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二单元.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共有 6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共有 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5 大自然的语言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写文章时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 2.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 2.学习文章的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难点 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师、学生采集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 课时 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你们还记得里面是 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 黄”)从“绿绿”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知道冬天已经降临了,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 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我们解释 其中的道理。 竺可桢(1890—1974 年),浙江上虞人,20 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 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用笔画出主要 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两分钟内读完。 2.理清文章条理。 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 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第二部分:(第 4~5 自然段)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 6~10 自然段)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各种因素。 第四部分:(第 11~12 自然段)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1.齐读第 1 自然段。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请标出有关词句。 (3)课文在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时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讨论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 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3)开篇用“沉睡”“苏醒”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 地苏醒的物候现象共有三种:“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 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融化”“萌 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了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 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 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簌簌”一词写出秋天的肃 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 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 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 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 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 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2.学习第 2、3 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 2 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 3 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1)第 2 自然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 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 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2)第 3 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指名回答) 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 确性、严密性。) “许多”说数量不少,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 文中有许多词语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关于物候的知识,知道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 候学,以及物候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现在,让我们继续跟随竺可桢,探索物候学的奥秘。 1.指名朗读第 4、5 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 是活生生的生物。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 影响。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 5 自然段从 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2.默读第 6~10 自然段。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 首先是纬度; 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 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 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3.齐读第 11、12 自然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 (1)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2)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3)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4)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4.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 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组织学生讨论,结合 实际,畅所欲言。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说明的条理性强。,文章首先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接着,课文又在第二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第三部 分则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各种因素,它既是第二部分的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 的基础。最后一部分,在前文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希望人们进一 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更大的农业丰收。,2.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 懂。,作者为了使文章通俗易懂,采取了以下的方法:第一,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丰 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使读者容易接受。第二,尽量少用专业 术语,而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都有举例,把物候学知识介绍 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掌握。第三,运用优美、描写性语句和大量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 事例变得生动形象。, ,\a\vs4\al(大自然,的语 言)\b\lc\{(\a\vs4\al\co1(一、引出物候和物候学,二、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三、说明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b\lc\{(\a\vs4\al\co1(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四、说 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 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 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本课教学我将课标的新理论渗透进课堂,将教 教材变成用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对身边物候现象的关注,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严 谨的科学态度。实现了以文本走进生活、又从生活回到文本的目的。,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过程与方法,1.比较 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 性。,2.揣摩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3.培养学生用联系 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 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 ,重点,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 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难点,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顺序的特点。, ,比较阅读法、合作探究法。, ,查阅有关恐龙的 科普读物,收集整理关于恐龙的知识。, ,2 课时, , ,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看过或听说过《侏罗纪公园》 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中有许多我们这个星球上已知的最庞大的动物——恐龙。