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材料13——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一、内环境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1、体液:人体内的液体                       细胞外液:主要是组织液、血浆、淋巴 (1)体液之间的数量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2)不是体液的液体:消化液、泪液、汗液、尿液 2、内环境: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细胞的内环境=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是“内环境”通常所指的含义 (1)内环境的含义                    细胞内的环境:在细胞内,包括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细胞核等 (2)体液关系示意图               血细胞   血浆     毛细血管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血液方向                                                      淋巴                  图二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      组织间隙         细胞内部 
·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细胞内液
           组织细胞           淋巴
流回巴淋
    图一                                                           毛细淋巴管    图三
 ①说出图一中各种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②如何判断四种体液的名称?寻找单箭头:二个单箭头之间所夹部分即为淋巴 3、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 (1)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是        的(直接或间接),即必须通过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与新陈代谢直接有关的四个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 
内 
 环 
 境                                    外界环境                     组织细胞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
                                              泌尿系统:排出水、盐、尿素的主要途径 
细胞产生的代谢终产物,进入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排出少量水、盐) 
吸入氧气,进入
                                            (皮肤:是器官不是系统:排出少量水、盐、尿素)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排出CO2的唯一途径 
 循环系统:完成物质(营养、O2、代谢终产物、激素、抗体等)的运输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调节 (1)血浆pH:正常数值是7.34~7.45之间,是由血液中的缓冲对(弱酸+它的强碱盐,如H2CO3/NaHCO3等)来调节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由NaHCO3与之反应;碱性物质进入血液,由H2CO3与之反应,以此来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2)体内水分的相对稳定:由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共同完成 
(—)
(3)无机盐的调节: 
(+)
                     血Na+   (或血K+  )      肾上腺      醛固酮     肾小管吸Na+ 、泌 K+ 
 (4)血糖的调节: 
某一部位                  下丘脑              另一部位
 
                     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肾上腺
(+)
(+)
 
 
 
                                   血糖升高 
(—)
 
(+)
                   胰岛素分泌增加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
(+)
                                   血糖降低 (5)体温的调节: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调节下,通过骨胳肌、内脏等产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等散热器官,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共同参与,维持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的过程。 3、意义: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稳态失衡的危害    温度、pH偏高、偏低,代谢紊乱; 血Ca、血P过低,成人患       、儿童患       ;老人患          
血Ca过高,患肌无力;血Ca过低,患抽搐;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低,水分渗出增多,组织液增多    组织水肿的原因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增多                    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水分渗出增多,组织液增多 
 三.免疫 
皮肤、黏膜      (第一道防线)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              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休能够识别       ,排除         ,以维持                            。 
             免疫 (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 
 
 
免疫
                (第二道防线) 
 
 
             免疫                         (第三道防线) 
 
 (一)特异性免疫 概念: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后天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防御功能。 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造血干细胞 
 
胸腺
骨髓中发育成熟
T细胞
B细胞
移至淋巴器官 
移至淋巴器官 
效应T细胞
效应B细胞
抗原刺激 
 
 
 
 
 
 
 
 
 
 
 
 
 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是               ,由                   、                           、                            共同组成。 2、抗原: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特性:               性;              性;                      性。 特异性是指: 特异性取决于: 3、抗体的定义: 抗体主要分布于                 ,也分布于             及              中。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
抗体
1
2
3
4
5
7
6
8
94、体液免疫:抗原进入体内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称为体液免疫。 过程: 
        体液免疫可分为三个阶段: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抗体与病菌结合,可以                                                        ; 抗体与病毒结合,可以                                                        ;抗原与抗体结合后,还能形成                        ,进而                              。  5、细胞免疫:抗原进入体内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称为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一般针对                     的抗原。过程也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与体液免疫的不同之处是: 
 
 
 
 6、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如:细菌外毒素:主要是                    发挥作用;               已侵入细胞的胞内寄生菌:先经               、后经               才能将其消灭。                      对病感染:往往先经体液免疫                                   、再通过            
的作用彻底消灭。 (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        概念:        特点:               请画出过敏反应发生机制示意图: 
 
 
 
 
 
 常见的过敏原有: 对过敏反应的治疗原则是:        2、自身免疫病               概念: 常见实例:        3、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是由于机体                     或           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称为                     。另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叫做                            。 艾滋病,由                            引起, HIV存在于                                                            ;
传播途径有:                                                           ;
HIV能攻击人体的             系统,尤其是能导致       细胞大量死亡。 记住相关症状及预防的主要措施        (三)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