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
源 天添 资源网 w w
w.Ttzyw.cOm《大海睡了》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大海的温柔、可爱。
2、能有感情背诵课文。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大海的温柔、可爱。
3、学会3两个生字。
一、看图激趣,揭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哪里的景色。[课件演示大海图片]
(图上画的是大海的景色)教师在黑板上画大海。
板书:大海,读好,拼读。
2、听,辽阔的大海上传来了什么声音?
[播放海浪的声音。]
说话练习:我听见了-------的声音。
这轻轻的海浪声,我们称作“潮声”。
读好“潮声”,指名拼读,强调翘舌的读法和后鼻音的读法。
3、揭题
这时,太阳公公落山了,月亮姐姐出来了,她还带着无数颗小星星呢!这些小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顽皮地眨着眼睛。大海妈妈劳累了一天要睡了。
板书:睡了(读好,强调i u并列标在后的加调规则。)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歌的题目就是“大海睡了”。
读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看动画,初步感知课文
过渡:大海睡觉时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看看吗?
看的时候要仔细看,还要认真听。
[播放动画]
2、自读课文
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二遍找一找这首诗歌一共有几句话。
3、检查自读情况
(1)谁喜欢读第一句,请他来读一读。
随机正音:闹、笑、睡觉。
再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谁喜欢读第二句,请他来读一读。
随机正音:抱着、背着、轻轻的潮声、鼾声。
指名读,男女生读。
三、读懂课文
1、自读
读准了之后我们来读懂这首诗歌,自己轻声读一读,你读懂了些什么?
2、精读第一句
(1)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说话练习:----------,大海睡觉了。
夜深了,这时,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大海睡觉了。
(2)白天的海和晚上的海有什么不同呢?[演示图片]
描述:白天,海面上波涛汹涌,风急浪高。
晚上,海面上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老师送给你们一个
成语来形容,就是“风平浪静”。
(3)再来把这一句读好。
指名读,配上动作来试试,配动作齐读。
3、精读第二句
大海睡觉时的样子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句。
自己读,想一想。
1、指名说说,你觉得大海睡觉时的样子怎么样?为什么?
2、你睡觉时喜欢抱着什么睡吗?
为什么大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而不是布娃娃或者其它玩具呢?
3、大海睡觉时还有什么特点吗?
4、理解“鼾声”。
那“轻轻的潮声”就是“鼾声”。
5、指名读,配动作读好。
四、读美
1、自读全文
我们读懂了这首诗后,就要来把他读美了,先自己在下面试试看。
2、配乐读
如果能加上音乐就更好了,小朋友们想配上音乐读读看吗?
3、配乐范读
4、学生加动作读
谁来 和老师比一比,能比老师读得更好的。
5、齐读。
五、学生字
1、认识8个二类生字,读准。(海 睡 闹夜觉着那声)
2、学习“里”、“月”
(1)里、注意下面的“土”的笔顺,和写“土”时不同,先写竖,后写横。
(2)月,可根据以前学过的字,“明”、“阴”、“朋”“用”来记。
3、组词
里(心里 土里水里) 月(月白 月子 明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剩下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大海的温柔、可爱。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句
指名读
(1)这句告诉我们大海什么时候睡觉了?
(2)从哪看出来的?
指导朗读。
2、出示第二句
(1)指名读
(2)这个长句中,你最喜欢哪一行?
为什么喜欢?
用你的朗读表达出你对它的喜欢。
3、自由练读
4、指名读
三、指导背诵
1、看图试背
2、指名背
3、配乐背诵
四、指导书写
注意点:
她:女字旁,左窄右宽
抱:提手旁,左窄右宽
着:上下结构,羊字头,下面试“目”
背: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下面是月字底,“月”的撇变成竖。
五、词语开花(扩词或组词)
她(她们 她的)抱(抱头 抱一抱) 背(背水 背人 背头)
六、总结本课。
教学反思:语文学习不等于学习课文,因此,对课文的教学也不应仅仅局限在课文本身,要尽可能地拓宽开去,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本首诗描绘了“大海睡了”的美,那么,“大海醒了”的景象该怎样用诗的语言来表达呢?我只是作为引导者抛出一个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想象讨论:学生思维火花不断闪烁,在语言运用的同时领略了大海不同情态的美。而交流的过程更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文章来
源 天添 资源网 w w
w.Tt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