉初修上林苑,远 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继后,杨雄所著《蜀都赋》中有 “被以樱、梅,树以木兰”的记述,可见在2000多年前,梅已作为成都地区 城镇或庭园的绿化树种了。在晋代,梅花栽培较为普遍,亦有咏赞梅花的诗赋出 现。如曾做过承相的陆凯,在早春梅花初开之时,自湖北荆州,摘下梅花,托邮 驿赠送远在长安的范哗,并附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可以说自陆凯始,梅花与梅果一样,可作为馈赠佳品,它与人们 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到南北朝时,梅花的应用愈多,有关梅花诗文、韵事也盛。 正如杨万里在和梅诗序中所云:“梅于是时始以花闻天下”。 渐盛时期时至隋(581~618)、唐(618~907)、五代(907~96 0),梅花栽培渐盛,品种有所增多。这就引起了文人雅士更多的关注,诗赋大 量涌现,对宣扬梅花精神,提高梅花知名度,扩大梅花栽培规模,具有相当大的 促进作用。之后,咏梅、赞梅者更多了起来。据《华阳县志》载:五代初王建据 蜀称王,曾在成都辟梅苑。孟天祥在成都称王时,别苑中有老梅卧地称之为“梅 龙”,足见在唐朝及五代、华东、华中、华南地区,梅花已较广泛栽培。据查, 隋、唐、五代时的梅花品种,主要仍属江梅型、宫粉型,四川有朱砂型品种出现。 可见,此期梅花品种较之以前亦有所丰富。 兴盛时期时至宋、元两代(960~1368),我国艺梅发展进入兴盛时期。新品种大量涌现,栽培技艺不断提高,梅诗、梅文、梅画、梅书纷纷脱颖而出。 宋元之时艺梅之兴盛,还表现在梅花新品种出现,除江梅、宫粉、朱砂外,新增 加玉蝶型、洒金型、黄香型以及杏梅型等新品种。至今,云南昆明曹溪寺一株元 梅,尽管龙钟老态,仍年年开花结果。 昌盛时期到了明代(1368~1644)、清代(1644~1911),梅 花栽培规模有所扩大,栽培技术水平有提高,新品种大量涌现,梅花栽培达到繁 荣昌盛时期。梅花的书、文、诗、画、反映出了这一特点。如明代王象晋《群芳 谱》记载梅花品种达19个之多,并将其分属白梅、红梅、异品等三大类,并对 各品种附有简单记载,且介绍了繁殖栽培技艺。约在同时期,周文华著《汝南圃 史》、徐光启著《农政全书》、均记载了若干梅花品种。清代梅花栽培事业更为 昌盛,品种进一步增多,写梅者益多,形式亦有创新。《花镜》记载了21个梅 花品种,其中“台阁”梅,“照水”梅乃前所未有者。“扬州八怪”中,以咏梅、 画梅著称者,不乏其人。而金农、李云膺等,则更特以善于画梅而名扬四海。明 清两代留存至今之古梅甚多,是当时栽培梅花的历史见证。当时的苏州、南京、 杭州、成都等地,植梅成林是较有名的赏梅盛地。明清两代梅花栽培和文人写梅 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艺梅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启后作用。 发展时期辛亥革命以后,梅花栽培进入了现代发展时期。梅花品种有各地分散种 植到集中入圃。梅花栽培、研究事业颇为兴盛,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均见成效, 梅花著作屡屡问世,梅花学术研讨会不时举行,写梅者层出不穷,比比皆是。随 着现代植物学在我国的发展,我国园艺科学工作者对梅花品种进行了系统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花栽培及研究有了飞速发展。南京、无锡、武汉、杭 州、成都、重庆等的是梅园都收集了大量品种,传统梅园规模迅速扩大,一批新 的梅园正在筹建或已建成。近二十年来,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远缘杂交结硕果, 抗性育种亦有成效,使梅花品种不断丰富。近些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全国 各地先后从日本、美国等地引进红千鸟、美人梅等品种一百多个,杂交育成的新 品种亦有数十个,其中不乏优良品种。且梅花试管离体快速繁殖技术也初步建立, 为梅花更大规模的栽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梅的产地】 中国是梅的原产地,这是举世公认的,已被充分的事实所证实。而在日本等国是否有梅之原产,在学术界向来争议较多,形成了观点截然不同的两个派别。中国 园艺学者普遍认为梅为中国原产,日本等学者上原敬二基本持此观点。但以宫泽 文吾为代表的日本学者则认为日本有梅之原产。他们列举了日本所谓“野梅”的 形态特征以区别现有梅树品种。由此看来,日本等国有无梅的真正原产,尚需进 一步考证。包满珠认为,有关梅之原产地问题,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会得到 圆满解答。如果是独立起源且有自然分布,在有一海之隔的中国和日本异花授粉 的可能性极小,其种群应该有特异的DNA构成。反之,如果DNA构成无明显 差异,那么,日本之梅很可能是中国流传出去之后逸于山野而形成的。 【梅的自然分布】 我国有关梅的文献历史悠久。但对生产梅的记载要比栽培品种记述晚得多。公元 6世纪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梅实生汉中川谷”。《花镜》中有野梅 产地之记载,称梅本出于罗漂、含稽、四明等处。《台湾岛植物名录》中论述在 台湾二柜、合欢山川及新竹等地采得野梅标本,上原敬二在《树木大图说》中记 载台湾大甲溪上游、大安溪上游雪花坑等地有野生梅树。 19世纪初,英国人Clack 在中国广东省一带采到梅树标本,20世纪初,英国 人 E·H·Wilson 在湖北西部采到野梅标本。20世纪30年代至6年代,中国 植物学工作者先后在贵州、福建、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省才得野梅标本。 在云南、四川省很多地方也采集到大量野梅标本。 近年来,我国园艺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在云南洱源、嵩明、德钦、 泸水、剑川、祥云、云龙、宁蒗、宾川等县市也有野梅集中分布。此外,在湖北 罗田、咸宁,江西景德镇,安徽黄山,云南建南平、广西兴安小区和那坡山区、 陕西域固、甘肃文县及康县等地也发现梅的自然分布。 由此可见,梅在我国自然分布范围很广,北界是秦岭南坡、西起西藏通麦、南至 云南、广东,共有16个省、或地区有梅的自然分布。在此范围内,川、滇、藏 交界的横断山区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与变异中心,该区域内有较多的大片野梅林, 且变异类型较多。 【梅的栽培分布】 梅的栽培分布区域远较自然分布区域大,除自然分布梅的栽培之外,在北京、山 东、河南以及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梅有梅的栽培。此外,我国海南省也有梅的栽培。北方栽培地区绝大多数是以栽培观赏的梅花为主。但中国赏梅最为集中的地 带为长江流域。在此区域内,建成的梅花精园甚多,且有一此梅园建园历史较长, 在国内外已形成一定影响,如武汉东湖梅园、无锡梅园、南京梅花山、成都杜甫 草堂等。近年来,随着梅文化的不断传播和普及,北方赏梅景点逐渐增多,有许 多梅园已建成或正在筹建中。据杨乃琴对我国梅园统计,全国有大小梅园(含筹 建中)近30个。其中,江苏省兴建梅园之多居全国之冠,其次为浙江、四川等 地。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