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
加入VIP免费下载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

ID:105150

大小:557.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6-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 熟练掌握对顶角,余角,补角,邻补角及垂线的概念及性质,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与两 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 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3. 了解尺规作图的概念,熟练掌握用尺规作角或线段的方法.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 要点诠释: (1)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直线,这个公共点叫做交点.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 2.对顶角、补角、余角 (1)定义: ①由两条直线相交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 顶角. ②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 个角的补角.类似地,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 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2)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3.垂线 (1)垂线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称这两条直线互 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垂直用符号“⊥”表示, 如下图.2 (2)垂线的性质: 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要点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1.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 (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如图,直线 AB∥CD,EF⊥AB 于 E,EF⊥CD 于 F,则称线段 EF 的长度为两平行线 AB 与 CD 间的距离. 要点诠释: (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初中阶级学习了三种距离,分别是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这三 种距离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线段的长度,它们的区别是两点间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 度,点到直线距离是直线外一点引已知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平行线间的距离是一条直线上 的一点到与之平行的另一直线的距离. (3)如何理解 “垂线段”与 “距离”的关系:垂线段是一个图形,距离是线段的长度, 是一个量,它们之间不能等同. 要点三、用尺规作线段和角3 1.用尺规作线段 (1)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倍数. (3)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和. (4)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差. 2.用尺规作角 (1)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倍数. (3)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和. (4)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差.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 (1)如图(1)已知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0. (2)如图(2)已知直线 AE,BD 相交于点 C. 分别指出两图中哪些角是邻补角? 哪些角是对顶角? 【答案与解析】 解: (1)邻补角是∠DOA 与∠AOC,∠AOE 与∠EOB,∠BOC 与∠COA,∠COE 与∠DOE,∠DOA 与∠DOB,∠DOB 与∠BOC;对顶角是∠AOD 与∠COB,∠AOC 与∠DOB. (2)邻补角是∠ACB 与∠ACD,∠ECD 与∠DCA,∠DCE 与∠ECB,∠ECB 与∠ACB;对顶角 是∠ACB 与∠DCE,∠BCE 与∠ACD. 【总结升华】当需要写出的角较多时,写完后再计算一下个数,可以检验是否写全. 2.