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孟子》二章

ID:65131

大小:123.93 KB

页数:7页

时间:2009-12-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孟子》二章 教学目的: 1、积累四类实词、背诵名篇、译说文段、明确观点与论证方法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论证力量 3、认识“舍生取义”和“忧患意识”的重要观点及其积极的教育意义 教学重点:积累与背诵、掌握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舍生取义”和“忧患意识”的重要观点及其积极的教育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意在自然引出《孟子》一书,走进课文) 毛主席曾用“愚公移山”教育过全党;谈到文艺方针时,又提出了“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大家知道是指各种花卉,那么大家知道“百家”是指哪百家吗?对,它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各种流派,它们提出了哪些不同的观点?(请学生简说) 二、简介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以此游说齐、梁等国,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论和行动均记载在《孟子》一书中。2、《孟子》一书的编者与特点:①运用排偶,使文章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咄咄逼人;②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今天有幸学习两篇精品《鱼》《生》,都充分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气势与论辩特色。 学习《 鱼我所欲也》 一、解题:     这是一个判断句。“鱼”是主语,“所欲”是谓语,“我”是所字结构“所欲”的定语。全句意为: 鱼是我所喜欢的。作者主要借《鱼我所欲也》来宣扬他的性善论。 二、 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通假字 (1) “辟”通“避”,     躲避。       例:故患有所不辟 (2) “辩”通“辨”,     辨别。       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得”通“德”,      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 “与”通“欤”,      语气词。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 “乡”通“向”,      从前。        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   一词多义 为:     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        呼尔而与之(给予) 3、   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三、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层(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和义不可得兼,应舍生取义(中心论点);  鱼    熊掌    舍鱼而取熊掌┐                                      ├    比喻论证  生    义        舍生而取义  ┘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至第二段末)    阐述“舍生取义”的道理。 1、.正面说明为什么要“舍生”:  所欲    甚于生者    不为苟得┐                                         ├正反对比论证  所恶    甚于死者    患不避   ┘ 2、.用事实证明确实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那就是义;确实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先用假设的方式阐明,如果认为没有什么比生更可贵,那么人们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去苟且偷生;如果认为没有什么比死更可恶,那么人们就会挖空心思,寻找门路去临难苟免。表面上是假设,实际上说确实有这样的人。 再语气一转,介绍另一种人: 他们本来可以采用某种手段活下去,可是他们不肯采用这种手段;他们本来可以通过某种门路避免死,可是他们不愿那样做。就是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义比生更可贵,不义比死更可恶。(对比两种生死观,批判苟且偷生、临难苟免的人;赞扬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又从“性善论”出发,认为人人都有义重于生这种想法,但只有贤者能够保持,而一般人则容易丧失。 3、.用类似“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阐明为人要辨别义和利,不应苟且偷生。 第三层(第3自然段)      直斥王侯贵族和追求功名利禄的士人不义而贵。 1、 孟子认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贫乏者得我”都是身外之物,和人的生命相比,实在不足道。但这些人正是为了这些身外之物,竟不管是否合乎礼义的原则,接受了优厚的俸禄。他们与那种宁可饿死,也不愿接受“嗟来之食”的人相比,该是多么可耻可鄙啊。所以孟子质问他们“是亦不可以已乎? ”最后指出这就叫失去了人的本性。 2、  问:“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指什么说的?(“羞恶之心”。)这跟“舍生而取义”有什么关系?(“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照“义”的原则行事。) 3、 孟子认为“羞恶之心”是人的“本心”的一种,这是他的“性善”论中的一个观点。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观点认识得更加清楚,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性善论”的要点:     ①“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②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铁(外接)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③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嫩、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降溺其心者然。” 4、  用“性善”论观点解释: (1)、 “行道之人”“乞人”为什么不受呢?(恶其无礼。)这说明了什么?(有羞恶之心,本心本氓,故宁死而不食。) (2)、.为物欲所蔽,则失其本心。这是用反面例子来论证“舍生取义”。 5、  再问:这个例证跟第一段中哪一句话照应?(“所恶有甚于死者”。) 6、 “向为”六句——这是将“呼尔蹴尔之食弗受”和“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二事作对比论述:前者说明人在困难危迫之际尚能保持其羞恶之心,可知这羞恶之心为人所固有;后者说明人在丰裕环境中为物欲所制,而失其羞恶之心。这是以正衬反,重在说明丧失本心的原因,所以下文接着问道:“是亦不可以已乎?”提醒人们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至此,“舍生取义”的命题已得到充分的论证。下面再作推论。 7、“是故”二句——“所欲”“所恶”二小句,重复上文,分别指“义”与“不义”而言。