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4 页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质点、参考系、时间和位移等基本概念
2、清楚相似物理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质点
要点诠释:
1.提出问题
“嫦娥一号”卫星为立方体,两侧太阳能电池帆板最大跨度达 18.1m,重 2350 kg,近观相当庞大,但相
对苍茫宇宙空间又是如此渺小,出现在指挥荧光屏上也仅是一个光点,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其运行位置、飞
行速度和轨道等问题时,有没有必要考虑其大小和形状?(没有必要)实际研究中会采取一种怎样的科学模型
呢?(质点)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②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物体为质点.如:地球很大,但地球绕
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就变成次要因素,我们完全可以把地球当作质点看待.当然,在研究地球自转时,
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但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
时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了.
当研究的问题不明确时,可遵循分析问题的习惯:一般来说当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可
用物体上—个点的运动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研究其运动性质时,可将它视为质点;做转动的物体,当研
究其细微特征时不能将其视为质点;但是当物体有转动,且因转动而引起的差异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忽略时,
物体也可视为质点.
此外物体的大小不是判断物体能否作为质点的依据.
③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质点的物理意义
实际存在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有质量而无大小的点是不存在的,那么定义和研究质点的意
义何在?
质点是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尽管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是为了研究问
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它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使所研究的
复杂问题得到了简化.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入“理想模型”,可以使问题的处理
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在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际的事物与这种“理想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
条件下,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模型”来处理,即可以将研究“理想模型”的结果直接地
应用于实际事物.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时,由于地球的直径(约 1.3×104km)比地球和太阳之
间的距离(约 1.5×108km)小得多,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形状、大小可
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直接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
要点二、参考系
要点诠释:
1.提出问题
坐船在河中旅行的人观看两岸的风景时,常有“看山恰似走来迎”的感觉,而变换一下目光,又感到“仔
细看山山不动”,同是那一座山,为什么有时感觉它是动的而有时却感觉它是静止不动的呢?
平常我们认为坐在屋子里的人是不动的,而毛泽东却有诗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来作参考.
2.参考系第 2 页 共 14 页
①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②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这是运动的相对性.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决定于它
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变化、怎样变化.同一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如:路边的树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是静止的,若以行驶的汽车为参考系,树木是运动的,这就是我们坐
在车里前进时感到树木往后倒退的原因.“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船为参考系,“仔细看山山不动”是以河岸
为参考系.“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心为参考系,因为人随地球自转,而地球周长约八万里.
③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
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要点三、坐标系
要点诠释:
1.提出问题
对于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例如在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要描述他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当
然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系
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
①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可以以这条直线为 x 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就建立了
直线坐标系.
②物体在平面内运动时,可以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
③空间内物体的运动,可建立三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例如:描述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时可建立三维的
空间坐标系.如图所示为三种不同的坐标系,其中:(A)中 M 点位置坐标为 x=2m;(B)中 N 点位置坐标为
x=3m,y=4m;(C)中 P 点位置坐标为 x=2m,y=3m,z=0m.
要点四、时刻和时间间隔
要点诠释:
1.提出问题
生活中经常用到“时间”一词,如:火车到站时间是 12 时 45 分,开出时间是 12 时 50 分,在本站停留
时间是 5 分钟,前两句话中的“时间”与第三句话中的“时间”的含义是否相同,如何区分?
平常所说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如前述三句话中前两个“时间”都是指时刻,第三
个“时间”指时间间隔.
特别注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可能是指时间间隔也可能指时刻.在物理中两者物理意义不同,
必须严格区分,物理学中说的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
2.时间轴上的表示
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一个点,时间表示一段线段如图所示,0~3 表示 3s 的时间,即前 3s;2~3 表第 3 页 共 14 页
示第 3s,是 1s 的时间.不管是前 3s,还是第 3s,都是指时间.“7”所对应的刻度线记为 7s 末,也为 8s 初,
是时刻.
【注意】ns 末、ns 初是指时刻,第 ns 内是指 1s 的时间,第 ns 末与第(n+1)s 初指的是同一时刻.