(2015 春•桃园县校级期末)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过点 O 作两条射线 OM、ON,且∠AOM=∠CON=90° ①若 OC 平分∠AOM,求∠AOD 的度数. ②若∠1= ∠BOC,求∠AOC 和∠MOD.4 【答案与解析】 解:①∠AOM=∠CON=90°,OC 平分∠AOM, ∴∠1=∠AOC=45°, ∴∠AOD=180°﹣∠AOC=180°﹣45°=135°; ②∵∠AOM=90°, ∴∠BOM=180°﹣90°=90°, ∵∠1= ∠BOC, ∴∠1= ∠BOM=30°, ∴∠AOC=90°﹣30°=60°,∠MOD=180°﹣30°=150°. 【总计升华】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和角的有关计算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根据角平 分线定义和已知求出各个角的度数. 举一反三: 【变式】(2015 秋•辛集市期末)如图,已知直线 AB 和 CD 相交于 O 点,∠COE=90°,OF 平 分∠AOE,∠COF=28°,求∠BOD 的度数. 【答案】 解:由角的和差,得∠EOF=∠COE﹣COF=90°﹣28°=62°.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AOF=∠EOF=62°. 由角的和差,得∠AOC=∠AOF﹣∠COF=62°﹣28°=34°. 由对顶角相等,得 ∠BOD=∠AOC=34°. 类型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3.如图所示,AB∥CD,∠1=∠B,∠2=∠D,试说明 BE⊥DE.5 【思路点拨】这是初学几何时较为复杂的题目,通常是过“拐点”(拐角处的顶点)作平行线 为辅助线,把一个大角分成两个角,分别与两个已知角建立起了联系. 【答案与解析】 解:过 E 点作 EF∥AB, 因为 AB∥CD(已知), 所以 EF∥CD. 所以∠4=∠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因为∠D=∠2(已知), 所以∠4=∠2(等量代换). 同理,由 EF∥AB,∠1=∠B,可得∠3=∠1. 因为∠1+∠2+∠3+∠4=180°(平角定义), 所以∠1+∠2=∠3+∠4=90°, 即∠BED=90°.故 BE⊥DE. 【总结升华】解此题的关键是如何构造平行关系,即过哪一点作哪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通 过适当的练习才能逐步达到熟练解题的目的. 举一反三: 【变式 1】已知直线 AB∥CD,当点 E 在直线 AB 与 CD 之间时,有∠BED= ∠ABE+∠CDE 成立;而当点 E 在直线 AB 与 CD 之外时,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 A.∠BED=∠ABE+∠CDE 或∠BED=∠ABE-∠CDE B.∠BED=∠ABE-∠CDE C.∠BED=∠CDE-∠ABE 或∠BED=∠ABE-∠CDE D.∠BED=∠CDE-∠ABE 【答案】C (提示:过点 E 作 EF∥AB) 【变式 2】如图,两直线 AB、CD 平行,则∠1+∠2+∠3+∠4+∠5+∠6= . 【答案】900° 4.如图,已知 CD∥EF,∠1+∠2=∠ABC,求证:AB∥GF.6 【答案与解析】 证明:如图,过点 C 做 CK∥FG,并延长 GF、CD 交于点 H, ∵ CD∥EF (已知), ∴ ∠CHG=∠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 CK∥FG, ∴ ∠CHG+∠2+∠BCK=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1+∠2+∠BCK=180°(等量代换). ∵ ∠1+∠2=∠ABC(已知), ∴ ∠ABC+∠BCK=180°(等量代换). ∴ CK∥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AB∥GF(平行的传递性). 【总结升华】反复应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见到角相等或互补,就应该想到判断直线是否 平行,见到直线平行就应联想到角相等或互补. 类型三、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5. 已知:如图,AB//CD,BC//DE,∠B=70°, (1)求∠D 的度数. (2)用尺规在图上作一个∠ ,使∠ =∠D—∠B(不写作法,保留痕迹). 【思路点拨】 (1)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即可作出;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答案与解析】 解:(1)∵AB//CD,BC//DE, α α A B E DC7 ∴ ∠C=∠B=70°,∠D=180°-∠C=180°-70°=110°. (2)作法如图: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差,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正 确掌握基本作图是关键. 类型四、实际应用 6.手工制作课上,老师先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叠成如图所示的那样,若折痕与一条边 BC 的夹角∠EFB=30°,你能说出∠EGF 的度数吗? 