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及反思(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雷雨教学设计及反思(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6 雷雨 课题 雷雨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对阅读教学明确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图画阅读。教学设计中,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为阅读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作者用字的精炼准确,采用图文对照,情境创设,想象谈话等多种形式去品悟文章描写的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观察夏天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描写雷雨前的段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留心观察夏天的天气变化。(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出示雷雨的课件,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候的景象呢?‎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雷雨的课文。(板书课题)‎ ‎1.交流自己看到的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2.齐读课题。‎ ‎1.写出自己知道的雨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检测预习,纠正字音(用时:10分钟)‎ ‎1.教师检测学生课文的预习情况,分自然段指读,要求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2.教师引导学生评价,相机纠正字音错误。‎ ‎3.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读准确。‎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4.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开展朗读竞赛。‎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争取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认真倾听,争做“小老师”进行评价,为出现错误的同学纠正字音。‎ ‎3.读准课件出示的句子。‎ ‎4.学生在小组内分自然段合作朗读课文,积极参加小组竞赛。‎ ‎2.把下列生字按要求分类。‎ 垂 沉 彩 阵 蝉 蜘 蛛 翘舌音:_________________‎ 平舌音:________________‎ ‎3.连一连,组成新字。‎ 氵 彡 虫 辶 阝 冗 单 采 车 兆 三、自主品读,感悟雨前的景象(用时:15分钟)‎ ‎1.导入:现在,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找出文中具体描绘雷雨前的景象的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引导自由读,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几样景物描写雷雨前的景象?‎ ‎4.指名反馈,教师适当引导。(乌云、树叶、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5.师生对读。‎ 如:教师:乌云——‎ ‎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了解第1自然段中描写了雷雨前“满天的乌云”“一动不动的叶子”“一声不叫的蝉”。‎ ‎2.仔细阅读两组句子,体会“黑沉沉”“一动不动”的妙处。‎ ‎3.学生自主交流读文的感受。‎ ‎4.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雷雨来临之前的景象。‎ ‎5.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 ‎4.把会读的词语涂上喜欢的颜色。‎ 彩虹 蜘蛛 清新 窗户 垂下来 黑沉沉 压下来 越来越亮 ‎5.照样子,写词语。‎ 黑沉沉( )‎ 越来越亮( )‎ 越下越大( )‎ ‎6.区别字填空。‎ 虹 红 ‎(1‎ 学生:黑沉沉地压下来。(指导学生抓住“黑沉沉”,读出乌云的低以及给人的压抑感)‎ 教师:树上的叶子——学生:一动不动。‎ ‎6.指名反馈:同学们,通过这一遍的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7.教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雷雨前的景象。作者在雷雨来前,仔细看,认真听,把雷雨前的景象描绘得可真详细。‎ ‎“树枝乱摆”“蜘蛛逃走”等变化来体会大风到来。‎ ‎)今天我穿了一件( )衣服。‎ ‎(2)雨后,天上出现了美丽的彩( )。‎ 采 彩 ‎(3)小蜜蜂正在花丛中( )蜜。‎ ‎(4)我用( )色的蜡笔勾画出五( )的世界。‎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出示生字,学生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并进行归类。‎ ‎3.指名说一说生字的书写要点,教师强调重点。‎ ‎4.范写“垂”“迎”,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 ‎5.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后,同桌交流评价。‎ ‎6.集体交流,评议。‎ ‎1.(1)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本课生字按照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独体字的方法归成三类。‎ ‎(2)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范写进行书写,掌握运笔的方法及书写技巧,进行自评、组评,提高书写及观察能力。‎ ‎2.运用规律,端正姿势,独立书写剩下的生字。‎ ‎3.(1)观看课件展示的“垂”的笔顺,进行仿写。‎ ‎(2)观察教师范写每一笔的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横的长度。‎ ‎(3)在田字格中练写,同 ‎7.我会连。‎ ‎8.一笔一笔写出下列生字。‎ 黑:____________________‎ 垂:____________________‎ 迎:____________________‎ 乌:____________________‎ 桌评议。‎ ‎4.用生字组词,选一个词写一写。‎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中始终围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通过朗读把欣赏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也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各个语言片段时,让学生说说写到了哪些景物,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雷雨后的景象,对比阅读,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 ‎2.总结全文,品读句子,感悟“挂”等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3.留心观察天气,把它写在日记里。‎ 学习重点 品读重点句子,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背诵课文。‎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复习课文,学会表述天气如何变化。(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组织学生听写词语。‎ ‎2.