3.时刻与时间的区别与联系
时刻 时间
区
别
①时刻指一瞬时,对应于物体所处的位置
②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表示
③只有先与后、早与迟的区分,没有长短之分
①时间指两时刻之间的间隔,对应于物体的一
段路程或位移
②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表示
③只有长短之分,无先后、迟早的区别
联
系
①两个时刻的间隔即为时间,即△t=t2-t1
②时间轴上的两个点无限靠近时,它们间的时间间隔就会趋近于零,时间间隔就趋近于时刻了
③时间间隔能够展示物体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是一段录像;时刻可以显示物体运动的一个瞬间,
好比是一张照片,即由一个一个连续的照片可以组成录像,一系列连续时刻的积累便构成时间
4.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有秒、分钟、小时,符号分别是 s、min、h.
生活中用各种钟表来计时,实验室里和运动场上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若要比较精确地研究物体的运
动情况,有时需要测量和记录很短的时间,学校的实验室中常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来完
成.
要点五、路程和位移
要点诠释:
1.提出问题
登泰山时从山门处到中天门,可以坐车沿盘山公路上去,也可以通过索道坐缆车上去,还可以沿山间
小路爬上去,三种登山的路径不同,游客体会到的登山乐趣也不同,但他们的位置变化却是相同的,可见
物体运动的路径与其位置变化并不是一回事.
2.路程:质点的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其单位就是长度的单位.
3.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
向.
4.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①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是从起点 A 指向终点 B 的有向线
段,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位移通常用字母“x”表示,它是一
个与路径无关,仅由初、末位置决定的物理量.
②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路程的大小与质点的运动路径有关,
但它不能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例如,质点环绕一周又回到出发点时,它的路程不为零,但其位置没有改
变,因而其位移为零.
③由于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所以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但位移的大小有可能和路程相等,
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否则,路程总是大于位移的大小.在任何情况下,
路程都不可能小于位移的大小.
④在规定正方向的情况下,与正方向相同的位移取正值,与正方向相反的位移取负值,位移的正负不
表示大小,仅表示方向,比较两个位移大小时,只比较两个位移的绝对值.第 4 页 共 14 页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与联系可列表如下:
项目 位移 路程
定义 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方向性
(1)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2)由起始位置到末位置的方向为位移的方向
(3)这一矢量线段的长为位移的大小
(24)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第三章学习)
(1)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即为路程的大小
(3)遵从算术法则
区
别
图示
(曲线
运动)
物体由 A 点到 B 点有向线段的大小和方向表
示质点的位移
物体由 A 点运动到 B 点,弧 AB 轨迹的长
度即为质点的路程
都是长度单位,国际单位都是米(m)
都是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联系
对于单向直线运动来讲,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
要点六、标量和矢量的区别
要点诠释:
1.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如:长度、质量、时间、路程、温度、能量等运算遵从算术法则.
2.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求和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量.如:力、速度等.运算法则和标量不
同,我们在以后会学习到.
3.对矢量概念的理解:
①矢量可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矢量的方向.
②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可在数值前加上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正号表示矢量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
同,负号表示矢量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加上正、负号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可简化为代数运
算.
③矢量前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矢量大小的比较实际上是矢量绝对值的比较.如前一
段时间位移为 2m,后一段时间位移为-3m,则后一段时间物体的位移大.
要点七、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坐标轴上的位置与位移的关系
要点诠释:
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沿这条直线建立坐标轴,则运动中的某一时刻对应的是此时物体所处位置,如
果是一段时间,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位移等于物体末位置坐标减去初位置坐标.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 A 运动到 B,如果 A、B 两位置坐标分别为 xA 和 xB,那么质点的位移△x=xB
-xA.
若初位置 xA=5m,末位置 xB=-2m,质点位移△x=xB-xA=-2m-5m=-7m,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由 A
点指向 B 点,与 x 轴正方向相反.
【典型例题】
1. 类型一、关于质点的理解
例 1、 (2015 北京昌平期末)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绕太阳公转的地球
B. 从北京往上海运动的火车
C. 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第 5 页 共 14 页
D.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答案】A、B
【解析】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的体积相对于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所以可看作质点,
故 A 正确;火车的长度相对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此时的火车可以看做质点,所以 B
正确;研究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转动了,故选项 C 错误;在冰面上旋转
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看其动作,也不能看成质点,故 D 错误.
【总结升华】根据质点的定义,能否将问题看做质点,关键是物体自身因素对我们研究问题的影响,物体
的大小不是判断物体可否视为质点的重要依据.