【思路点拨】长方形的对边是平行的,所以 AD∥BC,可得∠DEF=∠EFG=30°,又因为 折后重合部分相等,所以∠GEF=∠DEF=30°,所以∠DEG=2∠DEF=60°,又因为两 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EGC=180°-∠DEG,问题可解. 【答案与解析】 解:因为 AD∥BC(已知), 所以∠DEF=∠EFG=3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GEF=∠DEF=30°(对折后重合部分相等), 所以∠DEG=2∠DEF=60°. 所以∠EGC=180°-∠DEG=180°-60°=12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总结升华】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 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平行线的性质. 举一反三: 【变式】(山东滨州)如图,把—个长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个角.为了得到一个 正方形,剪刀与折痕所成的角的度数应为( ). A.60° B.30° C.45° D.90° 【答案】C8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济南)已知,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 O,EF 为过点 O 的一条直线,则∠1 与∠2 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相等 B.互余 C.互补 D.互为对顶角 2.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 的角度可能是( ) . A.第一次向左拐 30°,第二次向右拐 30°. B.第一次向右拐 50°,第二次向左拐 130°. C.第一次向左拐 50°,第二次向左拐 130°. D.第一次向左拐 50°,第二次向右拐 130°. 3.(2016•邯山区一模)如图,AB、CD、EF、MN 均为直线,∠2=∠3=70°,∠GPC=80°,GH 平分∠MGB,则∠1=(  ) A.35° B.40° C.45° D.50° 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产生的八个角中,角平分线互相平行的两个角是 ( ).   A.同位角    B.同旁内角    C.内错角    D. 同位角或内错角 5. 如图所示,b∥c,a⊥b,∠1=130°,则∠2=( ). A.30° B. 40° C. 50° D. 60° 6. 如图,已知∠A=∠C,如果要判断 AB∥CD,则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 A.∠ABD=∠CEF B.∠CED=∠ADB C.∠CDB=∠CEF D.∠ABD+∠CED=180° A B FED C A B C D E9 (第 5 题) (第 6 题) (第 7 题) 7.如图, ,则 AEB=( ). A. B. C. D. 8. 如图所示,把一张对面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EF 是折痕,若∠EFB=32°,则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有( ). A. B. ∠AEC=148° C. ∠BGE=64° D. ∠BFD=116° 二、填空题 9.(2015•丹东)如图,∠1=∠2=40°,MN 平分∠EMB,则∠3=  . 10. (宁波外校一模)如图所示,C 岛在 A 岛的北偏东 50°方向,C 岛在 B 岛的北偏西 40° 方向,则从 C 岛看 A、B 两岛的视角∠ACB 等于________. 11. (吉安)如图所示,AB∥CD,MN 交 AB、CD 于 E、F,EG 和 FG 分别是∠BEN 和∠MFD 的平分线,那么 EG 与 FG 的位置关系是 . 1 753DE // AB, CAE CAB, CDE ,∠ = ∠ ∠ =  65B∠ =  ∠ 70 65 60 55 32=′∠ EFC A B C′ D′ C D E F G10 12.如图,一块梯形玻璃的下半部分打碎了,若∠A=125°,∠D=107°,则打碎部分的 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13. 如图所示,已知 AB∥CD,∠BAE=3∠ECF,∠ECF=28°,则∠E 的度数 . 14. 已知,如图∠1=∠2,∠C=∠D,则∠A ∠F(填“>”“=”“<”). 15.如图所示,直线 AD、BE、CF 相交于一点 O,∠BOC 的同位角有________,∠OED 的同旁 内角有________,∠ABO 的内错角有________,由∠OED=∠BOC 得________∥________,由∠ OED=∠ABO 得________∥________,由 AB∥DE,CF∥DE 可得 AB________CF. 16. 如图,AB∥CD,则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 三、解答题 17.如图所示,直线 AB、MN 分别与直线 PQ 相交于 O、S,射线 OG⊥PQ,且 OG 将∠BOQ 分成 1:5 两部分,∠PSN 比它的同位角的 2 倍小 60°,求∠PSN 的度数. γ A B C D α β H G F B ED CA 1 211 18. 已知,如图 AB∥EF,∠ABC=∠DEF,试判断 BC 和 D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9.