教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雷雨前,天空——黑沉沉的;树叶——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蜘蛛 ‎1.听写词语。‎ ‎2.思考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9.读课文填空。‎ 本文作者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自然景象。‎ ‎——逃走了。你们听——(播放媒体课件,呈现打雷声,而后哗哗哗的雨声)下雨了!‎ 二、图文结合,体会雨中的景象(用时:20分钟)‎ ‎1.指导学生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画出体现雷雨变化的词句。‎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反馈:雨下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 ‎(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①品读要点:连续的三个“哗”让人感受到雨很大,这是通过描写声音体现雨的大。‎ ‎②指导读好“哗,哗,哗”。‎ ‎③齐读这一句。(先一组齐读,然后两组齐读,接着三组齐读,最后全班读,通过声音的逐渐增强来体现雨越下越大。)‎ ‎(2)“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1.学生齐读第4~6自然段,画出体现雷声、雨声变化的词句。(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后,回答问题。‎ ‎3.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体会。‎ ‎4.学生通过两幅图的对比,畅谈雷雨过后的感受。(从图中小朋友的表情可以感受到雷雨过后给人的轻松、喜悦之情,“清新的空气”“雨后的彩虹”体现了景象的美好)指名学生带着喜悦有感情地朗读第7~8自然段。‎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体会“垂”“坐”使用的妙处。“垂”字说明了雷雨前的风大,“坐”字体现了蜘蛛的悠闲,从对比中感受雷雨后的美好景象。‎ ‎6.学生对比阅读相关段落,完成填空练习。‎ ‎10.我会照样子扩写句子。‎ 例:乌云压下来。‎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1)国旗升起来了。‎ ‎( )国旗( )升起来了。‎ ‎(2)同学们在读书。‎ ‎( )同学们在( )读书。‎ ‎11.我会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短语。‎ ‎( )太阳出来了 ‎( )雨越下越大 ‎( )天亮起来了 ‎( )满天的乌云 ‎( )雨声小了 ‎( )下起雨来 ‎12.课文内容我了解。‎ 打开窗户,( )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 )出来 ‎①学生自由说一说。‎ ‎②出示课文插图,感受雨大。‎ ‎③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学生说一说:除了树、房子看不清了,还有什么也看不清了?‎ ‎3.教师小结:可见雨多大啊!我们再自由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体会一下。‎ ‎4.出示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雷雨过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名反馈。)‎ ‎5.教师出示文中的语句,学生读一读。‎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6.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对比雷雨前后景象变化,完成填空练习。‎ 了。一条( )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 )了。‎ 三、总结全文,揭示主旨(用时: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写得如此细致?‎ ‎2.教师揭示全文的主旨,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去发现、去探究。‎ ‎1.学生认真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用心体会,经过交流体会到:能够把这些场面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留心观察是最重要的。‎ ‎2.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去发现、去探究。‎ ‎13.你留心观察天气情况了吗?把你观察到的天气变化和大家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及课文插图,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我抓住了雷雨前后的景物变化,让学生在观察、发现中对比阅读,读出雷雨前后景物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观察、想象、思维、绘画等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雷雨》教学片段 识字品词,多元感悟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一边用心读一边思考:雷雨来临前的景象是怎样的?可以动笔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词句。‎ ‎(生静心默读,画出相关的词句)‎ 师:同学们静心读书的状态可真棒!书中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生:乌云、树上的叶子、蝉、蜘蛛、大风、闪电、雷声。‎ 师:雷雨即将来临,抬头看看天空,乌云是怎样的?(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生(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黑沉沉”说明什么?‎ 生:“黑沉沉”说明乌云很黑,很多。‎ 师:(课件展示“黑沉沉”的乌云图片)这样的云与我们今天见到的白云有什么不同?‎ 生1:图片上的云很黑,今天是晴天,外面的云是白白的。‎ 生2:很厚,很黑。‎ 师:乌云又黑、又厚、又重的样子,就叫做“黑沉沉”。“沉”字右上部的“冖”,就像是房屋的屋顶,压得很低,很低,人站在地面上,好像黑沉沉的乌云都“压”在头顶上。“压”字的“厂”是山崖形,乌云重得像泥土、石块往下压。只有重才能感觉到压。(出示“压”的字理图片)‎ 师:看着这样又厚又黑的云(语气加重),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1:我感觉很热。‎ 生2:我感觉很闷,有点喘不过气来。‎ 师:你能带着这样的体会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 师:老师也来读一读!你们认真地听一听,比较一下,说说老师读的有什么不同。‎ 生:我发现老师读得很慢,声音很低,很重。‎ 师:你能具体地说说哪个字读得慢,读得重吗?‎ 生:我听出来“黑沉沉”和“压”读得又慢又重。‎ 师:你真是一个认真倾听的孩子。重点词就要读得重一点,慢一些,按照这种方法再读一读。(指名读)‎ 师:你还能说出几个像“黑沉沉”这种结构的词语吗?‎ ‎(生积极举手来说)‎ 赏析:识字学词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孤立地、枯燥地教学生识字,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识字、品味词语和句子。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理解“黑沉沉”时,教师出示了乌云低垂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黑沉沉”和“压”。此时又适当地运用字理分析,使学生对生字的形、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识字学词、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指导朗读,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最后让学生说词语,进行词语的积累,加强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