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学方案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基于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3)基于写作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的内容写清楚。2.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秋天。本文介绍了一篇童年趣事,写了“我”和童年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本课的重点是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难点是理解孩子们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为突破学生情感体验的难点,采用情境导入和品读重点词句的方式,唤起学生的情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了解按照一定顺序的写作方法。3.学情分析(1)基于识字写字:三年级学生的字词识记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字词的学习相对轻松。 (2)基于阅读:学生处于三年级的上学期,年龄小,阅历浅,就本课来说,他们对于通过朗读来把握人物感情的经验还太少,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体会孩子们心情的变化。评价任务任务一:通过默读,说出课文围绕风筝讲了几件事。 任务二:分段朗读,找出体现孩子们心情的句子和词语。任务三:通过指导朗读,反复品读,体会孩子们感情的变化,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任务四:发挥想象力,为《风筝》续写结尾。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复习导入(5分钟)
活动一检测生字、生词(5分钟)
能正确书写生字词,明确课时目标
活动二齐读学习目标
环节二整体感知(12分钟)
活动一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几件事来写(完成目标一)(7分钟)
能说出课文围绕风筝讲了几件事。(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自读课文,说出孩子们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5分钟)
能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环节三细读品味(17分钟)
活动一分段细读,划出体现孩子心情的句子(10分钟)(完成目标二)
能找出体现孩子们心情的句子和词语。(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指导朗读,指生读有关描写心情的段落与句子(完成目标三)(7分钟)
能体会孩子们感情的变化,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价目标三)
环节四课堂练笔(6分钟)
活动自由发挥想象,为课文中的小伙伴续写结尾(完成目标四)
能为《风筝》续写合理的结尾。(评价目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