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加入VIP免费下载

戊戌变法

ID:65437

大小:25.4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09-12-3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7节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1、政治局势: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直接原因)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根本原因) (1)初步发展之因: ☆ 客观原因:列强侵略深入,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 主要原因: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链接高考: (06,江苏,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实业团等多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的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A ) (2)初步发展表现:甲午战后,出现了举办工业的浪潮; ① 商办厂矿数量增加; ② 投资总额迅速增长; ③ 工业区域不断扩大; ④ 轻工业发展最迅速,尤其是棉纺织业; (3)初步发展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形成发展; 二、维新思想的形成发展 1、早期维新思想 ★ 产生时间:19世纪60年代以后; ★ 产生条件: (1)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洋务派在运动中分化; ★ 主要代表:王韬,郑观应; ★ 基本主张: 项目 内容 经济方面 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方面 举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方面 革新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君民共主) ★ 基本认识: (1)表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开始由“器物”扩展至“制度”层面; (2)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3)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4)为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链接高考: ◎(05,辽宁综合)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 ① 主张进行“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  ②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 提倡举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④ 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答案:A ) ◎(06,重庆,19)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   )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 答案:C) 2、康、梁维新思想 (1)形成时间:19世纪90年代;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 康有为维新思想: ① 广州万木草堂:阐发维新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 ② 思想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③ 代表作品: ☆《新学伪经考》: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孔子改制考》: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④ 基本认识: ☆ 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势力,奠定了进行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 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 “借尸还魂”,利用孔子权威来论证变法,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 梁启超的活动:担任上海《时务报》主笔期间,发表了《变法通议》 ① 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 ②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只有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 链接高考: (05,广东单科,8)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 (     )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 答案:D ) (05,全国文综Ⅱ)梁启超阐述变法图存道理的重要论著《变法通议》发表在(     ) A、《时务报》     B、《中外纪闻》     C、《国闻报》     D、《循环时报》                                ( 答案:A ) 3、维新思想影响: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发展 1、公车上书 (1)概况: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 (2)意义:标志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宣传维新的报刊: ★《中外纪闻》:初名《万国公报》 (1)创办时空:1895年夏;北京; (2)创刊人物:康有为创刊,梁启超编辑撰稿; (3)主要内容:宣传西学,鼓吹变法; (4)基本认识:是第一个维新刊物; 在南北舆论界居于领导地位 ★《时务报》:上海,梁启超主笔; ★《国闻报》:天津,严复创办; 3、培养维新人才的学堂:广州万木草堂;长沙时务学堂; 4、维新政治团体的创建: ★ 强学会: (1)时空:1895年8月,北京; (2)性质:第一个维新派政治团体; ★ 南学会:湖南长沙谭嗣同创建; 5、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 论战背景:维新运动的高涨,引起了封建顽固势力的仇恨和攻击; ★ 论战时间:19世纪末(1898年); ★ 论战双方: (1)资产阶级维新派; (2)封建顽固势力:顽固派和洋务派; ★ 论战内容: (1)要不要维新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论战核心,充分反映了维新派的资产阶级属性) (3)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 链接高考: (05,全国文综)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学说  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 答案:C ) ★ 论战实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 论战影响: (1)促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性; (2)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四、百日维新 1、《应诏统筹全局折》(即《上清帝第六书》): (1)上书背景: ① 维新变法运动日益高涨; ② 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2)上书时间:1898年初,康有为; (3)上书内容:开制度新政局,革旧图新;仿效日本俄国,变法新政; (4)基本认识:实际上是资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① 提出了具体的变法建议;                 ② 鲜明地反映了民族资阶级的基本政治要求; 2、保国会的成立: (1)时间:1898年4月,康有为; (2)口号:救亡图存; (3)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4)总会:北京,上海; (5)分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 (6)性质: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救亡组织; (7)影响:促使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 链接高考: (06,天津文综,15)康有为等人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团体是…(     ) A、强学会  B、保国会  C、共进会  D、兴中会                  ( 答案:B ) 3、戊戌变法运动的展开 ★ 变法开始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 提拔维新人才: (1)康有为: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专折奏事; (2)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 (3)军机四卿: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参与新政,起草变法诏书; ★ 戊戌变法的内容: 项 目 主   要   内   容 积  极  作  用 政治 方面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直接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经济 方面 京师设立铁路矿物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从而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军事 方面 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有利于加强统治,抵抗外侮;   文教 方面 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 链接高考: (05,滇、甘、川,18)戊戌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 A、开办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      C、设立译书局       D、废除科举制度                            ( 答案:D ) ★ 评价变法内容: ※ 链接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人人封章,得直到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① 梁启超这段话,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 ▲ 指变法内容中的“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一项; ② 对“举国欢蹈”你是如何理解的? ▲ 指变法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 ③ 从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 反映了人们对光绪帝变法维新抱有很大的幻想和要求改变君主专制统治的愿望. (1) 进步性: ①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西学的传播; ② 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 ③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④ 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 (2) 局限性: 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五、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 1、顽固势力的阻挠破坏: ★ 原因: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 表现: (1)慈禧太后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 (2)慈禧太后控制人事任免权,防止光绪帝破格提拔维新人才; (3)各地官员除湖南陈宝箴,对新政犹豫观望,敷衍塞责; (4)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链接: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林旭、刘光第、 杨深秀、杨锐、康广仁; 、 表明: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2、戊戌政变 ★ 时间:1898年9月21日; ★ 概况: (1)慈禧“临朝称制”,囚禁光绪于瀛台; (2)逮捕维新人士,杀害“戊戌六君子”; (3)惩处新政官员,废除新政措施;(只保留京师大学堂) ★ 影响: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 链接高考: (05,上海单科,12)“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 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 了他的………………………………………(     ) A、烈士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 ( 答案:A ) 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妥协;(根本原因) (1)改良办法,借尸还魂; (2)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群众; (3)幻想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 ★ 客观原因: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 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行不通。 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变法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变法实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3、变法意义: (1)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2)戊戌变法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① 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 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 ③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① 是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相结合的运动(倡新学、兴民权、抨击封建思想); ②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最大的贡献)    ※ 知识归纳:比较抵抗派、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异同。 派  别 相     同 不            同 阶级属性不同 主张侧重点不同 抵抗派 ①     都是在民族危 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②都主张学习西方,最终未付诸实践或实践失败; 代表地主 阶级利益 学习西方军事,抵抗外国侵略; 洋务派 学习西方科技,镇压国内革命; 早期维新派   代表资产 阶级利益 学习西方,未形成完整的理论; 维新派 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