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ID:98343

大小:18.1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2-1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4、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宏观现象推理微观机制,初步了解此研究方法,从而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方法,经历从宏观热现象里面分析出其微观机制,再利用微观模型 解释更多宏观热现象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教学难点】 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透明玻璃管、酒精、水、二氧化氮气体、广口瓶(2 个)、玻璃板、装有硫酸 铜和水的量筒(放置 20 天和 10 天)、红墨水、水(温度不同)、胶头滴管、铅柱(两个)、 美工刀、钩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前在自己身上喷香水,在教室内走一圈,你们能闻到味道吗? 我们是如何闻到各种味道的? 展示长喙天蛾吸食花蜜、煮食物画面,思考天蛾是如何发现花蜜的?你能闻到食物的香味吗? (学生观看图片,闻老师身上的香水味,了解长喙天蛾是根据四溢的花香来寻找花蜜的,体 会分子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二、进行新课 1、物质的构成用蜡笔在白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 (学生:用肉眼看蜡笔画的是一个连续的线条,如果靠近看或利用放大镜看,会看到十分细 小的炭的颗粒) 看上去连续的线条,实际是由一些细小的颗粒构成的,试想一下,看到细小颗粒也可能是由 更小的颗粒构成的。 展示显微镜看到的小颗粒是由更小的颗粒构成的。你对物质的构成有什么想法?展示玻璃管, 如果在玻璃管内装入半管水,再加半管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应该是多少? (学生:猜想,对物质的构成形成一个初步的模型,物质是由微小颗粒构成的,颗粒间可能 存在空隙。) 演示实验:在一个玻璃管内装入半管水,再在管内装入酒精,直至装满。堵住管口,把试管 倒置几次,观察现象。你能解释此现象吗?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空隙,即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间可 能存在空隙。可以利用沙子倒入大豆中进行类比) 小结: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就是分子、原 子。并且这些粒子间存在空隙。 展示一些物质分子结构图,这些图是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提到的,人的肉眼和普通显微镜无 法直接观察到。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约为 10-10m 数量级。 例:现代大型计算机每秒可以计算 100 亿(1010)次,如果人们计数的速度也这么快,一个 人要把 1 cm3 空气中的分子数完,猜一猜,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进行猜想,对比猜想数据与实际数据,可以体会到分子的大小。)提出问题: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我们是如何闻到物体的味道的呢? 2、分子热运动 实验 1:在讲台上打开一个花露水瓶盖,前排同学有没有闻到味道? (前排同学说出现象。花露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同学们闻到了。) 实验 2:在装着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 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会发生什么变化(实验中不能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上面。) 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两瓶气体颜色逐渐变得均匀,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彼此进入对方,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 动)。 小结:像这样,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只能发生在气体间吗?能举一些实例吗? (学生举例:如墨水滴入到水中;腌菜会使菜变咸等。) 实验 3:在一个量筒内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密度大 于水,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间明显的界面。 展示:10 天前、20 天前、30 天前的溶液。对比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实验,通过对比几个实验,可以发现,时间越长,清水和硫酸铜溶液间的界面就 越模糊。这是由于水和硫酸铜溶液间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视频动画:煤炭堆放在地面一段时间后,把地里面一小层都弄黑了;长期堆放石灰的墙角, 有一层墙壁染上了白色;金片和铅片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等。 (学生观察视频,了解固体的扩散现象。) 学生讨论:对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运动进行总结。 小结:通过前面的实验和视频,可以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实验 4:两个相同的烧杯,一个装入半杯热水,一个装入等质量的半杯凉水。用滴管在两个 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学生观察实验,热水中颜色变化较快,说明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越剧烈。) 小结: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思考: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一会儿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 因? (学生讨论回答) 3、分子间的作用力 既然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 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实验:在一个注射器内装入一些水,用手堵住注射口,用力压活塞,发现水的体积并没有明 显的变化。 (学生观察实验,压缩注射器活塞,对实验现象提出猜想,分子间可能存在排斥力。)提出问题:既然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水的体积没有轻易被压缩呢? 请同学用力拉铅笔的两头,铅笔伸长了吗? (学生进行实验,发现铅笔没有被明显拉长,分子间可能存在引力。) 实验:用美工刀把铅柱的底面刮干净、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 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铅块分子间存在引力) 物体的分子间存在空隙,并且还有引力,那么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学生讨论:分子间还存在斥力。) 小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 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借助于弹簧连接的两个小球来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但当弹簧处于原长时,相当于分子间的 引力与斥力相等,对外没有体现引力和斥力。弹簧间的作用力相当于引力和斥力的对外表现。 (学生观察实验,利用类比的方法认识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4、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 阅读课本中有关内容,总结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并从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解释 这些特征。