恐龙曾经是地 球上的霸主,在今天世界的各大洲都生活过,可就是这样一种种类繁多、数量惊人的生物, 却在 6500 万年前灭绝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 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艾萨克·阿西莫 夫,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他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 500 本,其中有 100 多部科幻小说,其科 幻小说的代表作为“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我,机 器人》等。, ,请学生快速阅读第一篇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1.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如何说明文章内容的?,2.课文的说明内容涉 及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讨论归纳:,1.按逻辑顺序说明的,过程为:① 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 上去的呢?,②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 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 恐龙而去。,③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作 者在这里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 2.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从中明白“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 生影响”。,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得出“恐 龙无处不在”这一结论的,找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 作者首先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 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然 后进行假设推理:是大陆的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 推断“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龙生活——进一步推断 “泛大陆”后来又分裂成四部分—于是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文章一方面 解开了“恐龙无处不在”之谜,同时又论证了另一个问题:南极洲的恐龙化石为大陆板块理 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2.讨论:以本文为例,说说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哪些 创造性的思维,给了我们哪些启示。,(1)联想、想象。由南极恐龙化石联想到恐龙的迁移, 由生物界的恐龙迁移想象到地质学的板块漂移理论,使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科学假 设、推理。发现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理论进行大胆的设想,然后进行科学的推理,进而证实 所提出的假设。,(3)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南极为什么会出现恐龙化石?从 生物学和地质学多方面进行思考,把各学科丰富的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在开阔的视野中综 合思考问题,于是在科学研究中出现了新的境界,收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我们从科 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得到许多启示,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来谈), ,课文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 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 不禁为作者所感动,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 新!, ,\a\vs4\al(恐,龙,无,处,不, 在)\b\lc\{(\a\vs4\al\co1(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 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第二部分(第 2~14 自然段):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 推究原因(阐述说明内容),第三部分(第 15 自然段):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 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 ,1.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课文中多处运用了设问, 这样既将中心内容逐步推出,又使读者有如面对面地交流,既亲切,又真挚。如“恐龙如何 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 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引出板块构造理论。本文在 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有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还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 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 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2.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1)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为了证明不仅南 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 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2)作比较。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 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3)打比方。 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 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上的重要地位。,(4)列数字。如“地球上所有冰 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科学地说明南极冰在全球冰中所 占分量之大,具体地说明了“大冰箱”的内涵。文中还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 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b\lc\ \rc\}(\a\vs4\al\co1(    恐龙无处不有,南极发现恐龙化石\o(\s\up7(佐证),\s\do5(―→)大陆 漂移学说,(板块构造理论)), (生物学)    (地质学),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 领域产生,影响)) 逻 辑 顺 序 本课是一篇带有科普性质的说明性的小品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读一遍之后基本都能 明白作者的观点。教学时我多用默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在分析文章中穿插一些 说明文的知识,学习说明方法的运用。在相对有难度的地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理解作者说明的思路和从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得到的启示。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 养其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和对科学研究精神的学习。 《恐龙无处不有》主要是说明恐龙在全球各地遍布的事实,从这一说明中,作者又告诉 了我们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今天,我们将了解沙子——被压扁的沙子,看看它与恐龙的灭 绝有什么关系。请大家跟我来吧。 1.本文所探讨的主题是什么?“被压扁的沙子”在全文中能说明什么问题? 恐龙的灭绝是本文所探讨的主题。作者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 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 响”。 2.本文对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种科学假说? 假说一:“撞击说”。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毁灭性的撞击,是导致包括恐 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假说二:“火山说”。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使得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 灭绝。 3.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 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 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毁灭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 面比较。 1.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 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2.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有》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 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 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 “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 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 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 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 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的区别。 除此以外,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3.说明角度:《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 《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4.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 每一次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引发新的科学思维,并可能在不同的研究领域 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不断地相互联系,不断地 深化,并以这种形式向前发展。 