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 ‎2.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话原理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学生每组):多媒体、演示电话机一部、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联系时事热点、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一架载有239人、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波音777于万米高空突然消失,举世震惊。中、美、马等十一国联合搜救;多少国人牵肠挂肚、24小时守候手机期待搜救的最新消息……‎ ‎【揭示课题】‎ ü 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ü 现代人事如何传递信息的?电话为什么能够传声呢?‎ ‎(设计意图:联系时事热点;类比古今人类传递信息的途径;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 为马航MH370失联祈福!‎ 古人:烽火狼烟;快骑驿站;鸿雁传书;鸡毛信…… 现代人:手机;旗语、网络通信等……‎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1.电话的构造 ‎2.话筒与听筒。‎ ‎(一)体验感受、互动研讨 ‎1 播放视频,了解贝尔和他的“电话”‎ 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历史,崇尚科学。)‎ ‎2.观察老电话机,了解电话的构造 ‎【看一看】电话由那两部分组成?‎ ‎【议一议】 人发出声信号经过电线传到了被叫的耳朵?打电话的时候你看到电话线在振动吗?话筒、听筒、电话线的作用是什么?‎ ‎【拆一拆】‎ ① ‎ 话筒、听筒的构造是怎样的?‎ ② ‎ 话筒是怎样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 ③ ‎ 听筒是怎样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的?‎ ‎【归纳总结】‎ ‎1话筒由金属盒、碳粒(碳精)、膜片构成.‎ 观看视频,了解贝尔及电话的发明 1876年 贝尔 话筒;听筒 学生讨论,电话线没有振动,传递的是声信号。‎ 话筒:声信号→电信号 电话线:传递电信号 听筒:电信号→声信号 分组探究,去旧货市场淘旧电话机,学生自己拆解,了解话筒、听涛的狗仔。并自学阅读、分组讨论分析话筒和听筒的原理。‎ ‎(二)电话交换机 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整体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2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膜片)构成.‎ 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就振动起来使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 ‎【练一练】‎ ‎(1)电话机听筒里发生的主要能量转化是(  )‎ 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内能变成电能 D.电能变成内能 ‎(2)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 A.热效应 B.化学效应 ‎ C.磁效应 D.三种效应都有 过渡:在电话刚问世的时候,一部电话机要与多少部电话机通话,就要有多少对电话线与外部相连。请同学们画圆圈代表电话机,依次连接一下2部、3部、4部、5部、6部电话机两两相连,分别需用多少对电话线?你能找出n部电话需要电话线的对数吗?‎ 数量如此巨大的电话线太浪费材料了,而且话机太多数根本无法实现。该怎么办呢?‎ ‎【看一看】‎ ‎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看视频,了解“交换机”的作用。‎ 阅读课本内容,了解电话交换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史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组内交流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展示:(用课件展示问题)‎ ‎①一个地区的所有电话都接到什么上?每部电话的号码都一样吗?‎ ‎②如何实现不同地区间的电话相互通话?‎ ‎③打电话时,如果出现“占线”现象,是否对方话机正在使用中? ④交换机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设计意图:话筒和听筒的构造,原理不是教师告知和播放视频课件,而是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思考分析。)‎ ‎(设计意图:计算电话线的对数,用到高中数学的数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各小组讨论;得出计算公式;需要很强的数学功底啊!‎ n(n-1)/2‎ 观看视频,叙述交换机的作用 程控电话有哪些功能?你对此了解多少?‎ ‎①仔细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准确查找以上问题答案。‎ ‎②课本中有不懂的地方先作标记,阅读结束,有些问题会自行解决;如果确实解决不了,组内集中讨论。‎ ‎③对程控电话的多项功能,尝试作出解释。‎ ‎(三)模拟通讯和数字通讯 ‎1.游戏引入,理解模拟通讯 游戏一:由10名同学,排成一字长队,第一名同学按老师手中的一个成语或一句话,声情并茂地完成一套动作,只做给第二名同学看,第二名同学再只做给第三名同学看,依次做到第十名同学。最后请第一名和第十名同学同时做给同学们看,比较他们两个有没有差异。‎ 点拨:模拟信号就像刚才的游戏一样,当将声音转换成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 游戏二:由一名学生执笔,在黑板上任意写下五个汉字,同学们分别给每个字标定代码,写在汉字的下面(代码的标定是任意的,可以是各种形状的不同组合,也可以是不同颜色的组合,还可以是横与竖的不同组合等)。由10名同学,排成一字长队,第一名同学从黑板上的十个字的代码中,找出几组代码,能表达一定的意思为佳,只说给第二名同学听,第二名同学再把他所听到的只说给第三名同学听,依次直到第十名同学。请每一名和第十名同学同时在黑板上写出他们传递的代码,其他同学一起来对比两者有无差异。‎ ‎【归纳总结】‎ ‎①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做数字通信。‎ ‎②通常的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另外,数字信号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编码进行加密。‎ 介入游戏,激发兴趣;类比理解模拟通讯和数字通讯的实质。‎ 分组游戏,比对两组游戏的不同结果理解两种通讯的特点。‎ ‎(设计意图:游戏激发兴趣,借助类比迁移,理解概念。)‎ 了解数字信号的优点 三、反馈练习 ‎ 见附件1‎ 师巡视检查 完成反馈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颗粒归仓 学生讨论梳理知识,交流收获和疑惑。