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2.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这个班今年是周边几个村合并而成,情况比较复杂。他们大多数家庭的文化素养不高,家中几乎没有藏书,所以没有多少课外阅读的体验,语言积累和语言感受力相对就比较缺乏。3.教材分析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教学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评价任务 任务一: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任务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任务三: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小英子在北京长大。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2.课前积累。读书词语:一目十行、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囫囵吞枣
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当堂
测试。
环节二
整体感知
1、本文的线索两个插入的场景分别是啥?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文以( ) 为线索,以“我”( )、( )两个场景的插入,表现了( )。
2.我还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可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去概述。)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环节三
合作探究
1.课文都哪些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我要抄写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2.小组内交流,用曲线划出文中我如饥似渴读书的句。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