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赤壁赋》教学设计

ID:96035

大小:8.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3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赤壁赋》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经典名篇。教学中既要关注文言文的“言”这个教学的基点,又要注重“文”的方法与情感,既要依“言”助“文”, 强化对文言词汇、语汇的积累与运用,立足字词解文意、把文脉、察文情,又要以“文”养“言”,在对作品的文法及情感的解赏中,自觉形成对文言词汇、语汇的不断积累与灵活运用。如此一来,文言文教学方能摆脱“文”、“言”脱节、环节生硬机械的桎梏,还原古典文学的精气神,渗透出古代汉语的珠玑之形与古色之香。教学目标:1.能熟练、正确地朗读课文,把握节奏、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读出情感。2.能在动态的诵读中感知作品的语言和情感,灵活、准确地释词解义,积累词汇、语汇,准确地翻译文言文。3.能借助文本和相关信息,准确地判断、理解本文表达的主题。教学重点:1.能在动态的诵读中感知作品的语言和情感,灵活、准确地释词解义,积累词汇、语汇,准确地翻译文言文。2.理解本文表达的情感,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教学难点:能在动态的诵读中感知作品的语言和情感,灵活、准确地释词解义,积累词汇、语汇,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学,简介背景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背景资料,课堂交流。(PPT1:本文的写作背景)2.抽查学生的朗读熟练程度,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语气,尤其是要去掉标点符号训练学生阅读能力。(PPT2—4:文本的文字内容,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逐层地、循序渐进的朗读,其中第一小节标出了朗读的节奏、标点符号及易读错的字;第二小节只标点符号及易读错的字,不加出节奏,第三至第五小节无标点符号、无标出的节奏、无标出的易错的字词。)二、学生再读文本,整体感知、获取信息(一)学生互助合作,解释重点文言字词、翻译重点语句,对于疑难问题,师生展开对话、交流。(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字词句疑点,不要单纯地知识给予或机械地解答,要尽可能地与作者的心境与主题对接,将字词的理解融入苏轼的情感生活,以字见情、借情解字,力求文、言贯通,和谐统一。)(二)散文写的是什么事?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规律吗?(教师板书:乐—悲—乐)三、解读文本、深度研学这里,将文本文字按依次顺序分解成五教学个画面,在情境创设的背景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解读苏轼的内心世界。画面一:一叶扁舟,月夜款款而来……立足文本的第一小节展开交流对话。(PPT5:主题是——苏子与客驾一叶扁舟,月夜从云天相接的迷茫的江面上款款漂来的视觉画面。)1.月光下的江面景象有什么特点?请用最贴近译文的语言描述出来。(将“言”自然地融入“文”的理解过程,注重文言译文的准确性。)2.真是水欲静而情未止啊。那你能通过朗读体会到苏子此时的心情吗?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此问意在促使学生朗读“纵一苇之所如……羽化而登仙”,读出飘飘欲仙的“出世”的陶醉与快乐,同时板书:乐?)画面二:一曲箫声,打破夜色的宁静……围绕文本第二小节展开交流对话。(PPT6:主题是——江面上渺渺箫音,打破了夜色的宁静,画面中既有客在船头吹奏凄婉而孤独的苦箫,又有苏子时而正襟危坐的姿态以及时而凝视远方的叹息。)1.用箫音和画面伴随一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其他学生置入情境、闭上眼睛想像,借助文本说说:箫音中传递了哪些信息?苏子的心情?(板书:悲!)2.引领学生先解剖修辞手法、侧面烘托的运用,再仿照“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夸张句式,尝试换用水声、猿鸣、山岩等物象来侧面衬托主人公的悲愁之深重。(应鼓励学生尝试、想像、描述、表达,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画面三:一位士子,难以释怀的叹息……结合文本第三小节展开交流对话,拟用一句话带动学生进一步走进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PPT7:一位士子,难以释怀的叹息……)1.请2—3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朗读的效果。(评价标准:看能否抓住每句的引领性动词,读出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情感,读出无以解脱、难以释怀的愁绪与无奈——即要读出苏轼散文的风格来!具体说,要读出“破、下、临、横”的贯虹之气,读出“侣、友、驾、举”的超然之胸,读出“寄、渺、哀、羡”的阔宽之怀,读出“挟、抱、托”的梦幻与沉醉。)2.结合文本内容以及当年苏轼高中进士时仁宗皇帝褒奖他的话,说一说:当年春风得意的他,此时又为何叹息?(引领学生发现文本里的“四叹”:一叹时事变迁、物是人非,二叹天高地阔、自己渺小,三叹江水东流、人生苦短,四叹脱俗超凡、不可骤得。)3.感受并反复阅读、咏叹苏轼内心的悲苦。(此处文字并未出现一个悲苦的字样,确是无处不愁、何处不苦,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呈现这难以直言以表的情感。)画面四:一位智者,妙语点化人生……(针对文本第四小节展开交流对话)1.探究:如果让你们朗读这一小节,应该以怎样的语气来读?(学生展示性朗读,前半部分要读出哲理性、思辨性的语气,后半部分要读出劝慰和自慰的语气。)2.说说看,苏轼又是怎样的一个善劝而自劝的人呢?(明确:这里以水无常形、月无常态作比,以自然变数之规律说理,以物有得失的禅道自慰。这段说给别人听、又说给自己听的几句话,三言两语便一语中的,点化了自己写满委屈、痛苦与矛盾的复杂心情;它是苏轼旷古绝世的大家的心灵、大气的风范的写照,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唯一的一个能在困厄中做到融佛、道、儒三家于一身的思想见证,教学中要紧扣这一点来深入解读。)画面五:一江秋水,承载喜笑悲愁……对话交流第5小节。(PPT8:原来是一种豁达开朗的情怀……苏轼思想与佛、儒、道的媾和与相融。)这里,以解读文本中的“喜”、“笑”作为切入点,结合苏轼的这段人生经历,深度剖析苏轼的思想,还原一个最真实的人物形象。(明确:苏轼此时的喜与乐只是暂时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不久他又到承天寺夜游时,矛盾而复杂的心情、出世与入世的纠结,无不体现在那篇短文的字里行间。所有证据表明,苏轼这一时期始终没有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他也不可能真正地解脱出来。写作本文也只是在借流水、月光来短暂地修复自己受损的心灵而已。板书:乐?)四、回望文本、提炼主题结合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理解苏轼退能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并借助教师自编的材料,回望文本、理清文脉、提炼主题。(PPT9: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诗和授课人结合文本内容和线索对文本的凝括与再现。)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