举一反三
【高清课程: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例 1】
【变式】如在研究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
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
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E.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
F.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G.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H.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答案】 ACE
类型二、关于参考系的理解
例 2、(2016 衡阳校级模拟)小明坐在运动的列车车厢里,看见路旁树木往后退,小明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树木 B.车厢 C.大地 D.铁轨
【答案】B
【解析】小明坐在运动的列车车厢里,看见路旁树木往后退,是树木相对于列出向后运动,所以小明选择
的参照物是车厢.
故选:B
【总结升华】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
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
举一反三
【高清课程: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例 3】
【变式】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
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仔细看山山不动”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地面 B.地面和船
C.船和山 D.河岸和流水
【答案】A
【高清课程: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例 4】
【变式】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
甲车没有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第 6 页 共 14 页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答案】D
类型三、关于坐标系的理解
例 3、如图甲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 A 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 50 m 到达 B 处,再向东走 100m 到达 C
处,最后又向北走了 150m 到达 D 处,则 A、B、C、D 各点位置如何表示?
【解析】本题考查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可以以 A 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 x 轴的正方向,向北为 y 轴的正方
向,如图乙所示,则各点坐标为 A(0,0),B(0,-50m),C(100m,-50m),D(100m,100m).
【总结升华】本题答案不是唯一的.我们选择的坐标原点不同,x,y 轴的正方向不同,各点的位置也不
同.正确建立坐标系是正确描述物体位置的前提.
举一反三
【变式】(2015 期末)如图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作出的坐标轴(x 轴),在画该
坐标轴时规定原点在一平直公路上某路标所在处。公路为南北走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坐标轴上有两点
A 和 B,A 的位置坐标为 xA=5m,B 的位置坐标为 xB =-3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 点位于该路标南 5m 处 ②A 点位于该路标北 5m 处
③B 点位于该路标南 3m 处 ④B 点位于该路标北 3m 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在坐标轴上标注 A、B 的位置,如图所示。原点为该路标,向北为正方向,由图可知,A 点位于
该路标北 5m 处,B 点位于该路标南 3m 处。
类型四、关于时刻与时间间隔的理解
例 4、(2016 衡阳校级模拟)下列说法中表示时刻的是( )
A.第 2s 末 B.前 2 秒内 C.第 2s 内 D.后 2s 内
【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
【答案】A
【解答】A、第 2s 末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 A 正确;
B、前 2 秒内是从 0 时刻到 2 秒末之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时间,故 B 错误;
C、第 2s 内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从 1s 末到 2 秒末之间,是时间,故 C 错误;
D、后 2s 内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时间,故 D 错误;
故选:A.
【总结升华】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
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第 7 页 共 14 页
举一反三
【高清课程: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10 页】
【变式 1】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注意区分:①第几秒初;②第几秒末;③第几秒;④几秒内;
⑤前几秒;⑥前几秒末;⑦后几秒;⑧后几秒初等概念.
其中属于“时间”概念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③④⑤⑦
【变式 2】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 表示时刻,称为第 2s 末或第 3s 初,也可以称为 2s 内
B.t2~t3 表示时间,称为第 3s 内
C.t0~t2 表示时间,称为最初 2s 内或第 2s 内
D.tn-1~tn 表示时间,称为第(n-1)s 内
【答案】B
类型五、关于路程与位移的理解
例 5、一质点绕半径为 R 的圆圈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若质点运动了
周,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最大路程是
________.
【答案】0 2R
【解析】质点绕半径为 R 的圆圈运动一周,位置没有变化,位移是 0,走过的路程是 2πR;质点运动
周,设从 A 点开始逆时针运动,则末位置为 C,如图所示,其位移为由 A 指向 C 的有向线段,大小为
,路程即轨迹的总长,为 个周长,即 ;运动过程中位移最大是由 A 到 B 点时,最大位移是
2R,最大路程即为 .
【总结升华】(1)以某物体为研究对象,选择一个研究过程. (2)找出研究过程的初位置和末位置,则由初
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位移.(3)画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则实际路径的总长度就
是路程.
举一反三
【高清课程: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例 7】
【变式 1】中学的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 16.77 m 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
垒,如图所示.一位击球员击球后,由本垒经一垒、二垒直跑到三垒.他运动的路程是 m,位移是
m,位移的方向 .
