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教案(中图版选修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教案(中图版选修6)》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2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课标要求 ‎1.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课标解读 ‎1.通过教材的解读让学生了解荒漠化的概念。‎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分析荒漠化形成的一般过程。‎ ‎3.针对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让学生理解因地制宜所采取的相应保护措施及其作用。‎ ‎●新课导入建议 利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兰古城遗址设问,导入新课——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教学流程设计 ‎①看教材P47~50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荒漠化的产生”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51~54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并完成[思考交流]2。→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 ‎↓    ‎ 步骤5:教师通过[例2]和[图表活动解读]中的[思考解答]中对教材P52、P54、P55思考的解答,讲解研析“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总结方法规律。←步骤4: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3。←步骤3:教师通过[例1]和[图表活动]中教材P50图3-2-12的解读以及[思考解答]中的对教材P47、P50思考的解答,讲解研析“荒漠化的产生”,总结方法规律。‎ ‎↓‎ 步骤6:先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以明确掌握已学的内容。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0‎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 ‎2.理解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重难点)‎ ‎2.荒漠化的概念、原因及其主要表现。(重点)‎ 荒漠化的产生 ‎1.概念:荒漠化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荒漠化原因 ‎(1)自然因素 ‎①气候异常会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的抵抗力下降。‎ ‎②干旱多风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导致作物歉收、草地载畜能力下降。‎ ‎③贫瘠的土地在干旱条件下易发生风蚀导致荒漠化;农田因蒸发加快而加速可溶盐类的蓄积,导致盐渍化。‎ ‎④暴雨也是造成荒漠化的原因之一。‎ ‎(2)人为因素:人口的激增及自然资源利用不当,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①过度农垦:许多地方为了满足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和经济增长的需要,随意开垦,耕种一两年后随即撂荒。人为地开发草场不仅破坏了地表原有植被和土壤结构,也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②过度樵采: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沙丘因而活化。‎ ‎③过度放牧:超载放牧使大面积的草场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还导致虫害和鼠害猖獗,草场逐渐变成了荒地。‎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很多地方仍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农作物,水的有效利用率很低。这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还导致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地盐渍化。‎ ‎(5)其他人类活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合理耕作和粗放管理、矿产资源的开发、石油勘探、修筑道路、新建工厂、修筑军事设施、城市建设、旅游等,也会在局部地区造成土地荒漠化。‎ ‎1.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滥挖药材;水资源利用不当。‎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10‎ ‎1.合理控制人口数量:人口增长过快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因此,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荒漠化的治理。‎ ‎2.生态恢复与建设 ‎(1)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①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在生产过程中强调合理利用土地和其他各种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②荒漠化地区今后应向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益的立体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③荒漠化地区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带动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加强草场建设 ‎①在中低产田地区,引入油(菜)草间作、草田轮作、粮草间作、林草间作等草田合一机制,通过畜粪还田和豆科牧草固氮,实现“草多—畜多—粮多”的良性循环。‎ ‎②固定草场使用权,允许继承、转让。‎ ‎③对掠夺经营草场造成草场退化者要给予处罚。‎ ‎④还要加大退化草原的恢复与重建力度,如封育自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合理利用草场、引洪淤灌等。‎ ‎(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 ‎①要在提高现有土地生产力的基础上,控制耕地数量的增加,生产力偏低或下降的耕地应退耕还林还草。‎ ‎②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如畜牧业的发展,应该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以减轻对草场的压力;增加圈养牲畜的数量,以充分利用作物剩余秸秆等。‎ ‎③应改变目前以防风固沙林和用材林为主的状况,大力增加农田牧场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的比例,积极发展薪炭林和经济林,逐步形成多林种、多功能、多效益的林业体系。‎ ‎(4)开发新能源:农村能源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植被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北地区可以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还可以通过开发农村小水电、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2.植被破坏造成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提示】 从两个方面认识植被破坏造成的环境问题:一是森林面积锐减:①使木材和林副产品产出少;②珍稀动植物减少或灭绝;③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④水土流失;⑤旱涝等自然灾害加剧。二是草原退化:①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成分;②降低草场的生产能力;③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④造成荒漠化。‎ 10‎ 荒漠化的产生 ‎【问题导思】 ‎ ‎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提示】 深居大陆腹地,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降水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多为内流河,冬季有断流现象,植被从东向西表现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何谓沙漠化?其与荒漠化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提示】 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由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是荒漠化之一。沙漠化是荒漠化的过程,荒漠化是沙漠化的结果。‎ 荒漠化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干旱多风;风蚀;暴雨;河流改道、河水泛滥以及鼠类的破坏。‎ ‎2.人为原因: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其他人类活动。‎ ‎ 内蒙古河套地区(毛乌素沙地)汉朝时水草肥美,但现在已面目全非。这说明(  )‎ A.荒漠化完全是战争、饥荒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B.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文明时期,古代没有出现过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在地质时期形成的,跟人类无关 ‎【思路点拨】 荒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为主要原因。