‎ 五、布置作业 出示思考题题目 见附件2‎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现代的顺风耳—电话 一、构造:‎ 话筒: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听筒: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二.电话交换机 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三 通讯方式:‎ 模拟信号:信号易丢失 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教学反思】‎ 一、教案的“亮点”‎ ‎1.电话的构造与原理尽量体现方法与思想的设计。如要想把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改变电流,该怎么办,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想办法改变话筒的电阻,即老式电话的原理;可以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把运动变成电流,即现代话筒的构造,总之讲解宜从其本质上讲,学生理解起来才透彻。‎ ‎2.数字信号可以让学生多练习,我在课堂上让学生编拟数字密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兴趣高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即将技术新课,面临中考物理总复习。往年的做法是一节课一章,草草收尾,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中考复习。殊不知,最后两章的内容虽然考点不多,对于培养学生队伍里继续保持浓厚的兴趣,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还是要重视。‎ ‎2.本课要多找合适的视频,老式的手机、电话,让学生拆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并发动学生对“智能手机”的功能和模块组件进一步探究,方能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附件1‎ ‎【反馈练习】‎ ‎1.电话机中听筒的作用是(    )‎ A.使电流直接转变为声音 B.将声音转变为电阻 C.使线圈的磁性随电流而变化,使膜片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 D.碳粒电阻随声音强弱变化,使电流随声音强弱变化 ‎2. 以下关于电话交换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电脑按照输入的程序“见机行事”的 B.一台程控交换机只能同时转接两部长途电话 C.打电话“占线”说明对方的话机一定在通话中 D.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由用户手机设定的,不需要程控交换机去完成 ‎3.下列关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报”信号属于模拟信号  ‎ B. 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C.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 D.电子计算机是以模拟信号来工作的 ‎4. 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现代电话已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若用“‎0”‎和“‎1”‎代表“开”和“关”这两个动作,组成一组数字信号,可以表达一句话。例如:“我相信你能行”的数字信号为“0、01、1、10、‎00”‎。‎ 开关动作 开 关 开 关 开 开 关 开 表示数字 ‎0‎ ‎1‎ ‎0 1‎ ‎0 0‎ ‎1 0‎ 中文意义 我 你 相信 行 能 请参照此代码和上述例子,用另一组信号表达你想说的一句话:      ,其数字信号为            。‎ 答案:‎ ‎1.答案:C  解析:听筒内部是一个电磁铁,变化的电流使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变化,对膜片的作用也不同,使膜片振动发声,所以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故C选项正确。‎ ‎2.答案:A ‎ ‎3.答案:B ‎ ‎4.答案:我相信我能行;0、01、0、10、00.‎ 附件2‎ ‎【课后作业】‎ ‎1. 1876年_________发明了电话,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最简单的电话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它们是_______联在电路里。‎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话筒的作用都是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B.听筒和扬声器都是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C.一般电话之间都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转接的 D.数字信号就是只能用数字表示的信号 ‎ ‎3. 当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小明与小虹就对课堂上所学习“电话”知识展开 了讨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不同的电路中 B.甲电话的听筒和乙电话的听筒是串联连接的,甲电话的话筒和乙电话的话 筒是串联连接的 C.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都是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使用 D.甲电话的听筒和乙电话的话筒是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电话的听筒和甲电话的话筒是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直接传递到受话人的听筒 B.话筒的作用是把忽强忽弱的电流信号转化成声音信号 C.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信号 D.话筒的作用是把电流直接送到受话人的听筒 ‎5. 在上海的小明家里刚刚装上电话,他想给北京的姑姑打个电话问候,可电话在“占线”。请你帮他分析一下,下列哪种情况能造成这种现象 (    )‎ A.有人正给小明打电话 ‎ B.小明的姑姑正在用电话 C.上海和北京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1 答案:贝尔;话筒;听筒;电话线;串 ‎2 答案:D ‎3 答案:D ‎4 答案;C ‎5 答案:C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