(2015 秋•黄岛区期末)如图,已知 CF⊥AB 于 F,ED⊥AB 于 D,∠1=∠2, 求证:FG∥BC. 20.河的两岸成平行线,A,B 是位于河两岸的两个车间(如图),要在河上造一座桥,使桥垂 直于河岸,并且使 A,B 间的路程最短.确定桥的位置的方法是:作从 A 到河岸的垂线,分别 交河岸 PQ,MN 于 F,G.在 AG 上取 AE=FG,连接 EB,EB 交 MN 于 D.在 D 处作到对岸的垂线 DC,垂足为 C,那么 DC 就是造桥的位置.试说出桥造在 CD 位置时路程最短的理由,也就是 (AC+CD+DB)最短的理由.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因为 AB⊥CD,所以∠1+∠2=90°,因此∠1 与∠2 的关系是互为余角. 2. 【答案】A;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对各选项画出示意图,观察图形,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 即可得出答案. 3. 【答案】D; 【解析】∵∠2=∠3=70°, ∴AB∥CD, ∴∠BGP=∠GPC, ∵∠GPC=80°, ∴∠BGP=80°, ∴∠BGM=180°﹣∠BGP=100°, ∵GH 平分∠MGB, ∴∠1= ∠BGM=50°,故选 D. 4. 【答案】D; 【解析】三线八角中,角平分线互相平行的两角是同位角或内错角,互相垂直的两角是 同旁内角. 5. 【答案】B; 【解析】反向延长射线 a 交 c 于点 M,则∠2=90°-(180°-130°)=40°. 6.【答案】B; 7.【答案】B; 【解析】 ,∠EAB=75°-25°=50°. 8.【答案】B. 二、填空题 9. 【答案】110°; 【解析】∵∠2=∠MEN,∠1=∠2=40°, ∴∠1=∠MEN, ∴AB∥CD, ∴∠3+∠BMN=180°, ∵MN 平分∠EMB, ∴∠BMN= , ∴∠3=180°﹣70°=110°. 10.【答案】90°; 【解析】过点 C 作 CD∥AE,由 AE∥BF,知 CD∥AE∥BF,则有∠ACD=∠EAC= 50°,∠BCD=∠CBF=40°,从而有∠ACB=∠ACD 十∠BCD=50°+40°=90°. 11.【答案】垂直; 【解析】 解:EG⊥FG,理由如下: 1 1 75 =253 3CAE CAB∠ = ∠ = ×  13 ∵ AB∥CD,∴ ∠BEN+∠MFD=180°. ∵ EG 和 FG 分别是∠BEN 和∠MFD 的平分线, ∴ ∠GEN+∠GFM= (∠BEN+∠MFD)= ×180°=90°. ∴ ∠EGF=180°-∠GEN-∠GFM=90°. ∴ EG⊥FG. 12.【答案】55°,73°; 【解析】如图,将原图补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答案. . 13.【答案】56°; 【解析】过点 F 作 FG∥EC,交 AC 于 G, ∴ ∠ECF=∠CFG, ∵ AB∥CD,∴ ∠BAE=∠AFC. 又∵ ∠BAE=3∠ECF,∠ECF=28°, ∴ ∠BAE=3×28°=84°. ∴ ∠CFG=28°,∠AFC=84°. ∴ ∠AFG=∠AFC-∠CFG=56°. 又 FG∥EC,∴ ∠AFG=∠E. ∴ ∠E=56°. 14.【答案】=; 【解析】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对顶角的性质的应用. 15.【答案】∠AFO、∠OED,∠EOD、∠EOC、∠OBC、∠EDO、∠EDC, ∠COB、∠DEB、∠DOB, OC、DE, DE、A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16.【答案】α+β-γ=180°; 【解析】通过做平行线或构造三角形得解. 三、解答题 17.【解析】 解:因为 OG⊥PQ(已知), 所以∠GOQ=90°(垂直定义), 因为∠BOG:∠GOQ=1:5(已知), 所以∠BOG=18°,所以∠BOQ=108°. 因为∠POB+∠BOQ=180°(补角定义), 1 2 1 214 所以∠POB=180°-∠BOQ=180°-108°=72°. 因为∠PSN=2∠POB-60°(已知), 所以∠PSN=2×72°-60°=84°. 点拨:此题的关键是找出要求的∠PSN 与题中的各已知量的关系. 18.【解析】 解:如图,连接 BE,因为 AB∥EF,所以∠ABE=∠B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 等). 又因为∠ABC=∠DEF, 所以∠ABE-∠ABC=∠BEF-∠DEF,即∠CBE=∠BED. 所以 BC∥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9.【解析】 证明:∵CF⊥AB,ED⊥AB, ∴DE∥F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BCF(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2=∠1(已知), ∴∠BCF=∠2(等量代换), ∴FG∥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解析】 解:利用图形平移的性质及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可知: . 而 CD 的长度又是平行线 PQ 与 MN 之间的距离,所以 AC+CD+DB 最短. ( )AC CD DB ED DB CD EB CD+ + = + + = +

资料: 584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