‎ ‎【解析】 毛乌素地区原本环境优美,因为人类无节制地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进而出现荒漠化。‎ ‎【答案】 C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问题导思】 ‎ ‎1.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的农垦区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提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出现盐碱化。‎ ‎2.如何优化林业结构?‎ ‎【提示】 应改变目前以防风固沙林和用材林为主的状况,大力增加农田牧场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的比例,积极发展薪炭林和经济林,逐步形成多林种、多功能、多效益的林业体系。‎ 10‎ ‎3.如何改善西北地区的能源结构?‎ ‎【提示】 西北地区可以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还可以通过开发农村小水电、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 解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和了解我国干旱地区划分的依据、界线及所经过的地区;进行区域生态建设的措施。‎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大于‎200 mm、小于‎400 mm,属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 mm的地区属干旱地区。(2)生态建设应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 10‎ ‎【答案】 (1)干旱、半干旱 (2)选②或③ 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物,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 ‎[图表展示]‎ 教材P50图3-2-12 2002年北京出现的一场沙尘暴 ‎[解图精要]‎ ‎1.在气象学中,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尘、沙尘暴三个等级。浮尘:指在无风或风力较小的情况下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扬尘:指由于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浑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沙尘暴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沙尘暴的瞬间风速大于‎25米/秒,风力10级以上,可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低于‎50米,破坏力极大,俗称“黑风”。‎ ‎2.产生沙尘暴天气有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强劲持久的风力,强冷空气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驱动力;二是地表有丰富的松散干燥的沙尘,在强大气流驱动下,地面缺少植被覆盖时,气流携带大量地表粉尘悬浮在空中形成沙尘,其高度达1 000~2 ‎500米,严重时可达3 ‎200米。‎ ‎[图表应用]‎ 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解析】 沙尘天气是我国北方春季较为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地面有大量沙尘,二是有大风天气系统。我国北方近年一些大城市扬沙天气频发的原因:一方面是北方春季多急行冷锋的活动,多大风天气;另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的城市建筑祼 10‎ 地扩大,以及郊区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土地大量裸露,加之春季蒸发旺盛,如果有急行冷锋的活动就容易引起扬沙天气。‎ ‎【答案】 B 教材第47页思考 ‎【点拨】 2000年与1989年比较,浑善达克沙地中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比重增加,固定沙丘比重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异;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森林、草地等)导致土地荒漠化所致。‎ 教材第50页思考 ‎【点拨】 内蒙古高原南部农牧交错带荒漠化的发展,会造成当地严重生态问题,危及当地居民生活,甚至被迫迁移,并成为首都北京的沙尘暴沙源地。‎ 教材第52页思考 ‎【答案】 1.科尔沁左翼后旗的生态经济模式,实际是对沙质草地进行防护林建设,在田地外围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护林,防护林内田地合理种植,防止土地沙化。‎ ‎2.这种生态经济模式,既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防止了土地沙化,而且使农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这种模式符合生态经济效益原理。‎ 教材第54页思考 ‎【答案】 1.“三北”地区,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的原因,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从新疆一直延伸至黑龙江,形成一条万里风沙线。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对“三北”地区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教材第55页思考 ‎【提示】 1.沙波头治沙主要是在流动沙丘上设方格状防护网,形成带状沙障,栽培固沙植被,使沙丘沙面结皮,形成固沙的生态环境。‎ ‎2.这是开放性题目,同学们可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交流。‎ 10‎ 一、选择题 ‎1.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10‎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解析】 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相关知识,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其中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生态环境脆弱,加上人口的激增及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地荒漠化尤为严重。‎ ‎【答案】 D ‎2.下列荒漠化问题与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 ‎【解析】 正确的搭配应该是:江南丘陵——红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黄淮海地区——次生盐渍化。‎ ‎【答案】 C 二、综合题 ‎3.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 水资源利用不当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10‎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 ‎【解析】 第(1)题,正确读图是关键,该图是坐标图的一种变形;第(2)题,西北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而新疆绿洲荒漠化人为原因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有关,如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第(3)题,草场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式有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 ‎【答案】 (1)过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设 ‎(2)干旱 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 ‎(3)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任答2点)‎ ‎4.下图表示我国某省区的一个县,迫于人口压力以及管理失误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该县位于________(省区)的东部。‎ ‎(2)20世纪90年代末与40年代末相比,该县人口大约增加了______倍,耕地增加了________倍。荒漠化土地则增加了3.05万公顷。导致土地荒漠化增加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示材料,该县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控制和治理土地荒漠化?‎ ‎【解析】 第(1)题,由经纬度可判断出;第(2)题,利用图例从图中读出,导致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要从降水少、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角度总结;第(3)题,控制和治理荒漠化的措施要从人口、合理放牧、植被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草场建设角度总结分析。‎ ‎【答案】 (1)内蒙古自治区 ‎(2)1 1.2 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增强 ‎(3)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牧,加强草场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严格控制滥垦、滥牧、滥伐,加强植被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程建设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等。‎ 10‎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