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登高》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登高》教学设计

ID:100865

大小:8.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1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三年级语文上册《登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杜甫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3.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教学重点:掌握诗歌鉴赏的三种方法。教学难点:诵读诗歌,体会作者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合作讨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飞花令”形式导入规则:先指定一位同学说一句关于秋天的诗,再由其指定其他同学接力。(板书:登高 杜甫) 二、整体感知:首先,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和读音。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思考: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找一生示范朗读,另找一生评价。明确:(景物)描写、抒情。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诗中的一个字来回答。生:悲    分析“哀”、“苦”、“恨”与“悲”哪个更适合作诗眼。    明确:“悲”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苦”、“恨”和“哀”都是作者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因此用“悲”字更恰当准确。师:这是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 三、写作背景师:请学生回忆作者的生平事迹。明确:杜甫诗歌创作风格:沉郁顿挫。在初中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  现了诗人具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本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高写下了这首诗。三年后,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法(并板书)。 四、分析意象师:作者“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讨论。生2展示。明确:景物            特点      风               急      天               高      猿               啸哀      渚               清      沙               白      鸟               飞回      落叶             无边 萧萧 下      长江             不尽 滚滚 来师:补充意象和意境的概念、“落木”和“落叶”的区别。     明确:意象:诗歌中具体的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和景等;           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落叶”给人一种枝繁叶茂之感,“落木”给人一种干枯干燥的感觉,因此用“落木”更符合秋天的特点。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二:由象入境法(并板书)。师:找一生朗读描绘画面的文字,请大家闭眼,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诵读指导:首联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凉,似乎在唇齿间颤抖的读出来;“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猿啸哀”——要有欲哭的感觉;“鸟飞回”——联想到作者,孤独漂泊、远离家乡,他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颔联两句,要将苍凉之感和旷达之悲读出来。 五、体会情感师: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生3展示。明确: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炯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师:点拨通过具体的字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三:情景交融法(并板书)。诵读指导:“万”“悲”“常”都要重读。读“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遥远之状;读“常坐客”,要倍感自己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多病孤独,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最后一联,“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中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六、课堂小结1.情境式默写(PPT15中几句话对应的诗句)2.背诵全诗 七、课后作业 根据本课学习的几种方法,自学《秋兴八首(其一)》 八、板书设计                  登高                      杜甫 《登高》教学设计                 自然之秋                知人论世法         “悲”    人生之秋                由象入境法                 国家之秋                情景交融法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