这一大句紧接下文,“是心,即“欲义”“恶不义”之心,也就是“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由“舍生取义”推出的一个新论断。下文的例证即用来证明这一论断。   四、归纳《鱼我所欲也》是如何论证的? 1、 分析:本课文三段,可以用一个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来简括内容: (1).生和义不可得兼应舍生取义(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是③至⑦句的结论,也是能够舍生取义的原因); (3).“是心”人皆有之(是第二段的论点,也是能够舍生取义的进一步理由); (4).见利忘义(指“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谓之失其本心(末段最后一句既是本段结论,也是对“是心人皆有之”的补充说明。) 2、 从论证方法看, 先用一个引喻(做文章引子的比喻)“舍鱼而取熊掌”论证“舍生取义”,用喻证; 接着先从正面:“甚生不为苟得,甚死患有不避”, 再从反面:“莫甚生何不用,莫甚死何不为”来论证分论点:“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构成了对比论证;分论点和中心论点又构成因果论证; 然后用“行人弗受,乞人不屑”为例子,论证“是心人皆有之”,用的是例证法; 最后拿“向”与“今”对比,显示“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荒谬,论证了“此之谓失其本心”,也用对比法。 3、 论证结构以第一段为例, 鱼和熊掌与生和义是并列关系,接下来的正反对比是对照关系,正反句与分论点是总分关系,第一个分论点和第二个分论点是层进关系。 五、文章采用引喻写法究竟有什么好处?     分析:喻证的共性有二:抽象的具体化(生动化),深奥的浅显化。引喻的个性是论点一经提出就已经有了根据。 六、本章小结。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中心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避”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秦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辨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七、写作特点: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对比、排比。     比喻: 有力阐明义重于生,突出主旨──鱼、熊掌,一箪食、一豆羹。     对比: 对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赞扬,对苟且偷生、临难苟免的人斥责。不受“嗟来之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排比: 有助于逐层深入地阐明道理,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这一特点使本文充分体现了孟子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 八、对“舍生取义”的认识:     本文阐明了“义”比“生”更为重要,更为可贵,如果“义”和“生”不可得兼,那就该舍生取义。但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但在后世,特别是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奉“舍生取义”为行为的准则,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为人称道。这中间,人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已突破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那么“舍生取义”就是十分高尚的一种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生命。     这就是辩证地认识“舍生取义”这一命题,我们要吸收古代文化中的精华。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四、    文言知识 (1)   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   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入则无法家拂士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死于安乐                      发于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五、  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六、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明确: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明确: 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七、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课时 要点:比较阅读、拓展迁移 程序: 一、导入1、精段回读; 2、语段抢背; 3、集体背诵 二、请同学列出两文的结构提纲(两名同学上黑板写,其他同学在下面写)(8分钟) 三、比较阅读1、引出话题:两文都体现了《孟子》一书的主要特色,但在又各有不同。编者将两文放在一起,为我们进行比较,更好地掌握《孟子》一书的特色提供了方便。那么,这两篇文章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2、比较角度: 可以任选角度,或求同,或存异。如:主题、内容、写法、语言、句式等。从这些角度发问,可带领我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欣赏文章,定会有别样的惊喜。参考问题:①两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②两文提出论点、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何异同?③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如何看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④从两文中,你可看出孟子是怎样的一个人?⑤请为两篇文章补充论据。⑥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四、拓展迁移:      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思考论点和论证方法 作业设计 一、文章把握 1、孟子名(        ) ,字(         ) ,我国古代著名的(         ) 家、(            ) 家。是孔子学说的继承才与捍卫者。后人把他两人并称为“(              ) ”,他是(          )家思想的又一代表人物。 2、《鱼》的观点是(          ),《生》的论点是(         ),重点论述的是(           ) ,两文都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 二、翻译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揣摩运用 1、《鱼》一评议讲舍生取义的道理是从鱼与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试举两点理由?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开始就列举了六个著名历史人物的事例,这对阐明观点有什么作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