314
2 Rπ 2R 7
2 Rπ 7
2 Rπ
314
2R 314
7
2 Rπ
7
2 Rπ第 8 页 共 14 页
【答案】50.31m 16.77m 由本垒到三垒
【高清课程: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例 9】
【变式 2】一质点在 x 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1)前几秒内的位移最大( )
A.1s B.2s C.3s D.4s E.5s
(2)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 )
A.第 l s B.第 2s C.第 3s D.第 4s E.第 5s
(3)前几秒内的路程最大( )
A.1s B.2s C.3s D.4s E.5s
【答案】D B E
【变式 3】(2015 北京东城期末)一位同学在操场上从某点出发,先向正东方向走了 30m,然后右转向正
南走了 40m。他走过的路程为_______m,发生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m。
【答案】70 ;50.第 9 页 共 14 页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6 衡阳校级模拟)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从武汉开往广州的一列高速火车的运行总时间时,高速火车可以看做质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动作时,可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间表示较长的过程,时刻表示较短的过程
B、时刻对应质点的位置,时间对应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C、1min 只能分成 60 个时刻
D、9 点开会,开了 2h,11 点散会,其中 9 点和 11 点指时刻,2h 指时间
3.(2016 泰州校级模拟)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间隔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间隔对应位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如图)
D.1 min 内有 60 个时刻
4.(2016 衡阳校级模拟)体育课上小明在周长为 400m 的环形跑道上运动,从某点开始绕行一周又回到
该点,则小明的( )
A.位移大小是 0,路程是 400m B.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 400m
C.位移大小是 400m,路程是 0 D.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 0
5、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
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m 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
小昆虫,便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
A、飞行员的反应快第 10 页 共 14 页
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
D、飞行员的手有劲
7、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 r 的半圆由 a 点运动到 b 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 B、2r,向东;πr
C、r,向东;πr D、2r,向东;2r
8、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
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曲线运动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直线运动
9、甲、乙、丙 3 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
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 ,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 ,丙匀速下降,且
C、甲、乙匀速下降, ,丙匀速上升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0、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m 比 5m 小 D、-10℃比 5℃的温度低
11、在我国东南部的某大城市,有一天下午,在该城市的中心广场行人拥挤,有人突然高喊:“楼要倒了!”
其他人猛然抬头观看也发现楼在慢慢倾倒,如图所示,便纷纷狂奔逃生,引起交通混乱,但过了好久,高
楼并没有倒塌.人们再仔细观望时,楼依然稳稳地矗立在那里.下列有关探究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是一种错觉,不可能发生
B、感觉楼要倾倒的原因是人在运动
C、是因为选择了高空运动的云为参考系
D、是因为选择了旁边更高的楼为参考系
v v>乙 甲
v v>乙 甲 v v>丙 甲
v v>乙 甲第 11 页 共 14 页
二、解答题:
1、公路上向左匀速行驶的小车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棵果树附近时,恰有一颗果子从树上自由落下.地面上
的观察者看到果子的运动轨迹是图乙中的________,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观察到果子的运动轨迹是乙图中
的________.(不计阻力)
2、小球从 3m 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 1m 高处被接住。那么,小球通过的路程是 ,位移
的大小是
3、某人从 A 点出发,先向正东走了 15m 到 B 点,然后向正北又走了 10m 到 C 点,如果以正东和正北建
立二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物体最后到达位置 C(图中未画出)的坐标为________.
4、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行到一座桥下时,船上一木箱落入水中立刻随水漂向下游,船继续前进.过了 15min,
船上的人才发现木箱丢了,于是立即返回追赶.求船从返回到追上木箱所花的时间(船对水速度大小不变,
不计船掉头时间).第 12 页 共 14 页第 13 页 共 14 页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A、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各个部分运动情况各不相同,不能忽略其大小、形状,故不能看作质
点,故 A 错误;
B、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若忽略了则无法研究其起跑动作了,故 B 错
误;
C、研究从武汉开往广州的火车运动时间时,由于二者距离远远大于火车长度,因此可以看作质点,故 C
正确;
D、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跳水动作时,不能忽略其体积形状,不能看作质点,故 D 错误;
故选:C.
