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课题 电流和电路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体会电路的组成,及从能量的角度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2.知道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能画简单的电路图。‎ ‎3.能够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画电路图,了解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实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路的识别与连接,树立学生安全操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电路的基本组成。‎ ‎2.画电路图。‎ ‎3.区分电路的三个状态。‎ 教学难点 识别电源短路。‎ 教学资源 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一盏小灯泡、一个电动机、导线若干、温度传感器、PPT。‎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首先我们欣赏一组图片(北京夜景)和家庭的模拟电路。‎ 学生欣赏。‎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连接的吗?你知道各个部分的作用吗?随着我们电学知识的不断丰富,相信你一定可以知道!‎ 说明认识电路的重要性。‎ 8‎ 下面我们从一个最简单的实验开始认识电路吧。‎ 新课 一、电路的基本组成:‎ 实验一:‎ ‎1.依据你的生活经验,如何使一盏小灯泡发光?‎ ‎2.如何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3.请同学将这个电路连接好。‎ ‎4.教师操作,请同学们观察小灯泡的工作状态。‎ 将小灯泡与电池用导线连接。‎ 用一个开关来控制。‎ 学生连接并操作。‎ 由生活走进物理,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总结出电路的基本组成。为后面学习电路的状态做铺垫。‎ 实验二:‎ 如何使电动机转动?如何控制它的工作状态?‎ 物理上,我们把电池这类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消耗电能的装置叫用电器。‎ 小结:由前面的实验,同学们总结一下,一个最简单的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介绍:‎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用电器。‎ 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 导线:输送电能;‎ 8‎ 生活中的电源种类很多,如各种于电池、蓄电池、发电机、学生电源等。‎ 生活中的用电器更多了,如电视机、空调机、冰箱、电脑、洗衣机、微波炉、电灯等。‎ 生活中的开关。如按钮开关、摇头开关、铡刀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温控开关、感应开关等等。‎ 在生活中多观察,你还会发现很多……‎ 总结:从能量的角度,总结一下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开关:控制电路。‎ 8‎ 二、元件符号与电路图 我们在研究电路时,通常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和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如:‎ ‎1.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2.介绍常用元件的符号:‎ 电池、开关、灯泡、电动机、电铃、交叉相连导线、交叉不相连导线。‎ ‎3.练习:请画出如下实物的电路图 开关断开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用电器不能工作;开关闭合时,电路处处连通,用电器工作。‎ 学生练习画法。‎ 介绍元件符号和电路图的画法。‎ 画图技能训练。‎ 为下一环节铺垫。‎ 8‎ 三、电路的状态 ‎1.通路:用电器工作。‎ ‎2.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 介绍两种断路故障:‎ ‎(1)接触不良;‎ ‎(2)导线断开。‎ ‎3.电源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 实验三:‎ 干电池短路,温度升高。‎ 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学生观察。