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月迹》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月迹》教学设计

ID:97548

大小:10.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2-0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月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记叙了中秋夜几个孩童从中堂到院子、从院子到河边寻找月亮的过程,以儿童化的语言描绘了皎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夜色,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童趣。这篇文章语言的最大特色就是富于童趣,弥漫着鲜活的、纯真的孩童气息。写孩童寻月,写孩童眼里的月亮,一切就着孩童的言行、感受和心理来写。教学目标:1.认识“袅、嫦”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悄、累”。2.默读课文,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3.划出自己喜欢的有趣的词句,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再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和生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导入:月亮,是中国人心中永恒的情结,那温润晶莹的月色曾经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那么,在孩子的眼里,月亮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著名作家贾平凹(wā)为我们营造的童心世界,一起去寻找美好的月迹。2.读题,交流对“月迹”的理解。齐读课题-“月迹”,月迹是什么意思?预设:“月迹”就是指月亮的足迹、印迹。)二、 检查预习成果。活动一:我会读。1.出示生字词嫉妒 [jí dù] 袅袅[niǎo niǎo]悄没声儿[qiǎo mo shēngr]累累[léi léi]预习过了吧,课文读过五遍以上的请举手,不错,既然课文读了那么多遍,那我就来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文中的四个词语你应该能读正确吗?谁来读读第一行的两个词语。   (1)“嫉”是个形声字,右边是个疾病的疾,代表它的读音,一起读两遍。“袅袅”傍晚收工回家,家家户户生火煮饭,村庄里烟气缭绕上升,我们就可以说“炊烟袅袅”。花园里,花的香气缭绕持续不断,我们就可以说“花香袅袅”。声音已经结束,余音还在缭绕,我们就可以说“余音袅袅”。不知不觉中,我收获了多个四字词语。(2)第二行是多音字,谁来读读。悄没声儿[qiǎo mo shēngr],是什么意思(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累累[léi léi] (秋天到了,果实丰收了,我们就可以说“果实累累”,也可以说“硕果累累”。)三、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月之迹活动二:说说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难读易错的字词会了,那你能说说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儿吗?1.交流。(预设:月亮的足迹出现在竹窗帘儿上、穿衣镜上、葡萄叶上、瓷花盆上、锨刃儿上、小河里、眼睛里、天空上)你预习的很到位,同学们略读课文我们在预习时要关注什么?(阅读提示,阅读提示往往告诉我们本课的学习任务,根据略读提示开展预习,这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其他同学没有找到的,赶紧拿起笔来圈一圈。我们跟随贾平凹一起按顺序说说月亮的足迹吧。你发现了吗?老师把月亮的足迹分成三部分,谁知道其中的奥秘?2.  归纳。出现在竹窗帘儿上和穿衣镜上的月影是孩子们在中堂屋里看到,(板书中堂)葡萄叶上、瓷花盆上、锨刃儿上的月影是孩子们在院子里找到的,(板书院子里)小河里、眼睛里、天空上的月亮是孩子们在院子外发现的(板书院门外)。所以,月亮的足迹可以概括为“中堂-院子里-院门外”。这既是月亮的足迹,也是孩子们寻月的足迹,同时还是作者写作的线索。 四、品析文章语言,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解决了阅读提示中的第一个任务,谁来说说阅读提示第二个任务是什么?那就让我们按要求做一做吧。(一)自读课文,明确要求。活动三:1.画一画:画出课文中描写你觉得有趣的词语或句子。2.写一写:把读后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3.读一读: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交流。让我们先跟随作者去中堂里看看吧,在中堂里寻到的月亮,哪里让你觉得特别有趣。相机出示:①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预设:1.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月亮升起的过程,让我感受到月亮的调皮、可爱。在孩子们眼里,中堂里的月亮是怎么进来的?把这些有关的词语找出来,并画上横线。(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这句话让我觉得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明明知道我们在盼着它,却偏偏不让我们看见似的,蹑手蹑脚地溜了进来;又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十分优雅。“爬”月亮竟然长腿了。一个“爬”字让我们看见月亮一点点升起,越过一个个横格,多么有趣呀。)2.作者写出了月亮升起时形状的变化。除了“溜、爬”写动作的词语,你们还找到了哪些词语也是写月亮怎么进来的?(“白道儿”,“半圆”,“满盈”。通过写月亮的形状变化也能看出它是怎么进来的。)(课件语段中“溜”、“爬”、“白道儿”、“半圆”、“满盈”这些词语变红)你们看,月亮进来这一处动态的描写,贾平凹先生居然──化作这么多生动、有趣的词语。3.这么细腻的感受和生动有趣的描写,我们得好好读一读。大家自己试着读一读。谁来分享?看着月亮从竹窗帘格儿里慢慢升起来,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怎样?(高兴),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份欣喜读一读。4.儿化训练,感悟语言特点。读着,读着,你发现了这段语言的什么特点了?(板书:儿化)你们注意到吗?“竹窗帘儿”“儿”这个字只读半音,要读得轻点,可爱点,这样就能把它的情趣儿读出来,请同学们接着读。作者这么一写,让我们这么一读,顿时这段文字显得那么亲切、可爱。那院子里的月光哪一处也打动了你?②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预设:1.作者把月亮的光与灯光进行了对比,让我感受到了月光非常明亮。2.从这句话中的“玉玉的”“银银的” 写月光亮如玉般温润,如银般灿烂,这一处是静态描写,感受到月光的柔美、幽静的特点。 3.在写中堂里的月时他用了儿化,在写院子里月光这段话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板书:叠词)叠词就是两个字的重叠。请你们马上把这段话里的叠词找出来。 (玉玉、银银、疏疏、粗粗、累累。课件中叠词下加点)4.老师把这段话变换了一下形式,现在请你们用刚才找到的叠词将这段话填写完整。(课件出示):  看那,院子里的白光,  (玉玉)的, (银银)的。    月光里,瞧得见那(粗粗)的桂树,  (疏疏) 的枝,(疏疏) 的叶,  那(累累)的骨朵儿,  不正像是天上的繁星儿变得?你们看,现在这一段话,多像一首──诗歌。现在就让我们用诗的语言、诗的感情再把这段话美美地朗读一遍。这段话是对月亮的静态描写,使用叠词,写出了月光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也符合儿童语言的特色。 过渡:多美的月光啊,写院子里寻月,作者不仅用叠词,还有神奇的想象。你们找找看,在哪?③我们都走进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花骨朵是繁星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④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⑤“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稍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袅袅”,形容花香,将无形赋予有形,仿佛都能看到花香在空气中弥漫、缭绕的踪迹了;“痒痒的”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独特的联想和奇妙的通感,巧妙地将遥不可及的月形月影变成了可闻可触的,给人身临其境之感。)2.小结:通过分享文中写得有趣的、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句子,我们感受到作者生动的描写、细腻的感受及奇妙的想象。五、摘抄句子   这么好的句子,我们得把它抄下来,拿出作业本,翻到96页,完成第3小题。    六、作业。    摘抄文中描写月亮的优美的句子进行积累。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