被 压 扁 的 沙 子 {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提出问题“撞击说” 和“火山说” 第二部分(第5~ 17自然段) :分析 问题,支持“撞击说”{ 探究恐龙灭绝原因的意义,防 患于未然 佐证“撞击说”,发现“斯石 英”——压扁的沙子 事实证明,斯石英只在被撞击 后才形成 得出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 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 撞击” 1.题目提纲挈领。 本文的题目看似离题太远,实则不仅没有离题,而且还言简意赅地点出了恐龙灭绝的 “撞击说”之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 象性强,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2.用词准确精练。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似乎”是一种猜测、揣度的语气,“肯定”是一种不可置疑的 语气。之所以用“似乎”,是因为作者并没有亲眼目睹斯石英出现在地壳深处,只好用猜测 语气。之所以用“肯定”,是因为根据科学推理,斯石英的形成必须具备巨大压力,而巨大 压力存在于地壳深处。 被压扁的沙子 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佐证,―→)恐龙灭绝原因),\s\do5(——撞击说)) (化学)(地理学)(天文学)  (生物学) 不同的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科普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分析实践。应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本堂课我通过对这两篇短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了写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不 同的角度下笔,感悟“逻辑性、严谨性的说明结构”。通过比较阅读,能让学生进一步挖掘 文章的内容,激发他们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7 大雁归来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2.体会本文生动描写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珍爱动物的情感,鼓励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大自 然和谐发展。 重点 1.理解说明对象和特点。 2.理解作者的情怀。 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表意含蓄的难句,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情境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有关大雁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1 课时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面前时,就宣告着春天到了,它们欢快之极, 喧闹地聚会,寂寞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对大雁情有独钟,他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物,看作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宇宙之美 的展示者,他怀着对大雁的喜爱、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的种种活动。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 者的笔触走进大雁的世界。 利奥波德(1887-1948 年),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他是一位出色的观察家、敏锐 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位造诣极深的文学家。《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自然随 笔和哲学论文集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如歌如泣地叙述、 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 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此书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被誉为“绿色圣经”。 关于大雁 大雁是一种大型游禽,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 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 有斑纹。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 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 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又因为行列 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 等。雁队多以六只或六只的倍数组成。 1.多媒体展示课件中大雁活动的情景,同时播放有关雁的歌曲,创设学习情境。 2.大雁是一种什么样的鸟? 大雁是一种大型的游鸟,是一种益鸟…… 3.你又是怎样理解“归来”的? 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雁返回;二是呼唤大雁,表达一种喜爱之情。 4.教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作者及《沙乡年鉴》的资料,然后抽三名 学生做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地方做个记号。 6.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的哪些个性特点? 文章描写了 3 月大雁的归来,描写了春雁觅食前后的鸣叫,描写了孤雁,描写了 4 月夜 间大雁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喜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1.你从文中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 (1)大雁 3 月份从南方飞到北方繁殖,11 月份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 (2)大雁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雁队以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 (4)春天大雁喜欢在沼泽中聚会,大雁的迁徙是全球性的。 2.阅读课文第 6~10 自然段,探讨选文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 选文对大雁到玉米地的旅行,春雁的集会秩序以及集会中的“激烈辩论”等作了生动的 描写。3.“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这句反映了怎样的事实? 反映了季节的更替及春雁的觅食习性。 4.作者笔下的大雁有思想、有家庭、有欢乐也有不幸,他是怎样表现这一切的? 作者往往用诸如“低语”“问好”“邀请”“旅行”“喧闹”“咕哝”“激烈辩论”“发 言”等拟人化的语言,使得大雁有了思想,有了家庭,有了欢乐,也有了不幸,展现了一个 生动活泼的画面,具有特别强的感染力。 5.作者在文中不但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还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1)课文第 4 自然段中把大雁称为“我们的客人”。 (2)课文第 6 自然段有一句“我们的春雁”。 (3)课文第 10 自然段有一句“我们的大雁”。 6.作者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不仅说明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而且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 7.作者为大雁的归来而高兴,又为单身的孤雁而伤感。那么有些大雁为什么由双雁变 成了孤雁呢? 它们的亲人被人猎杀了。 8.作者对被人类猎杀了亲人和伙伴的孤雁而伤感,这表明了作者对猎杀者怎样的态度 呢?又说明作者希望人们怎样做? (1)对猎杀者的不满、谴责和愤恨。 (2)希望人们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 9.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保护野生动物有什么意义? (1)可以保持地球上的平衡生态。 (2)可以使大自然保持丰富性和多样性。 (3)可以为我们人类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欢乐和情趣。 10.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 爱有益无害的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一言以蔽之,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11.把刚才读课文的过程中画下来的优美句段再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品味,思考交流认 为写得好的原因。 (1)“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 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这几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描写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大雁的聪明、可爱、热情, 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 蒲身上的冬天。” 这一句把大雁比作“客人”,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动词“溅起”“抖落”用 得生动逼真,运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大雁归来预示着万物已经摆脱了冬日的严寒, 温暖的春天已经来临。 (3)第 4 自然段中的“盘旋”“慢慢扇动”“静静地滑翔”这几个动词也用得好。 这些动词不但写出了大雁降落的具体过程,富有动感,而且写出了大雁动作的优雅,给 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说明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4)“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 3 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 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作者把迁徙中大雁的鸣叫,比作是“带着野性的诗歌”,这既写出了大雁的可爱,说明大雁是人类的朋友,更表现出他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12.思考下面这些句子的内涵。 (1)“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呢? 联系下文解读此句。下文说,大雁知道 11 月份从黎明到夜幕降临,每个沼泽地和池塘 边都布满了猎枪,而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狩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由此可知,威斯康星的 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这说明大雁也摸清楚了这个规律,所以冬 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春季则放心地活动、觅食。 (2)“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单调枯燥的数字”指六只,或六的倍数,由这些数字分析,六只的雁群是一个家庭, 而之所以有“孤雁”,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枪杀,它们有的成了“心碎的寡妇”,有的失 去了子女,原先就为这样推断而感伤,而六年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论,所以进一步激发了 爱鸟者的伤感。为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动感情的情形是少有的,但是关于大雁的单调枯燥的数 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意味,不能不令人动情。 13.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写大雁的古诗句? (1)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一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宋代范仲淹的词《渔家傲》中有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 以酣高楼”。 浓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他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 钦敬,他为大雁担惊受怕,为遍体创伤的孤雁的不幸而悲伤哀痛。他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 对大雁的种种鸣叫声由衷喜爱,即使不是直抒胸臆,笔墨中也饱含爱意。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写大雁对季节把握准确。 第二部分(第 3~10 自然段):写大雁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第 11~13 自然段):写大雁有联合观念,它们的迁徙为地球带来了生机。 1.诗意表述,情感丰富。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 3 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 了。”这一句是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 天的喜悦。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2.语言真挚,情意浓醇。 本文语言十分优美,具体表现在: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使文章形象生 动,可读性强;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大雁的特征;词汇丰富多彩。 3.形象描写,声情并茂。 本文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雁队和孤雁(感伤)  珍视动物 鸣叫(“辩论”—“低语”—喜爱) 保护自然 联合的观念(赞美) 这节语文课,全面渗透新课改理念,又充分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以说体现了语 文教学应有的价值。 我的教学设计呈板块状,合理而有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突出基本能力培养, 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又强化基础训练,重视知识积累。让学生自主学习, 我的适时引导、点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没有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教 学实而不死、活而不乱,创设了一种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8 时间的脚 印 知识与技能 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速读、跳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弄清说明的层次和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 准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 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和写法特点。 难点 阅读较长文章,把握说明的层次。 速读法、跳读法、“巧妙裁剪”法。 多媒体课件 1 课时 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把时间比作一去不复返的流 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这里人们把时间比作为飞速的“箭”和“梭”…… 其实时 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 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 教科书……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 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陶世龙,1929 年 4 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9 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 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 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关于岩石 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 岩的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今天我们见到的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砾 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 之间,有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当砾岩 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 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 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中加点字的 读音(齐读): 踪迹(zōnɡ)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帷幕(wéi)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2.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用笔勾画出重要环节。 3.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5.完成下列填空题,说说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 从(“死”的石头上)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石头的颜色不同)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 化;(化石)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6.小结: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也是有意义的,我们熟悉了这些石 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探寻它们,进而为人类 造福。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色? 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 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 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读者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2.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 高士其的话? 讨论明确:课文引用高士其的话开头,把时间拟人化,一方面与课题照应,另一方面, 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实际生活,吸引读者。 3.第 4 自然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主旨? 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 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 “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找出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分析它们承启了哪些内容? 第 5 自然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总领下文——岩石被自然界中各种因素改变) 第 7 自然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启下——岩石毁灭的过程) 第 18 自然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承上——总结 上文岩石新生的历史) 第 22 自然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承上启下——承上总结了 岩石记录时间方式之一:毁灭与新生;启下谈岩石记载历史痕迹) 第 24 自然段: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承上——总结“砾石”能够 记载地壳的活动) 第 27 自然段: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启下——列举 事例说明化石记录地质时期) 5.根据承上启下的段落,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全文共 31 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 自然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自然段):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 自然段):岩石的厚度和生成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 自然段):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 自然段):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造福人类。 6.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岩石 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第 22~29 自然段, 然后回答问题: 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地壳的活动;②气候的变化;③古代生物的状况;④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自然界 转瞬即逝的活动。 7.阅读第 28~29 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人类是怎样根据化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 的?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8.