‎ 介绍电路状态的同时,练习将实物图变成电路图。‎ 正确认识断路状态。‎ 使学生认识电源短路的危害。‎ 8‎ 实验四:‎ ‎(1)开关闭合,灯工作吗?‎ ‎(2)出现了什么问题?‎ ‎(3)如何正确连接电路?‎ ‎(1)不工作。‎ ‎(2)电源短路。‎ ‎(3)去掉“短路”导线。‎ 学会识别电源短路,加深对电源短路的认识。‎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 ‎1.电路的基本组成。‎ ‎2.元件符号和电路图。‎ ‎3.电路的三种状态。‎ 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心中有数。‎ 课堂 反馈 ‎1.请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2.请分析如下的电路。‎ ‎(1)此时,电路处于什么状态?‎ ‎(2)开关闭合,灯泡发光吗?‎ ‎(3)出现了什么问题?‎ ‎(4)如何改正,电路连接是正确的?‎ ‎(1)断路。‎ ‎(2)不发光。‎ ‎(3)电源短路。‎ ‎(4)‎ 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 反馈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情况。‎ 作业 8‎ 各式各样的电池 伏打电池虽然能产生持续电流,但是,性能很不稳定。两极接通后,虽有电流产生,可是过了不久两个电极的表面就会被化学反应产生的气泡所包围,电压就要下降,电流就迅速减小了。后来人们经过研究,消除了这种不稳定的因素,制成了各种各样的电池。但无论怎样翻新,都是利用了伏打的设计思想:两种不同材料做的电极插在一种导电溶液中。‎ 今天手电筒或收音机中的干电池,正极是中心的碳棒,负极是外面的锌筒,中间是氯化铵溶液拌成的浆糊。这浆糊就起着伏打电池溶液的作用。因为做成浆糊状,电池也成“干”的了。电池内碳棒周围还包着黑色粉末,这粉末是二氧化锰,是用来消除电极上的气泡的。干电池的电压稳定,使用以后,可以保持一段较长时间,不论是1号、2号、5号干电池,它们所用的材料都一样,产生电压都一样,都是1.5 V。体积大小不同的干电池“容量”不同,大的干电池可以得到较大的电流,或者,在产生同样的电流时,大的干电池可以使用较长的时间。‎ 干电池用起来虽然方便,但是,在很多方面它显得体积过大。现在很多仪表、电子手表、计算器、心脏起搏器以至导弹、人造卫星中都使用一种钮扣式电池或微型电池。微型电池是干电池。一种钮扣式电池的正负极就是钮扣的两面(这两面是相互绝缘的)。正极里面是压成块的氧化汞粉末,负极里面是压成块的锌粉,两者之间隔着一层浸透导电溶液的隔膜。这样的锌汞钮扣式电池能产生1.35 V的电压。‎ 除了固体材料做电极的电池外。现在还发明了一种用气体做电极的“燃料电池”。它的两个电极是两个多孔碳做成的圆筒,圆筒浸在氢氧化钾的导电溶液中。使用时,在两筒内分别通入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和溶液起化学反应,就能产生1.23 V的电压。通氢气的筒是正极,另一筒是负极。这时,氢气和氧气的作用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类似,所以这种电池叫燃料电池。氢气燃烧会生成水,这种电池的副产品也是水。‎ 这种电池结构紧凑,干净(不产生其他废物),制造也不太复杂,虽然现在还处在试验完善阶段,但已得到了实际应用。“阿波罗飞船”和航天实验室中就用了这种氢—氧燃料电池。除了提供电流外,它排出的水还用作宇航员的饮料或洗涤用。‎ 干电池和钮扣电池是“一次性”的.用一段时间,电压下降,降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用,只能丢弃了。燃料电池有一个优点,只要连续不断地向两极分别通入氢气和氧气,它就能连续不断地供给电流。‎ 还有一种可以长期使用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这种电池作为电源使用时,能产生电流,叫做“放电”。放电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后,电压会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作为电源使用。这时,就需要给它“充电”,使用“充电机”使电流沿相反方向通过电池,结果是使两极恢复到原来的结构。充电完毕,它就又可以作为电源使用产生电流了。可充电电池可以反反复复放电充电,也就能长期使用了。‎ 汽车上常用的“蓄电池”也是一种可充电电池。它在作为电源使用时,正极是氧化铅板,负极是铅板,二者浸在稀硫酸溶液中,这时它能产生2 V的电压。放电时,正极的氧化铅会变成铅而使两极间电压降低,当两极间电压降到1.8 V时,就不能再用了,需要充。充电时正极的氧化铅又逐渐增多,恢复到原来情况时,电压就又恢复到2 V了。‎ 8‎ 半导体收音机、录音机、计算器等等常使用的可充电电池外表和干电池一样,镍—镉电池就是可充电电池。它的一极是镍和氧化镍,另一极是镉和氧化镉。它的电压比干电池小些,只有1.2 V。‎ 8‎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