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ID:101159

大小:8.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1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及会写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5.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颐和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完位于北京的长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位于北京的一处被录入世界遗产的景观。同学们知道现存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哪三大吗?北京西郊的颐和园和圆明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现在大家来看看这幅景区地图,你们知道这是哪吗?我们今天学习《颐和园》。板书:18、颐和园(边写边说颐字的写法) 二、整体感知1.检查字词认读自由朗读,开火车,再全班齐读。    (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篇课文要学习的多音字是哪一个啊?)老师黑板展示易错字。2.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小组讨论)(1)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处美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找出课文中有关作者游园路线的词语。)按照什么游览顺序写的?(3)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依据是什么?并说说每一部分的意思。(游览先后顺序,总分总结构) 作者向我们主要介绍了哪几处美景?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文章是按照什么浏览顺序记叙的?三、文段分析1.找出课文中有关作者游园路线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啊?将每个转换的景点,段与段形成一个过渡连接。所以,这些句子是什么句呢?过渡句。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作者先游览了哪一个景点?长廊。全班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长廊有什么特点?(1)长廊长,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里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列数字。  用具体翔实的数据来表现长廊“长”“间数多”的特点。(2)画多,漂亮,美丽。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你们从“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中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呢?上一课学习长城的时候,我们体会到了修筑长城时,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那么,你们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  智慧。(3)长廊两旁给你怎样的感受? 自然美景。风景美。     全班齐读,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那么,作者是怎样介绍长廊的呢?  从整体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看廊内——“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看廊外——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3.走完长廊,作者还去到哪些地方呢?  读一读3-5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我们先看第三自然段,谁来说说这一自然段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点?万寿山上的景物:佛香阁、排云殿。介绍完佛香阁、排云殿,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万寿山前的昆明湖最后呢?从万寿山下来,我们跟随着作者看到了什么景物?昆明湖的长堤、湖心岛和十七孔桥。 同学们知道了这些景点了,你们有没有对哪些景物是特别喜欢的。现在:自学要求:1.选择最喜欢的景物,把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用“_______”划出来。2.划完后有感情地多读几遍。3.想想景物有什么特点。 汇报要求: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景物;2.读一读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3.讲一讲景物有什么特点。 现在,我们一起来到了万寿山的佛香阁,有谁喜欢佛香阁的,请举手。(学生汇报) 外形精美。高。只回答了高:佛香阁仅仅给你们的感觉是高吗?佛香阁的外形是怎样的啊,黄色的琉璃瓦又如何?说了外形的精美,皇家建筑的宏伟气势。只回答了外形:老师给你们提示:从“耸”字感受到佛香阁的什么?高。 走完了佛香阁,我们来到了排云殿,有哪些同学是喜欢排云殿的呀?(学生汇报)雄伟壮观。“一排排金碧辉煌”。那么,这一段作者又是怎样介绍的呢?观察点是什么?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 离开了排云殿,我们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看,正前方看到了什么?喜欢昆明湖的同学又在哪里呢?(学生汇报)静、绿。还有哪里写出了昆明湖的“静”?我们看一下这句的“滑”字,如果老师将“滑”改为这个“划”字好不好呢?为什么?为什么第一个“滑”字会显得更静?滑,用在平滑、光滑的地上或冰上,这样的滑,湖面的波纹痕迹会很大吗?如果用“划”,你们想一想,划船的时候,船桨使水荡起波纹,这种时候你们会觉得湖面是静的吗?所以,这个“滑”字,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作者又是怎样介绍景色的呢?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哪里呀?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离开了美丽的昆明湖,我们看到了一座长长的石桥叫?十七孔桥。谁喜欢十七孔桥的呢?(学生汇报)哪里看出了狮子姿态不一?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你们从这里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 智慧。 四、布置作业1.阳光评价2.小练笔3.家听、抄词、拼音 五、板书              长廊(内-外)颐和园        万寿山(下-上,上-下)   颐和园(又大又美)  昆明湖(远-近)        美景说不尽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