2、BD
解析:再短的时间也是一个时间间隔,时刻指一个瞬间,而不是很短的一段时间,故 A 错.要注意 1s 不
等于一个时刻,1min 可以分成无数个时刻,故 C 错.
3、BC
解析:A、时间间隔在时间坐标轴上为一时间段,是一个过程量;时刻与点对应,是状态量,所以时刻并
不是表示的时间短;故 A 错误;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间隔对应位移.故 B 正确;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都是时刻,如起床 6:30 是开始的时刻;故 C 正确;
D、1 分钟可以分成很多时刻,并不是 60 个时刻;故 D 错误.
故选:BC.
4、A
解析:小明在周长为 400m 的圆形轨道上运动,从某点开始绕行一周又回到该点,初末位置重合,所以位
移为 0,路程等于周长,即 s=400m.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5、BCD
解析:电梯中的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电梯为参考系,甲中乘客看高楼向下运
动,说明甲相对于地面一定是向上运动;同理,乙相对甲在向上运动,说明乙相对地面也是向上运动,且
运动得比甲更快;丙电梯无论是静止,还是向下运动,或者以比甲、乙都慢的速度在向上运动,丙中乘客
都会感到甲、乙两电梯是在向上运动.
6、B
解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去拾起掉在地上的物品,或者去拿放在桌子上的物品,其实,地面上静止
的物体(包括人)都在永不停息地随地球自转而运动,在地球赤道处,其速度大约为 465m/s.正因为相对地面
静止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速度,相互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才使人们没有觉察到这一速度的存在.当飞行员
的飞行速度与子弹飞行的速度相同时,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因此飞行员去抓子弹,就和我们去拿
放在桌上的物品的感觉和道理一样.
7、B
解析:位移大小是 ab 间线段的长度,方向由 a 指向 b;路程是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8、C第 14 页 共 14 页
解析:从飞机上看,就是以飞机为参考系,由于下落物体在水平方向的运动与飞机相同,所以看到物体是
竖直向下运动,即做直线运动,A、B 两项均错;从地面上看,就是以地面为参考系,这时物体除了竖直
向下运动,还有水平方向的运动,其轨迹为曲线,如同在地面上某一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石块的轨迹,故 C
项对.
9、AC
解析:楼房和地面相当于同一参考系,所以,甲是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也是匀速下降,且
;甲看到丙匀速上升,有 3 种可能:(1)丙静止;(2)丙匀速上升;(3)丙匀速下降,且 ;丙
看到乙匀速下降,也有三种可能:(1)丙静止;(2)丙匀速上升;(3)丙匀速下降,且 .综上所述,选
项 A、C 正确.
10、AD
解析:由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可知,A 正确,B 错误;-10m 的位移比 5m 的位移大,负号不表示大小,仅表
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故 C 错误;温度是标量,-10℃比 5℃的温度低,负号表示该温度比 0℃低,正号表
示该温度比 0℃高,故 D 正确.
11、C
解析:看到没有运动的楼在运动,应该是选择了运动的物体作参考系.高楼耸立在空中,是以开阔的天空为
背景的高层建筑,它旁边没有别的固定的参考系,人在抬头观望时可能是选择了空中运动的云作参考系,
如果天空的云在快速移动,人在突然抬头观望时,误将云看做是固定不动的,所以产生了楼在运动的错觉.
这与“月在云中行”道理相同.
二、解答题:
1、C B
解析: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为参考系,看到果子竖直下落,地面上人看到轨迹为 C;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
看到果子下落的同时向后运动,看到的轨迹为 B.
2、4m;2m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s=3m+1m=4m;位移的大小等于起点到终点的长度,为 2m.
3、(3,2)
解析:本题中 x 轴、y 轴上(×5m)表示坐标轴上每 1 小格表示 5m,此人先沿 x 轴正向前进了 15m,故应到
达横轴第 3 坐标点处,后又沿 y 轴正向前进了 10m,对应纵轴上 2 刻度处,故 C 点坐标为(3,2).
4、15min
解析: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画船、木箱运动示意图,通过路程关系分析求结果,则列式较多,运算较繁;
现巧取掉入水中的木箱为参考系,则木箱是静止不动的,这样就变成船先以 v1 速度离开木箱,然后以速度
v1 和木箱靠近.显然,船离开与靠近木箱的来回距离相等,所以用时也一定相等,为 15min.
v v>乙 甲 v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