作者在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9.品味说明语言 (1)“根据计算,大约 3000 到 10000 年的时间,可以形成 1 米厚的岩石”,这一句采用 了什么说明方法?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说明方法是列数字。 加点词语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 3000 到 10000 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 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和严密。 (2)“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这一句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地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 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1.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文章引用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诗句,带出时间的话题。主体部 分从两个方面分析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文章先说明岩石无论是毁灭还是新生都透露出时 间的踪迹,然后说明自然界中,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生息,都在岩石中留 下了痕迹,成为地球上的一部“无字的史书”。 本文中有些独立成段的句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有的承接上文,如“从 ‘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概括了上面的叙述,有的启下,如“真的有海枯 石烂的时候”,引出“石烂”的话题;有的兼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 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2.拟人手法,生动有趣。 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了拟人写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死寂 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 ‘攻击’”一句把“岩石”的被动与无奈表现得惟妙惟肖,令人同情。再如“狂风吹来了, 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这个排比式拟人手法,给读者以形象的动感,把平时看做可怕的 事物写得轻柔可见。 时间的脚印 (一)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种记录时间的方式。 (二)岩石 是怎 样记 录时 间的 {1.岩石的厚度和生成顺序 2.岩石保存的 历史痕迹 {地壳的变化 气候的变化 古代生物的状况 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三)读懂岩石记录,造福人类。 本课中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较难把握,在让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图 示法,这样,学生对岩石的生成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然后,用更为直观的图片加以印证说 明,进而让学生明白: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就是记录时间的过程。理清了文章的内容, 说明顺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配合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课件,条理清楚,容量较大。考虑到学生对教材不够熟悉,我 充分利用了学生入场到上课的这段时间,播放了部分课文录音,让学生尽快了解学习的内容。 后半部分插入的音乐,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本课教学,使我明白,说明文教学并不全是枯燥无味,只要善于摸索、善于运用新的教 学理念,说明文教学也同样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对日后的语文教学将有极大的帮助! 本课最大的遗憾是,对科学精神的渗透只停留在表面上。扩大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将成 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写作(二) 说明的顺序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过程与方法 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细致地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事物,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 重点、难点 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1 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说明文,准确地来说都属于事理说明文,像我们以前学过的课 文《梦回繁华》《中国石拱桥》等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些文章或说明事物特征,或阐明事理, 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说明的顺序有哪几种?我们在习作中怎 样来运用它呢? 二、认知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 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像介绍一座建筑、一处园林、一片 山水。 ②时间顺序:是指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有时候,为了 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或者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也常常按照步骤或程序的先后顺序来写,呈 现出“过程”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时间顺序。 ③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或由 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分别 做出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运用于事理说明文中。 三、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 一篇说明文采用何种说明顺序,一般应考虑以下两点: ①与说明对象有关。当我们是介绍一座建筑物或者景点时,我们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顺序, 比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当我们是介绍事 物的发展过程时,就要采用时间顺序,比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 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当我们是介绍事物的道理时,一般会采用的是逻辑顺 序,比如《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恐龙无处不 有》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就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顺 序。 因此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要根据说明对象而定。 ②与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关。说明文都是介绍事物和事理的文章,怎样写好一篇说明文, 就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来写,用合适的说明顺序有利于凸显说明对象的特点。如《大雁归来》一文,虽然是以动物(大雁)为说明对象,但作者主要是介绍其生活习性的,借以告知人 们要保护动物,和动物做朋友,因此采用了逻辑顺序。 当然,具体到写作实践中,采取哪一种顺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如《中国石拱桥》全篇采用 了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而在举桥梁例子的时候,釆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 四、写作文题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 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 600 字。 五、佳作欣赏 神奇的智能手机 要说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手机。如今的手机有一个新名 字,叫智能手机。 什么叫“智能手机”呢?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 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智能手机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呢? 智能手机可以和电脑一样上网购物。记得去年老师让我们买一本图书,爸爸跑遍了附近 的几家书店都一无所获,只好赶了半小时的路程到城西新华书店才买到,来来回回足足花了 一个下午时间。而今年,妈妈的智能手机安装了支付宝,上淘宝网轻轻点几下,许多图书展 现在我们面前,价格上还给我们打折呢!不出家门第二天就拿到了好几本崭新的图书,真是 既方便又实惠! 智能手机可以和电脑一样上网聊天,但是比电脑更便捷,因为它可以随时随地和对方交 流。在学校组织的“手拉手”活动中,我认识了淳安枫树岭中学的姜丁柔同学,以前我们只 能通过书信进行交流,又慢又缺乏色彩。今年,我得知了她的 QQ 号,用妈妈的智能手机上 网和她视频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对方的音容笑貌。之后,我们经常在课余时间通过智能手 机聊学习、谈自己班里的趣事,两个人常常被对方“感动”得“前仆后继”,捂着肚子笑个 不停。今年 6 月,远在老家的六岁表妹参加区少儿组的武术表演,还拿到了优秀奖,她拿到 奖的那一刻,我和妈妈正在路上呢,妈妈的智能手机上就有了她传来的喜讯。我们马上就视 频了,还有眼有板地表演给我看。虽然我们远隔数百里,却在第一时刻一起分享了成功的喜 悦。 当然,智能手机的发展未来将更加广阔。不仅能个人通信、信息管理、日程记事、任务 安排、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等,还将是“智慧城市”“智慧家庭”的重要手段。听爸爸讲, 智能手机已被各国应用于军事领域。如利用智能手机的照相、定位跟踪、惯性传感、蓝牙信 号、电子罗盘等功能,可进行无线遥控。就是通过智能手机无线信号,可对自己发射的微型 无人机和机器人进行遥控,也可接管其他无人机和机器人,完成侦察、监视任务,实时观看 显示屏上无人机拍摄的视频图像。还可以用于战场通讯和侦察,用作战场态势感知终端…… 智能手机还真是厉害噢!它是科技发展的产物,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妙, 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点评:本文介绍的是新时代科技的产物——智能手机。文章主要采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 说明方法,说明智能手机的特点和优点,结构上多采用设问领起、导入,引人入胜,语言生 动活泼、客观准确,很好地介绍了智能手机的特点和功用。

资料: 455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