(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讨论不同物质状态的特征,交流讨论结果。) 小结: (1)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 (2)液态: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 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液体较难被 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气态: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气 体分子间的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讨论:“破镜重圆”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为什么? (因为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子,分子作用力太小。) 三、课堂小结:(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1.本节主要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直径大约在 10-10m 数量级,肉眼无法直接看到,并 且分子间存在空隙。 3.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均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如人闻到各种味道等各种扩散现象均 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分子的这种无规则 运动也叫热运动。 4.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发生改变时,分子对外表现出引力或斥力。四、课堂检测:1、动手动脑学物理 1-5; 2、完成《同步导练》课堂检测 。 5、作业布置:完成《同步导练》达标测评 。 教学反思: 篇二: 一、教学目标 以高考考核目标为出发点,从熟悉的生活情境“霾”以及“工厂排放废气”的视频入手,了 解扩散现象,知道布朗运动的产生原因,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难点 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和布朗运动的理解 三、难点突破 通过数据:标准状况下,一个气体分子在 1s 内与其他分子的碰撞达到 65 亿次之多,这种频 繁的碰撞运动是无规则的。 通过数据:数量级为 10-6m 的水珠中所含的水分子的个数比地球上人口总量还要多。可见 10-6m 的颗粒比分子大好多。理解布朗运动是微小颗粒的运动而不是分子的运动。四、教学过程 §7.2《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环节一)导入:播放某工厂的排废气的视频。 这是我去外地时看到的情景,触目惊心。 引出“霾”这个词,对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深受其害。陌生的是对于霾我们不 了解它的物理特性。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分子热运动》。 (环节二)新授课: 一、扩散现象(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如下问题) 1.定义: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影响因素: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证明:物理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教师:怎么知道分子在运动,并且运动是无规则的? 学生:用显微镜观察。 教师:你厉害,目前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不过可以努力研制可以直接观察到分子的显微镜。 那么,怎么办? 学生:借助别的物体的运动。教师:好,非常好的办法。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内容“布朗运动”。 二、布朗运动 1.定义:微小颗粒的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教师:微小颗粒为 10-6m,是什么概念呢?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看书第二页,第一段。 数量级为 10-6m 的水珠中所含的水分子的个数比地球上人口总量还要多。可见 10-6m 的颗 粒比分子大好多。 2.布朗运动产生原因:液体分子对颗粒的碰撞的不平衡力产生无规则的运动。 教师:强调外界的撞击产生运动,而不是颗粒本身在动。 §7.2《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3.布朗运动反映:间接证明液体或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 动。 教师:这回我们找到了研究微观分子是不是在动的好办法,布朗运动。而不用直接观察。 4.布朗运动的意义:为物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5.布朗运动的外界环境:气体或液体中。 6.布朗运动的影响因素:颗粒大小和温度 教师: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环节三)练习:书上第七页第二题2.以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道理。 (1)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布朗运动证明组成固体小颖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3)―锅水中撒一点胡椒粉,加热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粒在翻滚。这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 越激烈。 讲解时可引申到观察光线中的灰尘的运动是不是布朗运动。 (4)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煤油中小粒灰尘的布对运动这说明!没有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3.小张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他把小颗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 在坐标纸上,于是得出结论: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证明水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小李 不同意小张的结论,他认为:“小颗粒沿着笔直的折线运动,说明水分子在短时间内的运动 是规则的,否则小颗粒怎么会沿直线运动了”对此,说说你的看法。 §7.2《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讲解此题时,可以说这样的例子。标准状况下,一个气体分 子在 1s 内与其他分子的碰撞达到 65 亿次之多,这种频繁的碰撞运动是无规则的。 所以布朗运动不可能是直线,而是无规则的、随机的。 (环节四)联系生活实际的经典讨论: 教师提问,我们回到课前的视频,想一想“霾”。怎样才能防止霾呢? 学生 1:戴口罩 教师:口罩的孔要小于 10-6m,我想很憋气呀!学生笑了。 学生 2:用风。 教师:好,自然的力量。我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到,霾一旦形成,只能依靠自然的力量来消 除,即风、降雨或者降雪。可是又受天气因素的影响。 学生 3:把冒烟的工厂推倒。 教师:同学们,前脚推导,后脚他们又盖起来了,为什么?那个大烟筒咕咚咕咚冒烟,那是 在给他们带来经济产值的,总不能让那些人没饭吃吧? 学生 4:净化,减排。 教师:可以,我们将企业升级,引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但是,技术越先进,需要的人力 越少,就要有一部分人没工作,必须得给他们找个出路,如果没出路,社会就不稳定。所以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让工业有先进的技术,让社会有合理的结构呀。 学生陷入思考中。(本次课到此结束) (环节五)作业:1.练习册 161 页相应习题。 2.画本次课的思维导图。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